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律能為科技創新做些什麼?

法律能為科技創新做些什麼?

摩拜、ofo等共享單車橫空出世很久了,但直到今天才有了一則好玩的新聞:共享單車在鄭州,被大爺大媽「圈地」,要用車,得先付1元錢看車費。

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新聞里,大媽的舉措令人哭笑不得,可是,這卻隱藏著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創新科技或創新商業?法律能為它們做些什麼?

很多年前,那時成都有著很多自行車,自行車停放都有專門的區域,街邊也出現了很多大爺大媽,收取看守費。在鄭州,創新商業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面對這些傳統的規範。任何新東西的出現,肯定要遭遇與原有的規則、法律相衝突的地方,有衝突該怎麼辦?是調整法律,來促進新事物的發展,還是固守舊規,阻礙新事物的發展?法律該如何去做?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問一個問題:共享單車這種創新的商業出現的時候,誰受益?誰受損?因為法律考慮的根本問題是:利益如何平衡?以及如何補償受損者?

共享單車的出現,有什麼好的影響?顯而易見:共享單車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估值上升,就像摩拜單車估值已達500億;普通人獲得了很好的服務體驗;節省了路費,也減少了擁堵和碳排放……

但是,帶來的全是好處嗎?有沒有不好的地方?有些人的利益受到了影響,比如計程車,甚至網約車公司;因為隨處丟棄單車,讓城市更加的紊亂,市容受到影響;增加了市容的成本投入,而這種成本由普通人的稅負承擔的;讓那些不騎單車的人遭受混亂之苦……

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是一個問題。對於騎車人而言,當然是利大,但是對於那些不騎車的人呢?

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假如利大於弊,就意味著應該鼓勵這種商業模式?共享單車的規模越大,對社會的正的效應就越大嗎?有沒有一個邊際點?誰來估算過這個邊際點在哪裡呢?

所以,問題就很清晰了。法律其實不是保障權利的一種藝術,因為權利本身有著很大的衝突,法律應該是平衡權利的一種機制。我們看到了受益者和受損者,那我們就要來看,這樣的創新是利大於弊嗎?法律作出了利大於弊的選擇還不夠,還應該盡量減少對少數人利益的損害,就是盡量的減少壞的影響。

在共享單車這種新型模式而言,如果他的規模無效擴大,他帶來的負得效能或許會成倍增長,比如由此帶來的市政、交通的混亂就會足夠的大,你看地鐵站附近的單車亂放,就知道這不是一個小的問題。那確定一個邊際點呢?誰也不知道在哪裡,唯有合理機制下的市場才知道。

我們確定,為了避免共享單車造成的不好影響,那每一次停放是不是應該有一個相應的區域?這個區域不一定是固定劃線的模式,但是有一種機制,以確保對市政、交通的干擾,比如你不能停放在小區單元門口吧。

可是,讓人停放在固定的位置,會減少使用者的使用便捷,也會影響共享單車公司的利益,那這個成本該如何承擔呢?不計成本的,或者把成本分散給整個社會來買單,這種發展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發展——很明顯,目前摩拜也好,ofo也好,之所以大發橫財,其實不過是將其應承擔的成分分散給社會承擔而已!

成本的分配,就是一種權利的制衡。我們讓使用者不能違規停放,也促使創新公司為此採取行動,付出成本來達到這一效果。慢慢的,這種機制就會發生作用,即沒有用過於僵化的行政權力來阻擾創新科技的發展,又沒有任由企業不計給社會造成的成本而盲目發展,這種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

沒有人真正知道一種創新商業的極速擴張會給社會最終帶來什麼,我們只能利用法律的方式,在權利的制衡上發生作用。法律並不預言,也不指出最終的方向,他只是以更合理的機制來讓彼此的權利形成一個有效的制約,並讓市場來告訴我們最終的答案。

鄭州大媽的出現,其實是代表了一種權利,一種被損害或被打擾的可能性,她雖然荒唐,但並非全無意義。她提醒著我們,社會的發展,創新科技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句「利大於弊」就可以搪塞過去的。

畢竟,法治,

從來不應是以犧牲少數人的利益

換來社會的大步流星!

真正的法治,

是一種相互制衡下的共榮與和諧。

一END一

-法律不是冰冷的-

是你能感受到的溫度

你的點贊與分享,是希望,是愛

讓我們變得更美好

看到底,就加一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法律先生 的精彩文章:

How are you?Fine!但接下來說什麼?
青年律師如何利用逆向思維突破自己?
律師如何通過營銷獲取案源

TAG:法律先生 |

您可能感興趣

法律科技行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何謂真正的科技創新?
真實的科技創新是什麼樣的?從事技術人士必讀
想!未來的科技創新可能是啥樣
想知道交通運輸行業有哪些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嗎?就要建庫了
佳能推出神秘新玩法,是黑科技還是科技黑?
法里科技:打造智慧又貼心的AI法律顧問
軟技能和硬技能哪個重要?科技行業需要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解密石墨烯:新奇性能——科技創造未來
那些關於地震的事情,我們最新科技VR技術能幫點什麼不?
張藝謀:非遺混搭高科技傳統文化要創新更要保護
英特爾科技新玩法:看海底撈怎樣用智能服務制霸餐飲業
你見過帶「翅膀」的智能科技嗎?
魅族科技的「財務融資」是什麼意思?
高科技!針對病理圖像的新方法能指導癌症治療!
太陽究竟還能發光多久?創新科技為你解讀
想成金融科技獨角獸?這些技能你get了多少?
黑科技又來了!這些懶癌科技太有趣
暢想未來科技,手機要想實現這些技術還要多久?
創新融合,視感科技挖掘智能樂音識別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