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1】「慈母」曾是傷心事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是唐詩中最為溫馨的一首詩,在華語圈中家喻戶曉。

我們太習慣於說「慈母嚴父」了,以至於我們自然地就認為「慈母」就是「慈祥的母親」。其實,在中國古代,曾有個專門的稱謂叫「慈母」,對於這個「慈母」來說,「慈母」之「慈」與「慈祥」無關, 「慈母」本來是件傷心往事。

「慈母」最早出現於《儀禮》。《儀禮》對成為「慈母」的條件作了諸多令人張口結舌的限定:「慈母者,何也?傳曰:妾之無子者,妾子無母者,父命妾曰:女以為子。命子曰:女以為母。」由此可知,不是隨便哪個女人都可以成為慈母,也不是哪個兒子隨便都可以擁有慈母。

要想成為慈母,下列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具有小妾身份;必須沒有孩子或者不會生育(至少是沒有生育男孩);更為關鍵的是,丈夫必須還有另外的妾,且這個妾恰好一命嗚呼並正好遺留下一個男孩。在這些條件都具備的時候,還需要丈夫下達明確的指令:「你把這個死了母親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養起來吧!」知道了這些,我們在讀到《儀禮·喪服》中「慈母如母」時,才不會感到過於突兀。所以,從詞源的角度來說,「慈母」和「生母」的死亡有關,但和「慈祥」無關,「慈母」本來是一段傷心往事。

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為《儀禮》所嚴格定義的「慈母」,其詞義的內涵慢慢發生了演變,至少在唐代,「慈母」已經不再是一個專稱。李白的詩中就有「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的句子,顯然這裡的「慈母」就不是《儀禮》中的「慈母」。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2】顧悅未老先衰,自嘲「蒲柳之姿」

說到「蒲柳之姿」,不得不提到東晉時期的顧悅。

顧悅性情爽朗,為人重義守信。揚州刺史殷浩請他做官,讓他全權處理州內大小事務。感激於殷浩的知遇之恩,顧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起早貪黑,兢兢業業。長期勞累,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健康,才30多歲就顯得很老,滿頭白髮。

有一次,顧悅因故謁見簡文帝。簡文帝得知他與自己年齡差不多大小,就問:「我們年紀相仿,你的頭髮為什麼比我先白呢?」顧悅回答說:「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意思是說,水邊柳樹的資質差,一到秋天就凋零了;而松柏質地堅實,經歷過秋霜反而更加茂盛。顧悅的回答,既沒有直接談到自己未老先衰的外貌,又趁機拍了皇上的馬屁;再沒有比顧悅更好的回答了,簡直把馬屁拍絕了,既明白曉暢,又比喻貼切。

簡文帝是什麼人?他是皇上,同時他又是一個文人。顧悅投其所好,他的回答首先在文辭上博得了簡文帝的好感,典雅得如同詩賦一般的語言,讓簡文帝感到飄飄欲仙。如果顧悅沒有這麼高的水平,或者直接回答:「臣日夜工作,操勞過度,以致華髮早生。」皇上雖然會同情,但絕對不會開心———你顧悅累,我難道就不累了?若是顧悅打哈哈,隨便說:「誰知道呢,它就白了。」雖然實話實說,但沒有一點新意,說也是白說。

在現代,很多詞語的意思已經脫離原意了,如果我們正經八百的去跟別人這麼解釋,既浪費口水,說不定別人還懶得理睬呢。。唉。。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3】差強人意贊吳漢

在對結果不太滿意時,很多人都會說「差強人意」,這恰恰是誤解了這個成語。

「差強人意」一詞出自於《後漢書·吳漢傳》。吳漢,字子顏,是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一員大將,追隨劉秀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後被封為大司馬。《後漢書》記載:吳漢每次隨從光武帝征戰,「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吏士。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從劉秀對吳漢的評價中,足見他是滿意的。所以,這個詞兒的意思是「還可以,較為令人滿意」。但是很多人把這個詞兒當作「不怎麼地,不好,不太令人滿意」的意思,這是不對的。

商務印書館1989年8月出版的劉潔修編著的《漢語成語考釋詞典》第138至139頁,於「差強人意」條下註: 「原指很能夠振奮人的意志。差:甚,殊。強:起,振奮。」此意即源於上述的史料。書中還註明:「後世多用差強人意,指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差:稍微,大致,比較。」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一書還列舉了一些與「差強人意」極為類似的成語,有「差慰人意」(蘇軾《東坡續集》),有「差適人意」 (宋人樓鑰《攻愧集》),有「差可人意」(明人李開先《閑居集》),有「差快人意」(明人海瑞《海瑞集》)。按照意思相近的理解,這些成語如果和「差強人意」同被理解為否定的意思,那就錯了。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4】袁清郎一心避嫌疑

古樂府《君子行》裡面有兩句詩文:「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說:站在瓜田裡面的時候,最好不要彎下身子去提鞋子,不然很容易被人誤會你在偷瓜;站在李子樹下的時候,最好不要伸手去整理頭上的帽子,免得被人懷疑是在偷摘李子。

《北史》中記載了廉吏袁聿修的故事,講的是他政績突出又很有聲望,主要原因是他為官清白自守,從不收任何賄賂。據說他在任尚書的十多年裡,從未曾接受過任何人家的一升酒、一粒米,故有雅號「清郎」。一次遇到老友邢邵,二人敘述別情以後,邢邵拿出一匹白綢送給袁聿修。袁聿修反覆思考之後還是謝絕了,並留書曰:「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只有這樣,才能躲避嫌疑。

無獨有偶,唐朝大書法家柳公權也對「瓜田李下」作過評論。當時有個叫郭寧的官員把兩個女兒送進宮中,於是唐文宗就派郭寧到郵寧做官,人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文宗就以這件事來問柳公權:「郭寧是太皇太后的繼父,官封大將軍,當官以來沒有什麼過失,現在只讓他當郵寧這個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麼不妥呢?」柳公權說:「議論的人都以為郭寧是因為進獻兩個女兒入宮,才得到這個官職的。」唐文宗說:「郭寧的兩個女兒是進宮陪太后的,並不是獻給朕的。」柳公權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們哪能都分辨得清呢?」這裡,柳公權將「瓜田李下」詞義更進了一步,上升到了輿論監督的層面上。

的確,「瓜田李下」往往會讓人誤會或懷疑,所以需要謹慎對待。從上述故事來看,古代賢士在這方面很是謹慎。然而,如今有些營私舞弊之人,有些收受賄賂之人,有些跑官要官利令智昏之人,可不在乎什麼瓜田什麼李下,所作所為居然可以明目張胆地進行,一點沒有避嫌的意思,實在是愧對古人。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5】王恭身無長物

「身無長物」出自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說的是,有一個叫王恭的人,在外面住了一段日子之後回到了家裡。同族的一個叫王忱的前輩去探望他,看到他坐在一張六尺長的竹席上,王忱非常喜歡王恭所坐的竹席,就對王恭說:「你剛從外邊回來,一定有多餘的竹席,能否送一張給我?」王恭當時也沒有多說什麼。王忱走後,王恭就派人把自己坐的那張竹席送過去。從此王恭自己就只好坐在草墊上了。後來,王忱聽說了這件事,非常驚訝,就對王恭說:「我本來以為你還有多餘的竹席,所以才向你要。沒想到你卻將僅有的一張竹席送給了我。」王恭平靜地說: 「您還不太了解我,我在日常生活上,從來沒有多餘的東西。」

「身無長物」並不是說一個人沒有任何優點,而只是說一個人身上沒有一絲一毫多餘的東西。可以這樣說「身無長物」只是形容人的貧寒,如果把「身無長物」當作「身無長處」來看待,就會愧對一個美好的故事。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6】「豆蔻年華」是特指13歲女孩

對於女子的不同年齡,有與之對應的不同稱呼。譬如,女孩12歲往往被稱為「金釵之年」;13歲則被稱為「豆蔻年華」;15歲被稱為「及笄之年」;16歲則被稱為「碧玉年華」;20歲為「桃李年華」;24歲為「花信年華」。

在對於女性年齡這麼多代稱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豆蔻年華」。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黃色,果實扁球形,種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實和種子入中藥」。「豆蔻年華」之「豆蔻」就是從這種植物引申出來的意思。

這種稱呼源自唐代杜牧的《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大意說柔弱美麗的十三歲多的少女,看起來就像是二月初剛發芽的豆蔻梢頭的嫩芽那般美好。很顯然,「豆蔻年華」只能指十多歲的少女。如果硬要往大處擴展,最多也只能擴展到二十歲,再往外擴展就有點過於牽強了。

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豆蔻年華」被誤用的次數太多了,以至於現在形容少婦也敢用「豆蔻年華」,實在有點「小詞大用」,讓人⊙﹏⊙汗。。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7】呆若木雞境界高

要是形容一個人有些獃頭獃腦、痴傻發愣的樣子,人們往往會用「呆若木雞」這個貶義詞。然而,「呆若木雞」最初的含義和現在的用法沒有絲毫關係,反倒是一個褒義詞。

「呆若木雞」出自《莊子·達生篇》,原本是個寓言。故事講的是,因為周宣王愛好鬥雞,一個叫紀子的人就專門為周宣王訓練鬥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紀子是否訓練好了,紀子回答說還沒有,這隻雞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的,其實沒有什麼底氣。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詢問,紀子說還不行,因為它一看到別的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問,但還是不行,因為紀子認為這隻雞還有些目光炯炯,氣勢未消。這樣又過了十天,紀子終於說差不多了,它已經有些獃頭獃腦、不動聲色,看上去就像木頭雞一樣,說明它已經進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掉頭就逃。

「呆若木雞」不是真呆,只是看著呆,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貌似木頭的鬥雞根本不必出擊,就令其他的鬥雞望風而逃。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

莊子這則寓言很有趣,同時也表達了深刻的哲理,讓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說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8】「倒楣」原來非「倒霉」

「倒楣」當然不是好事。

「倒楣」—詞出現的歷史並不太長。據考證,該詞大約出現在明朝後期。明朝因襲自隋唐以來的科舉取士制度,科舉成為當時讀書人出人頭地的唯一門路。因此,科場之內的競爭也就越來越激烈。雖然明朝有相對完善的監考制度,但照樣無法阻止愈演愈烈的作弊之風。一般的讀書人要想在科考中有所斬獲就顯得至為不易。為了求個吉利,同時更是為了給要上考場的讀書人以心理安慰,在臨考之前,有考生的家庭一般都會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杆,以此為考生打氣壯行,時人稱這根旗杆為「楣」。

依據當時的慣例,揭榜之時,誰家的學子榜上有名,原來自家門前的旗杆可以照豎不誤,如果不幸失利,該考生的家人往往就會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叫做「倒楣」。後來,這個詞被愈來愈多的人用於口語和書面,直到現在。值得一提的是,在運用這個詞語過程中,人們常把這兩個字寫作「倒眉」或「倒霉」,這當然是語言發展演變的緣故。

科舉高中了就是光耀門楣,不中就是倒楣。可實際上,楣只是門檻。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9】豈可隨便就出家

時下熱播的一些電視劇中,看破紅塵的男主人公往往即興宣布自己皈依佛門,之後就退出江湖,從此不再介入是非恩怨,在青燈古佛之下了卻餘生。

其實,在古代,出家哪有如此容易?

在古代要皈依佛門,必須經過合法的途徑。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必須持有度牒。度牒就是國家認可的出家資格證書,是政(蟹)府機構發給公度僧尼以證明其合法身份的憑證。古代,度牒一般由尚書省下的祠部頒發,故亦稱祠部牒。 所以,隨隨便便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你得需要有個證。

不可不看……文學中的10大誤解

【10】問鼎沒有拿第一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旌表功績,記載盛況。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等特殊意義。

「問鼎」的典故出《左傳·宣公三年》,說的是楚莊王率軍來到洛陽,在周天子眼皮底下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遭到王孫滿的斥責。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力天賜。鼎的輕重不當詢問。」楚莊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而代之的意思。

隨著詞義的發展,「問鼎」已經擴大了它的意義範圍。本來「問鼎」是指「圖謀奪取政權」,只限用於政治鬥爭中,現在則可以用在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在體育比賽中使用頻率更高,一般表示運動員或者運動隊「力爭奪取冠軍或第一名」。 而還沒有真正的拿到第一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風君 的精彩文章:

它輝煌了千年,它孤寂了千年,它傳承了千年——樂府詩歌
蘇軾相對冷門、但特別美的12首詩詞,您知道嗎?
三國著名的三對「棋逢對手」 諸葛亮一人對倆
歷史上大貪官和珅,受乾隆皇帝重用的原因有三點!
白居易逼死的守節十年的良妓!

TAG:古風君 |

您可能感興趣

15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
語文學習不可不知120個文學常識
20個你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值得收藏一輩子!
22次出手都不夠?歐文學嘮嗑是不是學魔怔了
從「不聊文學,不侃歷史,不談哲學」寫起
在學院,你不得不知道的三個文學社團……
最容易被誤解的10個文學常識!
夸人有才的10個成語與文學典故,你都了解嗎
容易被誤解的10個文學常識
四大名著文學常識80題,看你能答對多少?很好的學習素材!
祖沖之研究一種曆法,時間只比現代天文學差50秒,可惜皇帝不用
文學已死?不,應該說文學早就完蛋了
最易被誤解的17個文學常識
漲知識:36個古詩詞中的文學典故,你了解多少?
這個05後不得了,13歲即成名成家,魯迅文學獎得主都讚嘆不已
推廣I 語文從不低於140分是種什麼體驗?今天,這位清華學霸說出了私藏的語文學習秘笈……
史前就已經有文學了?盤點6個科學無法解釋的未解之謎!
郭沫若雖然文學造詣很高,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
文學漫談:武則天為什麼不殺秦瓊?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嗎?
得語文者得天下!用這一招,語文學不好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