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龍場悟道之得失榮辱的超越(一)

龍場悟道之得失榮辱的超越(一)

提要: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的大徹大悟,乃是工夫層層向上翻轉,境界不斷提升超越的必然結果,不僅再次顯示了道與身合的存在可能,而且重新開啟了成聖成賢的心學法門,既代表了儒家「聖學」生死智慧的哲理性奠基與體驗性突破,而且成為中國學術史上驚天動地的思想性事件和象徵性符號,說明生命存在自有其超越與莊嚴,但卻必須透過社會性的實踐環節才能最大化地彰顯。

「龍場悟道」乃是王陽明一生思想發展最重要的飛躍性轉折,也是中國哲學史上最具震撼性的生命頓悟事件。

「龍場悟道」對個人生命影響之巨大,陽明自己亦曾提及:「吾亦自幼篤志二氏,自謂既有所得,謂儒者為不足學。其後居夷三載,見得聖人之學若是其簡易廣大,始自嘆悔錯了三十年氣力。」可見他真正步入儒家聖學正途,乃是在龍場「居夷三載」期間。這一點也是當時及後世學者的共識。如王門弟子王龍溪便明白稱:「陽明先師崛起絕學之後,生而穎異神靈,自幼即有志於聖人之學。蓋嘗泛濫於辭章,馳騁於才能,漸潰於老釋,已乃折衷於群儒之言,參互演繹,求之有年,而未得其要。及居夷三載,動忍增益,始超然有悟於良知之旨,無內外,無精粗,一體渾然,是即所謂未發之中也。」與王龍溪同門的錢德洪也持類似看法:「少之時馳騁於辭章,已而出入於二氏,繼乃居夷處困,豁然有得於聖人之旨,是三變而至於道也。」與龍溪、德洪同時的陸澄亦有簡明概述:「守仁學本誠明,才兼文武,抗言時事,致忤逆瑾,杖之幾死。謫居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獨悟道真。」

徐愛同時兼有妹夫與學生雙重身份,是陽明最早入門的弟子,熟悉陽明早期思想,他的話顯然也值得注意:「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晚近的嚴復雖未必就完全贊同「心即理」之說,但也強調「陽明居夷之後,亦專以先立乎其大者教人。」他們的看法都足以證明龍場大徹大悟,乃是陽明一生思想發展的關鍵性大事。而陽明「才高氣盛,不受漢、唐、宋以來諸儒籠絡,故能懸旌立幟,奔走天下」,即使有明一代學術肇自陳白沙,但匯河為海蔚為大觀者仍首推陽明,則「終明之世,馴至於昭代,常為學者宗師」,其他所謂大小派,不過附庸而已。

具見「龍場悟道」亦為傳統學術由理學折入心學的標誌,預示了一個時代思想文化的重大轉向。因此,認真分析「龍場悟道」前後陽明思想的變化軌跡,了解其悟道過程中的先後次第,不僅能夠更好地把握其思想發展的整體全貌,同時也有助於全面判識有明一代學術思想調整變動的大端脈絡。

一、人性光明的貞定

龍場悟道從整體上看,固然是陽明精神境界飛躍提升的突發性思想事件,但由於包括佛教等各種思想資源的旁助激蕩,他在受害謫居黔地之前,實際已有了與朱子有別的心學發展方向的明顯痕迹。如果再追溯他的少年時代的各種行為細節,則可說十一歲時,他以讀書學聖賢為人生「第一等事」,雖以後時有起伏曲折,多得各種思想資源的觸媒,包括出入於釋、老,便已有了清晰的人生髮展方向的自我設計,踏上了「成德」或「成聖」的修行之路。而一旦踏上了「成德」或「成聖」的修行之路,則不但「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更重要的是象徵著有了人生髮展的定盤針,開始邁向了宗教性的終極目標,當然也就意味著「人生不聞道,猶不生也;聞道而未見其止,猶不聞也」。

而弘治十七年((1504)他三十三歲時,痛感「學者溺於詞章記誦,不復知有身心之學」,遂開始向來學者「倡言之,使人先立必為聖人之志,聞者漸覺興起」,便顯然是少年志向的繼續延伸和發展,當然也為龍場悟道之後「優入聖域」準備了條件。至於他修習釋、老工夫,不過是邁向終極目標的方法論的早期嘗試,但未必就毫無身心上的受益,顯然也引起了知見上的變化,王龍溪(畿)嘗有記載說:

(陽明)為晦翁格物窮理之學,幾致可殞,時苦其煩且難,自嘆以為若於理學無緣。乃始究心於老、佛之學,緣洞天精廬,日夕勤修鍊習伏藏,洞悉機要,其於彼家所謂見性抱一之旨,非惟通其義,蓋已得其髓矣。自謂嘗於靜中,內照形軀如水晶宮,忘己忘物,忘天忘地,與空虛同體,光耀神奇,恍惚變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

具見他是依朱子的治學路徑「格物窮理」,甚至以七天的時間「格竹」而引發大病,感覺與理學無緣,才開始潛心修習佛、老之學的。《年譜》載弘治十五年(1502),陽明時值三十一歲,曾由京師「告病歸越,築室陽明洞中,行導引術,久之,遂先知」,即有了一定的「神通」。足證王龍溪所記,必為是年之事。文中既雲「自謂」,則當直接聞諸陽明,即陽明親口所言,顯然也足可信據。而陽明在靜定至極之境中,自謂「內照形軀如水晶宮」,實即心體靈知之性,在排除紛紜雜念干擾之後,所自動顯現出來的常寂光,也可說是人性本體固有之光,而與一般自然之光不同。適足以說明他已初步接近心性本體,遂有身心內外凝成一片,乃至通體透明之現象學顯現,決不可隨意扣以神秘主義的大帽。

而「忘己忘物,忘天忘地,與空虛同體」,更明示他已初步證到「空性」,身心氣質遂產生變化。只是從整體上看,所謂「光耀神奇,恍惚變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仍不過是在光景之中,距離真正的悟道,尚有長程的路途要走。一般說來,心力倘若未能超越動靜二相,便不能不往來波動,以致微細念頭時有起落,幻境亦隨之變現來去,當然便不可妄加執著。陽明不以神通為然,又認為幻相「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誠可謂慧眼如炬,反映他之所以出入於釋、老,目的仍為追求人生真諦,與「人生第一等事」有關,必以「悟道」或「得道」為最高標準,決非賣弄世俗時髦小術,亦無任何神秘色彩可言。

不過,陽明之所以放棄「煉習伏藏」,尚有另一原因,即「已而靜久,思離世遠去,惟祖母岑與龍山公在念,因循未決。久之,又忽悟曰:『此念生於孩提。此念可去,是斷滅種性矣。』」如果耽空滯寂,一味執著或貧戀清靜,即通常所謂墮入頑空,固然可能「斷滅種性」。但如果真能契入無相靜境,久久功力熟透,然後依體起用,如前所說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會煥發無限創造生機,則非但不會「斷滅種性」,反而能夠「長護種性」。陽明入定工夫甚久且深,乃至有「離世遠去」之思,說明他已有了清靜、自在、超越的宗教式心靈體驗,已開始步入了「結聖胎」的生命存在境域。

陽明因人生最天然純真的親情之念而放棄修習,固然不無道理,但不知道依體起用只能激活而非斷滅種性,工夫未臻究竟圓熟即主動放棄,也意味著以後必有退轉。當然,可以肯定的是,他已初步證到了空性,實已為六年後的龍場大悟,準備了必要的前期條件,即所謂「學靜入於陽明洞,得悟於龍場」。而他在龍場採用「澄默靜一」的方法悟道,悟道後特別是「居滁」期間又曾以「靜坐」方法施教,強調一旦有所證悟則必須存養擴充,顯然也與這次生命體驗經歷有關。《傳習錄》曾載他與學生的一段問答說:

問:「近來用功,亦頗覺妄念不生。但腔子里黑窣窣的,不知如何打得光明。」先生曰:「初下手用功,如何腔子里便得光明?譬如奔流濁水,才貯在缸里。初然雖定,也只是昏濁的。須俟澄定既久,自然渣滓盡去,復得清來。汝只要在良知上用功。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今便要責效,卻是助長,不成工夫。」

可證龍場大悟之後,即在陽明揭出良知說的晚年,他也並未否定「習定」工夫的重要。只是良知學說徹上徹下,直指本體,不易發生偏頗,乃是有體有用的圓融之說,所以他更突出了「在良知上用功」的方法路徑。而靜定工夫熟透之後,身心寂然,性光現前,必然氣脈流通,精神炯發,腔子里自然便會「打得光明」一片,則是龍場悟道之前,便已具有了的心得經驗,當主要受益釋、老兩家方法論的啟迪,得力於多種思想資源吸收內化的增上助緣,也是無可懷疑的事實。

而良知即為天理,天理則可內化為人的價值感,即儒家最為強調的義理:「義理本人心所內具,然非有悟證,不能顯現,悟證不是一時可能,根器有利鈍,用力有深淺,但知向內體究,不可一向專恃聞見,久久必可得之」。陽明認為只要肯用工夫,「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也表現出他對人性光明的堅信,對生命能夠與道合一的自覺,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貞定。

二、得失榮辱的超越

然而在求道的路途上,陽明儘管已試嘗了各種方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資源,但真正要在道境上有所證入,仍要到謫居龍場前後,經歷了各種人生苦難,遍嘗了非生即死的艱辛折磨,具足了孟子意義上的「動心忍性」的生命體驗工夫,才能說一切因緣條件已經完全成熟。檢讀《年譜》,即不難知道,正德二年(1507)他為營救戴銑等人,觸怒閹宦劉瑾,遭謫貴州龍場驛丞,一路追蹤阻扼兇險不斷,乃佯置衣履於江岸,因假託投江而死,終得以免除罹患,遂不能不追問存在的意義,油然升起強烈的超越性嚮往。萬里投荒,化險為夷,前途依然難測,他曾有詩記其事云: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詩中之「太空」當為心體之隱喻,「浮雲」則暗示往來於心中的榮辱得失雜念。「夜靜海濤三萬里」則指藉助於寂靜本體的內觀察照,愈加清晰地了解到意識瀑流如海濤般洶湧。而「月明飛錫下天風」更表示一切均復歸於本體靜謐光明,無限超越的胸襟情懷則隨之自然顯現。或許迫害之路便是覺醒之路,說明至遲在到達龍場之前,雖只是初步的解悟而非徹悟,但他的確已證到了「空性」,具備了在苦難中升華境界的心智能力。足證苦難乃是極為重要的逆增上緣,動心忍性亦為成就生命價值的必要環節。陽明一生每一次精神境界的磨礱與提升,均可說是從苦難中陶冶淬勵才有所收穫。

以後他屢用「太虛」比擬良知本體,用「日月風雷山川民物」等象徵一切器世間的存在,以為無論器世間的何種存在,均作不得良知流行發用的障礙;又以能夠蔽日之雲象徵七情,強調「天不要生雲。七情順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 最典型者則為「聖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賢人如浮雲天日,愚人如陰霾天日,雖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則一。雖昏黑夜裡,亦影影見得黑白,就是日之餘光未盡處,困學功夫,亦只從這點明處精察去耳!」凡此種種善譬妙喻,要皆不過旁助他人恢復心體良知光明,一如陽光穿透重重雲霧陰霾,最終必能步入萬里無雲萬里天的潔凈空闊妙境。如果分析其前後思想淵源流變發展過程,則到達龍場之前已可略見悟道端倪。

至於到達龍場後的艱難境況,則更非常人所能想像,當然也就加倍增益其所不能:「瘴癘蠱毒之與處,魑魅魍魎之與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嘗以動其中者,誠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終身之憂也。」《年譜》則載正德三年(15O8)他在龍場悟道的經過情形云:

時瑾憾未已,自計得失榮辱皆能超脫,惟生死一念尚覺未化,乃為石墎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洒洒。而從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飼之;又恐其懷抑鬱,則與歌詩;又不悅,復調越曲,雜以詼笑,始能忘其為疾病夷狄患難也。因念:「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

「時瑾憾未已」云云,說明政治高壓氣候對他而言,始終是必須時刻面對的一個嚴峻事實。而「瘴癘蠱毒之與處,魑魅魍魎之與游」,不僅象徵自然環境的惡劣,而且也暗示政治氣候的兇險,具見他的悟道,乃是同時面對政治與自然雙重非人化的惡劣生存環境,力求從雖生猶死(日有三死) 的極度困厄處境中卓然超拔挺立,從而將一切痛苦與不幸的負面遭遇,都轉化為自我完善的正面力量資源,誠可謂「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無處不為人生領悟生命真諦的實踐道場,無時不為體證生命固有美德的最佳機緣。有關龍場悟道的經過情形,陽明後學羅洪先(念庵,1504-1564)亦曾論及:

(陽明)先生以豪傑之才,邁往之志,振迅雄偉,脫屣於故常,於是一變而為文章,再變而為氣節,當其倡言於逆瑾蠱政之時,撻之朝而不悔,其憂思懇欵,意氣激烈,議論鏗訇,真足以凌駕一時,而託名後世,豈不快哉!及其擯斥流離於萬里絶域,荒煙深箐,狸鼯豺虎之區,形影孑立,朝夕惴惴,既無一可騁者,而且疾病之與居,瘴癘之與親。情迫於中,忘之有不能;勢限於外,去之有不可。輾轉煩瞀,以成動忍之益。蓋吾之一身已非吾有,而又何有於吾身之外?至於是而後如大夢之醒,強者柔,浮者實,凡平日所挾以自快者,不惟不可以常恃,而實足以增吾之機械,盜吾之聰明,其塊然而生,塊然而死,與吾獨存而未始加損者,則固有之良知也。

羅氏認為生死利害,根本便無一毫能加損於貫通形上與形下兩重世界的良知,亦即陽明所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均指形上超越的心性本體,一旦證入其中,便知人人具足,本無生死流傳,更遑論得失榮辱。這顯然是一種反諸已而從其源的方法,所謂「源」固然即內在於人人均有的本心本性之中,但也是一切存在和價值的根源,一旦證取便意味著對人生與宇宙的真實有了徹底的了解,構成生命邁向成聖成賢終極性的「至善」境域源源滾滾不斷的上進動力。。當然,具體到陽明龍場悟道的前後過程,則是先破得失榮辱關,然後再更上層樓,不斷進入生命新境,徹底跨越生與死(存在與不存在)的大關大隘的。儘管「利、害、毀、譽、稱、譏、苦、樂,能動搖人,釋氏謂之八風」,欲從其中超拔而出,已屬不易,但如果與生死大關大隘相較,則顯然後者更具有本根性或本源性,也就更加難以真正做到徹底超越。

蓋揆諸古今,曠觀東西,均可說是「人生生死亦不易,誰能視死如輕塵?」陽明自己也說:「死也者,人之所不免;名也者,人之所不可期。雖修短枯榮,變態萬狀,而終必歸於一盡。君子亦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與終極目標追求的緊迫性,二者之間的衝突更不能不造成生命內部的焦慮或緊張。

王陽明心學

|為往聖繼絕學——鑄造心學傳播第一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龍場悟道之事上磨練工夫(三)
王國維一去 國學少了半壁江山
王陽明心學念得庸俗 你也自己庸俗
心學小說連載 照心齋09
「致良知」「事上磨」「無中生有」創大業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榮辱得失漩渦中的章士釗
靳雲鵬的榮辱浮沉:宦海失意,商界得志
王陽明:事上磨鍊,榮辱泰然
榮辱與共!不論勝敗你們都是英雄!尤文和皇馬值得球迷獻上掌聲
淚盡而逝,曹雪芹:在寫誰家的盛衰榮辱?
永別了,鬥士!李敖最經典的10句話,看透人世間的榮辱沉浮
榮辱得失雲煙過,轉眼就被風吹散
鹿晗:喜歡他榮辱不驚淡泊名利,拿得起亦能放得下,活的瀟瀟洒灑
綏遠抗戰的寶貴照片:回顧過去的榮辱,每一張圖都值得我們珍藏
唐朝一代名將,功勛赫赫,生死榮辱都離不開三個裴姓人
李妍靜 心如止水和榮辱不驚的平和,是一個人終於可以靜靜的坐在山河之巔
品讀古人六戒,修得榮辱不驚心!
淡看人生,修一顆平常心,榮辱得失不計較!
地圖上看滿清296年的榮辱興衰,中國疆域越來越大但腰卻越來越彎
歷史上李世民真的一心鍾情於楊如意嗎?看亡國帝女的榮辱一生
淺談傳統武術的榮辱及復興
無論禍福榮辱,都能夠從容待之
福禍,得失,成敗,榮辱,一切終將成為過去
二條城,德川家族的榮辱成敗
中國歷史上超強軍師排行:智者都有一個共同點,知榮辱,懂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