清朝最忠義的太監:冒死進諫慈禧被處死,死後百姓為他立碑建廟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一類人被打上某種標籤以後,就算濯清漣而不妖,也難以被外人相信。在外人眼裡,太監的名聲似乎一直不太好,也一直不被世人所尊重,不過有的太監也可以是忠義的化身,他們的所作所為,無不令人敬佩,比如今天說的這位寇連才。
寇連才自小家境貧寒,為了生存,15歲的寇連才不得不入宮做了太監,因為其幹練的做事風格,很快得到提升,成為慈禧身邊梳頭的小太監。由於他聰明伶俐,加上很會說話,因此深得慈禧喜愛,很快就成了慈禧身邊的紅人。慈禧對他也是十分信任,便將他派去光緒身邊,成為光緒帝身邊的一名卧底,負責監視光緒帝的一舉一動,有任何風吹草動都及時向慈禧彙報。
寇連才接受了這個光榮的人物,憑藉他的聰明才智,做一名卧底自然不在話下,然而在與光緒帝的接觸中,寇連才的思想卻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寇連才發現光緒帝並非是無能之輩,只是由於受慈禧的軟禁和限制,使得一些列的變法措施無法施展,可憐光緒帝空有一身報復,卻報國無門。相反,自己的主子慈禧太后卻奢侈無度,賣官鬻爵,使得大清朝烏煙瘴氣,在這樣的統治下,大清朝怎能不腐化墮落呢?
後來寇連才逐漸同情光緒帝,開始忠心於光緒帝,在慈禧面前,能遮掩的盡量遮掩,還經常幫助光緒帝說好話。暗地裡,寇連才開始學習文化知識,了解中外科技,探索救國之道,希望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挽救邊緣的大清王朝。
幾年後,寇連才向慈禧上了一道摺子,裡面提了十條有關國家建設的意見,其中有一條是建議慈禧還政於光緒,慈禧看完之後,不敢相信這是出於一個太監之手,覺得背後一定有人指使,但是寇連才卻堅信無人指使,並向慈禧道明還政光緒帝的利弊得失,慈禧聽完大怒,決定立刻將寇連才處死。
於是這位18歲的太監因為自己的冒死勸諫被慈禧處死了,寇連才被處死後,當地百姓有感於寇連才的忠義,自發為他收屍,並為他建立廟宇,以歌頌他的英勇無畏,他的這種忠義行為同樣值得人們稱讚。


※慈禧臨死前留下兩句遺言,外人不敢相信,近臣卻潸然淚下
※此人與霍元甲齊名,刺殺過慈禧,救過孫中山,被稱中華第一保鏢
※慈禧太后為何能年老不衰?只因用了這兩樣東西,一種讓人臉紅
※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沒有任何圍牆,卻至死沒人逃跑
※祝枝山好友出一上聯,百思不得下聯,最後被一老乞丐對出
TAG:讀書時光 |
※歷史上最好的東廠太監,死後百姓為他送葬,皇帝為他建祠堂!
※狄仁傑還沒死,百姓卻要建「祠堂」祭拜,死後為什麼又被砸毀?
※袁崇煥通敵賣國被凌遲處死,京師百姓竟將袁崇煥咬死
※他是慈禧的間諜,歷史上最後一個良心太監,死後百姓為他立祠堂
※被貶的滕子京是貪官,為修岳陽樓餓死百姓?范仲淹卻為他唱讚歌?
※劉華清大戰「十三太保」,敵司令活捉後,被老百姓憤怒處死
※明朝邊將戰無不勝鎮守廣西十幾年,死後被百姓立祠緬懷
※剛正愛民卻被慈禧賜死 百姓請命保他不得 最後死因凄慘
※他生前從容赴死,死後被百姓稱頌立碑紀念
※歷史上名聲最好的太監,死後皇帝親臨哭喪,文武百官扶靈柩,百姓自發送葬!
※大明帝國最強將領,因得罪魏忠賢被處死,死後百姓生食其肉
※他嫉惡如仇,殺人無數,卻又為官清廉,最終為何被老百姓處死?
※明朝一大臣被清兵斬殺,死後被老百姓餵了狗,1副對聯說破原因
※寵妃病死,皇帝肝腸寸斷,葬禮辦的太奢華,百姓都以為是皇帝死了
※將軍死前立碑:墓中只有破木頭,你們別碰了,百姓打開後悔恨不已
※一代賢良「宦官」,竟然為了百姓而頂撞皇帝,死後享受百姓供奉
※他身殘志堅篡位稱帝,自封宇宙大將軍,死後卻被妻子百姓分食
※他是清朝對百姓最好的皇帝,卻為何被歷史所謾罵
※他是清朝的仁義之君,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卻被後世辱罵!
※他雖是慈禧的親信,卻是位好官,死後被百姓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