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經》的易與道

《易經》的易與道

《易經》中的易與道

文 / 唐巍

首屆易道文化探源國際高峰論壇總結髮言

各位老師,各位新老朋友們辛苦了:

首屆易道文化探源國際高峰論壇,在巴蜀這個道源之都歷時二天,很快就要落下帷幕了,辛苦大家了。同時本人由衷的向大家說一聲謝謝。

承蒙國際易學聯合會孫晶會長以及各位老師的太愛,讓我做本次大會的總結髮言,實話實話,用戰戰兢兢這個詞來形容本人此刻的心情一點也不過分。所以,此刻我站在台上接下來的話並非總結髮言,而是一些不太成熟的心聲。

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原民政部常務副部長陳虹先生、原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龔心瀚先生以示致敬!

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來自台灣的易學家朱高正、杜保瑞、黃勝得三位致力於易道傳承的高德大善表示感謝!

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程鋮、郭彧、溫海明、章偉文、索曉霞等致力於易道傳承的高德大善表示感謝!

我提議,讓我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今天的演講者,致敬!他們主動投稿,報名參加學術演講,為的就是本次會議的一個主題:探索易道文化遺產的源泉。他們一直追求正本清源,樂此不疲,耕耘不止。

他們是:裴翁、毛德華、鄧從軍、謝海東、孫金剛、郭威、黃克明、鄭富國、鄭正國、任國傑、朴哲、任誠善、范鶴俊、任安旺、熊悅琳

弘揚傳承正本清源的祖先智慧需要攜手,需要為此同頻共振的朋友們。易道是一種精神,易道是一份力量,易道更是沉甸甸的智慧。

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使用各種方法去探索宇宙的奧秘,但是直到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宇宙 對於人類仍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那麼我們的老祖宗在幾千年之前,怎麼能夠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碼呢?

「易」所指的是規律、萬物綱領和功業:

《繫辭》裡面有句話:「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事物在天地變化中以表裡包含陰陽,既相互對立衝突又相互資生依存,這是物質置於世界的一般律,成就事物的綱領,是事物產生與毀滅的根由所在。此謂「易」的偉大功業及事業。

「易」為天地人三才之道: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三才之道也。」—《繫辭》

易無思無為: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 — 《繫辭》

易的道性: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 《繫辭》

聖人的明心見性: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以藏往」。 — 《繫辭》

「靜虛動直」理論:

「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 《繫辭》

性命雙修:

「窮神知化,德之盛也。」,《說卦》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 《繫辭》

「道」的結構:

《繫辭》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繫辭》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說卦》曰:「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道」就是總綱:

《繫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道)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孔穎達疏:「於行謂之德,於事謂之業。」

「道」的態勢:

《繫辭》曰:「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知變化之道,其知神之所為乎」。

人「道」的構架:

《繫辭》曰:「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天地、日月及世間「道」的性質:

《繫辭》曰:「天地之道,貞勝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人「道」的修為:

《繫辭》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聖人「道」的性質及修為:

《繫辭》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道大焉,浩淼似海!

首屆易道文化探源國際高峰論壇即將落下帷幕,捨不得卻又必須要分開,意猶未盡卻深知留白也是一種美。

每年一次的易道文化探源國際高峰論壇,地點待定,也歡迎現場來自全國的朋友可以爭取獲得明年第二屆易道文化探源國際高峰論壇的承辦資格。

最後,我只想說六個字:尚易須知敬畏!

謝謝大家!

2017年5月22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道縱橫 的精彩文章:

TAG:易道縱橫 |

您可能感興趣

《易經》的「不易、變易、簡易」
《易經》與占卜
《周易》和《易經》的區別
《易經》的「三易」原則
閆修篆與《易經》
易經雜說:監本《易經》
《易經》是道教的嗎?
儒釋道:《易經》的價值
儒釋道:《易經》的智慧
一字道出《易經》、《道德經》和《中庸》的精髓
錯綜複雜的《易經》
《易經》賁卦——修飾之道
為什麼《道德經》中未出現易或易經?
《易經》的歷史(一)
《易經》人間道之乾卦
一個字道出《易經》、《道德經》和《中庸》的精髓
易經雜說:《系傳》——孔子研究《易經》的心得報告
《易經》之路:不懂文化,不談易經
老子的《道德經》是《易經》的讀後感
《易經》里的「半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