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隨身攜帶一件乾隆的寶物,上交國家後成鎮館之寶,溥儀再想看的時候要買門票!

溥儀隨身攜帶一件乾隆的寶物,上交國家後成鎮館之寶,溥儀再想看的時候要買門票!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皇帝像溥儀一樣悲慘,溥儀的一生做過皇帝,住過監獄,最後還當了很多年的貧民。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溥儀作為頭號戰犯被關押起來,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後幸運的是又將其特赦,溥儀回到北京城過上了平民百姓的生活。在回到北京後溥儀上交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寶物,這件寶物即使是被趕出北京後他都隨身攜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田黃石三聯章,本是乾隆皇帝的御用印章,石質晶瑩剔透,潤澤如脂,刻工精細,為清代御用珍品,它見證了大清王朝由盛轉衰的過程。

這件寶物價值連城,是清代皇家的傳家之寶,在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候,捨棄了無數的奇珍異寶也要帶著這件寶物,但是為什麼它會如此的珍貴呢?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那時候的印章都被稱作「印」或「章」,六國統一之後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被稱作「璽」。乾隆皇帝一生之中搜藏了無數的奇珍異寶,而這枚三連印章極為喜歡,雖然不是作為朝廷文書的玉璽,也是乾隆自己御用之物。並且其材料本事就是用儲藏量很少的天黃製作而成,這種結晶體要經曆數千萬年的時間才能形成,並且質地優良的本就不多,經過能工巧匠的雕琢後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另外天黃的「黃」字和皇帝的「皇」字是諧音字,實用起來更加顯得尊貴。這三方印有三個不同的內容,最左邊的「乾隆宸翰」表明是乾隆的東西,中間的兩個字「樂天」取自「樂天知命,順乎自然」一句古詩,而右邊的「惟精惟一」是皇帝時刻提醒自己要領導好自己的國家。

溥儀回到北京城後將此寶物上交給國家,直到今天一直被保存在故宮的珍寶館中,不過值得諷刺的是,溥儀一次想去自己住過的紫禁城看一看,卻被工作人員擋住要求購買門票。要直到人家曾經在這裡是一個想幹嘛就能幹嘛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溥儀離開皇宮時不願離身的一件寶物,看似普通,上交國家後卻成了鎮館之寶!
溥儀被趕出皇宮時,帶出一件貼身寶物,上交國家後成為鎮館之寶
溥儀當年逃出皇宮時,隨身攜帶的一件寶物,如今成為故宮鎮館之寶
溥儀一直貼身攜帶的寶物,竟可買下一艘航母,後主動上交國家
溥儀被趕出宮時,在棉衣夾層里藏了這一寶物,後來上交給國家!
溥儀心中最珍貴的寶物,逃命時還不忘帶上,最後卻上交給了國家
溥儀出宮前運走大量寶物,最珍惜其中一件,最後上交給了國家!
溥儀潦倒時倒賣眾多寶物,唯獨這小物件堅決不賣,後來成鎮館之寶
溥儀最珍視的一寶物,得到後就再也沒離過身,為何卻主動上交國家
溥儀一生中最憋屈的事,天皇送溥儀3件「寶物」,帶回國還得祭拜
此人向溥儀炫耀淘來的寶物,溥儀一看就說是假的,理由十分霸氣
溥儀坎坷的一生,最珍視的一件寶物,勝過紫禁城,如今是鎮館之寶
溥儀一生最珍重的寶物,最後卻沒有留給自己,而是上交國家
溥儀離開皇宮時帶了很多寶物,最後只留下一件縫在衣服中上交了國家
溥儀都捨不得離身的寶物,見證了清朝的興衰,如今已成鎮館之寶
老人自稱是溥儀貼身侍衛,拿出一樣寶物證明,專家看後:先不要捐
溥儀縫在衣服里的寶物, 怎麼都不肯放手, 如今是故宮鎮館之寶
張之洞送給慈禧一件寶物,睡覺時總要放在床邊,死後下落不明
溥儀從未離身的寶物,誓死不給日本人,上交國家成無價國寶!
慈禧死後帶走一樣寶物,「閻王」都為之膜拜,卻被孫殿英隨手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