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永遠是一名懸疑小說讀者

我永遠是一名懸疑小說讀者

(本文特別為豆瓣在6月5日正式推出的話題【影響我最深的懸疑故事】而創作。)

我是一名懸疑小說讀者。

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直會是。

01

在閱讀懸疑小說之前,我看《花季雨季》《三重門》之類的校園青春小說;之後看一點科幻,比如張之路的《非法智慧》;偶爾也看看武俠,那時候《今古傳奇·武俠版》剛剛創刊。

我的小說閱讀生涯始於初中,上高中後才開始大量地看類型小說,讀的最多的是香港作家倪匡先生的「衛斯理」系列。

高一下學期的語文課本上有一篇史蒂芬·霍金的科普文章,講的是關於宇宙和時間的問題的。當語文老師講到了超光速星際航行和時間倒流時,第一次提到了「衛斯理」系列中的一部——《奇門》。這一次不經意的提及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課後我去辦公室找老師,請她和我細說。結果第二天,她把家裡收藏的那本衛斯理科幻帶到了學校借給我看,並叮囑我用課餘時間看,不要耽誤學習,我當時欣然點頭。

(以上繁體版《奇門》《蜂雲》封面圖掃描版由衛斯理專家藍手套兄提供,特别致謝!)

那是一本已經很舊的書,封面有些破,開本也比較小,裡面有兩個故事,分別是《奇門》和《蜂雲》。看完之後,我被深深震撼了,不論是天馬行空的想像,還是懸念迭起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這在我的閱讀史上還是第一次,從那時起,我為倪匡的想像力而深深折服。時至今日,我依然慶幸我淪為衛斯理的鐵杆書迷!

2012年7月21日,香港書展上和倪匡先生合影。

讀者給「衛斯理」系列很多類型上的定位:科幻、奇幻、幻想、懸疑、推理、冒險,不一而足,然而能吸引人讀下去,是這個系列最大的優點。究其原因,就在於小說中設置了無數的懸念,讓它在某種程度上以「懸疑小說」的形式引領著讀者進入到了故事之中——先吸引人讀下去,其次才是文以載道。這是我對懸疑小說的基本要求。

02

上大學之後,我在大陸找到了倪匡「衛斯理」系列「懸疑精神」的繼承者——上海作家那多的「那多手記」系列。

那多當年曾多次表示要接過倪匡的槍,寫衛斯理式的小說,這類小說的最大特點就是故事懸念迭起,幻想天馬行空。他模仿「衛斯理」系列,寫出了以第一人稱為視角的具有軟科幻性質的懸疑小說系列——「那多手記」系列。它與「衛斯理」系列的最大不同,也是最具那多個人特色的是:「那多手記」系列(除《過年》外)均以真實的新聞報道開篇作為引子,這種帶有新聞體寫作風格的小說給人極強的真實感,讓讀者在驚訝於那多的想像力之外,還糾纏在小說亦真亦幻的迷惑之中。

從懸念設置、恐怖氛圍營造、腦洞、遊戲性、娛樂性等方面綜合考量的話,《亡者永生》這個故事算得上「那多手記」系列中第一精彩的作品,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懸疑小說之一。

也正是通過「那多手記」系列,我開啟了自己的懸疑小說書評寫作之路。我的第一篇懸疑書評,評的就是「那多手記」系列中的一部:《暗影38萬》。

那時我正在讀大二,自由時間比較多,便開始大量閱讀國內原創的懸疑推理小說,並試著寫一些分析文本優劣的書評,發表在新浪博客、豆瓣、校內網(人人網的前身)、百度貼吧等網路平台。正是通過書評這一重要的交流形式,我認識了很多納米(那多粉絲的自稱),還當上了百度那多貼吧的吧主。

對我來說,當時寫的那些書評是否能在平面媒體公開發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同好交流一部心儀作品的閱讀體驗時帶來的樂趣。我也因此結識了不少讀者、作者和編輯。

2009年7月,我大學畢業。8月16日,上海書展期間,在上海徐匯區富民路291號的翠華餐廳,作為讀者,我第一次見到了當時自己仰慕已久的作家——那多,而且有幸和他共進午餐。

2009年8月16日,上海書展期間和那多在翠華餐廳吃飯併合影。

說起那次見面的緣由,正是那多為自己剛剛出版的懸疑小說《甲骨碎》搞了一次書評徵集活動。而我,僥倖獲得了「最有價值書評獎」,而此獎的獎勵之一則是受邀來到上海和那多一起吃飯,並報銷路費(這個是主要獎勵,另一個獎勵是三本那多簽名的萬榕書業再版的那多手記)。回家後沒多久,我根據自己第一次上海之旅寫了一篇「華斯比手記」,取名叫《東北納米獨闖上海見那多》。

也許,那次經歷算得上我作為一名懸疑小說讀者的巔峰了吧?

那多是我第一個喜歡上的懸疑小說家(我一直把倪匡先生看作科幻作家,哈哈)。之後,我陸陸續續又看了不少國內作家的作品,但在我心中,「那多手記」系列始終是我的初戀,也是我的最愛。

其實,通過這些年我給國內懸疑作家的作品寫的書評數量上也能窺探一二。

男性作家:那多10篇,君天5篇,蔡駿5篇,雷米3篇,陳漸3篇,周浩暉2篇,方洋2篇,庄秦1篇,法醫秦明1篇,時晨1篇,冶文彪1篇,張志浩1篇;

女性作家:花想容5篇,上官午夜4篇,何許人2篇,鬼古女1篇,安娜芳芳(唐隱)1篇,紅娘子1篇,鬼馬星1篇。

03

我喜歡讀懸疑小說。

我想,我是一個把愛好變成了職業的人。

在大學畢業的兩年後,我成為了一名懸疑編輯,開始編懸疑雜誌,出版懸疑小說,那幾年看過的懸疑小說(主要是作者投稿)加起來,可能比我之前看過的還多。

那些年,我參與編輯的懸疑雜誌

現在,我在一家影視公司上班,做影視版權交易,也要看大量的懸疑作品,好從中遴選出適合影視改編的好故事。

第一次購得懸疑小說的影視改編權,並拍成了網大。

不論是做編輯還是版權人,閱讀懸疑小說都是帶著極強目的性的,往往只是快速瀏覽、速讀,從而儘快找到自己想要的故事。有時候梗概沒意思,或者樣章不吸引人,就PASS掉了。幾十篇里能有一篇讓人感興趣的就已經很不錯了。

最近六年,我幾乎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情。

我發現,現在大部分懸疑小說都無法吸引我了。

也許是對大部分懸疑套路已經免疫,也許是看得太多已經麻木了。

也許,這就是人們說的「把愛好變成職業」帶來的弊端。

身份轉變之後,你目光關注的地方也會變得不同。作為編輯,看一本懸疑小說,除了文本優劣,你還會特別關注封面設計、內文板式、圖書裝幀、印刷工藝,以及行文中時不時跳出來的編輯漏改的錯別字,很多時候在讀者眼裡還不錯的書會被你批得體無完膚;作為影視版權人,除了故事好壞,你還會特別關注文字作品是否易於轉化成畫面和影像,場面是否難於拍攝,是否需要搭建場景,拍攝成本是否過高,等等。

這些年來,工作之餘我還是會閱讀一些國產懸疑小說,但會相當謹慎和挑剔,基本上都是相熟作家的作品,閱讀數量雖不多,但還是會勉力湊齊每年一期的【華斯比私書單】——「年度原創懸疑閱讀TOP10」。

在讀這些作品時,我會盡量擯棄職業習慣,而回歸到一個普通懸疑小說讀者的姿態,去品味這些可能還會帶給我閱讀樂趣的懸疑小說。

大浪淘沙,時間會淘汰那些不怎麼優秀的懸疑小說,而留下那些精品乃至經典。但肯定會有這樣一些作品,在我們成為懸疑小說讀者之初,無意中與它們相遇,它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讓我們欣賞到懸疑之美。於是,我們開始如痴如醉地閱讀更多。但時過境遷,我們回望過去,發現它們卻是如此粗鄙不堪,當初的那些閃光點可能也不再耀眼。但它們始終是我們的初戀,讓我們敝帚自珍。

我想,讀多了懸疑小說的我們,也許只有帶著初心,才能回到初讀時的美好,看到哪怕那一點點閃光。

近三年,我每年都為長江文藝出版社選編一本《中國懸疑小說精選》,遴選的標準其實並不是什麼「年度最佳」之類的。說實話,哪有那麼多(十幾篇)綜合考量都超群的作品?能在某方面突出一些,有一些特色和亮點已經相當不錯了。

所以,雖然冠冕,但我還是要說,入選我的懸疑年選的單篇小說的標準是:要有能讓讀者回到初讀懸疑的美好時光的閃光點。而在整體上,我會盡量囊括「大懸疑」的各種題材,併兼容各種風格,使整本年選呈現出「最佳」狀態。

回歸讀者心態,不忘初心,多看到小說中的閃光點。這樣,我們的懸疑閱讀生涯才會長久些。

畢竟,讀懸疑小說,總要有些樂趣才好呀!

我想,我永遠都會是一名懸疑小說讀者。

你們呢?

2017年6月4日於揚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斯比的驚奇檔案館 的精彩文章:

TAG:華斯比的驚奇檔案館 |

您可能感興趣

記得我曾經還有一位小說讀者
七本老讀者讚不絕口的網路小說,讀者:好書永遠看不夠
為什麼一個讀者永遠不可能讀懂一個作者?
幸運的小讀者是他!
「明人」不說暗話,我喜歡朗讀者
令讀者拍手稱讚的六本網路小說,聲名不顯但是很好看
女作者寫男頻文也可以很好看,這5本網路小說,讓男讀者眼前一亮
這幾部讀者不願完結的懸疑靈異網路小說,他們希望作者一直寫下去
我們都是朗讀者
這位讀者你是高人啊!
悅讀者:「我」字少了那一撇,會怎樣?
悅讀者:張愛玲說 「噢,你也在這裡嗎?」
能讓讀者讀多遍的三本網路小說,你讀了幾遍?
周雨彤這姑娘確實是漂亮 讀者:穿搭是我理想型
「我寫好遺囑了。」《朗讀者》黃永玉——想我的時候,看看天看看雲
太巧了,李一桐也穿西裝了 讀者說:看好你哦
這篇文章,我要送給我的一位讀者
七本令讀者回味無窮的網路小說,讀者:好書不應被錯過
他說他沒有文學夢想,卻一直給讀者帶來驚喜
我的第一個讀者是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