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家駒20年前的一席話,50分鐘侃侃而談,滿滿的思想

黃家駒20年前的一席話,50分鐘侃侃而談,滿滿的思想

聽民歌、古典音樂都可以很坦誠的講自己的東西,為何一定要搖滾才可以很坦誠?對不對?任何音樂都可以講自己的信仰啊!

——黃家駒

今天是家駒離開這個世界24年的日子,懷念有很多種方式,聽他的音樂是懷念,翻唱他的歌也是懷念。但是客搖君認為,了解他的思想和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才是最好的懷念,也只有這樣你才聽得懂家駒!別人家跟你聊起beyond的時候你只會膚淺的說:他的歌很好聽、我聽著他的歌長大的、他影響了我。

這篇文章是根據黃家駒生前的一個採訪錄音整理的,可能是家駒保留下來時間最長的一次談話,聽完感慨萬千啊!我們今天可以看到很多批判綜藝娛樂節目扼殺了音樂的文章,其實在20年前黃家駒的這段訪談里就做出過這樣的批判了......

他認為:音樂就是音樂,所謂創新,就是坦誠的把音樂本身做到最好,而不是嘩眾取寵、想方設法去表現音樂之外與音樂本身無關的東西。如果一開始關注的就是音樂之外的東西,而不是去關注音樂本身,那麼最終會偏離音樂本身。

今天的一切都如他當年所料,在這個綜藝橫行、娛樂至死的年代,真正的音樂離人們早已經漸行漸遠......

因為整個訪談是粵語,為了方便聽不懂粵語的人,也是因為文字更便於保存。客搖君可是一字一句、陸陸續續整理了幾天幾夜啊!如果大家聽了有所啟發,這辛苦也就值得了。

黃家駒訪談錄音文字版

記者:很多人經常說「Rock」,又說「搖滾不死,搖滾精神不死!」那到底什麼叫搖滾精神呢?

黃家駒:其實什麼是「搖滾精神」啊?從原始的來說,「Rock&Roll」的音樂就是街頭音樂,在美國或英國等地方,應該是源自美國,由黑人的藍調音樂演變而成。當時黑人的生活很慘很痛苦啊,黑人就用藍調音樂唱著艱苦的生活。當時大部分黑人的生活都不是很好,所以音樂都是很街頭的音樂,所以藍調音樂給人的感覺是很凄婉的。接著,有一些新的音樂人很喜歡聽黑人音樂、藍調音樂,於是加入一些快節奏的元素,就例如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披頭士、貓王等,這些就是Rock』n Roll。那些基本的,如……,那些其實就是始祖,它是來源於抨擊社會的控訴性的音樂,但是其實裡面還是會含有一些情情愛愛的東西。其實Rock』n Roll的精神,也就是喜歡Rock』n Roll的人基本上也是喜歡流行音樂的那群人。為什麼總是說「Rock』n Roll」的精神不死,主要是因為從前我們主要是用Rock』n Roll的音樂去表達我們的聲音,代表一些控訴的聲音。一貫以來,Rock』n Roll的音樂都是以代表著民間的疾苦而創作的,所以Rock』n Roll的精神是起源於控訴性的東西、批評批判性的東西,所以喜歡玩Rock』n Roll音樂的人,唱搖滾歌的人,都認為這種精神就是Rock』n Roll主要的精神。但是演變到現今的年代已經有了很多的變化,什麼是Rock』n Roll的音樂啊,已經集合了很多不同方式的元素。譬如有的音樂看起來很ROCK的,但是它所表達的東西是否這麼有意義?未必,他們有很多是情歌來的。其實Rock』n Roll真正的精神在現代的音樂來說,可以說是不存在了,很少見了。有很少一些普通的音樂,即一些不是搖滾風格的音樂,它也可以是抨擊社會的,但是在以前的年代就很少,但是根源性Rock』n Roll的音樂主要就是批判性,Rock』n Roll的精神給人感覺搖滾樂是比較有意義的音樂。問題只在於對於世界,對於這音樂能不能表達出你想說的心聲而已。有的人覺得,在那個年代,搖滾樂可以講出你心裏面的話,因為彼此都處於同樣的階層,就好比阿Sam(許冠傑)以前的歌都可以叫做Rock』n Roll的,那是代表著一般市民的、街頭的音樂,訴苦、宣洩他的情感,去抨擊社會、去控訴一些東西,那就是Rock』n Roll精神。

記者:是有那個精神,但那個Music又不是Rock.?

黃家駒:是以前來講,因為小音樂里,我們會冠以Rock』n Roll起源於是以抨擊為起頭,就是控訴為起源,所以他的音樂內容都是說這種東西。所以人家聽搖滾都會覺得很有意思,即Rock』n Roll才有如此激烈的控訴出現。在歌裡面才有如此激烈的東西表達出來,其他那些所謂的流行歌,那些Jazz啊,Disco啊,都很少會說這樣的東西,因為他們喜歡情情愛愛啊、花天酒地啊這些東西。這樣到現在這個社會來說,根本沒有辦法分了。你要控訴一些東西,任何歌曲都可以做到,你要表達一些東西,任何音樂形式都可以表達。但是很多人就因為搖滾音樂的形式很寬很廣,影響人玩音樂的層面很廣,所以很多人挑搖滾樂,是覺得搖滾音樂能代表控訴式的音樂,這種精神是仍然存在的。也就是說這種精神是不死的,其實我覺得不死是不用說的啦!精神是在於創作者裡面,就算你創作的那個音樂的風格是很搖滾的,但是裡面說的東西只是說說而已,就是裡面講的內容是很無厘頭的,不知所謂的,那我們會喜歡嗎?所以其實沒什麼所謂的,你發覺現在的音樂……

記者:但是就你剛剛所說的,又會有人說其實搖滾的基本元素是要坦誠,就是講你真正相信的東西,不一定是很吵很Rock就是了。

黃家駒:但是聽民歌、古典音樂都可以很坦誠的講自己的東西,為何一定要搖滾才可以很坦誠?對不對?任何音樂都可以講自己的信仰啊!

記者:其實意思是說搖滾不一定很大眾,但是搖滾就一定要有這種坦誠的這種基本元素。

黃家駒:其實就是說搖滾就是很自我的,是自我表達心裏面的話的一種音樂。

記者:如果你說一種音樂是搖滾音樂的話,它最基本是不是有「誠懇」這種東西。

黃家駒:誠懇與否,只有創作的那個人才知道。因為很簡單,曾經有看到訪問,是採訪Phil collins的,問他為何歌詞寫的這麼好,他說自己亂寫的。你讓一般的樂迷如何去理解創作人的心態呢?創作人可能真的是亂寫,很自然的寫下來,他也是真情流露。我很自然的去寫一些歌詞下來,你覺得我寫得很好,我可能就是真情流露的。但是,我認為,ROCK首先看幾樣東西,我自己本身對那種精神內容的存在價值沒那麼執著。我自己覺得是那種音樂感覺,就算裡面講的東西很膚淺很簡單,但是搖滾樂是有一種動力的,搖滾音樂是講氣勢、講氣氛的,像鼓、吉他、貝斯就可以將氣氛體現出來。講動力呢,你會不自覺的有一些平時不敢顯示出來的東西,去令你引導出潛意識裡壓制著的一些感情,我覺得搖滾樂就是有這樣一種力量。所以在美國、英國有這麼多年輕人喜歡玩搖滾樂,就是這種音樂令他們下意識的帶動出他們潛意識裡怕做的事情或者壓抑的情感,它有這樣的動力。我覺得搖滾樂的命脈就在這裡,不一定非要去講什麼真理啊、很多道理啊或者虔誠的討論一些東西,如果你聽一個很輕的音樂、很動聽的歌曲,你不會想到有什麼問題出現,你只會很享受的去聽。但是搖滾樂講激情,這種激情是它獨有的。就是我覺得……

記者:刺激你整個思緒。

黃家駒:是的。

記者: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想問,香港搞一個這樣的Rock Concert(搖滾音樂會)應該和搞其他音樂會差很遠的,例如場地布局方面。

黃家駒:其實香港搞Rock Concert和搞Pop Concert是可以一樣的,像國外搞一個搖滾音樂會和搞一個流行音樂會,在聲音質量要求方面都是很高的,都是要最好的,清楚的。問題是基本上在香港搞的流行音樂會在聲音質量方面都不是太好的。一直以來香港觀眾對這種東西也沒什麼要求,同時做這種東西的人也是有心無力,遇上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不知道怎麼辦才能最好。總之就是聽得到聲音就可以了。

記者:但如果你說音樂會都差不多,像你們這樣整天要搶電路,那怎麼……

黃家駒:我的設備平時沒有碰到過出問題的,但是今天來到這裡就出問題了,我也沒想到會這麼巧。來到這裡才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不知道為什麼!

記者:是不是他們不熟悉如何搞這樣的搖滾音樂會。

黃家駒:其實他們不是不熟悉,只是沒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這一部分工作,沒有專門的人去了解這些問題,了解問題的速度很慢。

記者:那就是說要有專業的人員去了解這些問題?其實換做在國外,這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吧?

黃家駒:其實這樣的問題在國外也經常會出現,但是他們會很快找到原因,會幫你解決。而在這裡,他們只會說:「哦,你帶這些東西來啊!你的東西沒有聲音哦!」他就不會去想別的,只會讓你自己解決。他就不會去想到電路不夠,做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他可能會認為,電路夠也能唱,電路不夠也能唱,問題就不了了之了。這樣的問題只會發生在很混亂的地方、場合,從觀眾的角度上來看可能就感受不到,但是從我們表演的角度上來說我們會覺得很辛苦。沒那麼瀟洒,我預備好的東西,拿不到一半出來,我覺得很可惜很浪費。

記者:也浪費了時間去準備。還有就是講回場地布局方面,就算是有一個好場地,香港會不會是根本沒有一幫人專業地搞一個搖滾音樂會?

黃家駒:香港是有專業人士的,但是他們針對的觀眾都是從聽流行音樂會的角度去考慮的。他們搞的音樂會不是以體現音樂性的角度為主,像達明一派,你會發現他們音樂以外的東西比音樂本身還要多。你會發現他們很多的取材是音樂以外的東西。就算是張國榮,就算他的出發點是表現音樂,但是他都會用第二種東西來村托他的音樂,他不是完全靠聲音來打動人。這可以說是香港搞音樂會的弊病。國外有的表演藝術家的音樂會是很勁爆,有很多伴舞,但是他們音樂的表達能力很強,有很多SOLO,很多音樂本身的成分佔很重分量,跳舞啊、畫面啊是其次的。

記者:香港就是多元素表演的內容多過搖滾樂本身。

黃家駒:音樂也可以有很多元素的,但是這是個角度問題,有些人就覺得看台上的畫面感比看你彈吉他好看,就會覺得,「哦,你在幹嘛,吉他SOLO?SO什麼LO啊,我又聽不懂。」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搞音樂會,他都會想到用什麼音樂之外的東西去吸引觀眾,不會想著在音樂當中吸引觀眾。

記者:問題是沒人懂啊!

黃家駒:太誇張的東西,我都是純音樂那樣唱而已啦!

記者:但還是有人聽啊!

黃家駒:是的,但是大部分搞Show(表演秀)的人,他都會想音樂以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做的,就是不會再去想音樂裡面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做的。

記者:他們想包羅所有的觀眾嘛!

黃家駒:他想要做到一個綜合性節目那樣啊!這樣子,這個就不能說是演唱會啊!這是節目,綜藝節目,表演而已。但需要做的是一個音樂會啊!

記者:不討論那些人了!

黃家駒:走過一點吧,聲音很大。

記者:另外,很確切的來說,其實一個Concert(音樂會)的setting(場地布局)和普通的表演應該是有區別的。也就是說我聲音大點,調高几度,應該不只是這幾個這麼簡單的。

黃家駒:呃,這個問題呢,太廣泛了。在不同的場合裡面,都可能有不同的場地布局的,不論你是Rock也好,Pop也好,在不同的場合那裡,要求的東西都會不同。四面台,它的布局也不同,就算是Rock Consert也可以有四面台,但是擺放就會不同,因為它的流動性太大了。

記者:就是有沒有一些基本不相同的?

黃家駒:沒特別基本的,基本上大家都是用各項儀器來發揮音樂那個效果。

記者:因為我看過一本Band China,他們說搞Consert,他們自己搞的一個名字,他們呢就是說是完全不同的,就是所有東西,有最基本搬去的儀器,找一堆人搬這些東西,例如說搬一個鼓,他說要完全自己跟進這樣樂器,那些人是這樣做的,我就覺得需不需要這麼緊張呢?

黃家駒:我覺得問題不是很大嘍!呃,不如……,當然在音質那裡講要夠Rock,那個音質可能要很厚重,很宏厚,流行歌曲的音質就要細膩一些。從調校音色的角度上來看呢,對於Rock來講,音樂會需要很大很大聲的音樂,人聲也會很強,聲音有一些放大的感覺。就是,其實我不只是有Rock的,流行音樂在一個音樂會裡面,都需要,都可以擁有這種權利的。我認為,不是只有Rock才可以有這種表達。為什麼香港會說這個場地布局不是Rock的布局,那個場地布局才是Rock的布局。是因為,可能那個場地布局將樂隊擺得很後,那些樂器啊,那些Solo吉他手啊、樂手啊全部都是很後的,看不到那幫樂手的,全部就只看到歌手。最重要的就是給歌手很大場地唱歌,樂手就擺在一邊,但是國外那些Rock Consert就不是的,樂手都有一個固定位置的,可以show off(展現)自己的,那種就叫做音樂的感覺。甚至達明,我都很不喜歡他們將音樂的東西都擺在後面,我很不喜歡。他造就了進念,就等進念出來表演嘛。我覺得嘛,似乎那演唱會是進念的,那音樂是他的配樂,那應該是樂手就應該有一個很尊重他的位置站在台上,就算你看任何show啊,麥當娜的,或者邁克·傑克遜的,或者大衛·鮑威啊,那些樂手都有一個很好的位置站在那,他隨時可以走出來show off(展示)自己今晚的表演,可以表演些什麼。其次就是跳舞啊,舞蹈啊,那些節目位置可能都很大,但是對於樂手表演時來講,他在台上面是很自由的,不會限時的站在那個位置里,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說,就算允許那些樂手這樣做,但是樂手可能不記得那些歌啊,要看譜才能彈啊,那就死了,那不可能那麼難看的嘛,就給你站在台上,給一盞燈照著來彈。那感覺完全沒有型、沒有款。那掉轉頭來又要說回樂手,如果說很熟,操練很熟了,不用看譜也能彈完所有的歌,我自己是贊成以音樂這種形式,樂手是站在台上的,同時就是說呢,一個演唱會,如果基本是音樂的那種氣氛呢,如果真的是沒辦法想到更好的了,才會去想其他的東西,打動得了現場的觀眾。就不是,如果我覺得音樂還可以好點的哦,台上的布局可以給樂手更多的發揮,可以玩更多的東西。例如:percussion,打擊樂,給個位置給他們啊,可以表演一下。就是很多想法,可以想些在音樂上的,音樂以內的東西去做。接著再做音樂以外的東西,那個才叫音樂會。我覺得是以音樂為首。

記者:人家來是想聽音樂的是不是?

黃家駒:是的。但是從我們香港人創新的角度來講,在他們演唱會做音樂以外的東西才叫創新,你明白嗎?

記者:明白!

黃家駒:就是基本上自己的音樂都還沒有做好,就做音樂以外的東西。問題就是為什麼我們都會接受,都會覺得「啊!好看啊,好看啊!好刺激,好過癮!」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對音樂好壞的領會都沒到,還沒學會領會音樂的好壞,所以我們會先看著其他東西。令一些不是音樂的東西搶了鏡頭,少留意了音樂。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對音樂的感受還沒領會到位,還沒領會到音樂的好和壞,所以我們會先看了別的東西,給別的不是音樂的東西搶了鏡頭,少留意了音樂,原因就在於此。

如果你在外國,如果你的樂感不好,搞的那些稀里嘩啦的,人家會噓你,會跑掉。人家會覺得,彈的到底是什麼啊,那麼差,一坨屎一樣不清不楚,人家覺得你不尊重音樂。

記者:一來香港的人不是那樣講究啦!

黃家駒:未來的日子我會,就算我搞音樂會,我都會想音樂以外的東西,但是我想音樂以外的東西絕對還是很音樂有關的。比如很簡單,我不是說達明那個演唱會,我很喜歡達明那個演唱會,但我覺得,他們的東西,進念給我的感覺,你說和音樂有關也行,和音樂完全無關也行。就是我會這麼看,明仔經常參與進念的一些演出,那樣和他們的音樂,我覺得是沒有關係的,是兩樣東西,我覺得是兩樣東西。我看他們表演時,會看進念跳舞多過看劉以達彈吉他,我覺得那樣東西好看點,這樣其實很失敗啊!以我這樣一個音樂人的角度看很失敗啊,在演唱會來說,他們這樣絕對是不成功的。

記者:可能他們的live做得不是很好。

黃家駒:有什麼理由本來是陪襯的東西,能將你音樂托得更高境界的東西,反而變成音樂是陪襯的,它才是主要的,我覺得偏重到那邊去了。問題就在於,在台上的整個造型、設計,都是為了陪襯那幫人營造的氣氛,但我又會想,如果沒有這樣東西,這演唱會會挺悶的,所以我會很客觀的用幾方面去衡量。

記者:但你不知道那樣做的出發點是什麼呢?或者根本就是想出現這效果呢?

黃家駒:這樣就和演唱會的本意不同了。你這是一個演唱會,不是一個音樂劇,以達明做配樂,這樣的話就對了,以進念做表演。

記者:你是覺得不尊重聽眾,輕視了人?

黃家駒:我不是說他輕視了人,我是覺得他對自己的音樂沒信心嘍。

記者:不是的呢,他是對自己很有信心的,他是想給一點東西給進念呢。或者是想嘗試和進念一起。

黃家駒:那要看他的出發點是怎麼樣的,但我自己角度呢,我會這樣,他每一部分出來,我就是這麼看的。我不知道有沒有和你說過,一首歌,音樂、詞會有一個意境是不是。詞唱出來就是說那個意境,詞就是一個解話的人,現在呢,倒過來的,達明是在解釋進念的話,明白沒有?

記者:明白了,就是等於用他的音樂去陪襯。

黃家駒:就是達明在用他的音樂去解釋進念在做什麼,而不是進念做的東西在解釋達明的音樂。我看一個演唱會,我看大衛鮑威的演唱會,你有沒有看過那個表演部分,那個舞跳得很好看的,不是說他衣服很好看,但是他每一個內容、每一句話都是音樂裡面出現的,他不會有半點離開他的音樂,他都是配合他的音樂出現的。主人翁啦、主角動作啦、歌詞啦、每一個人講的話都是他的歌裡面有的。就是把你平時聽他的歌、幻想的東西,重新整理給你看,應該是這樣。有的人聽你的歌,看你的演唱會不是那麼明白……達明就是調過來了,這樣我覺得下次去達明演唱會,如果沒有進念的表演,我會覺得更加沒勁。

記者:這倒不知道。

黃家駒:就是我會變得更加期待了,問題就是,首先,我不介意別人聽我的演唱會覺得悶,不怕人家說,慘了,會不會很悶啊!其實,對自己的歌有信心的時候,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別人就這樣很安靜的聽已經足夠。做得太多其他音樂以外的東西,會影響了歌,可能我會很主觀的這麼看。我覺得自己音樂里的東西應該得到留意,哪裡還有時間再去留意那些。

記者:作為一個音樂人應該就是這麼自我,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東西,怎麼可以寫出來。

黃家駒:問題在於可能他們明仔只有一個,如果他們要在音樂的造詣裡面全部展現自己的時候,其他就是只有劉以達,彈彈吉他、大琴什麼的,就這麼簡單。但我們是band(樂隊),我們有四個人,每個人出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東西,已經很多時間過去了。問題就是,這樣我都怕人家不知道我在做什麼,我出來彈,出來秀,在演唱會裡我還是要唱,我要獨唱,我彈吉他,聽得我悶。我怕人家不知道我在做什麼,我們不敢彈太多solo,彈solo一點點就要唱,我們都要想想觀眾,但也要基於我們的音樂。

記者:應該改變一下他們,但你們不應該一味遷就他們的品位習慣,應該倒過來改變。

黃家駒:沒錯,我是要以漸進式,可能明年我就不唱了,就單單solo出來。但今年我覺得,一開始搞演唱會,將自己很喜歡的東西,我不扔出來,覺得下次壓力會很大,下次不知道做什麼好了。如果起步點就已經脫離了音樂的話,下次的起步點就會和音樂拉開得更遠。

記者:不會吧,脫離音樂。

黃家駒:這要從兩方面看,如果是一些很縹緲的音樂,沒有詞的,就要找一些人出來,像默劇一樣,做出來那歌在講點啥,是在解釋那首歌,但是如果找一幫人出來,做的比這歌的層次還要更深一層,就變得,就算境界可以去到很高很高,但問題在於我覺得,有些時候,狀態很Hign的時候,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如果要去向他們解釋,為啥要這樣跳啊,你在解釋些什麼啊——我只能說我就只是憑感覺的,沒得解釋。我曾經也試過這個階段,我玩的音樂出來很嗨很嗨,人家卻覺得你在玩什麼,我不知道怎麼說,總之我覺得很正點啦,就這樣。但我會想起來,我玩音樂是想讓人家明白我,一些講不出來的話,如果我再玩音樂出來,人家都是不明白,那多沒意思。我始終覺得演唱會,如果……我剛剛講到哪裡?

記者:就是自己在做一些很縹緲的東西,連自己都不明白。

黃家駒:是啊,從一個創作來看,一定會出現這個情形,這叫走火入魔。

記者:有好有不好啦!

黃家駒:是啊!會控制會收斂的話,會有很大幫助,反之如果不會收斂的話,就會很辛苦。像一些大師彈出來的東西很深奧,我們會不明白的,一些傻子彈吉他,也會很深奧,驟然間像大師一樣,這是天才和白痴的區別,你明不明白我的意思。

記者:我明白。

黃家駒:這會可能,咦,驟然間看到他,好像很厲害哦,是大師彈的嗎?他說我沒彈過吉他,我亂彈的,為什麼會和大師差不多,為啥會這樣!問題就是,我們慢慢開始學,就會離得很遠很遠,大師知道自己在彈什麼,而他不知道。

記者:這是不是在解釋什麼是藝術,是不是人家不明白就是藝術。

黃家駒:當然不是啦!人人不明白也可能是藝術,藝術是很難解釋的,有很多種形容藝術的東西,我覺得凡是有創作力的東西都是藝術,木工也是藝術來的嘛。

記者:是,你走一步路都有可能是藝術。任何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黃家駒:達明那個演唱會,我自己呢就可以給80分的,我自己很喜歡。

記者:是在創新方面嗎?大膽嘗試?

黃家駒:是啊是啊!唯一給我感覺差一點點的就是……

記者:在音樂誠意上面就……

黃家駒:我不知道算不算有,應該有的,但我覺得表達方式就偏重在了那個默劇,就是進念那個表演上面,令觀眾覺得,哦,這就是突破。觀眾不會懂得的,做那些進念的東西和音樂有什麼關係,會覺得在演唱會上做這些就叫突破。觀眾會覺得很值,觀眾就會這麼想,你在電視上是這麼彈,在演唱會上也這麼彈,這不叫突破呢。其實香港人一貫都是這麼做的,做一些音樂以外的就叫突破。

記者:就是走錯路了。

黃家駒:你可以說他是錯,但你也可以說,我是要做這些才能表達音樂的,別的我搞不來。

記者:我接觸過進念的人,他們很愛進念,當他們是自己的另一個家,當他們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他們這麼做,在我看來,我覺得第二場很自然會是這樣的,是黃耀明和進念一定是這樣,未必是他對自己的音樂有什麼問題,而是他們的合作是這樣的。和最後為什麼他們會很感動,這還是因為他們的關係。

黃家駒:那會不會給人覺得阿達的地位,我不是說在演唱會裡分高低地位,是說阿達在音樂形式、表達方式上是局限了的,你是一對樂隊啊,就應該用鏗鏘的方式來表現樂器和氣氛,現在我的感覺,以音樂的角度來看,他是不能滿足我,在新意方面絕對是滿足了我的,但我不是想看新東西,我是想看在演唱會裡能夠另多少觀眾從純音樂的角度去感動。

記者:我不知道阿達是怎麼樣?這次的音樂會整的個舞台設計都是黃耀明,阿達就有一點點極端,可能他也不想,以後他們分開可能是這樣的原因,將來會分開做事情。

黃家駒:那就是了,問題就在這裡,如果你在一個空間裡面,而這空間是大家創造出來的,當這個空間有空位置,大家可以發揮的時候,那會希望盡量把自己的東西擺在裡面,是吧?如果大家努力創造了一個空間,而這個空間只能容許你的而不能有我的東西,這個空間就沒有存在價值了,是吧!所以要好好想想,這個空間要大家都能發揮。這個空間不是憑你一個人創造出來的嘛,我們Beyond有四個人,我們要研究要想發表我的東西,那我們其他三個人,都要認可我想發表的東西,隨便那個人不喜歡,我都不會這麼去做。這個空間不是因為你的存在而擁有的,(是四個人一起存在的),是啊!變成就是,有很多,就算外國樂手啊,以至香港的達明啊,會出現搞得不愉快的關係。我覺得沒必要為了這些自己的東西,令本來很大的空間縮小。

記者:性格問題吧,如P.B,最終也是……

黃家駒:P.B也是,是因為W.W.覺得P.B不夠地方發表他的東西,P.B三個人拼在一起的時候,把他想發表的東西分散了,就離開了,這很正常啊。我們覺得幾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我的東西,我的東西只是四分之一,夠時間夠空間就能展示出來。

記者:不是啊,可能他們覺得在那空間霸佔太大,其他人覺得壓力太大,最後他自己也覺得繼續霸佔下去也沒什麼意思。

黃家駒:就是啊,大家就應該拿出自己的意見來說,像我們,一個人拿出自己的意見,他們三個沒意見最好啦,如果有人這裡那裡不是很好,就是其餘三個人都有意見出來,隨後四個人的意見組合出來,這個答案是每個人只佔四分之一。如果我覺得這不夠啊,這怎麼辦?我不可以硬去搶的嘛,那我可以去找別的空間去做,就是說你堅持的意見達不到,就去找別的地方,就是說原來的空間有你的東西,但是你不滿足,對這東西爭取的態度,可能有的人很強,有的人慾望不是很強,「四分之一」就夠了,有的「給我已經很高興了」那樣,而有的人覺得「不行,全部都要是我的意見」,這個空間不允許,那我就到別的空間做好了。

記者:就是看他們的慾望到什麼程度吧。

黃家駒:問題就是,你讓達明這麼樣,如果他們又不怎麼懂音樂,那不就只有進念了,對吧。就是我覺得他的空間,90%是來自阿達,這種情形變成他的演唱會,阿達會失去很多表現的機會。

記者:剛才講到,搖滾其實講的是年輕人的東西,就是說它和年輕人的文化息息相關的,對吧?

黃家駒:嗯!香港的搖滾不是那麼繁盛,大部分的流行音樂就只是聽,其實搖滾樂我覺得就是流行音樂,其實我們一直把音樂加以標籤,形容他們,是想讓學音樂和想對音樂了解的人有個容易分辨的方法,但音樂其實,例如古典音樂就是正統音樂,流行音樂就是流行音樂,包括了搖滾,那變成大部分聽流行音樂的都會來自年輕人,而最大的市場也是年輕人的市場,搖滾其實年紀大的人也可以聽,只是年紀大的會挑一些不那麼重型的搖滾去聽、或者不那麼激烈的去聽,我覺得這東西不僅是給年輕人聽的,但搖滾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要大很多。因為那音樂的質感,會容易讓年輕人聽了之後,很有力量、很激情的感覺,年輕人很容易接受。這很重要。

記者:嗯,就是說人人都會聽這種音樂,不分年紀,但年輕人會很快掌握這種feel。年紀大的人也會聽,但可能都是當音樂聽,年輕人的確會直接受它影響嘛,你不可以否認這樣的東西。

黃家駒:其實我們這樣看吧,我們現在聽搖滾音樂,都要找新的聽,舊的歌我喜歡的話也會再聽。老一輩會聽E.D.S、聽披頭士等,但都是舊點的從前打動過他們的舊式搖滾音樂,那些也是搖滾音樂,但是他們已經不會再去找新的來聽了,那些舊的影響過他的一段時間,所以我們會覺得搖滾樂在年輕人中地位很高,但是在香港這個趨勢不是很大,香港還是流行音樂,而最能打動觀眾的是張國榮、譚詠麟他們的歌,但我覺得這都不是很主流的搖滾音樂。其實流行音樂有很多種,這只是一種不屬於流行的搖滾音樂。其實我們的歌有時候聽起來也不是很搖滾的,但有很多歌都是以搖滾的基調去做音樂。這個市場都造就我們某一段音樂不那麼搖滾,你會發現beyond不是那麼搖滾的音樂比搖滾的音樂好接受,流行歌比搖滾樂更流行,在香港來說就是這樣。所以我認為搖滾樂的力量在香港是很小的,做不到什麼主流的搖滾樂,所以香港沒什麼特別主流的音樂,流行什麼就是什麼。舉個例子,假如你的rock band(搖滾樂隊),即使音樂不是很出色,但是很rock,這還是會有一定的觀眾,你會疑問他們不是很紅,但是為什麼經常在這裡啊,不會死的呢?

記者:因為外國的人口基數大嘛!

黃家駒:問題是那麼多樂隊,例如有一些很紅的樂隊那樣,他很紅,能維持,你不買他們的唱片,但可以見得到他們的名字,實際上又不見他們什麼消息,聽他們的歌很悶的,但為什麼他們會不停的出專輯呢?因為他們不像香港,聽這些樂隊很正常啊,觀眾不會說什麼很難接受啊,他們不需要刻意去學,不需要學著去接受搖滾樂,搖滾就是流行音樂。

錄音文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語搖滾 的精彩文章:

TAG:客語搖滾 |

您可能感興趣

杭州一對情侶分手!女的要500萬,男的給200萬,滿滿的一行李箱現金拖來,之後……
她11年前給趙薇當陪襯,如今年收入上千萬,31歲滿滿的少女感!
10天300頁,得到了什麼?滿滿的乾貨
20年前的語文課本,80、90後滿滿的回憶!
2018元氣內搭早知道,讓你元氣滿滿一整年
10張老照片,滿滿的都是80後的回憶
25歲出道,前妻也是演員,和現任老婆結婚11年,如今50歲幸福滿滿
80,90後的童年玩具,滿滿的回憶,網友:看完我哭了!
36年前一對美國夫妻,拍了1600多張中國旅遊照,滿滿都是回憶……
2018年雖然辛苦勞累,但是收穫滿滿的星座
新泰人40年前家裡的年畫,滿滿的都是回憶
評果194:這是今年福氣滿滿滿滿滿滿的一篇文章,錯過要等再一年
30歲小伙辭職賣早點,熬了滿滿的一大鍋,一上午就賺600元!
6款80後的童年零食,90後最多吃過3種,00後可能都沒見過,網友:滿滿都是回憶
2018英國「年度最佳小屋」,這一個個的,真是創意滿滿呀!
這幾種零食,都是80、90後小時候愛吃的,想起來滿滿的回憶
滿滿的年味!20年前的春節,還有多少人記得
8090後經典零食,現在再看滿滿都是回憶!
8090|十年前這6款經典遊戲是滿滿的回憶,我打賭你肯定玩過!
杜月笙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短短17個字滿滿的都是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