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聖旨第一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由來

聖旨第一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由來

在古裝劇中,皇帝下旨開頭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對此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那麼你知道問什麼要用這一句作為開頭嗎?又是哪個皇帝首倡的呢?

皇宮裡的太監拿著金色的聖旨緩緩走來然後大聲念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然後在場所有人都跪下,這樣熟悉的一幕,是我們在許多古裝電視劇中都會看到的,近日卻受到不少網友的質疑,他們表示,這八個是朱元璋最先提出的,卻頻頻出現在兩漢唐宋類古裝劇里,文字也玩穿越啊!這是真的嗎?朱元璋為什麼會提出這八個字?在這之前,聖旨又是用哪句話開頭的呢?

為了弄清「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的來歷,記者聯繫上了徐州聖旨博物館的館長周慶明。周館長表示,古裝電視劇里的場景都是經過演繹的,真正的聖旨外貌多樣,並不都是金黃色的一卷布,金屬、石頭、竹片、紙張都曾經是聖旨的載體;聖旨寫作格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規規矩矩按格式寫,也有的隨意洒脫想到什麼寫什麼;就連聖旨的叫法,在很多朝代也不是「聖旨」。

「最開始的時候,皇帝下達命令並沒有稱為聖旨。反而是臣子們,經常將『聖』字掛在嘴邊,以表對皇帝的仰慕,自然而然衍生出了『聖旨』這樣的敬稱。」周館長告訴記者,目前可以檢索到最早的「聖旨」一詞,是在漢代蔡邕的《陳政事七要疏》中。

聖旨不叫聖旨,那皇帝該如何稱呼自己下達的命令呢?記者查閱了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聖旨大觀》一書。書中是這樣表述的:相傳炎帝見嘉禾而作「穗書」,黃帝見景雲而作「雲書」,少昊作「龍鳳書」,帝堯作「龜書」,皆可視為「聖旨」的雛形。春秋戰國時期聖旨按其類別被稱為「命」「令」「政」。直到宋代,皇帝和大臣們才開始通稱帝令為「聖旨」。元朝戲曲繁榮,帝王故事、歷史演義屢屢被搬上舞台,「聖旨」也隨之成為了婦孺皆知的詞語。

不管名字叫不叫「聖旨」,皇帝的旨意都會受到臣下和百姓的重視,而皇帝本人為了以示鄭重,往往也會選取一些固定的詞語或句子作為聖旨的開頭。

比如唐代的聖旨,一般都由門下省審核頒行,故而其所頒行的聖旨正文開頭往往是「門下」兩字,例如《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的開頭就是「門下,天下之本……」皇帝本人則大多喜歡用天命所歸之類的字眼作為聖旨的開頭,其效果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的即位聖旨中多用「應天順時,受茲明命」開頭。天命所歸的話,有時也可以在唐代看到,比如肅宗即位時稱:「朕聞聖人畏天命,帝者奉天時……」;德宗即位時稱:「昊天有命,皇王受之」;順宗即位時稱:「朕纂承天序……」。宋代的聖旨寫作格式大體上繼承了唐代,又有所變化,比如從宋太祖到宋徽宗,即位時下達的旨意都是用「門下」二字開頭,另外喜歡用「朕紹膺駿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開頭的宋代皇帝也不少。

到了元代,以蒙古語為國語,用蒙古文下達的旨意稱為「聖旨」,用漢文下達的旨意稱為「詔書」。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長生天」,所以元代不論是「聖旨」還是「詔書」,開頭都會寫上一句「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助里,皇帝聖旨」作為固定開頭。

朱元璋剛當皇帝時愛用「參酌唐宋」,十多年後才換用「奉天承運」

元代末年政治腐敗,機智靈活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了大明政權。朱元璋覺得,元代氣數早就盡了,自己只是順應天道結束了元代的暴虐統治,所以對「奉天」這個詞非常鍾愛,總是把「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掛在嘴邊。

明史專家馬渭源還告訴記者「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不僅將皇宮裡規模最大的金鑾殿取名為『奉天殿』,還將南京更名為『應天府』,甚至有時候還會自稱是『奉天法祖』。這裡的法並不是指法律,而是指效仿;這裡的祖也並不是指朱元璋自己的祖先,而是泛指整個漢族的祖先。」。

朱元璋這麼喜歡「奉天」二字,那是不是從登基開始就敲定了聖旨的開頭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不是的,」馬渭源表示,「要知道,元代統治近百年,早就將漢族的文化和風俗毀得差不多了,唐宋時期寫聖旨的那些規矩自然也就失傳了。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他要做的首先是確立這個國家的制度,所以在他統治的最初十年里,他經常會寫在聖旨里的詞其實是『參酌唐宋』而不是『奉天承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念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朱元璋討厭官僚主義,寫聖旨很務實,想說什麼就寫什麼,沒有固定格式。

「特別是在開國的最初十年里,他寫聖旨都是直接點題的,所以如果查找朱元璋那個時期的聖旨,會看到類似『天底下還有這麼壞的人』『有難題解決不了的可以來南京找我』之類的話。」馬渭源告訴記者。

後來,隨著政權的逐漸穩固,各方面的機制逐漸形成。朱元璋為了進一步闡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的字樣,又寫出了《御制紀夢》一文,說自己夢遊天宮,見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飾和法劍,為「奉天承運」找到了「事實根據」和理論基礎,開始自稱為「奉天承運皇帝」。

「之後朱元璋頒發聖旨,開始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開頭。雖然說奉天承運這幾個字在明以前的史料中就有,但用在聖旨的開頭,的確是朱元璋首倡。」文史和辭書學學者趙所生告訴記者。

「另外,這八個字最初的讀法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後來才慢慢變成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趙所生表示。

朱元璋在皇宮舉行背聖旨比賽,19萬人趕來參賽

朱元璋做了皇帝後,非常關愛老百姓,對於官員則非常嚴厲。

規定所有觸犯律法的人(謀反罪除外),只要家裡有《御制大誥》,就可以減罪一等。」

馬渭源說,洪武十九年,朱元璋還曾經在皇宮舉辦過背誦比賽,只要《御制大誥》背得好,就能得到皇帝的賞賜,據說有19萬人參加了那次背誦比賽。

歷史上像朱元璋那樣親自動手寫聖旨的皇帝,畢竟不多,他之後的大多數皇帝,都將這個工作交給大臣們去做。因此,聖旨的內容、格式和措詞都越來越格式化。比如,為了顯示「天」和「皇帝」的絕對權威,明朝中後期的聖旨開頭逐漸演變成了「奉」字放第一行,「天承運」放第二行頂格,「皇帝詔曰」放第三行比第二行「天承運」的「天」字低一格的固定格式。

明朝滅亡後,大清入主中原,也說自己的做法是天命所系,所以就效仿朱元璋的做法,下詔書也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開頭,還將本族發祥地盛京改稱「奉天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輪中的塵埃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攻下大半歐亞大陸,為何唯獨不敢攻取此地?
揭秘歷史上死的最衰的皇帝,沒有之一
為什麼洪秀全死後他的88個老婆一個未出宮?

TAG:車輪中的塵埃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聖旨前,為什麼要加「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真的是每個朝代宣讀聖旨的經典開頭嗎?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聖旨前要為什麼一定要加這八個字?
古裝劇誤導了我?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從來就沒說對!
聖旨前為什麼要加「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專家卻說這麼斷句
聖旨前為什麼要加「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讓你不敢想
皇帝的聖旨開頭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錯的太離譜
朱元璋發明聖旨,但金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我們一直都讀錯了!
古代聖旨為何要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開頭,它有何意思?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原來並不是所有的聖旨都這麼寫
所有導演在古代都要被砍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連聖旨都能念錯!
千年聖旨小史:奉天承運的「天下第一公文」,究竟是什麼?
清朝皇帝的妃子, 為何一個比一個丑? 皆因順治皇帝一道奇葩聖旨
各個朝代的聖旨都是一樣的嗎?為什麼要說「奉天承運」
雍正駕崩第三天,乾隆帝頒發一道聖旨,暗示了雍正駕崩的原因
這位皇帝曾是一名「死囚」,寫的這份聖旨火了,史稱「最浪漫的聖旨」
雍正駕崩第三天,乾隆發布聖旨,六個字揭示父親死因
三俠五義中的劉娥為何被黑,只因皇帝的一道聖旨?
皇帝給了他兩道聖旨,第一道封官加爵,當看到第二道聖旨,直接癱倒在地
古代為什麼無人敢偽造聖旨?皇帝:你看看聖旨上的第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