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節日變遷、一些已經消失的節日

節日變遷、一些已經消失的節日

宋王懋《野客叢書》載:「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節為七日假,謂前三後四。」較之今日政府和民間所推崇的節日,已經大相徑庭了。

冬至作為表示一年天時和氣候變化二十四節氣之一,除極個別地方還以家庭為單位,舉行一些簡單的祭祖活動外,基本上只存在於掛曆某個日子的附註位置,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所謂元正,又稱為元旦,一年之始的日子。民國成立後,全國採用西曆,奪了「元旦」二字,代稱西曆每年的第一天,古之元正、元旦則被名不符實地稱之為「春節」--因為每年的春節,在絕大多數地方都是天寒地凍,根本見不到絲毫春的影子。

寒食在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其起源與春秋時的介子推有關。介子推追隨晉文公流亡國外,等到晉文公回國即位後,他不願做官,攜老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用燒山的辦法想逼他出來,結果他與母親一起被燒死在山上,於是晉文公規定每年的這一天禁止動煙火做飯,以寒食對介子推表示悼念。宋周密《癸辛雜識》載:「綿上火禁,昇平時禁七日,喪亂以來猶三日。相傳火禁不嚴,則有風雹之變,社長輩至日就人家以雞翎掠灶灰,雞羽稍焦卷,則罰香楮錢。有疾及老者不能冷食,就介公廟卜乞火,吉則燃木炭,取不煙;不吉不敢用火。」這些說法已經少有人知道,很多人連「寒食」是什麼意思可能都弄不懂,遑論過什麼寒食節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不管有沒有道理,一些新的節日出現了,一些舊的節日消亡了,原本十分正常。不過,有些消亡的節日與今日社會氣氛倒很是合拍,輯錄在此,看看它們有沒有鹹魚翻身的機會。

一曰「田生日」。元陸友仁《研北雜誌》載:「世所謂正月三日為田本命。」周亮工《書影》載:「吳俗以正月三日為田生日。」 中國歷來重農,到今日為止,仍然也還是個農業國度,農民雖然大量進入城市覓尋吃食,可城市對他們卻不太客氣,所以大多數人還是視農田為他們的根本。可惜,農田似乎日漸疲老,出產財富的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上上下下為農村、農業、農民等所謂「三農」問題大為撓頭。如果現在一到正月初三,全社會一起來給田過過生日,情況是不是會好一些?

一曰「開市日」。清顧祿《吳趨風土錄》載,正月五日是「路頭神」的誕辰,一到這天,眾商家便「金鑼、爆竹、牲醴畢陳」,「早起迎之」,「謂接路頭」。祭過路頭神,「懸旌返肆」,便開市大吉了。現在的商人無來由的對數字諧音感興趣,春節之後開市喜歡選擇含「八」(發)、「六」(順)的日子,這顯然是一種迷信--既然都是迷信,他們就不怕得罪神明的嗎?

一曰「送窮日」、「迎富日」。「送窮日」大約因地方不同,具體日期也不一樣。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載,正月五日「掃聚糞,帚人未行時,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歲時廣記》說「正月晦日,以芭蕉船送窮」。晦者月盡也,正月晦日也就是正月月末。時人還有一首《送窮鬼》的順口溜:「正月月盡夕,芭蕉船一隻,燈盞兩雙明輝輝,更有宴席。奉勸郎君小娘子,飽吃莫形跡,每年只有今日,原我來稱意。奉勸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窮鬼,空去送窮鬼。」七枚煎餅、一隻芭蕉船,就可將窮鬼送走,如真能如此,對普天下的窮人來說,那多美妙啊!「迎富日」乃蜀中之俗,清錢大昕《養新錄》載,魏華父有《二月二日遂寧北郭迎富詩》:「才過結柳送貧日(這裡還有一個什麼結柳送貧的),又見簪花迎富時。誰為貧驅竟難逐,素為富逼豈容辭。貧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為。里俗相傳今已久,漫隨人意看兒嬉。」 唉,其實古人也知道,窮難送富難迎啦。不過,人們有這樣的心愿,總是好的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福天使 的精彩文章:

中華民俗:重陽節各地習俗
冬至風俗:冬至拜師與祭孔
七夕節幾種常見習俗:穿針乞巧、等
中華民俗:重陽節佩茱萸·簪菊花
女人愛愛時肚子痛是怎麼回事?

TAG:幸福天使 |

您可能感興趣

八年中,按鈕設計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從傳統與變遷看今時今日
天台服裝變遷史,你經歷了哪些年代,時髦都趕上了么?
餐飲人眼中的年夜飯變遷
鏡頭下的苗家婚俗,許多禮節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著!
十年如一日,看漫威里的超級英雄十年的顏值變遷
百年系列:萬聖節裝扮的百年變遷
周村人的六一兒童節變遷史!
時代的變遷:從傳統的過大年到現代的高科技春節
你一定不知道的日本從古至今的妝容變遷!
商周至明清的服飾演變,每個時代的變遷都是歷史的進展
德國的百年變遷史,從一個攻擊性的國家變成大國,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歲月變遷:盤點全球15個已經不復存在的國家,您知道幾個?
72年世事變遷。看原子彈轟炸後廣島長崎的今日
從娛樂大眾到回歸現實:中國式相親節目的二十年變遷
時尚是一個圈,平成年代女性妝容大變遷
一棵赤松6年的變遷
愛情可能隨著季節的變遷而褪去
無錫百年天際線的變遷
60年哪吒的動畫形象變遷史,第二個最經典,第六個反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