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走遍每一寸國土,記錄下一個已消失的日本

他走遍每一寸國土,記錄下一個已消失的日本

1960年,日本民俗學家宮本常一將自己二十多年的田野調查集結成冊。五十七年後,此書第一次引入中國,譯為《田野調查:被遺忘的村落》,這位「最了解日本國土」的民俗學家教給了我們另一種緬懷鄉村的方式

「我這八十年別的什麼都沒幹,就是騙人和玩女人。」

雙目失明、八十多歲的小老頭源氏向宮本常一講述了自己的一生。如果沒有遇上到土佐(現在的日本高知縣)檮原村做田野調查的民俗學家宮本常一,源氏的一生連同那些年他趕過的牛、追過的姑娘和走過的村莊都會被世人遺忘。他是宮本常一採訪的1200戶村民之一。

宮本常一是20世紀末期日本民俗學研究的領軍人物。從1939年開始,他走遍日本列島,走訪3000多個村落,徒步行走約16萬公里,積累了近10萬件文字和圖片素材,著書七十多卷。他的代表作之一《被遺忘的村落》數月前正式在中國上市開售,豆瓣評分8.8分,觸動了很多人對鄉土社會的記憶。通過走訪村落和農戶,宮本常一用平實卻琅琅上口的文字記錄了那些現在已經消失的民間習俗和鄉土風情。

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這樣評價宮本常一:「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日本的每一寸土地。」宮本常一所創立的「民具學」為民俗研究領域提供了文獻史學的新視角。人們對這個學術領域的定義是:在白紙一般的日本地圖上行走,每到一處畫一紅點,直到地圖滿紙通紅。

敲開大門

1943年

在鄉間閑聊的日本藝伎

宮本常一對「村落」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1907年,宮本常一出生在山口縣周防大島,最深刻的童年記憶幾乎都與祖父宮本市五郎有關。

幼時被祖父用竹籠晃晃悠悠地背著上山,五六歲時跟著祖父在地里拔草……堅持了一輩子傳統生活的祖父讓宮本常一對「村落」有了最初的概念。在他眼中,「他(祖父)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則民間故事」。

祖父給宮本常一講述的那些民間故事為他敲開了民俗學研究的大門。1930年,從大阪府天王寺師範學校畢業後,宮本常一成了一名小學教員。一年後因為得了肺結核回鄉療養。看雜誌打發時間的時候,他讀到了日本民俗學創立者柳田國男的文章,頗有共鳴。此後便開始向雜誌投稿自己記載的那些舊時民間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引起了柳田國男的注意,還讓宮本常一結識了另一位學者澀澤敬三。澀澤敬三不是一位普通的民俗學家,他有著更為顯赫的身份——「日本企業之父」、大財閥澀澤榮一的孫子。在他的建議和資助下,31歲的宮本常一辭去了小學教員的工作,進入澀澤敬三的研究所「屋頂後博物館」工作。他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走遍日本增加見聞」,旅行的第一站是日本本州島西部的中國地區。

記錄被遺忘的村落,意義絕不僅是為了記憶。

書評人嚴傑夫認為,正是由於宮本常一等學者對日本傳統文化的發掘為後世日本文學的創作提供豐富素材,也促成了日本文學在現代的繁榮。

事實的確如此。

除了影響幾代作家、史學家,宮本常一的《被遺忘的村落》甚至還成了動畫導演宮崎駿的靈感來源。吉卜力工作室的製片人鈴木敏夫特別喜歡宮本先生,於是就把他的代表作《被遺忘的村落》推薦給了宮崎駿。書中有一章《尋找孩子》記載了一戶人家的孩子走丟,全村人動員尋找的故事。這個情節後來成了宮崎駿代表作《龍貓》中小梅迷路走丟、眾人齊力尋找的情節。此後宮崎駿就始終珍藏著這本書,在創作間隙時不時就會翻開重溫。

在路上

1950年

牛是日本農村最重要的勞動工具之一

宮本常一開始做田野調查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日本國內進入戰時狀態,滿目瘡痍。雖然宮本常一去的大多是鮮為人知的山中村落,但戰火燒身的危險時刻都潛伏在他周遭。在一次走訪大阪堺市的時候,宮本常一遇上了空襲。很多資料都在那次空襲中遺失破壞,所幸他撿回了一條命,才得以繼續上路,接著調查。

在北海道西南部港口城市小樽的凄冷一夜,令宮本常一始終難忘。

那是剛到小樽的第一天,當地就進入了緊急狀態。車站被逃難的百姓淹沒,宮本常一擠過人潮到達旅舍的時候已是筋疲力盡,隨身帶的口糧餅乾也都吃了個精光。因為戰時物資短缺,食物成了最值錢的東西。窗外有小販邊走邊叫賣著煮章魚,原本尋常的東西在這個時候即便加了不少價還是搶手得很。他囊中羞澀,唯有靠喝水果腹。入夜天涼,他用手抱住膝蓋坐著睡覺。這是在山中修行的僧侶向猿猴學來的睡姿,據說這樣睡不會受涼感冒。

在山中村落調查,很少吃到正兒八經的午餐。在一次旅途中,宮本常一在背囊里準備了一斗大米。因為考古學組的剋扣,其實到手所剩無多。為了能盡量節省口糧,他「原則上不吃午飯」。後來實在餓得不行,他就在過河的時候把臉貼在水面上,咕嚕咕嚕灌上一肚子水。就這麼帶著滿肚子叮噹作響的涼水繼續硬著頭皮趕路。

世道混亂,路途艱險,宮本常一卻不覺得很凄苦。

日本村落的村民雖大多不識字,但幾乎每個村都會有一個長久保存下來的「賬箱」,裡面會有關於當地的文字資料。這些資料常年封存,鮮被打開,想要借閱常常需要在村民大會上討論協商。一經允許,宮本常一經常徹夜抄寫這些賬本,以便能按期歸還。抄完資料,他還要選擇個別農家深入訪談,調查一戶往往就會耗去他半天時間。

「但無論如何都要心懷感激。因為調查是你向當地人的一種索取。」

「中國之旅」

1965年

剛放學的小學生走在回家的鄉間小路上

負責編輯《被遺忘的村落》的李欣最早是在一份「東京大學、慶應大學學生必讀書目」的書單里發現了這本書。之所以被這份「樸素」的田野調查報告擊中是因為:「市面上關於日本的書非常多,但是涉及戰後日本普通人生活的書卻非常少。宮本先生記錄了一個早已消失的日本,那是與現在高速發展之後的日本完全不同的另一個日本。」

當提出要購買這本書的版權之時,日本版權方大吃一驚。在李欣看來,也許這本記載被遺忘村落的著作本身就是一本「被遺忘」的著作。這是一種遺憾,也是一個機遇。

對於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的鄭民欽來說,更是一種挑戰。在此之前,他最為人熟知的是翻譯了《源氏物語》和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等日本文學大師的作品。他花了差不多一年時間來翻譯這本書。因為書中涉及很多古語方言,翻譯時他的手邊總是常備民俗、農業等相關的專業詞典,甚至還會專門向日本民俗學會寫信請教。

他覺得,宮本常一的民俗學是很特別的:「與柳田國男學派有意不去涉及漂泊民、受歧視的農民、性等領域不同,宮本常一描寫的是『無文字社會的日本』。他的民俗學追求的是保存即將被現代化的浪潮沖刷而去的人和歷史中最本質樸素的本性。」書中大部分內容來自村民口述。這些幾乎沒受過文化教育的農民講述的人生樸實無華,所以在翻譯過程中,鄭民欽能不修飾就不修飾,盡量保持「原生態之美」。

在準備出版的兩年時間裡,李欣將這本書讀了不下六遍。在又一次合上這本書之後,它已經跳脫了日本社會,成為了一個「有關城市化之前社會的記錄範本」。李欣說:「城市化的車輪碾壓的不僅是日本,在巨輪到來、鄉土社會徹底支離破碎之前,我們至少要留下記錄,供後人感慨借鑒。如果沒有記錄,無處憑弔,那麼那段曾經存在的歷史就等於消失了。」

六七十年前,穿著人造皮夾克和燈芯絨長褲、背著碩大行囊和相機的宮本常一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哼著民謠行走在鄉野間的?也許他當時記在心頭的只是父親在他15歲離家遠行之前給他的十條勸言。其中一條是:如果有時間,就要盡量去走去看。

看天下384期文化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移民之後,血濺豪宅:華人富豪的死亡之路
這些品牌即將「赤裸」於世?先窺一步!
別惹那些吃素的人,他們可不是吃素的!
《歡樂狼人殺》微博話題閱讀1.6億,上線僅60天日活300萬
「專用」內衣、「必過」文具……高考周邊,爸媽都買過哪些奇葩?

TAG:Vista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生活中直男聊天記錄曝光,第一個90%的人不知道該怎麼回復,最後一個已經晚期
國安帶著兩個連續不敗記錄到上海,已被上港破了一個,另一個申花能破嗎?
每一個瞬間都值得被記錄
他用了三十年跑遍中國所有的鐵路線,只為記錄這些最真實的瞬間
一本帳薄記錄了人的一生,走後的所有「財產」都記錄在裡面
鏡頭記錄下80年代的中國,那一張戳中了你的淚點
這一年,相機里記錄下的那些
看看情侶分手前的聊天記錄,每一張截圖都是一個故事
印度又拿下一個世界第一,再次保持一個記錄,印度網友不喜反憂
一本「又喪又消極「的日記本,記錄你的真實生活|這個設計了不起
每一個漂亮的瞬間都要記錄
薩達姆被絞死前,留下一封遺書,上面記錄他的三個願望,有一個永遠都實現不了
中國又添一金,一個仰泳健將破記錄奪第六金,而且今天還是他的生日,讓我們一起慶祝吧
這個夢必須記錄一下
日本一麻麻每天用鏡頭記錄下自家萌娃與喵星人的日常,這畫面簡直……
他用這24個瞬間,記錄了過去一年身邊的人和事
記錄每一個瞬間-黃昏下的星河 也可以美到窒息
情侶第一次和最後一次聊天記錄截圖,真的扎心,多少人看哭了
你的每一次轉變,都記錄在了你穿的每一件衣服里
「我們的第一次聊天記錄和最後一次聊天記錄截圖」 看完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