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籃球場廣場舞衝突—誰都會變老,但不是誰都會變壞

籃球場廣場舞衝突—誰都會變老,但不是誰都會變壞

尊老愛幼本是美德,但不應該是一種道德綁架!

河南洛陽王城公園籃球場上發生暴力事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起因是籃球場上打球的年輕人和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因為場地問題發生衝突,進而大打出手。

在當地媒體提供的視頻中,我們注意到年輕人反覆強調一句:「我們等了你們20分鐘,這是籃球場,籃球上是用來打籃球的。」可是大爺大媽認為他們跳廣場舞是天經地義的,年輕人才應該理解他們。視頻後面,小夥子們提出「一人一半,各自活動。」可是這些大爺大媽以人多沒地方站斷然拒絕。

視頻的最後,一群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將一名赤膊上身的年輕人圍住,雙方情緒都很激動。幾個老人從言語衝突演化為暴力傾向,拳頭像雨點落在了小伙身上。

壞人變老了,還是老人變壞了?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起著名的佔座事件,在石家莊的公交車上,一位老人因一位女孩沒給其讓座,憤怒之下直接坐在了女孩的腿上,如此蠻橫的「尊老」訴求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

讓座之類的「道德」要求歸根到底是一種自律,如果靠強求甚至暴力得來,除了給社會徒添幾分暴戾之氣,看不出有什麼正面效應。此事件後,甚至出現了一個詞「為老不尊」來形容這類蠻橫不講理的老人。

同理,當籃球場遇上廣場舞,如果是用暴力來爭奪場地資源的話,只會讓人們再次感概:「是老人變化,還是壞人變老了?!」

給某個群體定義「好壞」本身就是一件很武斷的事,反而使矛盾愈加無法彌合。給老年人讓座是一種美德,但反過來並不是一種可以頤指氣使的權利,廣場舞是很好的一種健身方式,但也不能隨心所欲想什麼時候跳就什麼時候跳,想在哪兒跳就在哪兒跳,任何道德和權利的要求,還必須要考慮到他人的利益,否則,單方面的尊重就會變得無理甚至是荒謬的。

老齡化的到來,公共資源的缺少。

很多看似是道德的毛病,背後都是規則和方法的問題。

如果挖掘事件本身背後的原因,可以發現雙方爭的是一種場地資源,更是一種權利。其實,很多衝突並非雙方所願,而是客觀造成的——老人「無位可坐」,原因在於不盡完善的公共交通,老人「無地可跳舞」,反映了目前我國健身設施和場所不健全,於是,對於「公共空間」的爭奪演繹成了代際和群體的衝突。

在相對固定的資源背後,是相對不固定的分配需求。當下隨著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群體與其他年齡群體之間的資源分配相應產生了變化,老年人的「佔領」會越來越多,有些是顯性的,有些是隱性的,上班高峰時老人外出鍛煉、買菜坐公交,引起上班族的抱怨,都是老齡化的外在表現。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不是絕對的。但這強調的是私域,在公共領域,在公共資源方面,如果有了足夠的資源保證,人們根本就無需陷入道德抉擇的困境。

畢竟,若資源實在有限,無法滿足百姓合理的需求,那麼硬是用道德和禮讓來要求人們分享公共資源,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做到理性和尊重,才能做到「和而不同」。

應對老齡化、改善客觀條件,完善公共資源配置非一日之功,但在人與人之間提倡寬容和理解,多從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也許會減少此類衝突。畢竟,強行要求讓座和潑糞都是罕見的極端行為,在社會生活中,理性和尊重還是佔了大多數。

我不同意「公共資源應該優先讓於人數多的群體」這樣的觀點,也不認同一條點贊很高的評論:「老人跳舞這麼起勁,怎麼在公交上就病懨懨的,裝的吧」這樣的論調。前者背後是「法不責眾」這樣的強盜邏輯,後者是一種將兩種事混為一談,帶著報復心理的詭辯。

我們常說的中庸之道,就被定義為「調和的哲學」。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不是當老好人,更不是沒原則。中庸之道一定是常人之道。即普通人可以做到的,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而理性和尊重,這就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比如視頻中打人的大爺,大吵一架,最後動手,其實最後也沒跳成舞蹈,無非爭了個一時痛快,而害了老年人的名聲。如果你做的事,損人不利己,又得不到尊重,那你的固執還有什麼意義呢?

每個人都有變老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那麼容易「變壞」,不同群體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背後,應該還有共同和普遍的人性和道德準則,和諧永遠存在於包容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齊 的精彩文章:

網友曬出麒麟臂,想要大神P出霸氣的效果

TAG:三齊 |

您可能感興趣

腐團兒直播間熱舞衝刺粉絲節,卻慘遭超管封禁?網友:超會玩!
乖乖滴站好!FA——Q!影舞衝擊大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