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的次貸十年︱牛津大學出版社編輯南希:被偷走的安全感

他們的次貸十年︱牛津大學出版社編輯南希:被偷走的安全感

澎湃新聞 劉箏 製圖

姓名:南希·李

職業:牛津大學出版社編輯

居住地:美國·新澤西

一個由第一代歐洲移民和第二代亞洲移民組成的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一對努力工作支撐起美國夢的夫妻。生活,就是不斷與現實妥協和鬥爭的過程。在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年代,也許不能大踏步前進,但只要像蝸牛一樣慢慢地向著最終的夢想挪步,總有一天會抵達。

降低對職業發展的期望

作為第二代華裔移民的南希和三個姐妹一起,在與曼哈頓一河之隔的新澤西長大。因為父母在很多國家生活過,經受了多種文化的洗禮,有著豐富的海外旅行的經驗,所以南希也很想週遊世界,一有機會她就會去外面看看。在蘇格蘭留學的時候,她遇見了一個後來成為她先生的義大利小伙盧卡斯。畢業後,她跟隨他去了義大利,並開始在那兒一邊學習義大利語一邊教授義大利兒童英語。次貸危機爆發那會兒,遠在義大利的南希也感受到了沉重的氣氛,美國朋友們對於工作的擔憂驗證著電視新聞里的悲觀報道。那段時間,她不斷地聽到美國的朋友們訴苦就業環境如何糟糕。

「你會以為在紐約這個大城市工作機會一定很多,但事實是,我的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朋友都找不到工作,名校畢業生也不例外。還有一些已經在金融行業有份不錯的工作的朋友被辭退。大規模裁員潮在那個時候幾乎一波連著一波。」美國失業率在次貸危機高潮期2009年10月達到了10.2%,為1983年以來的最高值,是危機前失業率的兩倍。而且,教育程度各異的所有人群,失業率都比金融危機前要高。從各職業領域看也是這樣:所有職業大類的工作者,境遇都比2007年要糟糕。沒有什麼人在這場風波中免疫。

在危機重災區南歐的義大利,找工作似乎更困難。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前,歐洲青年失業率在15%左右徘徊。而全球經濟低迷和歐元區債務危機讓這一比例在2013年上升到了23.6%。這一比例在南歐地區更高:義大利失業率接近40%之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先生跟隨南希回到了美國。熱愛語言文學的南希希望能在出版行業找到一份工作。她原本以為懷揣《大都會》雜誌(全球最暢銷的女性雜誌之一)和CN卡通頻道的實習經驗,通過他們的人際網路得到工作機會不會是件很困難的事情,然而這些公司由於預算削減當時都沒有開放的工作崗位。現有員工在不加薪的情況下工作量卻增加了:本來三個人的工作,現在需要兩個人來完成,甚至有時候一個人干兩個人的活兒。幸運的是,南希後來通過培生教育出版集團找到一份臨時工作的機會,並順利成為全職員工。

南希的父親在美國的一家大型日企工作了幾十年,南希看著父親從小職員慢慢升到管理層。對於職業發展,她以前一直認為,只要進入一家公司,就可以通過勤勤懇懇的工作一步一步晉陞,最終達到高層的職位。因為她的父輩和祖父輩以及朋友的父輩們都是這麼過來的。但自從金融危機以後,情況不再是這樣了。「晉陞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你想登上更高的職位,幾乎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南希的公司每季度有銷售會議,她記得在會上反覆聽到的報告言辭就是:「由於金融危機,我們的銷售業績不如預期。」大家收入減少了,可以用來支配購買新書的那部分就少了。為了削減開支,大家都去尋找二手書、電子書或圖書館資源,越來越少的人選擇購買新書,出版行業因此受到了衝擊。不僅僅是出版業,消費者削減支出導致其他行業也面臨相似的局面。

「金融危機改變了我們對職業發展的期望。過去,大家都以為,只要我認真工作表現出色,就可以期待得到晉陞。現在,大家已經把晉陞的期望放下了,比較實際的期望是——只要能保住目前這份工作就好。」南希的先生盧卡斯在曼哈頓的一家公司上班,因為不希望給老闆留下壞印象,身體不適的時候都不敢多請病假。

哈里斯民意調查2014年的統計顯示,約有50%的美國人在年假、法定假日未休息,61%工作者度假時也相當忙碌,不敢輕忽任何細節,另有20%的人下班時會接到老闆在工作方面的來電。據評估,美國人在工作上缺乏安全感,不敢休假的理由有「擔憂業績落後」、「希望加分」、「害怕失去工作」。 南希坦言,辦公室的同事一邊埋頭工作一邊做好多手準備,他們會保證自己的簡歷是隨時更新了的,因為說不準哪天就能立刻用上了。過去幾年,公司進行了很多所謂的「結構調整」,每次聽到這個詞兒,大家就知道有人被請退了。

現在,每個人都有B計劃

幾年前,為迎接孩子的出生,南希和先生從一對老夫妻手中買下了一間位於新澤西北部的公寓。由於越來越多人難以負擔大城市的高消費,許多在曼哈頓上班的人並不居住在曼哈頓。和很多曼哈頓通勤族一樣,南希每天花在上班路上的時間加起來不少於三小時。在她的家對面有一輛公共巴士每天載著早起的人們穿過林肯隧道來到曼哈頓市中心。美國大城市已變得越來越不適合中產階級家庭生活了。從2000年到2014年間,在美國88%的大都市地區,美國成年人的中產階級比例出現下滑,而且幅度非常顯著。53個大都市地區的中產階級比例下降幅度都超過6%,而全美範圍的下降幅度為4%。

過去40多年裡,美國的中產階級財富已縮水近30%。美國中產階級財富縮水幅度如此之大,甚至已經到了中產階級已經不再是美國經濟主要組成部分的地步。曾經只要父親一人在外工作就能養活一大家子的典型的美國家庭的模式已經改變。南希目前在牛津大學出版社任編輯,負責開發編纂英語教材。英語文學專業畢業的她一直夢想能做和語言及兒童有關的工作。她很珍惜這份工作,儘管薪水並不高,但公司允許她每周有一天可以在家辦公,這樣加上周末,一周她可以有三天的時間和2歲的兒子在一起。「我多麼希望每天可以在家陪伴兒子,可是對於大多數的中產階級來說,僅靠夫妻中一個人的收入難以維持全家的生活。」

美國的中產階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萎縮著。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表明,1970年時美國人的中產階級比例為61%,到2013年這一比例已經下降至51%。美國中產階級比例的下降,與大多數大都市地區居民家庭收入的下降相吻合。 2014年的美國中等收入家庭比例比1999年少8%,同期內,美國的高收入與低收入經濟階層人數都顯著增長。數字顯示,過去30年收入不平等程度在美國一直呈攀升態勢。美國最富有1%的人口2012年收入佔到全民年收入的五分之一,超過1927年的史上最高紀錄。數據分析顯示,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儘管對美國1%最富有者也有衝擊,但是隨後的股市強勁反彈和藍籌公司紅利激增都使得頂端1%美國人的個人財務狀況迅速扭虧為盈。相反,依靠工資的所謂工薪階層以及社會底層人口的收入狀況卻因通脹和貨幣價值波動等因素持續縮水。

由於全天請保姆帶小孩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南希的父母在照顧其他幾個外孫(女)的同時也抽時間來照顧南希的兒子,和保姆輪流站崗。「我有很多興趣愛好,但目前不敢奢望去發展它們。我在一個很好的公司有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我現在就只想能好好待在公司。雖然我感覺我目前的工作還是很穩定的,但是我也會時不時上領英網了解一下就業形勢和機會,以防萬一。再沒有什麼鐵飯碗,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個B計劃。」

南希說自己的美國夢簡簡單單:有一份喜歡的工作,一個穩定的家庭,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機會,閑暇之餘可以去世界其他地方看看。和很多喪失了安全感的中產階級美國人一樣,對於這個國家將走向何方,南希並不很確定。「每天打開電視,看到那些有關總統的新聞,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了。去年大選我沒有把票投給特朗普。說實話我對美國經濟未來的發展不怎麼有信心。特朗普才上台100多天,他的很多計劃就已經改變了,他實在很難給人確定感。」

過於綺麗的夢想如果不合時宜就必須先放下,面對一個不確定的未來,現在每走一步更要穩紮穩打。過去這十年的經歷讓她學會了接受現實和珍惜當前所擁有的,能夠和先生一起努力奮鬥,支撐起一個溫馨的小家就是最平凡而美好的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超半程罰單就創紀錄惹爭議,聯賽冠軍懸念或提前終結
NBA記者圈上演杜蘭特式轉會,「沃神」是怎樣的神奇存在
上海辦展講述上海港如何從古至今向海而興
英國聯合新政府獲下議院信任投票,特雷莎·梅暫保住首相位置
一國兩制:實踐取得巨大成功,確保行穩致遠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山東精短文學編輯部全體成員給您拜年啦!
全世界美容編輯選出的爆款好物,社長在巴黎幫你找全了!
剁手記丨全世界美容編輯選出的爆款好物,社長在巴黎幫你找全了!
我編輯出版的文學期刊《鐵牛潭》,免費贈送給會員和文友
第六屆韜奮杯全國出版社青年編校大賽,總社編輯王越榮獲編輯個人優秀獎
天美玩了個大套路,天工編輯器問世,王者進入全民自定義開發時代
大家好,我就是和老周合影的大熊女編輯
《死侍》才是漫威宇宙最強大的,「漫威漫畫編輯部」都被他找到了
大年初一——山石榴編輯部給您拜年啦!
民國攝影家四十年代編輯的中國抗戰照片,張張感觸!
AI將取代記者?路透社推出AI新聞助手 近期入駐全球新聞編輯室
上海古籍出版社原總編輯、著名出版人趙昌平去世
一位女編輯自學中醫的經歷
為了我的七夕大禮,編輯部的這些人都瘋了
在丁香園做醫學編輯的他們,過的怎麼樣?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北大演講:在懷疑的時代依然需要信仰
韓國人又來改編中國的《西遊記》了,看了後我不得不說編輯你腦洞開的真大
總有一本好書打動你|中國青年出版總社社長皮鈞、總編輯韓亞君聯合薦書
他曾與豐子愷齊名,作品卻沉寂三十年!《阿大畫傳》編輯十餘年正式出版
在自帶旋律的編輯推薦中開啟另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