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準備賣了德國,最後德國半點事沒有,自己反被分裂成10國

此國準備賣了德國,最後德國半點事沒有,自己反被分裂成10國

談及一戰,我們必然會想到德國,德國憑一國之力獨戰數國?一戰同盟國真的全依賴強大的德國嗎?德國的隊友都是打醬油的嗎?不,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一戰同盟國絕對不止德國一個主力國,它的隊友也是非常給力的。今天我們聊一個國家,一個曾經的西方強國。

這個國家就是"奧匈帝國"。一戰期間,德國絕不是同盟國唯一主力國,奧匈帝國絕對算得上主力之一。當時奧匈帝國土地面積在歐洲排名第三,人口數量排名第三,最重要的是奧匈帝國的軍工實力不遜色西方任何一國。

一戰德國製造武器的水平跟奧匈帝國還有一點差距,比如在捷克的斯柯達兵工廠,斯柯達兵工廠規模是全歐之冠,製造武器尤其是重炮武器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可能奧匈帝國在經濟上排不上名次,但在軍事上絕對排上前四位,這也是德國一定要把奧匈拉上戰船的主要原因。

雖然德、奧兩國結成聯盟,協議規定任何一方被侵略,另一方要不遺餘力援助,但有時候所謂的協議就是一張廢紙,一個笑話。

兩國聯盟後,德國一直企圖向英法俄發動戰爭,但德國非常清楚,在奧匈無法獲得巨大利益的前提下是不會幫助自己的,因此德國一直在尋找時機,直到一九一四年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檢閱部隊時被人暗殺(薩拉熱窩事件),當德國得知消息後並不是為盟國奧匈感到悲傷,而是激動,終於找到發動戰爭的時機了。

皇儲被暗殺,奧匈帝國怎麼能忍?於是一個月後奧匈帝國便向塞爾維亞發動了戰爭,當時德國自然全力支援,薩拉熱窩事件徹底點燃一戰的導火索,各國積蓄的矛盾瞬間爆發。

戰爭爆發初期,英法俄三國兵力被德國牢牢牽制,奧匈帝國沒有任何壓力就擊潰了塞爾維亞,當時兩國對彼此還是十分信任,協約國節節敗退。但是當大發戰爭財的美國加入後,且當時美國偏向協約國一方,無往不利的奧匈帝國頓時一路潰敗,奧匈帝國在國內的威嚴一落千丈,原來被奧匈帝國強行壓制的內部矛盾紛紛爆發,一時之間奧匈帝國內外交困。

內外交困的奧匈最後作出了一個選擇,它決定拋棄自己的盟友(德國),同協約國議和,但最後的議和結果卻以失敗告終,因為當時奧匈皇帝卡爾一世拒絕割地。

當德國聽聞奧匈議和的消息後,它只能對其破口大罵,並不敢同其翻臉,雖然兩國在表面上還是盟友,但信任已經產生了巨大裂縫,都在彼此防範,通氣不同心。奧匈議和事件發生後,同盟國在戰場上節節潰敗,完全不是協約國對手,最後德國宣布投降,一戰也緩緩落下帷幕。

協約國戰勝同盟國,肯定要獲取利益,要分贓。當奧匈戰敗後,國內獨立之聲不絕於耳,英法俄三國為了進一步瓦解奧匈帝國實力,選擇支持國內獨立,最後龐大的奧匈帝國被生生分解成了十個國家(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自此奧匈帝國正式退出西方舞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處決戰犯只要一槍,處決這位日本戰犯足足開了三槍,難以泄憤
戰時,廣島參與了那些暴行?了解後就知道廣島被炸是罪有應得
此國向中國尋求幫助,日本搶先口出狂言:一定要拖住中國
這位中國女性在德軍槍口下救出百人,又為德軍頭號戰犯奔波,求情

TAG:歷史古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此國曾屬德國,最後被趕了出去,現在比德國還要富,總理是個85後
我國在該領域落後別國多年,最後狂砸5000億,如今成果讓德國眼饞
此國曾屬德國,最後被德國拋棄,現在富得流油,總理是個85後
為了國產坦克夢,韓國拼了,美國不給就找德國幫忙,寧可比99式貴
德國罵完中國分裂歐洲,又去罵美國了
此國彈丸之地,僅12天就被德國擊敗,卻是德國最終戰敗關鍵原因
間諜中毒事件無果,德國之後又有2個歐盟國家開始給英國扒豁子了?
這個國家太方便,去德國30分鐘,法國40分鐘,想去哪就去哪!
此國二戰死了700萬,戰後卻放棄德國賠償,現在國家窮困,後悔了
美國人眼中最會打仗的國家,德國只排第二,此國第一當之無愧!
德國進修有感:德國的缺點就是,它不是中國
這種情況下德國和美國單挑,德國想贏主要靠3點,其一是美國內亂
德國戰敗,誰從德國獲得賠款最多?這個國家「把能拆的都拆走了」
此國有塊地被德國包圍,德國都看不下去了,贈送3米通道使飛地與母國相連
德國開始厚道了,專為中國打造10萬元suv,是要徹底擊垮國產車嗎
德國世界第一超大心臟,2分制勝送韓國出局,國乒將再次復仇德國
滑稽!此國公然支持日本侵略,卻被德國滅了,遭多國恥笑
二戰中,這個小國以為中國好欺負,結果最後卻被德國給大屠殺了!
戰後:此國不要德國億萬賠款,帶走一批破爛設備,如今變得很強
德國為了我國做了件大事,美日最高興時被澆盆冷水,我國隨後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