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俠客島:恐襲這麼多次還不安檢,英國人的心夠大的

俠客島:恐襲這麼多次還不安檢,英國人的心夠大的

英國再次發生恐怖襲擊,3個月里的第三次,倫敦城中的第二次。即使喜怒不形於色如特蕾莎·梅也在恐襲後的講話中怒言:「夠了!」

這次的恐怖造成7死50人傷,殺傷力和後果雖不及2周前曼城的22死59傷,但其震撼性和影響範圍無疑更大,這也許是恐怖分子所刻意想達到的目的。

一而再,再而三的恐怖襲擊,讓人不得不質疑:英國安全系統是否真的存在漏洞?

意識

此次恐怖襲擊爆發後,一個質疑將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引入議題。眾所周知,在曼徹斯特恐襲發生時,英國上調其國際恐怖威脅級別至最高級「危急」。這是英國十年來首次。

然而,經過86小時的「危急」狀態後,特蕾莎梅在5月27日,將恐怖威脅級別下調回「嚴重」。怎料,8天後,倫敦再發恐怖襲擊,這不得不讓民眾質疑:英國的安保系統和情報系統是否堅不可摧?

其實,自打2013年以來,英國安保機構已經破獲至少18起潛在的恐怖陰謀。其中,大部分都是嫌疑人企圖發動與此次倫敦橋和博羅市場等類似的襲擊。但警方認為,這樣的僥倖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一些漏洞為恐怖分子提供了可乘的機會。

相比於策劃像曼徹斯特那樣的爆炸,開車衝撞、用刀殺人並無太多技術門檻,反而容易的多。也因此,「伊斯蘭國」和其他一些聖戰分子都長期鼓勵追隨者採用這樣的攻擊方式。顯然,在倫敦,有大量的地方適合恐怖分子採取這樣的方式進行襲擊,並造成儘可能大的殺傷性。

一方面是獨狼式的襲擊防不勝防,另一方面,人們對防範恐怖襲擊的淡漠意識,讓恐怖分子有了更多的可乘之機。

實際上,曼徹斯特爆炸案發生後,英國媒體一直提醒人們不能「掉以輕心」,應該「嚴加防範」,但人們並不當回事,照樣「我行我素」。

一個明顯的例證是,這次事發地博羅市場,是一個遍布酒吧、餐館和各類娛樂設施的繁鬧之地。按理說,曼城恐襲後,這樣的人口稠密、人流量大的地方應該成為警民共同堤防的區域。然而,在曼城恐襲後,這裡依然故我,特別是到了周末,人們競相來這裡休閑娛樂,早已把潛在的恐怖事件忘到腦後。幸好,這次的恐襲還比較原始,恐怖分子沒有槍支和爆炸物,只是拿著大刀行兇,否則,如果持槍掃射抑或製造爆炸,那死亡人數的規模可能要比曼城大得多。

類似博羅市場這樣容易成為恐怖分子下手的地方,在倫敦實在數不勝數。倫敦茶屋林立,酒肆遍地,而英國人又普遍好飲,動輒喝嗨後便忘乎所以,若放在往日,這樣的自嗨或許不用顧忌,然而放在如今恐怖襲擊頻發的英國,這樣的環境讓恐怖分子如入無人之境,不想成為恐怖分子的「羔羊」都難。

硬體

除了民眾腦中防恐意識的弦還不夠緊,英國在反恐硬體和制度上的欠缺也廣為詬病。

比如,島叔接觸到的英國人普遍認為,地鐵是恐怖分子最容易鑽的漏洞。教訓猶在眼前,2005年7月7日,恐怖分子造成倫敦3輛地鐵爆炸,致使52名乘客遇難,700多人受傷,當時「基地」組織聲稱對事件負責。

儘管,100多年前,世界上的第一條地鐵線在倫敦延伸開來,且倫敦地鐵一直以布局四通八達,不受路面交通堵塞影響的優勢,成為倫敦人,尤其是上班族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目前倫敦地鐵的基礎設施老舊,所有地鐵里幾乎連手機信號都沒有,無法接聽電話,更無法上網,人在裡面便失去了與外界的通訊聯繫,一旦發生恐襲,信息傳遞都成問題。

更嚴重的是,島叔注意到,倫敦的地鐵沒有安檢這一關鍵環節。倫敦數千個地鐵入口既沒有類似機場那樣的安檢掃描設備,也沒有負責安檢的人員,哪怕是抽查和象徵性的檢查。任何人,只要買了票,都可以隨意而自由地進站乘車,手裡的大包小包和一切物品,也可輕而易舉地進入。即使你身上裝著爆炸物進站,也不會被任何人發現,更不會被攔截入內。這一安全上的漏洞很容易被恐怖分子利用。

好在,這次恐襲事件後,在倫敦的主要地鐵站口,已經有警察在執勤巡邏,但也僅僅是流動性的巡邏而已,對試圖製造爆炸的恐怖嫌疑分子可能是一個心理上的震懾,但並不涉及安檢這一重要步驟,依然沒有任何的進站安檢措施,心理素質稍好的恐怖分子,照樣可以不受任何阻攔地進站製造事端。

有英媒透露,英國警方獲悉,有數百名赴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聖戰的人員「迴流」到了英國境內,這些人正「躍躍欲試」,準備在英國大幹「一番事業」,他們對英國構成的威脅是「現實和巨大」的,而地鐵是最容易下手的「薄弱環節」。

反應

此次恐襲後,英國風聲鶴唳,首相特蕾沙·梅主持召開代號為「眼鏡蛇」 的緊急內閣會議,研判形勢,商討對策,出台了有4點內容的針對性打擊恐怖活動措施,被英國《倫敦旗幟晚報》解讀為英國打擊恐怖主義進入「新紀元」。這些措施中,填上安全漏洞、補齊防範恐怖主義體系「短板」 的用意十分明顯。

譬如梅強調要重新審核反恐策略,「我們面臨的威脅性質更加複雜、更加碎片化、更加隱蔽,特別是在網上,英國需要制訂相應的策略」,並承諾保守黨如果勝選,將重新修訂相關反恐法案,賦予警察和反恐部隊更多許可權等。梅的講話,恰恰反應出英國此前及眼下在安全體系存在著諸多制約有力打擊恐怖活動的因素。此話怎講?且聽島叔慢慢道來。

這次倫敦恐襲後,有目擊者稱10-15分鐘,才看到武裝警察入場。隨後,警方證實,不到8分鐘,英國反恐部隊便趕到現場並成功擊斃3名歹徒。為什麼要強調到場時間,這裡就要說一說英國的反恐部隊和行動機制。

英國的反恐部隊有好幾支,如陸軍特種空勤團、 「海格力斯行動隊」(也叫大力神行動隊)等。但英國相關的法律規定,任何武裝力量在英國本土展開行動前,都必須獲得政府「眼鏡蛇」緊急會議的授權,這一限制約束了它的緊急反應。因此說,第一到現場的,還是普通警察,他們不需要「眼睛蛇」緊急內閣會議的授權。

參加這次打擊恐襲活動的,是「海格力斯行動隊」。有英國媒體表示:「他們也許不用面對遭到法律指控的煩惱,但持槍的危險性和爭議性依然存在」。如BBC透露,8名反恐士兵共射出了50發子彈,除了成功擊斃 3名恐襲兇手外,也有一位平民被流彈打傷,幸好沒有大礙。其實,在反恐問題上,英國政府一直在走鋼絲,既要保證安全,又要防止濫用司法權力、侵犯公民自由。早在2011年,英國就曾因是否廢除反恐法案內涉及處置恐怖嫌疑人的「控制令」條例而大動干戈。巧的是,當時也是特蕾莎·梅主政內政部之時。

除了武裝力量在行動上的限制,英國警察也面臨著窘境,人手不夠。此前,就曾有新聞爆出,由於英國政府近年大幅消減公共開支,甚至不斷壓縮警犬數量,有警察不得已扮警犬學狗叫,嚇唬嫌疑人。要知道,英國政府大幅壓縮警察人數正是現任首相特蕾莎·梅主政英國內政部時的重要舉措。結果,政府因為縮減警力資金而飽受批評,更導致大量警力流失。特蕾莎·梅可能沒想到,自己搬起的石頭,到頭來砸了自己的腳。

如今,英國大選日漸臨近,借著維穩不利,老對手工黨黨魁科爾賓也猛踩特蕾莎·梅,其在講話中抨擊梅說:「你不可能省著錢就保護了公眾」。說白了,便宜沒好事這話到哪都成立。

此外,在防範恐怖活動的情報工作上,除了由大名鼎鼎的軍情五處、軍情六處負責,並由倫敦警察廳進行配合外,英國內政部也有一個「預防行動」,主要在外圍進行防範。曼徹斯特爆炸案的製造者阿貝迪,原本就屬於「預防行動」跟蹤關注的對象,但他最終卻成了「漏網之魚」,英國《衛報》稱,這折射出「預防行動」機制也存在著漏洞。

亡羊補牢,無論如何,今年以來,英國頻頻發生恐怖襲擊事件,為其安全敲響了警鐘。恐襲事件也暴漏出安全防範上的疏漏以及人們警惕意識的淡漠,如果這些因素不克服,恐怕還難免會發生類似的不測事件。

文/黃老哈

編輯/夜下長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俠客島 的精彩文章:

俠客島:美國退出氣候協定,中國的機遇期來了?
俠客島:為給國產大飛機辦個證,總理也是操碎了心
俠客島:美國今天搞的大新聞可能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TAG:俠客島 |

您可能感興趣

國外的空氣又香又甜,為什麼英國的年輕人卻這麼不開心?
腐國人說凍死寶寶了,加拿大挪威人都笑了,英國最冷的時候也比不過東三省!
這個國家的崛起,讓英國感到不安,最終爆發一場超級大戰
要說歐洲最受中國遊客喜愛的目的地不是英國也不是法國,而是這個國家!
為何中國人不喜歡打仗,卻每次都能打贏?英國專家這次說的太對了
除了挑英國人不看好的5月結婚,哈里王子和梅根還有這些讓英國人驚呆的舉措呢!
英國大廚教英國人做「中國菜」,網友:這都是什麼鬼,沒眼看!
英國超市這些心形黃瓜都賣瘋了,但是我們中國的腦洞更厲害
英國人就是英國人都打仗了還喝茶,難得一見的一戰彩色照片
這個國家國土面積比英國大,可大部分的世界地圖上卻找不到它
美國鐵了心要打一場註定會輸的貿易戰,這次連英國都站中國這邊!
那些讓人百看不厭的英國情景喜劇
俄羅斯這次真的栽了?普京:英國真的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國家!
英國賊心不死,又來「中傷」中國,這次中國不忍了!
論各國對帥哥的定義,沒想到中國的比英國的都紳士,韓國的亮了!
英國:這是大英帝國的命脈,就算失去全世界也不能失去這裡
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國人說:就算失去全世界,也不能失去這裡
英國人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的經濟命脈竟全靠中國人扎堆…
十年寒窗不敵一紙英國國籍,而現實卻更殘酷!外國人在國內的待遇扎心了!
英國時尚名流的深夜派對,一群我們欣賞不了的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