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環球「暗黑宇宙」的同志淵源聊到台灣婚姻平權

從環球「暗黑宇宙」的同志淵源聊到台灣婚姻平權

本文作者「朽瞳」,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IMDB上有一個同志導演的列表,如果按年代排序的話第一位是法國詩人/導演/先鋒藝術大咖讓·谷克多,第二名就是詹姆斯·惠爾了,而谷克多隻比惠爾生日大幾天而已,谷克多生於1889年7月5號,惠爾生於同年7月22號。雖然從名氣上講谷克多要超越惠爾一截,不過惠爾才是這次的主角。

詹姆斯·惠爾

詹姆斯·惠爾是英國人,最開始在劇院工作,因為出色的指導得到電影公司的賞識,1929年來到好萊塢,1931年和當時的環球電影公司簽下了五年的合同。惠爾在英國的時候就是一個公開的同志,到了好萊塢之後也沒有遮掩這件事兒。當然他也沒特地宣揚自己的性向,不過當時任何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愛好,這在二三十年代即便是時髦的好萊塢也幾乎也是不可想像的,他甚至被稱為「好萊塢皇后」。雖然有揶揄的成分但「皇后」這個詞也不是隨便叫的,總歸是要拿實力說話。他在環球這段時間充分地發揮了他的天賦,貢獻了三部恐怖片歷史上繞不過去的傑作:《隱形人》《科學怪人》和《科學怪人的新娘》。

詹姆斯·惠爾在片場

不像近幾年的恐怖片,好像評論界和觀眾喜好總有沒法調和的矛盾,叫好又叫座的恐怖片越來越罕見了。回到上世紀30年代,《隱形人》《科學怪人》和《科學怪人的新娘》這三部全部在當時都是好評如潮,並且破了不少票房紀錄。其中《科學怪人的新娘》更可以說是系列之最,獲得了「史上最佳哥特恐怖片」的讚譽。

《科學怪人的新娘》

雖然當時沒隱瞞,可詹姆斯·惠爾死後他是同性戀的事情才逐漸地被公眾知曉,後來的電影研究者們也根據這一點逐漸的發現了在電影中隱藏的「潛台詞」,其中最著名的就包括《科學怪人的新娘》。這部電影的故事裡,上一部中製造了科學怪人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決定金盆洗手,可他的導師,瘋狂科學家比勒陀利烏斯卻找上門來,綁架了他的妻子,脅迫弗蘭肯斯坦博士和他一起製造出「科學怪人的新娘」,並說出了那句經典的台詞:

「To a new world of gods and monsters!」

這句話現在被印在在阿湯哥主演新版《木乃伊》的海報上,作為開啟環球「暗黑宇宙」的宣言。除了導演詹姆斯·惠爾是同志,這位瘋狂科學家的扮演者歐內斯特·塞西傑也被很多來源認為是同志或者是雙性戀。而且雖然並沒有明確設定,詹姆斯·惠爾在執導電影時就告訴歐內斯特·塞西傑說要演成一個:「漫畫般誇張的又老又惡毒(Bitchy)的同性戀。」 所以由同志導演拍攝的同志演員扮演的「同志角色」的一句台詞,在過了80多年後成為開啟了一個新的「宇宙」的題詞也是挺威風的。

第一部拿同志做主角的情景喜劇《威爾與格蕾絲》中的威爾曾經吐槽過《科學怪人》:

Will:「我創造了一個性感到我沒法約會的男人,像是弗蘭肯斯坦博士不能和他創造的怪物約會。」

Grace:「什麼?弗蘭肯斯坦博士不是同志!」

Will:「真的么?他把一堆男人的肢體拼湊成一個完美的身體,用亞麻布包裹,還給了他一個扁平的頭部可以放酒,Frank博士是個同志啊朋友!」

以這種邏輯更進一步就可以說《科學怪人的新娘》中的劇情根本就是讓兩個男人直接造人了,這甚至越俎代庖了上帝的許可權,比同性婚姻還先進了一大塊。

《威爾和格蕾絲》今年要回歸了貌似

其實詹姆斯·惠爾不止這一部作品有所隱喻,包括他在1932年拍攝的《古屋失魂》也被認為有暗藏的同志內涵(惠爾暗示了一個女扮男裝的角色和另一個女性角色的關係)。可隱喻歸隱喻,這些電影並沒有一部大大方方指出說某某角色是同志,或者有一個同性愛人之類的。這在當時的社會當然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不過到了現在,經過了多少年的LGBT平權運動,顯然故事發生了一些變化,僅僅就今年的幾部最火的三部恐怖片來看:《逃出絕命鎮》有同志元素,《異形:契約》中有同志情侶,《生吃》中女主有一個同志室友。或許有些內容並沒有引起大家注意,而正是因為這些元素和設定並沒有被特突出,甚至會被忽略掉,才更顯同性元素在電影中已經越來越被稀鬆平常的心態對待了。

《異形:契約》中的同志情侶,在正片中並沒特地強調

李銀河老師有一本名為《同性戀亞文化》的書,當然李銀河老師書名中的「亞文化」和我們現在平時聊的「亞文化」並不是一回事兒。李老師所說的「亞文化」是指同性戀有獨特的行為規範和方式,而我們現在說的亞文化通常說的是和主流流行文化相對的,小眾的、新興的文化。

有人說BtoZ和豆瓣邪B小站做的是亞文化內容,其實是BtoZ的內容70%以上關於恐怖片,但恐怖片這個電影類型本質上是流行文化,不過在中國確實算得上相對小眾了。而不論恐怖片/B級片/Cult片,LGBT都是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 吸血鬼愛人》1970

雖然純恐怖片中LGBT元素只能算是偶爾出現,不過恐怖片領域的同志大咖絕對不少。除了開篇為「黑暗宇宙」奠基的大神詹姆斯·惠爾,不論是《鬼娃回魂》系列的締造者唐·曼西尼和塑造了《養鬼吃人》世界的恐怖大師克里夫·巴克,還是拍攝了《死亡論文》和《小島驚魂》的亞歷杭德羅·阿梅納瓦爾都是響噹噹頗有分量人物。

亞歷杭德羅·阿梅納瓦爾名作還有《深海長眠》

至於Cult/B級片或剝削電影,可以說這些領域作品的大半江山基本都和LGBT題材有關,從《洛基恐怖秀》中的異裝癖外星人到70年代到80年代的大批納粹/修女/女子監獄題材剝削電影中大量的女同情節根本多到數不過來。比如今年吸睛無數的怪咖Cult作品《肌膚》的導演也是個花枝招展的基佬,讓我想攝了《粉紅色火烈鳥》等一堆神作同樣是Gay的垃圾教皇約翰·沃特斯,無論是口味還是面相這兩位都可以說比較相似了。

肌膚 Pieles

7.6

主演:瑪卡蕾娜·戈麥斯/喬·科塔加倫那/安娜·波沃羅薩/卡羅琳娜·邦/坎德拉·佩娜/卡勒梅·馬奇/伊洛伊·科斯塔/塞康·德拉羅薩/華金·克萊門特/哈維爾·博多洛/安娜·瑪麗亞·阿亞拉/伊西婭爾·卡斯特羅/阿道夫·費爾南德斯

導演:愛德華多·卡薩諾瓦

類型:西班牙/人性/獵奇/2017/劇情/文藝/奇幻/西班牙電影/柏林電影節/電影

《肌膚》導演愛德華多·卡薩諾瓦

「垃圾教皇」約翰·沃特斯

當然關注我們的LGBT的群體也是不少,不過我是不敢得出LGBT群體格外愛看恐怖片或者Cult片之類的結論。本身我們幾個平台賬號都帶有深刻的「豆瓣」基因,所以LGBT群體關注比例高其實也是蠻正常的。

扯了這麼多LGBT的內容總要扣上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這個已經過期幾天了的熱點才行。前面幾天在各個平台都掀起了一番關於「支持」或者「不支持」的討論,還有對「不反對也不支持」等等態度唇槍舌劍的爭論好不激烈。而我這次想根據上面提到的內容提出一種角度來看這件事兒——當然不是說比如克里夫·巴克有才華又帥又搞基所以我就要支持之類的。

再放一遍克里夫·巴克年輕時的美顏

婚姻平權可以說是之前台灣「多元成家立法草案」中的一部分。我其實很喜歡「多元」這個詞,維基百科上這樣解釋:

「多元或多元主義(英語:Pluralism)在社會科學和政治哲學中,指不同種族、民族、宗教或社會群體在一個共同文明體或共同社會的框架下,持續並自主地參與及發展自有傳統文化或利益並且互相尊重以及互相學習、交流、合作。」

對於「多元」的支持顯然是對平權運動支持的一個好理由。LGBT族群現在還是會受到歧視和壓迫,其實依然有不少人生活在陰影里沒有辦法做自己,也沒辦法施展自己的才華。雖然平權運動並不會保證讓社會美好,讓誰的一生可以一帆風順,但至少可以慢慢改變整個環境避免讓「性向」這件事成為很多人人生中的巨大阻礙之一。

假設有一個LGBT生存係數難度表格在這裡,有1-10個等級,我們把它調整到10是最高級,也就是一個對LGBT群體零容忍的世界,同性戀被發現就會被處死 或者關進監獄 。這樣這個世界會有怎樣的損失?當然遠不止我們看不到《科學怪人》和《小島驚魂》這樣罷了。

圖靈的悲劇才過去半個多世紀

或許有的人要說這也太誇張,明明現在的同志一個個帥氣時髦簡直比大部分人活的都光鮮,所謂難度係數根本就是0。但其實更多的人還是生存在陽光照不到的角落,不是北上廣月收入過萬的同性戀才叫同性戀,LGBT群體也不止男同志這一個族群。如果真存在這個標準的話,有的人難度係數是1/2/3,但也有人活在5/6/7,性向讓他們本就艱難的生活雪上加霜。而且世界上就是存在8/9/10的地方,不要說施展才華了,有人甚至因為性向而被判刑或者被活活打死。

所以,我覺得如果你想不出什麼理由支持LGBT平權的話,你可以把這當成在支持一個更平等和多元的世界。或許因為你的支持,一個因此被寬容對待得到機會的人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有趣。

註:

:LGBT是英文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首字母縮略字。

:圖靈被視為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他因同性戀傾向而遭到迫害,在著名的公審後,他被給予了兩個選擇:坐牢或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注射「療法」(即化學閹割)。他最後選擇了雌激素注射,在這段時間裡,藥物產生了包括乳房不斷發育的副作用,也使原本熱愛體育運動的圖靈在身心上受到極大傷害。1954年,圖靈因食用浸過氰化物溶液的蘋果而死亡。

(全文完)

本文作者「朽瞳」,現居Torino,目前已發表了23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朽瞳」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如何拍出「加勒比海盜」風的超現實主義自拍照?
豆瓣日記:你不會是個例外,Ta也不會悔改
豆瓣小組帖子:有沒有類似 戀愛循環 這樣甜甜甜甜膩的歌推薦
豆瓣日記:舊圖明信片中的2015

TAG:每日豆瓣 |

您可能感興趣

陽震同志逝世
海賊王:藤虎和綠牛被一道光刺穿心臟,薩博激動大喊:黃猿同志!
鄒庄鎮革命鬥爭史實《孟慶平同志簡介》
說說芬蘭的驕傲節和同志文化
「文將軍」 楊漢林火眼金睛辨同志
鄧小平同志逝世
鄧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
李鵬同志生平
讀毛主席《七律.吊羅榮桓同志》,看領袖的戰友情,同志誼
宋慶齡陵園,位於上海,小平同志親筆題詞概括先輩光輝一生!
趙志珍同志逝世 林治澤同志逝世
古巴同志驕傲遊行
李敏同志生平
汪涉雲同志逝世
陳水扁爆蔡英文見柯文哲 孫大千:把民進黨同志當傻瓜耍
鄧小平同志首任夫人張錫瑗在上海
永不「坐下」的陳獨秀同志
李鵬同志逝世
孫孚凌同志生平
白崇禧之子支持同性婚姻:「同志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