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街老樹、賣豬耳經的老鞋匠

老街老樹、賣豬耳經的老鞋匠

師範學校拆了有些年歲了,翰林華府都開發了好幾期了吧。如果沒有記憶里的殘存,似乎這所建國前就存在的學校並沒有存在過一樣。

法桐樹還是那麼的粗壯,行道兩旁的它們都已經手牽手了,葉子相互摩挲著,枝子搭在一起,將細小的路拱衛呵護在綠蔭下。試想想看似乎再也沒有那一段路上能有如此年齡大的樹了呢。很久很久以前,大約近三十年前吧,廣播局那條路上栽的是芙蓉樹,一到這個世界,從東皋山上望下去,一條緋紅的雲霧似乎就流淌在街衢上,淡淡的幽香像如今的霧霾一樣那麼隱隱約約的纏人,如果再想想花主晴雯那身世著實讓人難以釋懷。

老街、老樹、老的補鞋匠的攤子,相互偎依在一起,溫暖著一個丁字路口的角落。放佛前些年牆上是開了一個門的,門外擺著一些塑料的生活用品,那時我竟然沒有發現補鞋匠在這裡守著他的小攤子。直到門被壘砌成牆後,小攤子才赫然顯現出來,放佛退潮的海灘上被遺忘的一坨海蠣子呢,突然狠顯眼的出現在那裡。

老鞋匠需要戴著老花鏡來修補那些形形色色的鞋子了呢。紅著眼圈邊的老鞋匠系著那麼萎黃荷葉般的圍裙,安坐在交叉上,守著鞋跟、拉鏈、鶴嘴錘、四棱黑釘、鉗子、螺絲刀等雞零狗碎的東西,當然斷斷少不了一架手搖的釘鞋機,還有一隻木箱,木箱上陳列著桃木的小劍、金剛杵、桃核小籃子,竟然還有幾粒雪白的豬耳經呢。

豬耳經可是小孩子辟邪的好東西。據說不超過三歲的小孩眼睛清亮,能看見大人所看不見的東西。因此有時會無緣無故的遭祟,這個也自然有攘除之術,如果能避險迷信,而多說明有一些民俗文化氣息的,在沂水自然離不開黑狗牙、桃核小籃子等小物件兒,比較珍貴的就是豬耳經。豬耳經就是豬的聽骨罷,如果作為辟邪用時是斷斷不能煮熟的,非得要生劈了豬頭取出來拾掇乾淨陰乾好了才行。倘若煮熟就不會靈驗了的。

老鞋匠守著他的這麼個攤子,沒活絡的時候就閑扯嘮嗑,家常籬笆短的,頭頂上的法桐葉子小孩巴掌一樣一天一天變大,從黃嫩到老熟的墨綠為他撐起遮蔽陽光的花傘。風有一搭沒一搭的吹,來來往往車輛滴滴滴地響,彷彿在塵世,可又那麼似乎隔著一堵清凈的牆,關心也好、不關心也罷,日頭從東到西一寸寸的升起落下,歲月的深久似乎只是鐫刻在牆上,可不經意間人都隨著一起老了呢,只是整天日介地磕頭碰面的,覺不到龍鐘的老態已經馱在脊樑上了呢。

當活絡來了,老鞋匠還是那麼慢條斯理,即便一天也就遇到這麼個活絡也不見得他撒急冒煙的;那些脫下一隻鞋來翹著腿站著的,也不見得是多麼心急火燎,畢竟修一次鞋子不是生活中多麼一件值得算計的事情呢,有些人不到趿拉著還不撒急呢。

鞋子都隨人性呢。什麼樣的身份、性格穿什麼樣的鞋子,不是說從臉上看女人、從鞋上看男人么,似乎確然是有道理的。磨破了底子的貼牌耐克差不多就是長個子的半大小子的、翻毛牛皮的似乎家裡有在國營工廠上班的,還是前些年景氣好的時候發的福利、三接頭的歪了後跟定個掌,說不定是孩子替換下來的捨不得扔的;那些輕巧地幾乎沒怎麼沾水的兩頭翹的運動鞋,八九不離十是些早晨背著劍囊舞著扇子、晚上還要跳廣場舞的退休老幹部所有的。

其實不管他主家身份卑微顯貴,鞋子穿到一定的地步都會脫線、磨偏、開膠、裂口啥的毛病,都得到鞋匠攤子上修理一下才能繼續履行職責使命呢。老謝講的攤子就是這麼個鞋子的醫院,他就是那嚴肅認真又不乏風趣的醫生罷。

干到這麼個年紀,經手了多少雙鞋子真的說不清楚,反正三塊五塊的貼補著家用,老鞋匠覺得很滿足,只要身體還允許就想一直幹下去。只是最近聽說中心街要大修,到時候不知道這法桐樹、那三角公園幾塊大石頭代表的奶奶廟的遺迹,以及還有他的攤子啊,還需要存在不存在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鄉郎圖志 的精彩文章:

TAG:鄉郎圖志 |

您可能感興趣

太牛了!蓑衣匠、草鞋匠、木工匠……三明尤溪再現老手藝!
清朝末年民生老照片,衙役帥氣顏值好,補鞋匠寄宿街頭養家糊口
小鞋匠傳奇
皮鞋匠被老宰相招為女婿,邊關挂帥未損一兵一卒退了敵兵
小精靈和鞋匠
城市老鞋匠的退與守:擺攤修鞋23年,昔日老房變成高樓大廈
東方陽熹:三個皮鞋匠在一起還是皮鞋匠
李蓮英的奇蹟人生:補鞋匠成慈禧最愛的大太監,2個兒子留學海外
黛安娜婚禮那天藏在鞋子里的秘密,這個小心機辛苦鞋匠了
當中國書協副主席遇到街頭練書法的修鞋匠……
「金陵第一街」有位鞋匠老爹:作品成政府禮物,羅格等名人都來訪過
聖鬥士:在美斯狄眼裡,穆只是一個鞋匠!不然她真敢叫板黃金?
皮鞋的清潔和保養大有學問,一個合格的擦鞋匠也沒那麼好當!
除了把香奈兒包包剪了做鞋!這個頂級鞋匠還造了雙 「神鞋」!
鞋匠送乞丐一雙破鞋,幾日後乞丐送來個孩子管他叫爸
獨腿擦鞋匠街頭擦鞋13年:憑自己本事來大城市闖一闖
因為堅持手工製作,受到了黛安娜王妃的青睞,成了皇室御用鞋匠!
《皮鳳三楦房子》:汪曾祺筆下的這個修鞋匠,是故鄉的真人真事
父親是窮鞋匠出身,而且還沒有土地,兒子卻成為了一代偉人!
菲拉格慕家族:從匠人到大師,從窮鞋匠到三代傳承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