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高考」也有地域歧視,朱元璋的處理方式讓人拍手稱快

明朝「高考」也有地域歧視,朱元璋的處理方式讓人拍手稱快

文/顧景言

一樁明代「高考」不公引發的血案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的第三十年,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大案,起因就是這一年的科舉考試。

科舉考試,堪稱升級版的「高考」,一旦考上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不再是夢想。因此古人對科舉考試的熱衷和瘋狂程度絕不亞於今天的高考。

既然是古代高考,那麼對於公平的重視度當然很高。明洪武三十年的這場會試,明太祖朱元璋欽點了翰林學士劉三吾、白信蹈為主考官,二人都是明太祖非常信任的官員,人品和學問都為上上之選。

然而,當會試發榜之後,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劉三吾和白信蹈所錄取的51名進士,竟然全部是南方人!北方的士子們無一例外,全部落榜!

北方的士子們自然不樂意了,如果說錄取的人數有差距,那還尚且能接受,但是一個不錄取也太過分了,這肯定是主考官歧視北方人,北方的士子們約好一起鬧事,讓皇帝主持公道。

但是主考官劉三吾和白信蹈也確實冤枉。南北方學生的資質差距很大,因為北方之前飽受戰亂之苦,而南方相對安定富庶,所以南方士子的讀書條件要比北方好很多,教育條件的差異導致了學生水平的天差地別,南方士子的文章普遍寫的比較好。

按照正常的思路,科舉考試就是要選拔賢才,那麼既然南方士子普遍優秀,霸佔了春榜也就不稀奇了。

但是北方士子認定了這裡面存在偏袒和不公,他們聯名上書朱元璋,一口咬定主考官偏向南方人。

朱元璋立刻命令複查試卷。但是複查之後的回復卻是,北方的第一名成績都不如南方的第51名,試卷初審的結果是無誤的。

北方士子依然不願意就此罷休,繼續上書皇帝,說複查的結果仍有貓膩,是考官刻意偏私。

事情鬧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成為一個國家事件了。當時明朝立國不過三十年,根基未穩,需要籠絡多方勢力,如果北方士子真的一個都沒有被錄取,北方百姓對大明難免心灰意冷,這是朱元璋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此時此刻,孰是孰非已經不重要了,籠絡民心最為重要,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出馬,圈定了61名北方進士,放榜公布,被稱為夏榜,又稱北榜。

從此之後,大明科舉考試分南北榜,南北分別取士,使得經濟、文化落後於南方的北方士子也能夠大量進入政壇,大大籠絡了北方民心。

與此案有關的考官,要麼凌遲處死,要麼流放邊疆。

由此可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高考的公平都十分重要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哥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加勒比海盜吃什麼?打死你也不會吃的!
如果你在台灣把所有的髒話罵一遍,你會被罰到哭
總是難做決定?你需要知道3個訣竅
這個18歲的小鮮肉花5年時間「沉迷」女性胸,結果拯救萬千性命

TAG:華哥看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高雲翔的事件終於真相大白了,對王晶的處理方式被網友們獲贊
如何處理手握重兵的將軍?清朝和明朝的做法截然不同
明英宗被俘後還能回來?明朝政府的處理措施比宋朝好在哪裡
論流浪狗的處理方式,德國讓人拍手稱讚,日本被稱慘無人道!
面對明初三大害,朱元璋採用極端方式處理後,用法律形式鞏固成果
比起高雲翔案件真相,董璇的處理方式更讓人深思
對待前任,終極的處理方式
此朝代俘虜了一批高麗女子,眾大臣都想分贓,皇帝的處理方式卻讓人摸不著頭腦
文在寅:朴槿惠案件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是相信韓檢方能妥善處理
鄭爽巧妙處理張一山當眾嗆聲,她的方式讓人直贊「看到了成長」
朱元璋是如何處理被俘的蒙古人的?有種方法讓人很絕望
攻破大都後,俘虜了上千高麗女子,朱元璋的處理讓人拍手稱讚
袁弘情緒失控對張歆藝吼叫,兩人吵架後的處理方式被網友稱讚!
有一種聰明,叫「冷處理」
聰明的女人都是這樣處理情緒的
有一種聰明,叫做「冷處理」
在部隊里,槍械淘汰之後是如何處理的?這一方法讓人想不到
檀香的處理方式
有一種聰明,叫做冷處理
軍隊的退役坦克是如何處理的?方法你可能想不到,相信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