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說日本人追求極致,那是你不懂中國

說日本人追求極致,那是你不懂中國

GIF/1.4M

上周,碼字天團里的一隻小編,跑去日本旅行,浪了7天。

回國之後,整個人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彷彿被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下面,就請她來分享一下,這次島國之旅的見聞。

意 外 編 輯 部

一個靠搞藝術維生的碼字團伙

咳咳,藝術是誰?

* 此音頻由意外編輯部1號小姐姐傾情獻聲,以下圖文同步

- 1 -

日本人究竟有多麼追求細節?

上周,我請了一周的假,到島國玩耍。

七天的時間,都在東京,大部分時間輾轉於各大博物館、藝術展。

雖然看了特別多展,但給我最大的觸動卻是——日本人在衣食住行上的細節。他們太懂生活了,也太會生活了。

在此之前,我對日本的印象,更多來自無印良品(Muji)之類的日本產的商品。

去完之後,才發現,他們不只是在一件商品上用心。他們對細節的追求,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在大街小巷,只要你稍微留心一點,就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在細節之處的用心。

比如:

馬路上,消防井蓋的標誌;

中國 Vs 日本

地鐵里,謹防夾手的標誌;

中國 Vs 日本

上樓梯時的扶手;

中國 Vs 日本

地上禁止吸煙的小標語:

不過最讓我覺得驚訝的是——那些給大人玩的玩具。

朋友買了一隻小怪獸,摺合過來也就20+元人民幣。一點都不貴。但是日本人做得小怪獸不一樣。

整個身體的顏色過渡得很自然,而且全身用了不同的材料,有的地方是樹脂、有的地方是塑料、橡膠。

再看它的牙齒,一根根向上豎起,只有五分之一指甲蓋的大小。

點開圖片,效果更佳

但是每一顆顏色都不一樣,好像是為了表現出小怪獸剛剛吃完獵物,牙齒上還沾有一點血漬的感覺。

雖然也就半個巴掌大小,但卻把細節做得如此用心。可是回想我們自己,現在20多塊錢的超市玩具,多半不忍直視。

這隻小恐龍,再次讓我對日本人追求細節這事情無比佩服。

- 2 -

為什麼說中國人才是細節狂魔鼻祖?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來到了根津美術館。這個館主要以器物和佛教美術最為主。

根津美術館外部

根津美術館內部

然而,看完之後,我就懵了。

「這是日本人,應該做出來的東西嘛?」

這個館裡記錄著三四百年前,日本人做的瓷器。

然而,一個個都丑爆了。

首先是顏色,屎黃屎黃的。

黃瀨香寶石 日本 16-17世紀

其次這造型。

鼠志野茶碗 日本 16-17世紀

也太隨意了吧?感覺幼稚園小盆友都捏的比這個好呢。

「我沒看錯吧?」

看著看著,忽然看到了個比較像樣的瓷器。

造型完美對稱,釉質清透。

青花龍鳳凰文梅瓶 中國 14世紀

「這才是日本人應該有的藝術品...」

誒?!!不對,我一看原產國,竟然是中國。

我又看了一系列展品,只要看起來好看的瓷器,全部都是16-18世紀(甚至更早)中國的瓷器作品。

青瓷桶花卉 中國南宋12世紀

同一時代,兩個國家的畫風竟然差這麼多,一個幼兒園水平,一個世界頂級大師水平。

日本17世紀 Vs 12世紀的中國

是呀,在藝術領域,我們曾經達到世界的頂峰。曾經的我們,也是一個極其講究細節的民族

最好的例子,就是宋朝。

那個被宋徽宗統治的時代,誕生了曾雄踞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即使到了今天,仍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瓷器」——

汝窯

汝瓷的釉色,是在雨過天晴後,天上那最一片讓人心曠神怡的顏色,天青色。

因為宋徽宗喜歡,一定要把這抹天青色保存下來,為此他花了20+年的時間,甚至用了無數人的生命,才一點點打磨出來的。

汝窯的原料是各種天然礦石,經過1300度的高溫燒成、反覆調配才燒出來。少一分,多一毫,都做不出這樣的天青色。

再加上,古人沒有所謂「溫度」的概念,每次出來的燒制前後的差距其實特別大。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失敗,根本無法做出這樣美的瓷器。

好不容易做出來,又是十窯九不成。宋徽宗砸掉了所有不夠完美的汝窯。於是到現在,世界上僅存的汝窯少之又少。正是因為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才誕生出現世界上最好的瓷器。

而後,中國瓷器的技藝在明清時期(1640年左右)被傳到了日本,吸收借鑒後,出現了很多好看的瓷器。比如,日本的「有田燒」。

有田是日本國內唯一一個長期生產瓷器的地方,有「日本景德鎮」之稱。現在在有田瓷器博物館裡,還有很多一筆一畫臨摹中國瓷器的日本作品。

有田燒瓷花瓶 日本 18世紀

現在我們看到有田燒上面出現紅色的花紋,都是來自中國赤繪的調色法。除了器物美學,還有很多在平面設計、留白的理念,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影響。

現代有田燒

- 3 -

日本人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是什麼心態?

所以,你看,中國有很多優秀的藝術文化,早在幾百年前就被別人成功地借鑒了。而且不僅如此,他們是真正地吸收,還融合了他們對設計的理念,那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這其實來源於根植在日本人心裡的「縮小意識」。所謂的縮小意識,就是以小為美。

每份食物都小小的

歷史上的日本長期資源短缺,這樣的環境下,人們不得不高效地合理利用資源,以小為美,少即是多,成為了他們根深蒂固的心態。所以,他們特別喜歡「小」的事物,而且他們特別喜歡把大的事物變小,再變小。

如果想完整保留「大」事物的全貌和美,就不得不重視細節、精益求精。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日本人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就像一開頭說的,消防井蓋上的標識,上樓梯時的扶手。除此之外,他們還發明了無數的面膜,眼膜、足膜,甚至還有小腿膜。

在他們那裡,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被用心、溫柔對待,甚至小菊花都如此。

廁所里詳細的洗屁屁指南

你會發現,他們對人各個部分的體驗都細化到了很多細節。他把我們的身體拆分成了一個個小部分,在極其細微之處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滿足。

整個過程中,其實讓我真正佩服的不只是這些細節,而是每一個細節背後,對人性的理解、對人的關心。

回看我們今天,有一個著名的設計理念是這麼說的:

「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人,而不是為產品。」

反觀回來,我們碰到的糟心的設計,它總是追求所謂的快速、大批量,讓我們越來越忽略了產品的質量。而好的設計與不好的設計最大的區別,其實在於——對人的關心。

如果不是出於對人的關心,如果不在意人的需求,又怎麼能做出這樣的東西呢?

分享一隻渾身都是細節的小猴子

ps:而對我們更多人來說,如果不走出去多看外面的世界,親身體驗,甚至不知道什麼東西好、什麼不好,甚至不知道,原來生活還可以過成這樣。

* 博物館內禁止拍照,文中圖片來自根津美術館官網。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意外藝術 的精彩文章:

每周一小時,打造音樂小天才
《加勒比海盜5》里的這個細節,告訴你海盜為什麼這麼帥
「一輛車」帶你看懂半個世紀的藝術史
貼心提醒:兒童節優惠活動即將結束
全球最前沿的藝術禮物清單,給孩子不一樣的兒童節

TAG:意外藝術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東西在日本人眼中不值錢,卻成我國人們追求的奢侈品,實在丟臉
追求過程中,女生給你這樣的回復,其實就是在說:我不喜歡你
男人總說喜歡你,但不主動追求你,大多是有這些原因
男人想追求到中年女人,錢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給予她這幾樣東西
男人反覆說這4句話,就是想追求你,別裝不懂!
日本人打仗為何愛留鬍子?真的只是追求時尚嗎?原來是學這個國家
男人這樣和你聊天,說明他只是「撩著玩」,算不上真正的追求
別不知道,女人有這4個表現就是在追求你!
喜歡在這時候找你聊天的男人,多半是想要追求你
想要追求中年女人,情話大多不夠,試著為她做這些事情
相處時,男人給你這樣的「暗示」,說明他想追求你,女人別看不懂
追求中年女人,沒必要總對她說情話,你可以用這些方式俘獲她的心
面對你的追求女人這樣回應你,就說明「你不是她的菜」
女人這樣回應你的追求,潛台詞就是在拒絕你,千萬別聽不懂!
女人要小心了,男人用這樣的方式接近你,不是追求你,而是想泡你
女人有這幾個反常表現,說明她想追求你,別傻傻不懂
女人能給你這四樣東西,其實是想讓你早點追求她
女人對你有這些表現,其實是在「暗示」你,快來「追求」我
日本人是不太追求變化的
男人對你說這「5個字」,就是在追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