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權傾朝野,可他又是如何處理與十位夫人的生活呢?
光緒二年(1876年),17歲的袁世凱在老家河南成婚。以後,他陸續納了9位如夫人,生了32位子女。
在妻妾成群的封建家庭中,這些女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妾不如妻,妾族不如妻族,便是妾之子,也不如妻之子」。在封建社會,正式的妻子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來的,在宗法社會中,妻是有法定的地位的。所以在袁世凱的大家庭里,等級觀念極其森嚴,嚴格遵守「嫡尊庶卑」的「妻妾之別」。
那麼,袁世凱是如何管理他這些女人的呢?
妻妾間等級觀念森嚴
在妻妾成群的封建家庭中,這些女人的地位是不同的。但是,袁世凱元配妻子于氏的正室地位卻形同虛設。袁世凱在結婚的最初幾年不順,受到于氏以及家人的奚落,袁世凱對於氏也沒有太多的感情寄託。可是「母以子貴」,于氏在1878年生下長子袁克定,長房長子的地位不可動搖。袁世凱在決定恢復帝制以後,于氏自然是「正宮娘娘」。在袁世凱的大家庭里,等級觀念極其森嚴,比如,袁家有一個拜祖宗堂,每逢過年或重大節日,如夫人不能穿紅裙外褂,只能穿粉色的。所以如夫人們是最不願意過年的,因為過年的時候,「嫡尊庶卑」的「妻妾之別」 就一覽無餘。
大夫人沈氏是袁世凱發跡前的紅顏知己。沈氏不希望袁世凱整日沉湎於溫柔鄉,期待他成為能擔當的大丈夫。後來袁世凱離開沈氏投奔淮軍,開始了建功立業之路。沈氏自己出錢贖身,搬出妓院,等待袁世凱功成名就。袁世凱對沈氏也是有情有義,後來讓她以大太太的身份出席社交場所,還把二子袁克文過繼給她作嗣子。
有一套「治內」規定
袁世凱是軍人,有一套辦法管理軍隊,也有一套辦法管理封建的大家庭。按照袁家家規:妻為管家主婦,妾無權參與,妻可管妾,妾待妻如尊長。
在錢財利益上公平分配
袁世凱不僅讓五夫人管理生活上的一切,還讓她管理整個袁府,各房的傭人和丫頭,袁世凱的眾多兒女以及如夫人們,都得服從她的約束。但袁世凱在錢財利益上則是公平分配,也不輕易流露出對任何一位如夫人的偏愛。比如,月錢的數目,各房一律均等。如果如夫人們犯了錯,袁世凱除當面訓斥外,還要根據情節的輕重,停發一個月或數月的錢。在侍寢方面,袁世凱也不是像皇帝那樣翻牌,而是一周一人輪值。
另外,袁世凱認為女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之根源,培養人才之基礎」,他在直隸總督任內創辦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女子教育機構,而在家裡,也請了女教師給女兒和如夫人們上課。


※劉禪是誰生的 後主劉禪的母親甘夫人是誰?
※蔡鍔與小鳳仙的故事感動國人,他真正的夫人有幾位,結局如何
※戚夫人和薄太后同為劉邦寵妃,為何命運截然不同?原來是這麼回事
※衛子夫年老色衰之後,接替寵妃位置的不是李夫人,而是她
※劉邦如此喜愛戚夫人,可為啥卻不想廢除呂后之位?
※呂雉殘忍對待戚夫人,為何聽說薄姬將是天子之母,還讓她一生平安
※劉邦極為寵愛戚夫人,為何還要傳位呂雉之子?真相驚人!
※劉邦如此寵愛戚夫人,為何沒有立她為後呢?
※劉邦極為寵愛戚夫人,為何最後還是要傳位給呂雉之子?
※呂雉真是出於嫉妒而殺戚夫人嗎?為何劉邦其他嬪妃都安然無事?
※她是袁世凱的大姨太,無兒無女卻被當作「第一夫人」,竟是因為這件事!
※王夫人與趙姨娘的相同之處,都不關心林黛玉,因為本身都是苦命人
※為何在漢武帝去世後被追贈為皇后的是李夫人而不是鉤弋夫人呢
※同樣是劉邦的老婆,為何呂后害死戚夫人,卻留薄姬一條命?
※若不是戚夫人三番五次的挑事兒,劉邦死後,她的結局不會如此凄慘
※袁世凱最驕傲的事情,不是推翻滿清,而是五夫人給他生的這個兒子
※劉邦薄情,為何卻對戚夫人不離不棄,戚夫人什麼地方讓他著迷
※同樣是劉邦的妃子,為何戚夫人下場凄慘,而薄姬卻一生平安?
※薄姬與戚夫人同是劉邦的妃子,兩種態度,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劉邦真的那麼愛戚夫人嗎?其實戚夫人之死權勢因為他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