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間系列】養量

【人間系列】養量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一個人要養能、養學、養德、養心、養氣,重要的是要先養量。你有一分器量,便有一分氣質,你多一分器量,便多一分人緣,可以說,量有多大、包容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胸量有天生而成,也有後天培養,多讀歷史上的名人故事,想想自己的胸懷器度,都是養量的方法。除此,也有以下四點意見:

第一、若要德業成,先學處窮困

要想完成人格、道德,先要學習安住窮困的日子。好比孟子所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時候,窮困的生活,會激勵一個人具備更大的悲心悲願;反之,習慣安逸自滿的人,其局量必不大,因此,要能禁得起睏乏的苦行,戒慎驕滿,才能養量。

第二、若要無煩惱,惟有要知足

人都希望過得解脫自在,不希望有很多的煩惱,要想沒有煩惱,必須先養成知足的心。知足,會感恩擁有,知足,會增加器量。知足的人,他不會感到匱乏,而汲汲追求,滿足慾望;知足的人,他不會鑽營自私,只圖利自己,不顧別人。這樣的人,器量怎麼會狹小呢?

第三、若要肚量寬,能堪受冤枉

怎樣才會有量?你必須在境界里,一次一次接受境界的煎熬、考驗。剛開始,可能會隨著境界所轉,慢慢到不為境界轉動,才能逐漸養成。尤其要能堪受冤枉、受委屈,能夠不要太過介意,能夠不為不如意事所累,經得起委屈、經得起冤枉,甚至學習吃虧,便宜先給別人,久而久之,你的福報就來了,器量自然大起來。

第四、若要心情好,日日無懊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心情很歡喜、很安然,但是要怎樣才能做到呢?「日日無懊惱。」也就是說,我們每天做的事、說的話、與人相處,都能不懊悔、不煩惱,就能安然自在。尤其見人一善,就要忘其百非,倘若是只看見別人缺點,而看不見別人優點,是無法有器量的。能夠有「日日無懊惱」的工夫,你漸漸就會有量了。

平時凡是小事,不要太和人計較,要經常原諒別人的過失。假如你肚量小,不能容人,別人又怎麼會容你呢?你能把虛空宇宙都包容在心中,那麼你的心量自然能如虛空一樣廣大。因此要以寬厚為師,有量的人,必定不會吃虧的。以上四點是養量的好方法。

第一、若要德業成,先學處窮困。

第二、若要無煩惱,惟有要知足。

第三、若要肚量寬,能堪受冤枉。

第四、若要心情好,日日無懊惱。

出自《星雲法語》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平台自營微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天堂地獄流轉不停 星雲大師談心的觸動
宗性法師:佛弟子為治病可以喝藥酒嗎?你一定要懂「遮戒」
本煥長老:親人臨終時一定記住這件事不能做 尤其是學佛者
星雲大師:職場特效藥
貪嗔痴生起時該如何對治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好的餵養是按需餵養,快來對照一下,你的餵養量合適嗎?
泰國鬥魚的飼養其實很簡單,但是飼養量大了照顧不周很麻煩!
草書流暢瀟洒,刻鑿精美流利,明代徐養量《嘉峪關漫紀》書法欣賞
月季在春天,施肥最關鍵,拒絕肥害,拒絕營養量不良,爆芽又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