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觥籌交錯 你知道觥籌是什麼嗎?

觥籌交錯 你知道觥籌是什麼嗎?

觥籌交錯,成語翻譯為:酒杯和酒籌雜亂地放著,形容許多人聚會喝酒時的熱鬧場景。觥籌,指古代的一種酒器和行酒令的籌碼。逢年過節,朋友小聚,總是少不了「酒」這種氣氛調劑物,而我國自古以來「酒」的悠久歷史在文化流傳的長河裡是不能忽視的。那麼,從古至今,酒的容器也是自稱一股小歷史。

然而你們知道古代的酒的容器都有那些嗎?長什麼樣子嗎?跟隨館長來看看吧!

尊:古代盛酒禮器,用於祭祀或宴享賓客之禮,後泛指盛酒器皿。

酒並不是一開始就用來大眾宴飲助興的,也是最開始用於祭祀供奉祖先,後來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才慢慢由上至下發展成為大眾化用品。但在古代,還沒有現代的高潮釀酒手法,還是最原始的用糧食釀造,所以,酒在古代也是價值不菲,所以盛酒的容器也是非常精美。

尊可謂最高規格的盛酒器具了,一般用在國家祭祀和招待外賓等重大場合里。

壺:古代用以盛酒漿或糧食,後也用於盛其他液體,如酒壺、茶壺、油壺、噴壺;也指某些盛固體的容器,如冰壺、鼻煙壺。用作酒器,多為長頸、大腹、圓足。

雖說壺至最後也是平民化,但它的原身也是用作禮器,用來盛酒的,後來因其輕便等有點,用途廣泛至盛別的物品。

爵:古代酒器,青銅製,有流、鋬(pàn)、兩柱、三足,用以盛酒和溫酒,盛行於商代和周初。

到爵,才算是真正的酒杯一樣的小器具直接用來喝酒的。近年來,因其古裝劇的火熱,我們對於古人舉杯掩袖也已了解,但是大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有沒有仔細觀察過演員們手裡舉的酒器到底有幾柱幾足。從幾柱幾足就能分辨出他們拿的是爵、觚、觶(zhì)、角、散了,這裡面也是有講究的。

觚:青銅製。喇叭形,細腰,高圈足,腹和圈足上有棱。盛行於殷代及周初。陶制的多為隨葬器物。

觶(zhì):用陶、木、獸角或青銅等質料製成。形狀最多,通行者多為圓腹侈口,圈足有蓋。容三升,一說容四升。盛行於殷代及周初。

角:青銅製,容四升,形似爵而無柱與流,兩尾對稱,有蓋。用以溫酒和盛酒,出現於商代和西周初期。角由盛酒器發展為飲酒器。早期的角,細腰、平底、圓足有圓孔,寬把手。角的口部呈前後兩隻尖角形,前角略高,后角稍低,下有一個帶附飾的筒形流,宜酌而不宜吸飲。其整體形狀與爵相似,但無柱,也無便於吸飲的流。角用於盛酒、溫酒和飲酒,同時它又是一種量器。

散:容量為五升,除以漆塗面外,不用別物裝飾。

觥:即觵,古代酒器。初用獸角,後亦多用銅、玉、木、陶等製作。青銅製品器腹橢圓,有流及鋬,底有圈足。有獸頭形器蓋,也有整器作獸形的,並附有小勺。容五升,一說容七升。盛行於商代及西周初期。後世用指酒器。常被用作罰酒。

杯(bēi):桮的簡化字。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

卮(zhī ):巵的簡化字,一種圓筒狀的有把手和三個小腳的飲酒器。

彝:古代青銅祭器的通稱,「皆盛酒尊,彝其總名」(郭璞語)。其形狀長方有蓋,器身有觚陵。

卣:古代專門用以盛放祭祀用香酒「秬鬯」(jù chàng)的青銅酒器。器形一般為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有的上下一樣大,像個直筒。卣腹或圓或橢或方,也有作圓筒形、鴟鴞(chī xiāo)形甚至虎吃人形的。主要盛行於殷商和西周。在大祭典禮結束後,用卣把酒灑在地上,以享鬼神用的。

罍(léi):盛酒器。小口,廣肩,深腹,圈足,有蓋,多用青銅或陶製成。形制有兩種:一種方形有蓋,有兩耳;一種圓腹,兩耳,器身下部有個鼻,類似大罈子。

瓿(bù,舊讀pǒu):小瓮,圓口,深腹,圈足,用以盛物。

缶(fǒu):盛酒漿的瓦器。也有銅製的。圓身,大腹,有蓋,腹部有四個環,可用於結繩提取。

豆:一種形似高足盤的盛器,有蓋,也有無蓋的,有木製的,也有青銅製的;豆本是一種盛肉盛菜的重要器皿,但也有用於盛酒的。

斗(dǒu):古代酒器。毛傳:「大斗,長三尺也。」陸德明釋文:「三尺,大斗之柄也。」有的人認為斗與豆通,也是一種盛酒器,不過它是一種容量比較大的酒器。

斝(jiǎ):古代酒器。圓口,有流、柱、鋬(pàn,把手)與三足,供盛酒與溫酒用,後借指酒杯。古書中也稱為「散」,其形狀像爵,但比爵大,有把手,圓口雙柱,平底之下有三個尖足;也有侈口、下腹扁圓,三足中空,或呈棱形或呈圓柱形的;還有四尖足、帶蓋、呈方形而圓其四角的。斝可溫酒和飲酒,類似現在的大酒杯。

盉(hé):是用水調酒的器具。青銅製,圓口,深腹,三足,有長流、鋬和蓋。盛行於殷代和西周初期。當時舉行大典禮時,喝酒必須卒爵,不能喝酒的人,就喝摻了白水的酒,叫做「玄酒」。盉的形狀一般是大腹、斂口,前面有長流,後面有把手,有蓋,下有三足或四足;春秋戰國時期的盉呈圈足式,很像後來的茶壺。

觴(shāng):原指盛滿酒的酒杯,後泛指酒器。後來,觴的意思引申為向人敬酒或自飲。

觛(dàn):圓形小酒器。古代禮器的一種。

舟:三種釋義。一是古代祭器。舟與彝、尊與壺、瓶與罍是配套使用的。一說為祭器的托盤。二是酒器。三是指一種像洗而有耳的古器物。(洗,古代盥洗器皿,形似淺盆,多青銅製,或有陶制)

鍾:鍾的簡化。盛酒器。現也稱盅,不過現代的盅一般很小,遠比不上古代。另,鍾為容量單位,稱量糧食;作樂器名。

鈁(fāng):方形壺,斷面方形,制有蓋和紐、環,為青銅或陶製品。始於先秦而盛於西漢,又稱為。亦指鍋類炊器。

鈃(xíng):酒器,似鍾而頸長。另為盛羹器。同「鋞」,則為溫器(為食物保溫之物)。

匜(yí):盛水、盛酒器。形如瓢,有流和鋬。

罌(yīng):瓶一類的容器,比缶大,腹大口小。為釀酒器。

罏(lú):盛酒的小口瓦器。

區(ōu):有資料認為區是商代的酒器,不可考。實應為容器(容量單位)。

由此可看,古代的盛酒器具講究甚多,一開始學習的時候,館長經常弄混,現在想想也是情有可原啊!這麼多的種類,也是夠館長喝一壺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一分親身體驗北京 41 家博物館的攻略
史上有名的蘭陵王時期,有出過哪些相關的瓷器嗎?
盤點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青銅器,你一定得知道
鑒賞|博物館的精美玉文物
木頭也會生鏽,你信嗎?

TAG:全球博物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觥籌交錯,奈何命運
觥籌交錯,馥郁微醺
初入職場,對觥籌交錯的飯桌交際很反感,怎麼辦?
老闆的工作就是簽文件,見見客戶,在酒桌上觥籌交錯,談笑風生?
春節將至,在觥籌交錯的酒桌前別忘了保護您的胃
西周銅禁——如何機智又優雅的阻止自己每日觥籌交錯
觥籌交錯之間,多少利益交換——盤點日美首腦「別墅外交」
中國歷史上那些觥籌交錯間的古代酒席遊戲
日本皇太子德仁出訪法國 馬克龍夫婦舉行國宴熱情款待觥籌交錯
他以發餉為由宴請14位旅團長,觥籌交錯,突然下令:全體加入紅軍
250㎡灰調雅舍大平層,以音響室作為空間中心,享受世紀末孤寂感,也享受和朋友觥籌交錯的歡樂【A963第14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