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次參加數學高考,人工智慧半小時做完兩套題,都上了100分

第一次參加數學高考,人工智慧半小時做完兩套題,都上了100分

7日,人工智慧機器人準星AI-MATHS,首次公開挑戰高考數學考試。通過對2017年高考北京文科數學卷和2017年高考文科全國卷II和進行挑戰,它分別用時22分鐘和10分鐘,獲得105分和100分的成績。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國家863計劃類人智能項目專家胡國平表示,AI-MATHS已達到較高水平,未來將應用在輔助數學教學等方面。

工作人員公布AI-MATHS最後得分

最快10分鐘做完一套考卷

AI-MATHS是依託清華大學大數據、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識別等前沿技術,研發的一款以自動解題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慧系統。

當天考試前,專家組通過技術驗證確認其在完全掐斷題庫、斷網、無人干涉、僅有12台伺服器的情況下進行考試。18:28分,工作人員將2017年高考北京文科數學卷作為首套考題錄入系統,僅22分鐘後AI-MATHS完成答卷,成績為105分;隨後2017年高考文科全國卷II再次錄入,系統僅10分鐘完成,成績為100分。

AI-MATHS正在挑戰數學高考

「丟分則主要在應用題上,可能它不明白題目的意義。」參與評卷的成都七中數學教師祁祖海說,AI-MATHS在計算題上與人類差別不大,但在一些大題的解題策略上略有不同。「有一道立體幾何題,它不按套路出牌,解得比較妙;有道概率統計題,裡面涉及『教師人數兩倍多於男學生』它就沒有理解。總體達到班上中等學生水平。」而讓祁祖海感到奇妙的是,一些證明題AI-MATHS還得到了步驟分,「就是說結果雖然錯了,但之前的正確解題步驟也得分了,可能是後面的解題知識點它用錯了。」

用檢驗人類智能的方式檢驗機器人

「人工智慧的發展分為計算、感知、認知三個階段。認知階段是當前人工智慧的難點。」胡國平舉例說,讓機器人意識到「把一個蘋果吃了,這個蘋果就沒有了」這就是認知。而之所以選擇數學高考,也是因為比較語文、地理等科目,數學的語言體系較為封閉,便於人工智慧認知。

工作人員錄入考題

「此次也是人工智慧首次公開挑戰高考題目,我們挑戰的目標就是以檢驗人類智能的方式,來檢驗人工智慧。結果看來比較理想。」胡國平說。據了解,研發的AI-MATHS的核心團隊於2015年參與了由科大訊飛牽頭承接的國家863課題《基於大數據的類人智能關鍵技術與系統》,並主導子課題《初等數學問題求解關鍵技術及系統》此次公開測試成績也將作為該課題階段評測的重要指標。

未來將幫助學生告別「題海戰術」

「數學解題機器人應用主要在兩方面,一是輔助教師閱卷,二是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薄弱緩解推送知識點等,幫助學生告別題海。」胡國平說,此次AI-MATHS的學習量僅500套試題左右,練習量實際上是僅為普通高中生的一半。

目前,AI-MATHS團隊已研發了可自動批閱主觀題的「準星智能評測系統」等AI教育系列產品,並在進行項目試點和成果轉化。其中的「準星智能評測系統」就是一支智能筆加上後台的人工智慧系統,學生用這支筆來答題,系統就能對學生答題的數據進行全過程採集,對並對學習力進行「畫像」。

數學老師現場打分

「哪裡寫得快、哪裡寫得慢,出哪些錯、推理有什麼缺陷,系統全能知道。」成都準星雲學科技有限公司CEO、清華大學蘇州研究院大數據中心主任林輝說。AI-MATHS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意味著各種模型與人工標註的人財物成本將被大幅降低,「AI-MATHS在今後加大訓練強度後,可迅速提高質量並實現數學教育的廣泛應用。由於AI-MATHS的模型、演算法是彈性的、可拓展的,未來準星AI-MATHS將不僅限於教育領域,還可以在金融、醫療、交通等眾多領域實現遷移發展。」

註:文中圖片由成都高新區提供

編輯:王小龍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提速換擋」,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成長期!這份成績單亮了
中國連續五年成為這個領域的最大投資國!今後打算這麼做
你看不見我,我的「隱形斗篷」有「魔法」
「超級細菌」藏身京津冀揚塵中
忘記自拍桿吧,試試這些「會飛的相機」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