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附 石壁創作過程

附 石壁創作過程

附 石壁 1 相思附石盆景《共 崢 嶸》創作小記

圖文(韓學年 葉以健)編輯(一朵雲)

編者按:

上述已經編輯過「老韓說素仁」、「老韓做素仁」、「老韓弄山松」系列文章。好讓盆景愛好知道並且體會到,韓生對嶺南盆景「說」、「做」、「弄」整過程的心得體會。嶺南盆景藝術說容易,做更難;能做容易,說更難,好似自相矛盾。如若藝術在實踐中收穫,就會愉悅自己,老韓做到了,名副其實的盆景人。

大家知道他愛玩山松,但也玩其它樹種。山松占盆量約三分之二,其它品種也有大小八九十盆二十多個種類。現編輯一組《老韓玩「雜」樹》供網鑒賞,共鳴。——葉以健

附石是嶺南盆景的一個傳統型體,我剛學玩盆景時就學這,因我原住家與當地的盆景前輩葉芬老師傅門對門,他當時做的附石影響粵港,我也喜其奇所以較早學,但葉師傅都是以根作附,也是當時傳統方法,我早期的幾個附石作品也是此方式。

一九九零年在廣州烈士陵園舉辦第一屆廣東「省、港、澳嶺南盆景博覽會」,香港盆景前輩黃基棉先生送展的附石式作品引起盆景界的觸目,他所創作的附石式盆景有別於通常以樹根附石方式,而是以樹身附石,蒼勁斑駁的身軀牢牢附生於石壁上,顯得超然特別與另類,更貼近自然。二年後的一個日子,黃基棉先生率香港盆栽會到順德活動,我有幸參與接待並聆聽了他的附石盆景創作心得,讓我產生了學習的興緻,萌動了學習實踐的意念,但到九七年才在獲得較理想的石和樹苗後動手實施。

樹身附石,須選用生長速度快的樹種(相思、勒杜鵑等),因生長過程中不斷受到石頭鋒角的挫傷使皮層加速增生,形成身段緊貼著石面向兩邊增生,長成了薄且寬的身段並與石面緊密相連,從而形成了一個很有特色的樹石景觀。

選好石正面和定好需計劃附樹的走向位置,用電界刀在石面開界出一條與所用樹口徑相等寬度,深度半深的槽,把石立起後用水泥固定於盆中合適位置,水泥干固後即可植樹,植樹時把樹徑植藏於開界好的石槽中,露出樹的半徑,用鐵絲固定緊。(黃基棉先生介紹是不開界石槽,選取有自然石逢的石,但鐵絲固定需較長時間)

經約一年養植,身段已長粗與石槽貼合,把鐵絲拆去,第一次裁截,剪去上段樹榦。植後六年,經多次的蓄枝截干,枝托走向已顯,身段長粗,根段隆起,皮層嶙峋,作品己成雛形,由於樹生長的力度把石的頂部拉斷,削除去樹增生利害的部位,用粘合劑重新接上。期間間斷性對樹皮作挫傷,促使樹徑增粗並顯示出蒼勁感覺。再歷三年蓄枝修剪,作品基本成熟,此附石作品用了九年多時間培育。——韓學年

圖一1996年植

圖二1997年植後三個月

圖三1998年第一次蓄剪

圖四 2003年幾次蓄剪已具雛型,但身干把石頂拉斷了

圖五2003年把石重粘接

圖六 培育期間對錶皮不間斷挫傷,形成斑駁歲月感

圖七2006年已基本成熟

圖八2015年

附 石壁2榕樹盆景《 適 者 》創 作 小 記

榕樹以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性,經烏糞中殘留種子傳播便可紮根生存。在南方市郊鄉村,不時可見裸露的山岩牆體,附生著大大小小的榕樹.被稱為『飛榕』,八八年做了個模似意境的《生存》,但是《生存》只表達了飛榕的生存意境,還未能把榕樹發達的根糸美態表達出,意猶未盡。

十年後的九七年,一盆友推薦某處有棵很適合培植像《生存》式樣的榕樹,並帶我察看,真巧,是我戰友單位將拆的舊宿舍樓,破舊的天台牆壁附長著一棵蔥蔥的榕樹,由於靠近水渠,大把的樹根瘋長並顯凌亂,據說已生長三十多年,我覺有得玩,找戰友,告知隨時可挖,再仔細察看根態,做好構思,數天後著手造盆。《生存》是個扁形仿殘破平面牆壁的『盆』,閉門造車,造好盆配樹,限制了創作空間,這次根據樹根的形態和表達的意境,量身訂造,造了個偏高帶柱的破牆壁『盆』,留下表達根部的空間。盆造好取樹,把樹從天台挖下放地上一看,太大了,經思考取其四份一。

培育過程:

截剪根據樹根的形態和走向,取棄好根段,設定好附『牆』的角度位置,再按樹的走向,對枝托去留進行修剪,修剪時對根和托要留下再修剪空間。

定植按設定的位置把樹放置好,在盆鑽孔用銅線固定,再在合適地方鑽孔把可以穿進的根穿插入『牆壁』後的植懵,並在計劃育根的地方預鑽孔,已便日後新根的培育。

促根定植好後,把盆斜放約四十五度,用板把左右下三邊圍好,堆放沙子,經半年養育盆體放正把板、沙去掉,已生長出很多新根。

圖1九七年照

定形把合適的根穿進預備的小,位置不合適再鑽孔多餘的根剪去,並對枝條作第一次修剪整型,已定雛型。其間換上一種更仿舊的瓷磚,(由於時間不,根未固定才可操作)並對『牆體』作小修,以使牆壁顯得更殘破。

圖2九八年照

育根此盆景重點是展現根糸的美,因而對根糸要刻意養育,培植期間,為使根糸顯出歲月滄桑,間斷性地對根糸作不同深度的挫傷,使傷口結疤,並促葉旺盛,增施鉀肥,促使根糸發育。

圖3九八年二月照

三年半後修剪,樹相已展現出來。圖4九九年十月

整型四年半後,隨著枝托成熟,覺得底托枝過底,影響根糸顯示,為突出根糸,使根糸多顯空間,把底托枝去掉,樹態明顯改觀,但枝托打亂了原來的分布,需重點培育左底枝托,並處理好刀口。

圖5二000年照

期間,為使根糸走向暢順,把交叉重疊的根剪去。經一年多培育,左托枝已達到基本長度,疤口也結合好。

圖6二00二年照

經七年的培育,一盆展示榕樹在自然生態生長本能的盆景基本育成。

圖7 0七年照

再經幾年培育,壯麗的根糸,蔥蔥的綠葉,在一個斷壁殘垣的有效空間,絕處逢生,基本達到創作目的。

圖八 二0一0年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藝盆易 的精彩文章:

讓朝霞失色,與晚霞鬥豔!

TAG:盆藝盆易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是雕刻師,靈魂藝術雕塑,附創作過程
石榴石的成珠過程
牡丹花製作過程——浮雕教程
蛟龍探海黑松的創作過程
冰紅翡翠原石創作過程《初生》
黃賓虹:山水畫創作的四個過程
樹石式盆景製作過程簡述
度母瑪瑙鏈牌創作過程
崖柏錢袋製作過程
百匠訣:綠松石作品的創作過程嗎您看過嗎?
中式盤扣馬甲,附製作過程
林白作品 過程
玩具香蕉的製作過程
手鐲的製作過程
畢設創作過程了解一下?
松樹盆景製作過程
貓屎咖啡製作過程
一款玉石葫蘆吊墜項鏈的製作過程
一枚拉刨製作過程
模型製作教程:外甲鏤空 製作過程 技巧 內構外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