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18大家普遍關注的「一年拿日本永住」,到底難不難?

818大家普遍關注的「一年拿日本永住」,到底難不難?

?自從今年1月17日,日本法務省宣布決定從3月開始實施永住權新方針:針對滿足一定條件的外國人研究者及技術者等,日本在留期間最短一年可獲永住權。一時間,「一年拿永住」成了華人世界的熱門話題。

永住,性質相當於綠卡,是一個外國人在日本的永久居住權。且不論它帶來實際益處有哪些,單是一個永久,可安定多少人在異國他鄉的漂泊無根感。

我不是專家,僅從一個極普通的在日華人視角,根據從留學手續開始,到就職、探親、特定活動、永住、高度人才等,與華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系列簽證,均不經中介,全都自己辦理的經驗,來818「一年拿永住」到底難不難?

高度人才制度的初衷是為了誰?

?最初主要為了IT技術人才。

最早一批拿到高度人才簽證的,十個人里九個半與IT有關。

搞科研的,有特殊貢獻的,即便沒有高級人才制度,也可走既有的「特別通道」。辦理過普通永住手續的,估計都曾在入國管理局官網上見過特殊人才的特殊優惠規定。

因此,廣大特殊人才未滿,IT等技術民工以上群體是高度人才制度的直接受益群體。這裡的技術,不是狹義的程序猿。與該產業相關的各崗位從業者都可算在內。

依照之前的工作簽證,我們被分為「技術」簽證與「人文知識 國際業務」簽證,赤裸裸的文科僧與理工科僧兩大類。2015年被二合一,純文,純理,文不文,理不理的被統一成一種簽證名稱:技術 人文知識 國際業務。

為了高度人才簽證的優惠制度

關注高度人才簽證,我想沒幾個人是相中它那個乍聽老高級的名稱吧?大家圖的是日本政府賦予它的優惠制度。

比如:

之前的工作簽證,申請一次最長給3年。3年一到,必須辦理續簽手續。而高才簽證,則是給5年。

放寬申請永住時的日本在留年數條件。

另外符合細則要求的話,可以給國內父母辦理「親帶同」簽證。

更多華人特地將自己的普通工作簽證換成高才簽證,目的性非常明確:縮短永住要求的在日年數;給父母辦理長達一年的「親帶同」簽證。務必帶來實質性益處。

提早獲得永住資格:省去定期辦簽證的麻煩;辭職跳槽不受限制;買房可以申請0首付貸款。

給父母辦理一年簽證:幫著接送孩子去幼兒園;一家長期團聚,享天倫之樂;父母在簽證有效期間內可自由往返中日兩國;給父母加入日本社保;父母作為同居被扶養老人,我們可合理避稅。

「1年拿日本永住」難不難?

新制度的「1年拿永住」,要求在你符合高等人才簽證(打分制的70分)基礎之上,個人實際總分超過80,並以高度人才資格身份在日本活動一年以上,可以被認可為永住許可對象。

原先的高度人才永住制度所要求的年限,由當初的5年,放寬至3年,進而到1年。

雖然官網上羅列著高度人才分三大類:

看過三大類人才各自的加分項目後,不禁納悶:成為企業高管級、學術界佼佼者的外國人多嗎?果然是為鳳毛麟角者服務的制度。但是,如果你在日本讀完大學(大學院),進入一家中等規模以上日企,從事IT等技術相關工作,算一算分數,會發現原來完全可以輕鬆滿足高度人才標準。

舉個例子:一名現年28歲中國小哥,日本某大學大學院畢業,修士學位。日本某知名電機公司入職1年半,目前年收入連獎金在內495萬日元。

他的高度人才基礎項目得分:50

小哥的附加分項目:35

可以看出,小哥的日本留學身份,輕而易舉就拿到25分:在日本國內高等教育機構獲得學位+10分;日語1級或同等以上+15分。

有留學背景的,這兩條與其說附加分,倒不如說是白送分,但同時,直接來日本工作的人就吃虧了。明明大家能力差不多,甚至更優秀,卻可能因為拿不到這兩項分數,而達不到「1年拿永住」的80分要求。

當然湊80分大關,還可以看下面兩大項:

拼年收入

拼研究實績

日本在薪酬方面,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不佔優勢。近來,跟國內相比,也未必有優勢。靠年收入來爭取附加分的難度不小。

研究實績,講真,能擁有這樣成績的人才,日本的永久居住權(綠卡)又對TA有何獨特魅力呢?

不過,實績中的第一條「特許發明」,看似高不可攀,例子里的中國小哥偏就有一項特許,又輕鬆拿下15分。為什麼?從日本的大學院畢業,以新卒身份入職。入職第一年,日企多給安排系列新人教育。不少大中型電機企業的新人教育內容中有一項「特許教育」。往俗里形容,就一幫社會新鮮人寫了一堆點子,申請成功了,你成某特許發明的一名成員。小哥稀里糊塗又多拿了15分……

從日本法務省開始施行「高度人才」制度,便不斷有朋友抱怨:「我的年收入分數不夠!」「我的日語分數不夠!」「這種制度誰用得了呀!」

自打出來「1年拿永住」的話題,更鬧心了。其實冷靜想想,此制度對收入要求高?對日語要求高?不準確吧。

個人覺著高度人才制度,是日本政府希望打感情牌,促使那些來留學,整體綜合狀態不算太差的外國人,不回國或改去第三國,留下來充實島國的青壯年勞動人才。且由於理解社會文化習慣語言,將來變成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可能性較低。

日本不是移民國家,急速的社會老齡化,出生率低下化卻又令它不能完全迴避移民手法。現行的高度人才制度,看著更像一個精明商人算出來的一筆妙帳:小代價換取超值新移民。

「1年拿日本永住」難不難?

相對在日本留學就職的人群,尤其理科系出身,難度不高。

相對沒在日本留學直接就職的人群,難度略高。

如果特別想要它,那就提早準備,而非臨時抱佛腳,匆忙湊分數。

高度人才四個字,劃分不了真正的高度非高度界限。走最適合自己模式的路,將人生累積至今的庫存轉化成最大直觀效益,爭取事半功倍效果。

註:還有其它類型高度人才,僅是本文沒有八卦。

轉載約稿請洽作者,「這裡是東京」でし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裡是東京 的精彩文章:

男人腦筋總特么缺一根!還好不光我們家
卡樂比搭上阿里巴巴,將在中國賣更多麥片!艾瑪,這算打了誰的臉?
從普通運動員到漂亮運動員:日本國民小妹顏值飆升,還以為整容了呢
窺探日本女人化妝包到底裝什麼,與朋友圈某寶某東說的一樣嗎?
最嚴重跑偏的偷換概念:事業vs家庭

TAG:這裡是東京 |

您可能感興趣

16歲出道沒人關注,快30歲才被稱為日本最美顏,她是怎麼做到的?
2018年,都有哪些手游被廣泛關注?
2018年球鞋市場的幾個「到底」哪些是你關注的?
全球時評:在2017年多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在此向大家提前拜年了!
福特沒有對你的關注,它為歐洲2019年的焦點首次亮相提供了期待
2018年過了一大半了,你賺到錢了嗎?最值得有錢人關注的3款手機
異地戀16年,每年跨越10000公里相見!生完孩子後離開,卻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盤點|2018年都有哪些小奶狗值得關注?
2018上半年最值得關注的幾款新機,看看你喜歡那款?
關於2018年樓市,兩會傳來7句話,值得關注!
2018年都有哪些小奶狗值得關注?
今年「315」,哪些問題將引起大家的關注呢?
2018年又是大片雲集的電影年!你關注的都出下一部了
出道十年不靠整容不靠緋聞,33歲的她因這個贏得了大家的關注
2018上半年最值得關注的5款鍵盤
40歲未婚青年一封信驚動中央,批示重點關注,他到底做了什麼?
我關注了一個公號800多天,只為聽一隻熊講健康
2018年你要關注的13個AI趨勢,都在這份報告里了
2018年最受玩家關注的五款沙盒遊戲,有沒有你喜歡的一款?
5月份上市了60多款新車,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這4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