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嚴復:從海軍先驅到北大校長

嚴復:從海軍先驅到北大校長

《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號:ohistory

嚴復,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中國近代傑出思想家、學者、教育家和翻譯家。嚴復於1912年2月擔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同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嚴復出任首任校長。嚴復提出「兼收並蓄,廣納眾流,以成其大」的辦學思路,立志要使北京大學成為「一國學業之中心點」、「保存一切高尚之學術,以崇國家之文化」 。

2017年5月3日–5月13日,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嚴復翰墨館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東門展廳舉辦了「嚴復與北大」專題展覽。展覽分為三個部分——「嚴復與海軍」、「嚴復與北大」、「嚴復著述」,形式包括照片、書法和書信等。以下圖文由主辦方授權提供。

1

「必有海權,乃安國勢」

嚴復,生於1854年1月8日,於1866年投考新成立的福州船政學堂(福州船政學堂是中國第一所近代海軍學校),被時任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以第一名錄取。嚴復在福州船政學堂期間學習駕駛,於1871畢業年福州船政學堂第一期,後被派往英國皇家海軍學院(Royal Naval College)學習。歸國後協助李鴻章創辦北洋水師水堂,任北洋水師學堂總辦。嚴復至此服務於北洋海軍事業20年,培養了一大批近現代海軍英才。

1878年,青年嚴復攝於巴黎,時年24歲

福州閩江中的南台島,嚴復出生之地

倫敦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嚴復於1877年3月至1879年6月在此學習

第一批在英國格林尼治海軍學院留學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生,嚴復亦在其中

1899年,嚴復(第三排中坐者)攜家屬在大沽口訪問故友,與海軍同窗在軍艦上留影

「揚武」號巡洋艦

「揚武」號巡洋艦是由福州船政局建造的亞洲第一艘巡洋艦。1874年,嚴復被派到該軍艦服役。5月,日本出兵台灣。沈葆楨奉命率七千淮勇和福建水師馳援,嚴復參與調查日軍在台滋事情形並測繪地圖。沈葆楨根據嚴復等的調查測繪報告上奏清廷,以備戰促和談,日軍至此不得不退出台灣。1876年2月4日,嚴復隨駕「揚武」號訪日——這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軍艦,驚震日本。

2

首掌北大

1912年2月26日,袁世凱任命嚴復為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同年5月,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嚴復出任首任校長。嚴復任職校長期間,通過積極運作,使北大平安渡過險被停辦的危機;他提出的大學文科宜「兼收並蓄,廣納眾流,以成其大」的提法,後成為蔡元培「兼容並包」辦學方針的先聲。嚴復還主持了北大改革,在他努力下,北京大學獲國際承認,步入現代大學軌道。

嚴復1912年任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像

早在1896年,嚴復就協助張元濟在北京籌辦了「通藝學堂」。戊戌後,通藝學堂併入新成立的京師大學堂。1912年2月26日,袁世凱任命嚴復為京師大學堂總監督。

嚴復與外甥女何紉蘭合影

1912年3月11日,嚴復前往京師大學堂接印,當時只有管理人員二三十人在堂,處於政權交替階段,學部未撥發經費。當天,嚴復給外甥女何紉蘭家書中寫道:「存款只剩萬餘金,非一番整頓,恐將不支。」

嚴復《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據北京大學校志稿翻拍)

1912年4月8日,京師大學堂議合經文二科為國學科,貫徹了嚴復的辦學主張。1912年4月24日,蔡元培在北京就任教育總長。5月3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同時發布蓋大總統印鑒、內閣總理唐紹儀和教育總長蔡元培署名的命令:「任命嚴復署理北京大學校校長,此令。」1912年5月4日,嚴復正式就任北京大學校長職務。1912年5月15日,北京大學舉行開學典禮。1912年7月7日,教育部以經費困難為借口,下達解散北大的命令。嚴復憤而向教育部提交《論北京大學校不可停辦說帖》。為了籌措辦學經費,嚴復還親自向華俄道勝銀行借款7萬兩、華比銀行借款20萬兩。

民國初年的北大校門

攝於1902年,嚴復時任京師大學堂譯書局總辦

嚴復向教育部進呈的《分科大學改良辦法說帖》

民國初期北大存在很多問題,造成了一些不良的社會影響。為此,嚴復給教育部上呈《分科大學改良辦法說帖》,提出「兼收並蓄,廣納眾流,以成其大」的辦學思路。1912年7月10日,蔡元培主持的全國臨時教育會取消了停辦北大的議題。7月29日,英國教育會議宣布承認北京大學及其附設的譯學館均為大學,倫敦大學也宣布承認北京大學。這是北大獲得國際承認的開端。1912年10月7日,嚴復辭去北大校長職務。

馬相伯像

1912年10月18日,袁世凱任命馬相伯代理北京大學校長。早在1906年,嚴復曾接手馬相伯任復旦公學第二任校長。嚴復雖然擔任北大校長的時間不長,但是他與北京大學有著深厚的淵源。早在京師大學堂成立之前,以及1902年管學大臣張百熙受命重新恢復京師大學堂之時,嚴復先生都身預其事。面對民國初年複雜的政治情勢、黨派之爭與人事糾葛,他無法將自己振興北大的藍圖付諸實現。但他在任職的五個月中,仍然做了三件對北大有著深遠影響的事。一是主持北大改革,歸併科目;規定在校教員須專職教學,不得在政府內兼職;並開設外語和西學課程。二是辦學方針上提出「兼收並蓄,廣納眾流」,開啟了蔡元培先生未來辦學思想之先河。三是頂住教育部停辦北大的壓力,保住了北大的存在。

3

翻譯著述:「說實話,求真理」

經歷了甲午、戊戌、庚子的時代巨變,嚴復深刻反省中國變革路徑,認為「民智不開,不變,亡;即變,亦亡」、「民智不開,則守舊維新兩無一可。」他下定決心全面譯介西方前沿經典名著。這些譯著涉及西方最前沿的哲學、經濟學、法學、邏輯學、社會學、政治學、教育學等諸多領域。

1905年嚴復第二次赴英時所攝,時年51歲。下端為嚴復英文簽名。

1905年嚴復在英國的西裝照片

《直報》

甲午海戰中國戰敗,舉國憤怒。嚴復於1885年2月4日至5月1日,在天津《直報》連續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辟韓》《原強續篇》《救亡決論》五篇政論文,疾呼變法。在《原強》一文中,他首次向國人介紹了達爾文進化論和斯賓塞的優勝劣汰學說。

嚴復譯述的《天演論》

嚴復譯著《天演論》於1897年首刊於《國聞彙編》。1898年4月22日,《天演論》出版,分別由湖北沔陽盧氏慎始基齋木刻出版和天津嗜奇精舍石印出版。此後十多年中,《天演論》發行了30多個版本,為當時西學書籍無法比擬。

《天演論》手稿。現存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嚴復是中國介紹進化論的先行者。嚴復將原意為進化論的「Evolution」譯為「天演論」,譯著目的並非為探明生物學意義的進化論,而是結合了中國當時所面臨的國際困境與社會實際狀況,與自然選擇概念相結合,主張中國人要保種自強,與天爭勝,變法圖存。

嚴復譯《群己權界論》上的版權聲明

嚴復是中國倡導著作權和版權保護的第一人。嚴復在《群己權界論·譯凡例》中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性,指出:「須知言論自由,只是平實地說實話求真理,一不為古人所欺,二不為權勢所屈而已。使理真事實,雖出之仇敵,不可廢也;使理謬事誣,雖以君父,不可從也。此之謂自由。」

嚴復1903年致伍光建信(局部)

伍光建稱其為大翻譯家,與其子伍蠡甫合稱「中國譯壇雙子星」。

嚴復墨跡,現嚴復臨帖習作多收藏於福州南后街的嚴復翰墨館

嚴復臨蘇軾帖

晚年嚴復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專輯
俄羅斯的安娜
孩子們,你們要聽話!
美籍華裔作家專輯
周六薦書 孤燈下的記憶

TAG:東方歷史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直驅到家 雙洗臨門」 第二屆海爾洗衣節重磅來襲
中國海軍055大驅到底有多先進?俄羨慕不已,給出這樣的評價
國產萬噸大驅1年就亮相6艘!中國這一大驅到底要生產多少艘?
一圖對比我萬噸大驅到底多大,舾裝收尾距試航尚需時日
從機器學習先驅到最堅定的AI反對派:一個大師的複雜內心戲
發動機+3電機,「本田大法」最強SUV,四驅到底行不行?
奧迪Q5L的智能四驅到底是什麼?
055大驅到底怎麼命名?專家這一說法,讓對岸炸開了鍋
055大驅到底牛在哪?3種防空導彈掃清方圓200公里
055大驅到底排世界第幾?成功收穫美尊重,為何專家仍笑不出來
真實的冷宮要恐懼很多,明代廢妃當時被驅到「夾道」,自生自滅!
055型大驅到底有沒有搭載10倍音速反艦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