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糖尿病足 護理需注意5點

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糖尿病足 護理需注意5點

糖尿病是由周圍神經病變、微細管病變、大血管病變和不良的衛生諸多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所導致的。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壞疽,稱為「糖尿病足」。一旦發病,治療困難,甚至會有截肢的風險。那麼,什麼因素可導致糖尿病足呢?糖尿病足有什麼典型的癥狀呢?如何護理呢?

哪些因素會導致糖尿病足的發生?

1、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常常伴隨高脂血症,血糖、血脂異常及其所產生的蛋白非酶糖基化產物可促進大、中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出現管腔阻塞,冬季寒冷的天氣使血管痙攣加重供血不足,從而產生潰瘍,並且難以癒合。

2、保護性感覺缺失:糖尿病可以並發足部周圍神經性病變:周圍神經病變常引起肢端感覺異常,肌肉萎縮、骨骼變形,痛、溫覺減弱或消失,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足的重要易患因素。周圍神經病變常引起肢端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灼熱、感覺遲鈍、痛溫覺減弱等,使足部保護性感覺消失,形成典型的無知覺足,有無知覺足不能感知外來傷痛並作出正常的保護性反應因而容易受傷。自主神經病變也與糖尿病足的形成有關,自主神經病變可使皮膚柔韌性減少,再加上皮膚乾燥和痛覺減退,皮膚易開裂,發生蜂窩織炎或深部組織感染,造成足部皮膚潰爛,肢端壞疽。

3、足部損傷因素:糖尿病患者多數都有不同形式的組織損傷,如燙傷、凍傷、抓傷、擦傷、磨損傷、修腳傷、碰傷、修甲傷,損傷後感染無疑是導致糖尿病足不可忽視的危險因素。一旦足部有微小的皮膚傷口,極易感染,形成難愈性潰瘍,若治療護理不當或不及時,最終導致肢體壞疽,患者面臨截肢。

糖尿病足有哪些典型癥狀呢?

糖尿病足細分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隱性期、初期、中期、重度期。不同時期的癥狀也是不一樣的,隨著時期的變化病情呈現不斷加重的趨勢。

隱形期:這個時期糖尿病足癥狀為常見肢端供血不足,局部皮膚浮腫,足部出現、麻木、感覺瓜遲鈍或部分喪失,並伴有疼痛,猶其夜間明顯,足部動脈搏動減弱,在初期經常不會引起患者的注意。

糖尿病足初期,也被叫做糖尿病足1級。初期糖尿病足癥狀為足底或足背開始出現水泡、血泡,經常會出現燙傷或凍傷、雞眼等,導致足部經常發生淺表損傷或潰瘍,並出現紅腫,初期潰瘍的分泌物較少。

糖尿病足中期,糖尿病足2-3級。中期糖尿病足癥狀為足部出現反覆感染,而且感染程度進一步加深,已經損傷到足部的皮下組織,並形成組織炎症。此時如果不即時控制,感染會沿著肌間隙蔓散,呈倒三角形狀,膿性分泌物逐漸增多,分泌物發臭。

糖尿病足重度期,糖尿病足4-5期。重度期糖尿病足癥狀表現為深部感染進一步加重,蜂窩織炎融合成大膿腔,肌肉肌腱韌帶破壞嚴重,膿性分泌物及壞死組織增多,或者深層組織炎症合并成大膿腔,周圍出現大面積的損壞組織,骨與關節受到破壞,足趾和腳指出現壞死。

糖尿病足如何護理?

1、腳部的保護。除每日洗腳外,還要注意腳趾甲的清潔與修剪。修剪腳趾甲時要直剪,切勿彎剪,以免剪破甲床引發感染;也不要挖掘腳趾甲周圍的軟組織,以免感染。

2、患有甲癬或足癬,容易引起皮膚裂傷。甲癬與足癬應請專科醫生治療,自己不要隨便用藥,因為一些商業性藥品對皮膚有較大的刺激性。

3、有汗腳的糖尿病患者,可撒些中性、無刺激性的粉劑或澱粉於腳趾之間,也可撒在鞋內或襪子內。並勤換鞋、襪也,最好每天中午換一次鞋子與襪子。

4、腳部有雞眼或胼胝者,可以敷貼雞眼膏,最好請專科醫生處理,不要自己去撕扯,或用刀子切割、挖掘,也不要隨便請非醫務人員切、挖雞眼與胼胝。在鞋內置一軟的鞋墊,有利於防止雞眼與胼胝。

5、鞋子的選擇。應細心選擇鞋子,使之穿著舒適、大小適合而腳趾不受擠壓。以旅遊鞋或布鞋較好。如果腳趾擠在一起,走路時互相磨擦,可以在腳趾間填塞些棉花或羊毛,以防擦傷;如果感到鞋子磨腳,應先檢查腳部有無紅腫、水皰或擦傷,然後檢查鞋子的相應部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足護理分三方面 晚期並非都要截肢
2017版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發布了
國醫大師李輔仁養生方:98歲,沒掉一顆牙,沒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沒有
三分醫,七分養,十分防——糖尿病最佳防治方案

TAG:糖尿病 |

您可能感興趣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了!護理不好會導致截肢
頸椎病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
這幾種藥物可能導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吃糯米易導致血糖升高?高血糖患者要注意哪些飲食禁忌?
「高鹽飲食」可能導致高血壓和影響免疫系統疾病,還不注意嗎?
注意!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高血脂
多數老年人蛋白質攝入不足,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臟病
睡眠不足可導致25種疾病
肌肉痙攣有哪些危害?不可無視,嚴重可導致心理病
肚子肥胖不可忽視導致高血壓、糖尿病,不再只是別人的事情了!
細菌可能導致結腸癌
腹部脂肪如何導致糖尿病
再餓也別空腹吃這「3種食物」,不僅損傷「胃黏膜」,嚴重導致「胃結石」!
三因素可導致1型糖尿病
孕婦為何容易得糖尿病?嚴重的糖尿病可能導致胎兒死亡?
醫師: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可能會導致意識喪失或癲癇發作!
空氣污染可能導致腎損傷
胃酸藥物可能會導致抑鬱症
醫生提醒:3類腎病友喝水要「限量」,否則可導致病情加重
男患者被醫生插錯導尿管,導致尿道感染膿毒症,疼痛難忍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