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腸道菌群,醫治心理創傷
調整腸道菌群可能會為對抗壓力和焦慮帶來希望。
在每晚入睡前,「Greg」都會用牙刷和牙線清潔牙齒,然後仔細檢查一個之前護士給他的深棕色瓶子上的說明書。接著他擰開瓶蓋,將五滴淡琥珀色的油狀液體傾倒在勺子上。這種在衛生間的燈光下看起來像啤酒一樣閃閃發亮的液體既沒有味道也沒有氣味,但它其實充滿了細菌。
Greg將這一勺液體倒入口中來回咂摸,然後吞下。
他希望這些外來的細菌可以在他入睡時與他腸道里的其他細菌展開戰鬥,改變腸道內的環境,最終幫助他改善某些創傷後應激障礙(the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的癥狀。這種疾病蒙蔽了他的心智,讓他的生活中充斥著噩夢、痛苦的回憶、自殺的念頭和對壓力事件的非理性反應。他的醫生告訴他,他正在吞服的這些細菌可能有助於幫他減輕壓力癥狀。
Greg服用的每一滴細菌液體都充滿了數以百萬計的羅伊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euteri),這是一種從人類母乳中分離出來的細菌。丹佛退伍軍人事務部醫院(The Denver VA Hospital )訂購了這種物質,並將它作為40名退伍軍人PTSD臨床試驗處方的一部分,這些受試者們在該臨床試驗中會服用細菌或者由葵花油與無活性物質混合成的安慰劑。(這種細菌目前也被用於治療慢性牙周炎,因為它已被證實有助於對抗炎症。)
改變免疫系統以幫助增強對壓力事件的適應能力是對抗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迂迴方法。儘管這種疾病會帶來巨大的負擔,但是對於它的許多嚴重癥狀,幾乎沒有什麼治療方法。世界範圍內,有超過200萬的美軍士兵被派往處于軍事衝突的地區,據估計,有11%~23%的士兵遭受過不同程度的創傷性腦損傷(TBI)或者創傷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中提到的「Greg」就是他們中的一員,為了保護他的身份,在這裡使用化名。Greg曾在伊拉克服役。有一次,他乘坐的車輛引爆了路邊的簡易爆炸裝置,導致他的幾名戰友死亡,他的腿也因此受了重傷,腦部也受到了創傷,此外還有包括PTSD等一系列癥狀。
他在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治療後,找不到其他的選擇。去年,他與其它39名退伍軍人自願參與了這項早期臨床試驗,以驗證羅伊氏乳桿菌是否可以減輕他們在壓力環境下的生理和心理反應。這些受試者們都遭受著PTSD折磨,他們在丹佛落基山MIRECC退伍軍人自殺預防中心(the Rocky Mountain MIRECC for Veteran Suicide Prevention center)接受治療。這項試驗中約有20萬美元是由退伍軍人事務部資助( 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的,旨在評估使用細菌治療 PTSD的可行性,可接受性,耐受性還有方法上的安全性。
腸道的反應
在早期的動物試驗中,研究人員們發現羅伊氏乳桿菌可以產生對抗焦慮的反應。去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將有益菌注射到小鼠體內,有助於它們更好的適應與更大、更有攻擊性的小鼠一起居住時的壓力。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健康的小鼠體內注射了加熱滅活的母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vaccae),這種細菌和羅伊氏乳桿菌一樣,可以作為藥物,調節小鼠的免疫系統。(這兩種微生物是表兄弟,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與沒有接受母牛分歧桿菌注射的小鼠對照組相比,接受過注射的小鼠會更少表現出焦慮或害怕行為,它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待周圍的攻擊者。
接種過母牛分歧桿菌注射的小鼠身上出現的鎮靜作用在能在生物化學上得到解釋:研究人員們發現,腸道發生變化的小鼠體內Tph2水平更高。Tph2是一種酶,它參與了大腦中鎮靜性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生物合成。這種細菌發酵物在腸道中還有另一個好處:活組織檢查結果顯示,以結腸細胞損傷作為衡量標準,接種過母牛分歧桿菌注射的小鼠患應激性結腸炎的可能性降低了50%,並且它們全身炎症反應較少。美國大腦與行為研究基金會(the Brain and Behavior Research Foundation)認為這項研究的成果是一個重大突破,並將它評為2016年全國領先的非政府投資精神衛生研究十大進步和突破之一。該基金會的主席Jeffrey Borenstein在一份關於這項研究的聲明中說:「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微生物菌群總體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更確切地說,是精神健康方面的影響。這項小鼠實驗可能會是扭轉我們對這一方面認知並最終研究出新的治療方法的契機。」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綜合生理學系的教授Christopher Lowry主持了研究母牛分枝桿菌影響小鼠壓力適應性的實驗,他說:「我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論文表明,我們還可以利用母牛分枝桿菌防止小鼠出現PTSD樣癥狀。」Lowry的研究與之前其它對母牛分枝桿菌的功效研究結果相一致:之前的研究表明,母牛分枝桿菌會增加前額葉皮層,也就是大腦中調節焦慮的一個腦區的5-羥色胺水平。(研究人員沒有在人體內使用母牛分枝桿菌,因為它還沒有被批准用於人類。而羅伊氏乳桿菌與母牛分枝桿菌作用於同一免疫調節通路,並且它無需進一步的監管批准,可以直接使用。)
來自糞便的答案
丹佛退伍軍人事務部醫院於2016年8月,在Lowry還有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醫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Lisa Brenner的領導下,開始了羅伊氏乳桿菌的人體試驗。參與這項試驗的退伍軍人們被要求每天服用細菌或者安慰劑,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服用的是什麼東西。除此之外,每一位受試者都被要求在兩周中每天記錄自己的胃腸癥狀,並接受糞便測試。接著,這些受試者們會進一步接受血液測試,其中覆蓋了包括炎症和腸道滲透性在內各種各樣的生物標誌物。然後,八周之後,這些退伍軍人會像小鼠實驗中那樣接受壓力測試。
不同於在小鼠實驗中將它們放置於體型更大的小鼠中間製造壓力,退伍軍人們被要求做一些對很多人來說可怕的事情,例如在一群人面前發表演講,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們會通過檢測心率變化和皮膚電反射收集他們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情況。受試者們最終還會接受血液與糞便測試,以測量其中炎症生物標誌物,腸道的通透性還有微生物的變化。這項研究的最終結果預計將在2018年3月揭曉。
愛爾蘭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解剖與神經科學系的系主任John Cryan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對此他表示:這項研究的基礎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因為它驗證了各種應激相關障礙中有關免疫的設想,這些發現可能會成為幫助PTSD患者對抗焦慮中充滿希望的一種方法。
翻譯:閆亢
審校:張哲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shot-against-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汽車真的飛上天了!不需要駕照就能駕駛
※那些讓你壓力山大的工作,也許能延緩大腦衰老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氣候政策會增加多少碳排放?
※特朗普氣候政策會增加多少碳排放?
※最美科學閱讀 6月書單
TAG:環球科學 |
※道醫治療皮膚病
※寓意醫治創傷——白芨
※中醫治療重症肌無力的病理
※中醫治痰,要重視脾肺腎三個臟器的綜合調理,溫陽健脾和胃是化痰
※中醫治療腎病八法,病理病機證治方葯
※中醫治療胃腸炎的分型論治
※國醫大師:中醫治療直腸癌的原理
※中醫治療難治性咳嗽
※硬皮病肺纖維化中醫治法
※愛是醫治人痛苦的良藥
※中醫治療心衰效果好
※老中醫治療胃病經驗集合
※胰腺癌中醫治療的理論根據
※道醫治病之方術
※淺談中醫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總體思路和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乙肝能轉陰?
※腦梗死的中醫治療之法:從臟治腦,兼治標本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治療
※常見腦病的中醫治療——腦動脈硬化
※中醫治病的核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