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貧窮、苦役與性亂 | 澳洲囚犯移民史

貧窮、苦役與性亂 | 澳洲囚犯移民史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ID:diqiuzhishiju





本文為我局的第

189

篇觀察文章,今天我們講講

澳大利亞

的故事


文字:貓斯圖 | 製圖:孫綠 | 編輯:大綠






穿越萬千的氣象,



我們遠渡重洋。


即使啟程時沒有人鼓掌。

愛國的人兒啊,不會遺忘:


他是為了祖國,背井離鄉。


——喬治·巴靈頓(貓斯圖·譯)




這首悲傷的小詩是

澳洲囚犯移民悲歌

的最具體寫照。




詩人

巴靈頓

是第一批隨船來到澳洲殖民地的英國囚犯殖民者。在第一批囚犯殖民者的聯歡晚會上,這首詩被作為序幕的開場詩,在當年不知虜獲了多少在場者的淚水。




1788年1月21日


第一批運載著囚犯殖民者


的船隻抵達澳洲






澳洲人經常調侃自己是一個

囚犯後裔

的民族。有人會說澳洲文化中

令人側目的開創精神

大概就是這種遊走在世界邊緣的囚犯血統帶來的。




孤懸海上的超級島嶼

澳洲大陸





這當然並不儘是事實,因為澳洲的開拓者

並非都是囚犯



南方大城市墨爾本的第一批白人可都是清清白白的淘金者,和罪犯沒有什麼關係。




淘金,而已






19世紀50年代


淘金熱期間


墨爾本每周湧入數千人


一個個帳篷排列來開


儼然一個「帆布搭建的小鎮」






然而即使是罪犯的後代也

沒有什麼值得自卑的

,因為那個時代從英國流放發配出來的囚犯,罪都

不可思議。










英國人最早開始把澳洲作為發配罪犯的落腳點是在

18世紀末。




那時候英國正好趕上了

兩場大變革




其一是工業革命導致農村人口大量遷入城市,大城市人滿為患、失業率居高不下。

人們蝸居在倫敦、曼徹斯特、伯明翰等地,卻無法維持生計。為了討生活,很多良民都只能做竊賊,

偷點東西吃。




英國政府為了殺一儆百,當時的法令還

特別嚴苛

,偷價值

一先令

的東西(相當於現在的

300人民幣

購買力)就要

關押、流放。

至於劫道的、賣淫的、殺人放火的,就直接弔死了。




令我想起了


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悲慘世界》





其二則是一直作為囚犯流放終點站的美國獨立了。

讓囚犯參加勞改也是需要大量土地供應的,狹窄的英國本土早就已經不堪重負,沒有地方安置這些討厭的壞人。北美殖民地跟英國一翻臉,

大批的囚犯可就沒有地方去了。

這愁壞了英國政府,四處派人打探新的流放站。




無論是流放到哪邊


都是背井離鄉九死一生





偉大的

庫克船長

這時候向英王報告了一塊

新的大陸

,這裡據觀察尚未被其他殖民帝國染指——庫克提到的這個新大陸,也就是如今澳大利亞最發達的

新南威爾士州。

新南威爾士這個名字,也是庫克船長為了對英王拍馬屁而取的。經過後來陸續到達的殖民者確認,該州的名字沿用至今。




庫克船長






新南威爾士已經是澳洲大陸


最宜居的地區之一了






這是

1770年

的事,經過十幾年的研究討論,

1787年

第一批囚犯船隊就從普茲茅斯出發開往澳大利亞了。




這正是美國獨立戰爭進行得最如火如荼的時候,

英國非常急於找到一個合適的新監牢,

免得美國的獨立影響英國本土治安水平。




1787年


菲利普上將帶領著第一批船隊


從普茲茅斯出發開往澳大利亞


船隊上滿載囚犯


移動著的監獄


徘徊於泰晤士河之上






亞瑟·菲利普,英國海軍上將


他率領的第一艦隊於


1788年到達新南威爾士


挑選

悉尼

建立了一個殖民點


後任第一任新南威爾士總督






按照人們一般的想像,派去殖民地

拓荒

的第一批囚犯應該是一些

年輕力壯的男子

,最好是罪行不怎麼嚴重的人,這樣才方便管理和開發呀。




但現實是,這一批囚犯的人員組成相當可疑。其中有短斤缺兩被人抓住的82歲

老太太

、有偷絲襪的11歲

小男孩、

有營養不良偷吃黃油的22歲

小妹……




就這樣的人員組成想要在一片

荒蕪

的澳洲大陸上拓荒,看上去確實有點指望不上。




不禁令人想起一副海難圖


《梅杜薩之筏》






別說拓荒,這些人能熬過海上的長期漂泊在澳洲登陸都是個奇蹟。英國到澳洲,幾乎就是繞行

半個地球的距離

,無論是從南非繞過好望角一路向東,還是在巴西補給後直取西南,當時的航船都要用

大半年的時間

才能到達澳洲。




無論哪個方向


都是半個地球的距離





而澳洲的地理情況,則只有庫克船長帶回來的幾張

語焉不詳

的地圖。不僅囚犯們

沒打算活著回來,

連船員都對這次航行

充滿了絕望。




詹姆斯·庫克船長航行的路線


船長的地理髮現和製圖技能相當強大






1786年11月繪製的澳洲地圖






駛向澳洲的囚犯船最長達60米,但狹窄的船艙里卻要容納

300名

囚犯的吃喝拉撒。




船長為了

節省開支

,只是給囚犯們配發最基本的伙食,這也就意味著潮了的餅乾、麵包乾和一些豆子。偶爾表現得好了,則能領取一份牛肉湯補充營養。船上淡水緊張,人們根本也沒指望能多久洗一次澡。




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

疾病

和曖昧的空氣一起,在船上肆意蔓延

。在整個澳洲囚犯殖民史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死於運輸過程中的傷寒和霍亂。




囚犯船






亂性

當然也是少不了的。




隨船的

女囚犯和女家屬

往往一上船就要找一個船員投懷送抱。海上生活無聊,海員們自然也是樂於接受女人的主動殷勤。




一名皇家海軍軍官在日記里這樣寫道:「她們想爺們真是想瘋了。

一般的羞恥心已經阻止不了她們。

她們甚至短視到連懲罰措施都不起作用的地步了。」




其實這些可憐的女人哪裡是想爺們了,

這根本只是某種本能的自我保護而已。

有個船員當靠山的日子,至少能保證自己吃喝不愁。




實際情況肯定比舞台上要不堪得多





有的女人乾脆在船上開起了個人妓院,讓夜間飽飲朗姆的船員排隊到自己的小艙室里共度春宵。船長們對此雖然感到頭疼,但也往往只能選擇睜一眼閉一眼。本就是你情我願的買賣,只要不影響船隻航行,出手干預不顯得太不近人情了嗎?




到了這場殖民的後期,囚犯船上的公開賣淫已經成為了心照不宣的事實。




其中最成功的一艘船叫

「尤莉安娜女士號」

(Lady Julianna)。從英國駛出的那一刻起,船上的每一個女囚都找到了一個海員結成了臨時夫妻關係。




這艘船一路停靠港口一路賣淫,許多外國人甚至慕名登船參觀買春,以至於到了殖民地的時候這艘船已經有了

「浮動妓院」

的美名。女囚的荷包也因為一路上生意興隆變得鼓鼓囊囊,到澳洲就找了個老實人嫁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尤莉安娜女士號」






不過和女囚春宵一度,說到頭來也只是少數人的特權。船上的海員就是現實生活里的高富帥,更多的屌絲只能忍受自暴自棄的生活。男囚們的生活里幾乎沒有什麼香艷的場景,

只有痛苦不堪的勞作而已。




目瞪狗呆





根據英國法律規定,被判決流放的犯人要在殖民地呆滿7年。在此期間若表現良好就能換得一張贖身券,從此不再受到政府的監管。這所謂的

「表現良好」

是每天十幾個小時的

高強度勞動

和忍受勉強充饑的飲食配給。




即使抵達以後


也依然是苦不堪言的勞作






一位囚犯的日記里有這樣酸楚的字句:

「我們每天要干14到18小時的活,時不時地還要把膝蓋泡在冷水裡,直到我們滿身疲憊地倒下。我們只是無名小卒,被沒有人性的監工用皮帶抽打……」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也許也很願意參加這些高強度勞動,

因為這些勞動的成果就是第二年的口糧。

第一批船隊只帶了一年的糧食,

如果農業試驗失敗

,那囚犯們就只能坐等

餓死

了。




最早庫克船長給囚犯船隊規劃的登陸地點是

植物學灣

,此地至今都是悉尼的交通要道。但這處要道風力太大,且土壤貧瘠,對第一批殖民者沒什麼好處。




植物學灣


1788年戈爾的水彩畫






植物學灣、悉尼灣、悉尼






領隊的

菲利普船長

選擇了更偏北的一個天然港口登陸,並將其命名為

悉尼灣

。悉尼這座城市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而悉尼兩個字則來自當時英國的內務大臣悉尼子爵。這是澳洲人都津津樂道的歷史掌故。




悉尼灣,


由弗朗西斯·福克斯(Francis Fowkes)


於1788年製作






1788年


第一任新南威爾士總督菲利普


在殖民地升起英國國旗






如今悉尼皇家植物園裡


菲利普的雕像






可惜菲利普船長的深謀遠慮沒有起到效果。由於澳洲的氣候和英國相差巨大,英國的農業知識在這裡幾乎沒有用武之地。

囚犯們辛辛苦苦大半年,發現自己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什麼都沒有種出來。




第二年到達的第二批船隊更令人失望,並沒有帶來多少可用的補給,

吃飯的嘴倒是翻了一番。




儘管條件很艱苦,但人總是有辦法苟活下來的。




經過兩三年時間的摸索,囚犯們找到了在澳洲征服自然的方法,甚至有了閑工夫

向外探索。




英國政府派遣這些囚犯填充細節未知的澳洲,本來就是為了預防法國人在這個無主之地給自己搗亂。有人既然願意向這塊大陸探險,英政府當然是求之不得。

於是,從19世紀伊始,我們就不斷見到英國殖民者向外探索的痕迹。




1788年至1989年


對澳洲的殖民與行政區劃






1803年,

一支探險隊發現了

塔斯馬尼亞島

,這裡很快就被用作更好的囚犯流放地。今天塔斯馬尼亞首府霍巴特就是以流放營地為基礎建立的城市,和悉尼一樣有著隱隱然的罪犯血統。




1824年

,人滿為患的悉尼決定把新遷來的囚犯扔到別的地方去。

探險隊為他們在北方劃定了一塊聚居地,

這裡便是今天的布里斯班市中心。

昆士蘭州

的歷史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書寫的。




塔斯馬尼亞、昆士蘭州、西部





1820年代

,向西探索的殖民者發現了

西澳。

這是一塊更加地廣人稀的疆土,而且當時澳洲的土著居民被東部登陸的殖民者已經逼到了這塊地方。




從自然和人性兩個角度來說,這裡都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

但正是這裡,成為了澳洲囚犯殖民史的最後堡壘。




到1868年英國禁絕流放罪犯之前,

歷史上一共有一萬名囚犯被運到西澳開疆拓土,

他們的聚居點後來演變成了

奧爾巴尼市。




這行政區劃界真是簡單。。





對於英國這個不夠人道的流放法律,

人們的評價

呈現很嚴重的兩極分化。




有的人認為將犯了輕罪的老百姓強制遷出本鄉本土,是英政府耍無賴的做法,

非常不尊重個體自由。




也有人覺得,

如果不是這個舉措,就不會有澳洲後來的成功。

這些來自各行各業、各個階層的囚犯極大地豐富了澳洲的人口結構和發展潛力,堪稱澳洲人的先祖。




大家都叫我土澳的華盛頓


我相信澳大利亞早晚會成為


一個偉大的文明


屹立在地球的南方







即使後一種說法有無數事實上的依據,囚犯殖民者在澳洲也確實創造了自己的榮耀,

但和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比起來,這樣被迫的光榮似乎還是太沉重了。




在貧困和飢餓中絕望地勞動才是早期囚犯殖民者生活的真正形態。

雖然氣候冷熱天差地別,但被拋棄在澳洲這個世界盡頭的囚犯們和俄國古拉格里的老炮們沒有任何區別。




如果他們有得選,也許還是想在老家做一個庸庸碌碌的人吧。




一段痛史,從來都是用一群平凡人的血寫成的。




END




擴展閱讀




我局更多觀察文章,戳下面



國家:美國 | 日本 | 英國 | 法國 | 俄國


省區:河南 | 山西 | 甘肅 | 西藏 | 東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長春 | 大連 | 樓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新的大航海時代里,你也可以撈到第一桶金
澳洲大陸是如何被殖民的?囚徒殖民與海上妓院的故事!
印度人民多奇志,修個鐵路也費事 | 地球知識局
地球圖片社 巴西的城市,摩天樓一樣的鱗次櫛比
印度人民多奇志,修個鐵路也費事?地球知識局

TAG:地球知識局 |

您可能感興趣

移民澳洲三年:深切感受窮人和富人的區別
國民「男神」澳洲被捕,涉嫌性侵婦女……
澳洲移民配額削減三萬,技術移民、留學生遭殃,移民將更難!
世界財富遷移加快 高凈值人士愛移民澳洲
澳洲移民自述:我享受澳洲平和的生活!
中國著名男星悉尼涉嫌性侵被捕!澳洲性服務合法化?揭秘留學生外圍女的圈子:美到窒息的醜陋
屌絲到高富帥的逆襲,華人移民澳洲的變遷史……
移民澳洲「容易」嗎?
最近,澳洲移民局嚴打這3類人,主攻華人區,中國「黑民」陷困境!
「移民正在變成殖民!」澳媒炮轟移民讓澳洲四分五裂,華人躺槍!
澳洲女子住進精神病院治病 卻在洗澡時慘遭男囚犯性侵
「澳洲什麼破人道主義,扯淡!」中國女留學生大罵澳洲移民局!只因為「黑戶」男友被移民局拘留……
移民澳洲的四種路徑
全世界都羨慕死澳洲女性了,難怪爭著搶著要移民澳洲!
澳洲移民好不好?
澳洲技術移民的高級情報!
老移民的分享:移民澳洲這樣做生活才會舒心點
澳洲深陷乾旱心碎農民殺死飢餓牲畜,動物權益組織:養不了就別養
澳洲移民政策又變動,職業清單大幅縮減!澳洲留學生移民或有新途徑!
澳洲移民政策大砍,加拿大移民路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