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七國和卡達斷交 中東小強到底惹誰了?

七國和卡達斷交 中東小強到底惹誰了?

中東出大事了。

一天時間,巴林、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聯酋、葉門、利比亞及馬爾地夫等7國先後宣布與卡達斷交。

卡達這個坐擁豐富油氣資源、人均GDP全球第一的海灣「小強」到底攤上什麼事兒了?

這一切,還要從上個月底的一件事兒說起。

和卡達斷交因為媒體鬧的烏龍?

上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了中東,在沙特期間,美國和沙特簽訂了11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沙特的軍事能力得到增強。雖然從宗教上來說,卡達大多數人口和沙特主要人口都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卡達也是沙特主導的海合會組織成員之一。

但是卡達和伊朗共享一塊海上天然氣田,正是這塊天然氣田,讓卡達這個小國成為全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之一。

因此,卡達並不願意在沙特和伊朗兩國選邊站。

卡達北部和伊朗共享的天然氣田,卡達是世界重要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是,5月24日卡達媒體鬧出的一個烏龍則讓沙特等阿拉伯國家對卡達的不滿驟然升溫。當天,卡達新聞社援引國家元首卡達埃米爾在一場軍方慶典上的講話,他表示伊朗是「不容忽視的伊斯蘭強國」,並且「對伊朗懷有敵意是不智的」。埃米爾不僅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出言不遜,還表達了對巴勒斯坦哈馬斯、穆斯林兄弟會、伊朗和以色列的外交支持。

消息傳出,立刻讓整個中東嘩然。沙特媒體指責卡達站到了「敵人」的一邊。

雖然卡達政府通訊辦公室主任表示,埃米爾本人並沒有在慶典上致辭,這是因為網站「遭到了不明實體的黑客入侵」。但是,對這樣的說辭,沙特等國家顯然不買賬,隨後,著名的卡達半島電視台等卡達媒體都在被封禁之列。

半島電視台被禁截圖(圖片來源:半島電視台英文網站)

不過,一周後,一向與沙特等阿拉伯國家不睦的伊朗卻罕見致電埃米爾,承諾「將加深兩國合作關係」。

至此,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更認為卡達勾結伊朗,意圖干涉阿拉伯國家內政,並譴責卡達政府通過半島電視台等跨國媒體,在阿拉伯世界散播穆斯林兄弟會的「恐怖主義」,雙方的衝突也由此開始。

卡達支持中東激進反對派?

僅僅因為卡達媒體的這次「烏龍」,沙特等國就會和卡達斷交?

背後的原因當然不只那麼簡單。

咱們仔細看看和卡達斷交各國發表的聲明:

沙特稱,同卡達斷交是為了保護本國免遭「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影響」;

埃及外交部聲明表示,鑒於卡達支持「穆斯林兄弟會」等恐怖組織,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

阿聯酋也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破壞地區安全局勢……

簡單來說,斷交的這些國家認為,卡達支持了恐怖主義。在中東,眾多勢力盤根錯節,卡達在政治上則一向持較為超然的立場,與各種勢力都有互動。對一些中東的反對派,包括溫和派和激進派,卡達都不反對他們在卡達境內活動。

例如,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卡達認為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是一支重要力量,並給予資助,甚至讓哈馬斯將總部遷到了卡達。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與此類似的還有近代伊斯蘭世界最早的政治反對團體穆斯林兄弟會。據《紐約時報》報道,2012年「阿拉伯之春」期間,穆兄會首次在埃及取得政權。不過在2015年,穆兄會被巴林、埃及、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國家認定為恐怖組織。卡達政府支持穆斯林兄弟會的立場使卡達與埃及塞西政府關係緊張。

除了卡達政府對這些阿拉伯國家反對派或明或暗的支持之外,卡達媒體的表現也讓相關國家非常不高興。

據英國《衛報》的報道,巴林在和卡達斷交的聲明中就指責了卡達「媒體的險惡」。

英國《衛報》報道截圖

就在前兩天,卡達駐美國大使的郵箱被黑,一些列的郵件被曝光。在曝光的郵件中,卡達要著力使「半島」電視台在地區發揮重大作用。但對於半島電視台,但這些君主立憲制國家深惡痛絕,他們認為,2011年以來,半島電視台煽風點火,造成了這些地方極大的不穩定,在這種背景下,此次事件將卡達和這些國家的關係推到了非常緊張的狀態。

阿拉伯國家不是沒有表達過對卡達的不滿。2014年初,沙特、阿聯酋、巴林和埃及就分別宣布召回各自駐卡達大使,以抗議卡達干涉其內部事務,強烈要求卡達不要繼續支持「從事破壞其安全和穩定活動的個人和組織」。卡達與伊朗的良好關係招致沙特不滿,沙特指責卡達受伊朗指使,偏袒葉門胡塞派武裝。

也就是說,被這些阿拉伯國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反對派,在卡達都有活動空間。

據央視特約評論員洪琳分析,卡達對這些組織的支持,讓沙特等國家認為,卡達讓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裂痕加深,再加上卡達和伊朗的曖昧關係,也就不難理解沙特等國精心策划了這次對卡達的斷交風波。而這也是幾乎所有英美和阿拉伯世界報章給出的此次斷交風波的原因。

從地緣政治和經濟角度看,或許斷交是因為這些……

不過,如果我們從地緣政治上來看,事情其實要更加複雜一些。

大家都知道,中東地區沙特和伊朗是兩個大國,在宗教、民族上都有區別,但是都想主導中東地區。在冷戰期間,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倒向美國,而伊朗則在伊斯蘭革命之後則與美國為敵。這些年來,沙特一直試圖通過代理人戰爭等形式控制其周邊地區,包括介入葉門和敘利亞的內戰等。但是,伊朗的勢力似乎並沒有減少,反而有所擴大。伴隨著對「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打擊,伊朗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什葉派武裝支持也越來越公開。但是,沙特則因為這些年油價不振而陷入財政危機,其對周邊國家的支持有所減少,不少國家對沙特的領導地位產生質疑。

NBC報道截圖

正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報道,此次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對卡達斷交,大有敲打卡達和其他有離心傾向的阿拉伯國家的意味。

彭博社也援引喬治城大學國際和區域研究中心專家邁赫蘭·卡姆拉瓦(Mehran Kamrava)的話說:「沙特和阿聯酋從沒想過從卡達得到任何東西,除了卡達的絕對服從。」

但是,沙特似乎已經從卡達這裡得到了一些東西,那就是上漲的油價。

彭博社報道截圖

新華社曾在2016年分析說,世界原油價格除了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之外,還受到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產量以及主要產油地區——中東政局的影響。對於70%GDP都來自於原油的沙特來說,石油價格自2014年以來的萎靡不振已經對該國經濟造成了巨大傷害。

據新華社消息,目前,因為國際油價下跌,沙特的外匯儲備已經跌破5000億美元。自原油價格從2014年中出現雪崩式下跌後,沙特外匯儲備從2014年的歷史高峰7300億美元開始下降。也就是說,僅僅3年左右時間,沙特就已經消耗了大約1/3的外匯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沙特可能將耗盡支持五年以內支出所需的金融資產。

市場觀察網站報道截圖

據《市場觀察》5日報道,而在沙特等國宣布和卡達斷交之後,國際油價開始出現回升態勢。《市場觀察》也說,石油投資者對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非常敏感,因為他們害怕中東地區的原油供應出現斷裂。在歐洲和亞洲的石油期貨驕傲以上,石油價格漲幅超過1%。

或許,我們看到的阿拉伯國家和卡達斷交只是冰山一角,整個中東又一次處在風雲詭譎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亞裔記者「用武術」勇斗倫敦恐襲分子遭刺傷 英媒:英雄!
普京回應通俄門:有種說法是,美情報部門安排了肯尼迪暗殺
朝鮮怒懟安理會新制裁:遏制核力量的想法大錯特錯
倫敦橋恐襲 特朗普發推批評倫敦穆斯林市長:停止政治正確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卡達斷交事件始末 一天被多國拉黑七次 花了10億美元 挖空4座城
最尷尬的還是東道主!與卡達斷交,賽前驅除記者
大量細節!直擊卡達斷交風波前的一夜
沙特和卡達斷交卻害死無辜的駱駝,整片沙漠都是駱駝屍體讓人怒炸了!
我國如何打F22-殲20硬碰硬,電子干擾黑雷達斷網路
卡達斷交風波:泄露郵件稱阿聯酋曾要求美國務卿蒂勒森下台
卡達斷交事件
卡達斷交危機陷入僵局 巴林暫停對卡達人簽發新簽證
老照片:日本明治朝廷下達斷髮令的兩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