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我們為何熱愛用遊戲惡搞川普?

我們為何熱愛用遊戲惡搞川普?

用惡搞的波普藝術抵禦嚴肅,正逐漸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GIF/1.4M

雖說galgame發源於日本,但越來越多受到「黃油」文化感化的英語國家人民也開始開發自己的「黃油」,比如美國人近日就在steam上架了他們開發的一款名為《留下!留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Stay! Stay! Democratic People s Republic of Korea!)的galgame。在這款遊戲中,你將扮演一名在前往韓國旅遊的途中,卻意外地跑到了隔壁國家的首都——平壤的美國大兵。之後就像很多AVG那樣,你受到了兩名熱情而可愛的朝鮮女兵的款待。遊戲中有如「主體思想像」這樣的平壤地標,也因為朝鮮是神秘而嚴厲的國度,身為美國大兵的你仍然需要格外小心,避免被當作間諜射殺或處決,迎來bad end。

《留下!留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美妙又危險的朝鮮艷遇

儘管美國人惡搞朝鮮不是第一回了,光是在遊戲領域裡往前翻也有惡搞鑫月半大戰美國人、仿《魂斗羅》的移動遊戲《Glorious Leader!(光榮領導人!)》。如果把範圍擴大一點,我們會發現ACG中以政治為題材,目的在諷刺時政、單純玩梗、科普歷史甚至輸出(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某種政治立場、價值觀的作品很多。舉近一點的例子來說,動漫領域就有萌化講述中國近現代史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和國家擬人萌化的日漫《黑塔利亞》。而這種以政治為題材的ACG作品可以算作是當下新生的「政治波普」作品。

Glorious Leader!(光榮領導人!)

起源與發展:波普藝術與政治波普

在講政治波普之前,還得先提一下它的母類藝術形態:波普藝術(POP arts)。波普藝術20世紀中期起流行於英美,以流行的商業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為題材,採用的創作手法多為拼貼、批量複製、印刷等。波普藝術反映的特徵是工業化和商業化的,追求表現出通俗、短暫和廉價的質感。

波普藝術對後來藝術發展及其衍生子類藝術形態的一大影響來源於60年代波普藝術家安迪·沃荷的獨特風格。安迪的題材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稀鬆平常的物品(大多是商業/工業標誌性物品或流行符號),可口可樂、米老鼠甚至毛澤東和瑪麗蓮·夢露都成為他的波普藝術的主角。波普藝術的一大貢獻就在於打破了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從此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與瑣碎的日常生活分離的「神聖行為」,作者們的目光開始轉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以瑪麗蓮夢露為題材的波普藝術作品

由這樣的波普藝術中衍生出來的政治波普,一方面繼承波普藝術的「打破日常生活與藝術的邊界」的思想,將主要題材集中於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不可忽視的政治領域;另一方面,繼承波普藝術追求通俗、短暫特別是廉價感的特性,將其所表現的政治主題矮化消解,這使得原有(主要是80-00年代,與當下相區別)的政治波普作品所展示的大多是批判、反思和嘲弄形而上的政治話語。如中國波普藝術家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作品,就是將文革宣傳畫與可樂、耐克等西方消費廣告拼貼在一起,創造出一種莫名的荒誕與魔幻感。

王廣義「大批判」系列作品

原有的政治波普作品的表現形式大都是圖畫或雕塑這樣的傳統藝術形式,不過隨著時代發展,特別是隨著網路普及化和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和遊戲(Game)這樣新興的藝術形式(或者保守一點稱之為文化傳播方式)的發展,政治波普早已不局限於傳統藝術領域,而滲透到了ACG作品之中。ACG作品中出現政治波普的因子,除了跟任何創作者都會面向其他各個領域探索靈感有關外,還和當今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創作者和作品受眾的心理狀態有關,留待後文再表。

世新而事易:政治波普在當下的變化

如前所述,原有的政治波普作品的主題是批判、反思或是嘲弄形而上的政治話語,這與其創作者自身所處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連。波普藝術雖在英美產生,但政治波普形成並迅速發展卻是在80、90年代的蘇聯和中國。遭受政治環境和日常生活雙重巨變的中蘇人民,對之前幾十年來盛行的形而上政治話語進行反思,並由於文化環境的逐步開放了解到了西方的波普藝術,由此誕生了政治波普。此時的創作者和受眾們都經歷過嚴肅、瘋狂的政治年代,這樣反思、批判舊有政治話語的作品自然是主流。

指向因「同質化」而成為資本主義象徵的可口可樂的經典政治波普作品

然而時代繼續向前發展,年輕人們逐漸佔據了當下社會的主要話語權。80-90年代出生的創作者們和90-00年代出生的受眾們並沒有他們的前輩們那般對於政治的切身感觸。相反,作為沐浴在網路和ACG文化中的一代人,他們從虛構的漫畫、動畫、遊戲和網路中產生了新的認知與審美系統。政治波普也從原本批判、反思、嘲弄形而上的政治話語轉換到了藉助流行手段(也就是ACG)、流行符號(如萌化、表情包)對政治主題進行最輕鬆同時也是最直接的批判。於是批量複製、拼接領導人頭像與消費主義文化符號這種較為隱晦、荒誕的批判與嘲弄,變成了直接把朝鮮領導人醜化成動畫中的好色蠢豬,或者直接把美國總統特朗普扔到手術台上供人大卸八塊的《外科手術模擬器》。

更進一步講,當下的政治波普已經脫離了對政治主題的反思、批判與嘲弄,只是單純、直白地表達對日常生活中政治事物的具體感受(當然如果感受是對政治事物的憤懣或不滿的話,那麼具體表現還是比較接近原有政治波普的批判、嘲弄主題)。如前段時間火過的「社會主義系列表情包」,同樣是利用舊政治宣傳畫,但和前面提到的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作品不同,其所想要表達的已和政治主題無關,只是單純喜愛舊有的、刻板的政治宣傳畫與新潮的、娛樂的文字部分碰撞產生的反差樂趣。

曾經風靡一時的「社會主義表情包」

時代的囚徒:當下政治波普作者與受眾剖析

當下ACG作品中的政治波普因子有不少,大都直接以政治事物作為主角或者主要賣點的遊戲和動畫,而其中穿插玩政治梗的動畫如《銀魂》、《女子落語》和《摸索吧!部活劇》等更是數不勝數。政治波普在當下為何如此受到創作者和受眾們的偏愛?在當下時代背景的影響下,有著不同需求與焦慮的創作者和受眾都在政治波普中找到了自己的所需。

從創作者們的角度來看,在當前這個後政治、後意識形態(相對於意識形態高度對立而得到強調的冷戰時期)的時代,社會對反諷性的包容力更強,同時創作者們自身又成長於和平富足的社會環境下,培育出他們或多或少的玩世不恭的社會態度。以前看似「大不敬」的諷刺愚弄創作也能被接受,於是才有了萌化(簡化)政治的《那兔》和《黑塔利亞》,各種惡搞醜化某國或者政治人物的遊戲和動畫。

已被用作意識形態輸出的《那兔》也是一種政治波普

舉例而言,像《那兔》這樣簡單萌化(甚至帶有明顯的褒貶意圖)政治事物與歷史事件的作品,往前只有小林源文的漫畫《貓屎一號》(兔子=中共=中國大陸 這個梗就是這部漫畫提出的)以及最早用動物萌化表現政治事件的動畫作品《幸福物語-企鵝故事》。然而《貓屎一號》並未如《那兔》那樣明確地表現出褒貶,而《企鵝故事》則更清水,只是用了企鵝作為萌化(或者說是試圖用可愛的形象造成的反差增強感情渲染),實際上講的是關於越戰的反戰故事。可以看出,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對惡搞反諷的包容度上升,創作者們有了更大的自由可以玩政治梗。

《貓屎一號》以動物代指政治實體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那兔》

但社會環境變得包容只是外因,身為擁有更多知識與考量的創作者們,不會僅僅因為「有這麼做的條件」就去做,他們需要「不得不這麼做」的衝動,也就是內因。由於社會的人是時代和社會背景的產物,內因自然也是要回到時代背景中去尋找。

《幸福物語-企鵝故事》應是最早用動物萌化表現政治事件的作品

這個時代既是一個多元包容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當信息,特別是可以用來偽裝成「知識」的信息變得觸手可及之後,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民粹主義對「精英意識」的虛無化。日美這樣的發達國家民粹思潮自前信息時代就存在,當下更是泛濫,特別是特朗普的上台更證實了一點;中國雖然以新興中產階級為代表的精英階級的自我意識才覺醒不久,但去較能體現「精英意識」的知乎網一搜便知,「有哪些反智主義的表現?」這樣的問題已經可以看出精英階級也確實感受到了來自民粹的威脅。不過中國由於審查的國情,所以批判類的創作者幾乎沒有,但這種精英意識虛無化的壓力讓部分人成為了其他國家批判政治作品的受眾。而在民主選舉的日美等國,由民眾選舉產生、但常常脫線的政治人物便成了「民粹之惡」的象徵物,面對精英意識虛無化而產生沉重心理陰影的創作者們自然把靶子對準了政治人物,於是或批判、或惡搞,或純粹玩梗、或有意諷刺地創作了越來越多以政治事物為題材的作品,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含有政治波普因子的ACG作品。

日劇《Legal High》中對民粹主義的批判

這些作品的受眾也是受到同樣的時代和社會背景的影響,但受眾們對於ACG作品中的政治波普因子為何喜愛的原因和創作者們又有些不同。從作品個體上講,由於可以被判定含有政治波普因子的作品太多,受眾們喜好它們的理由各有不同。如喜歡《那兔》和《黑塔利亞》是希望能輕鬆地了解歷史事件;也可能有人是純粹獵奇想看看各國領導人被如何惡搞而買了那些惡搞遊戲;也有人既不喜歡也不討厭《銀魂》等動畫中惡搞的政治人物,只是單純享受搞笑捏他的樂趣。

動畫《銀魂》惡搞在記者會上失態嚎哭的貪污議員野野村龍太郎

不過整體上受眾們偏好這些帶有政治波普因子的作品是有更深層次的共通點的。這些作品中對於政治事物毫不忌諱地大肆惡搞,透露出來的肆無忌憚、隨心所欲的傾向與當下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被壓抑、或不能充分釋放的快樂原則的生活態度是相通的。同樣生長在和平富足、政治氛圍不濃的後意識形態時代的他們,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以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為核心的快樂原則的生活態度。這種目空一切、盡情放縱的本我衝動與ACG作品冒著「被查水表」的風險進行政治惡搞和諷刺的肆無忌憚重合了,由是政治波普的ACG作品得到了一定意義上穩定而堅實的受眾。有了願意用心去做的作者和願意為之買單的受眾,ACG作品中政治波普現象的流行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愛你川普」,這種可以肆無忌憚惡作劇的快樂吸引了受眾

當下特殊的時代背景既孕育了不同以往的新型政治波普作品,也孕育了比原有的政治波普藝術更為廣大的創作群體和受眾群體,二者形成了互為因果的緊密循環,囚禁在這個信息化、多元化、後現代化和虛無化的時代的一片混沌之中。

政治波普對「嚴肅」的二重消解

政治波普這一藝術流派在誕生之初就是帶著「消解嚴肅」的特徵和目的,原本是嚴肅之極、充滿權威的政治話語與意識形態,在政治波普面前被消解成可供觀者玩賞評論的作品,這是其對於政治的一重消解。但是隨著時代變更,ACG作品中和網路上出現的不以嚴肅批判或者反思政治話語為目的,而只為了單純的有趣或是表達感受而存在的新型的政治波普因子,又是對原本更加嚴肅、抱有更深遠立場和考量的政治波普的嚴肅性的消解。在這二重消解之中,政治波普不但沒有因被消解嚴肅而消逝,反而以新的姿態在新的藝術形式上繼續發展。這種消解與發展之間弔詭的關係,讓人更加期待今後的政治波普因子和ACG作品會有怎樣的發展。

GIF/468K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網易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微信ID:play163

喜歡我 就關注我吧~網易愛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玩網 的精彩文章:

遊戲質量說了算!索尼表示無懼微軟天蠍座
快來學習看動畫的正確姿勢,不要再當萌新了!
慘遭打臉!《為戰而生》開啟免費體驗模式
PSVR累計銷量突破百萬 索尼承諾加快供貨
索尼高管談主機兼容:很多人需要它但用得不多

TAG:愛玩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愛吃愛玩愛美的我們,怎麼能禿!
球迷高喊「我們愛喬治」?威少:我比你們更愛!
我們動漫愛好者,怎麼就不愛國了?!
有那些遊戲「神改」電影可以征服我們?
我們為什麼愛花時間看別人玩遊戲?
還好,我們還熱愛著越野
「邪典」肆虐,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
我們該如何去愛?
我們畢生熱愛攝影是為了什麼?
我們為什麼喜歡文玩?
神奇寶貝:把准神都放著不用 小智是真傻嗎?我們都被他騙了!
《魔獸世界》懷舊服受老玩家質疑:這樣的誠意,讓我們如何感動?
我們都愛「武大狼」
普洱茶,我們喝什麼?
我們懂得孩子的愛嗎?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愛國巨嬰?
流感肆虐,我們能做什麼?
我們為何不能像巴西那樣搞青訓?
你們撒狗糧我們撒兔糧!《比得兔》情人節甜蜜混搭CP「給你好看」
別再解析「青蛙旅行」了!我們就「佛系」的玩兒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