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如何成了「高考狀元」?(下)

我如何成了「高考狀元」?(下)

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了!

不知又有多少考生和家長在緊張地倒計時啦!

40年前,我也是一個忐忑不安的考生,想起來,好像就在昨天。

那年,我被天上掉的餡餅砸中了。原本只想能考上個學校,哪怕是職大、專科都行,結果卻意外成了全國重點大學的狀元。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好想把當年這段奇遇和考生弟弟妹妹們分享。願你們都像我一樣,收穫一份意外的驚喜!

------2017年5月15日補記

(緊接前篇,文章鏈接)

4

後來才知道,1977年6月,全國高等學校招生會在太原召開,決定沿用「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十六字方針,繼續文革中「群眾推薦」「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上大學」的老辦法,大學招生堅持貫徹「階級路線」。

8月4日至9日,科學及教育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恢復工作才18天的鄧小平,身著軍裝、目光如炬地出現在參會代表面前。就在會上,他果斷拍板,作出一項令國人猛醒、世界震驚的決定:立即恢復已中斷12年的全國高考制度!國務院隨即批准教育部將招生辦法十六字方針改為「自願報考,單位同意,統一考試,擇優錄取」,送到鄧小平手中。他提起硃筆,將其中「單位同意」四字劃掉,說:「比如考生很好,要報考,隊里不同意,或者領導脾氣壞一些,不同意報考怎麼辦?」

圖1、鄧小平在1977年8月4日的科學與教育座談會上果斷決策:立即恢復已中斷12年的全國高考制度。

將「單位同意」四字劃掉,實在是太英明了!

皇爺爺呀,你咋這樣體恤民情,明察秋毫,知道下面還有那麼多「壞脾氣」的領導呢?要不是你,還不知道有多少有志青年,會被那些人死死卡住,不準報考,只落得仰天長嘯、抱憾終生呢?比如我校的工宣隊長C師傅,完全可能以「開會研究」為由,不讓我報考。就算後來我考上了,他和校長還不情願放我走呢。這不,我剛從考場回來,某校長就公開揚言:「即使你們考上了也去不成,因為教育局不放!」。(有當天日記為證)

5

好吧,還是回到上篇開頭,來揭開我當年高考奪魁的謎底吧。

當中央廣播電台和人民日報發布消息,12月初將舉行全國統一高考時,離考試已不到兩個月時間。很多考生措手不及,惴惴不安地倉促上陣。是呀,有誰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完成六年中學課程的複習?

有誰能嗎?有,那人就是我。

多年來,我一直在靜靜等待恢復高考這一天到來。

憑藉一身本領,堂堂正正跨進大學校門,是我蓄謀已久的事兒。在全國高考報名啟動之前,我早已將初中、高中文理科主要課程系統複習過。文革前,我只讀到高二。高三的功課是從農村回來,當中學老師期間自學完成的。1974年,在高中數學老師培訓班上,我已把高中初中幾本數學教材背得滾瓜爛熟,還自學了大學數學系部分內容(原計劃自學全部大學課程)。

但是,我也深知,這次考試,還是姍姍來遲了些,可以說,是我最後的機會了,是上帝特別 開恩,賜給我們這批人的末班車。(法國漢學家,研究中國知青運動的專家潘鳴嘯曾著文說,77年高考,是許多中國老知青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我深以為然。)我給自己立下軍令狀:必須孤注一擲、搭上這班車。無論競爭有多麼慘烈,我都要殺開一條血路,衝出重圍。所以,兩個月的時間表,我做了極其精密的備戰計劃,除了五門功課(語文數學政治物理化學)全部教材要再通讀一遍,保證全部吃透,還要做大量的模擬試題,確保考場上萬無一失。

那時候不像現在,有許多高考名師,編製了無數的備考秘笈、應試寶典,供考生享用。書店裡根本沒有任何正規渠道印發的複習材料。但是,恢復高考的決定激發了民間巨大的能量。那些渴望知識,卻被「讀書無用論」壓抑了十多年的人,不知從哪裡弄來許多複習資料。有的是文革前的高考總複習資料,有的是1965年以前的高考試題集。有的是油印的,有的是破爛不堪的小冊子,還有許多手抄本。考生們都飢不擇食,不管這些資料是否有用,能找到的,就真像是見了救命稻草,抓過來反覆研究學習。

一般複習資料對我來說太簡單,好鋼用在刀刃上,我只注意一些精編的試題集,拿到手,就開始進行模擬考試,通過實戰演習,檢查是否還有百密一疏、可能遺漏的環節,及時補救。

大約離考試還有一個月的時候,一位與我關係特別好的同事,教化學的Z老師神秘兮兮的叫住我,偷偷塞給我一套語文及數學試題,說是朋友借他的,只能用半天。要我看後立即還他。

這套試題不像其它的舊資料,紙張比較新,印刷排版正規,像是最近才使用過的試卷。每道題都標明了小分,且規定了完成答卷的總時間。語文試卷內容很一般,沒超出我的複習範圍。作文也一直是我的強項,估計語文能得到90分以上。試卷中,有一道默寫題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給我留下較深印象。因為我報考的專業是數學系,就把重點放在數學試卷上。我坐下來,記下開始時間,嚴格按規定時間內完成這次模擬考試。

這套試題難度不大,涉及知識面卻很寬,幾乎包括了全部中學數學內容。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規定必須完成、總分為100分的試題後面,還有15分附加題供選作,內容已超出中學教材,是高等數學的微積分。我在規定時間完成了,自己打分:115分。我想:如果正式考試也有這樣的附加分就好了,沒上過大學的人,很少能做高等數學題,這樣,我就比其它考生多了15分的勝算。

那兩個月里,我不知疲倦,瘋狂做題。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套模擬試題,包括數理化、語文、政治(我報的理科)。所以,到考試前夕,這套試卷和其它試卷一樣,早忘到九宵雲外了。

12月10日上午,當我坐在考場上,打開數學試卷,看到第一眼,我傻了!

這幾乎就是我一個月前曾做過那套數學題的同胞姊妹呀!如果我上次做的是A卷,那這次就是B卷,雖然題目並不完全相同,但題型、涉及知識點、各小題的難度及分值的比例都幾乎如出一轍。最讓人叫絕的是,我盼望增加的15分附加題也在最後,又是微積分!!而語文試卷也與上次看見的比較類似,默寫題由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變成了《蝶戀花.答李淑一》。

朋友,你看到這裡,一定明白我當年在全系奪冠的玄機了吧?

或許,你會心生嫉妒----這小子真是福大命大啊,難道說他這個大學迷真感動了上帝?或許,在你眼中,海若的形象一落千丈-----原來這哥們兒的高分也大有水分哈,其他考生咋就沒攤上白拿15分的好事兒呢?

我對這件事兒一直大惑不解!雖然我問心無愧,不認為自己有啥過失,但我從沒對人提起這份神奇的模擬試卷,更不願炫耀我那年奪得「高考狀元」的桂冠。

我有時也做賊心虛地想:倘若其它考生在考前一個月,也看見那份天外飛來的試卷,只要臨時報佛腳,花半天功夫,學會解微積分題,(那是整整15分啊!而且,那題真的極簡單,相當於高等數學的ABC。簡直就是白白送你15分!)那麼,奪得全系第一的人,就不會姓汪了。

但是,我更多的時候想:那上帝大概就是個淘氣的小兒,喜歡惡作劇,愛和人類開些小玩笑。40年前某一天,他在皮球上畫了個「NO.1(第一名)」,隨手向凡間一扔。「撲通」一聲,那皮球就不偏不倚砸在我頭上了,說來也巧,那天,我正好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和小夥伴們玩兒數學題。

直到高考30年後,2007年6月25日,我看見當日的《重慶晚報》,糾結在心裡那塊疙瘩才終於冰釋了。

那張晚報第4版,有篇題為《30年前恢復高考我猜中了題》的文章(見下圖)。

記者採訪了一位姓朱的重慶77級大學生,他對記者說:77年9月,清華大學在四川省眉山地區舉辦了一次各科高考摸底考試。11月,他的父母通過關係,搞到一套考卷,給緊張備考的他仔細揣摸研究。他從試卷中看出了命題趨勢,題型及重點,進行針對性較強的複習。最後順利通過高考,被西南師範學院生物系錄取。他特別提到,那套試卷的語文題有默寫毛澤東的《沁園春.雪》。

天啦!原來如此哦!

我恍然大悟!幾乎就是同一時間,我也拿到了與朱先生一樣的語文及數學模擬試卷!它並非天外神人暗授於我,那正是清華在眉山地區公開舉辦的摸底試卷呀!正如朱先生所說,那套試卷與後來四川省的高考試題命題趨勢基本一致。看來,考前能拿到它們的幸運兒,也不止我和朱先生二人!

但我仍然有些不解。我遠在重慶,離眉山有千里之遙,從來沒去過那裡,親友中也沒有任何人與眉山有關係,又怎麼能得到眉山的考卷呢?

哦,我想起來了-----我有一個老朋友,正是眉山人。

他姓蘇,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我從小特別喜歡他,愛讀他的詩歌,傾慕他的人品,把他當成最崇拜的偶像。高考複習的時候,我還把他的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貼在床頭,每天早晨一睜眼就看見它,立刻像打了雞血一樣,渾身是勁。

嗯,一定是他。暗中助我者,東坡居士也!

後來,我又想起,當時給我那套清華試題的同事,雖然在重慶長大,但他父親正是眉山人!

後來,我去過幾次眉山。每次,我都要去「三蘇祠」,站在東坡先生塑像前,與他久久對視,心中默默感恩、祝福。

圖2、某校長脾氣不太好,我剛下考場,他就公開宣稱:「你們考上了也去不成!」幸好有皇爺爺保佑,俺還是去了,而且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圖3、高考30年後的重慶晚報,一名當年參考高考的77級大學生,揭開了困擾我30年的大秘密。

作者簡介

汪洋,1982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000年畢業於英國利物浦大學熱帶醫學院研究生班。

歷任重慶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重慶市重點學科帶頭人,英國利物浦大學榮譽教授等。兼任國家衛生部疾病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社會醫學會常務理事、以及多項政府諮詢專家、學術團體職務。主持國際組織基金項目、國家科學基金項目30餘項。出版著作20多部,其中一部英文著作《真正的易經》在英國倫敦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遠的華西 的精彩文章:

TAG:永遠的華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