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原子內部電場首次在顯微鏡下現形

原子內部電場首次在顯微鏡下現形

科技日報東京6月7日電(記者陳超)日本東京大學柴田直哉准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目前最先進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STEM)和多分區檢測器,首次成功觀測到金原子內部電場的分布情況――該電場分布在原子核與電子云之間不到0.1納米的區域內。最新成果對觀察原子內部精密結構極為重要,使未來直接觀察原子間如何結合成為可能。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電子探針的大小決定對影像的分辨能力,目前最先進鏡片技術的影像分辨力可達0.05納米以下。電子探針可以檢測出由原子產生的散射信號,因此可實現原子可視化。儘管到目前為止,電子顯微鏡可觀測到原子,但直接觀察原子內部結構(原子核及電子云)卻極為困難。

研究小組使用分辨能力達0.05納米以下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和他們開發的多分區檢測器,對一個金原子內部進行觀測,結果發現,在帶正電荷的原子核與帶負電荷的電子云之間電場的影響下,電子束的行進角度和位置發生了變化,從而直接觀察到了原子內部的電場分布,成功捕捉到了原子內部電場從原子核向電子云方向涌動的情形。

目前,電子顯微鏡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電子信息工程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尖端基礎研究領域;也在半導體設備、醫療、信息通信、能源等產業「大顯身手」。提高電子顯微鏡的性能,對納米技術研究尤為重要。該研究小組的下一步計劃是,挑戰直接觀察原子間如何聯繫結合這一難題。

該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訊》網路版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天皇退位法案9日生效 將堅持「男系男子」
警惕另類養生變身暴利營生
伊朗議會大廈槍擊事件致2人傷 襲擊者疑劫持人質
上萬公里的洲際導彈竟然打偏飛向美國本土 導彈是想回家了嗎?
中國電推型戰艦將成潛艇的噩夢:悄無聲息深海獵魚

TAG:東方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宇宙射線揭曉地球閃電風暴中的電場強度
電動汽車頻起火,半數發生在充電場景,電池安全成行業瓶頸
史上首次!日本東京大學採用電場、紫外線、柱狀液晶實現邏輯運算
5年生存率翻番!這種全球範圍內首次獲批的電場抗癌黑科技,是腦部腫瘤治療領域近10年來最大的突破丨奇點搜神記
電場「引爆」癌細胞?這個黑科技背後原理究竟是啥?
施加外電場 為二維電子流向安上「紅綠燈」
風電場變電站進站道路設計要點
納米反應器中實現「閃電級」電場精準調控化學反應
全球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場將於英國沿岸開始運行
我國四大風力發電場
磁場、電場等各種看不見的「場」是不是算物質?
電場「引爆」癌細胞!近十年來最具科幻色彩的抗癌黑科技已登陸中國,超多動圖深度揭秘丨奇點深度
科學家發現蜘蛛可以利用地球感應電場飛行
康奈爾大學:用電場控制原子級薄磁體取得進展
三峽新能源永安貢川風電場項目計劃年底具備首批投產條件
腫瘤電場治療在港上市,這到底是啥黑科技?
雖然沒有翅膀,但蜘蛛能靠地球電場「飛航」
這種生物身上隱藏著頂級的科學奧秘,它能藉助電場飛行幾千公里
雖然沒有翅膀 但蜘蛛能靠地球電場「飛航」
全球首款腫瘤電場治療在港上市,將改變膠質母細胞瘤的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