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魚躍龍門——漫談宋元玉魚

魚躍龍門——漫談宋元玉魚

祝莘莘學子金榜題名、魚躍龍門!

自商周時期以後,以玉作魚者僅零星出現,未形成流行之風。及至宋元時期,由於城市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擴大,玉器的神秘宗教禮儀色彩減弱,風格始向具有強烈的世俗化傾向和濃厚的生活氣息發展,有關魚題材的玉器復又大量出現。此期可謂古代玉魚發展史上第二個高峰階段。

宋代玉魚發現較多,且形式更加豐富,根據造型的差異,大致可以區分為三類,下面分類述之:

第一類:細長身,形似鯊魚。魚昂首翹尾,作跳躍狀。此類玉魚通常與他物複合,罕見單個形態,所複合者多為荷蓮,荷葉邊緣向內翻卷。魚眼多數為實心鑽磨成的小圓坑點,亦有薄璧管鑽套打形成的細陰線環眼。魚首端弧圓,口微張,腮部以斜刀碾琢的一道寬弧線刻畫。魚身光素無鱗。浮雕腹鰭,凸出體外,呈遊動狀;背鰭豎立;尾部略分叉,且呈曲面狀擺動;表面均陰刻整齊的陰線紋。但凡邊緣部分,如鰭、尾、蓮花、蓮葉等邊緣,大多雕成鋸齒形。

第二類:短圓身。此類多為單體出現,造型胖圓,小巧可愛。眼部一般為多條陰刻線拼接而成的圓形。除無鱗魚外,此期尚有雕出鱗紋者,皆作陰刻平行線交叉而成的網格狀。背部腹部之間偶見方形天地孔。

第三類:寬扁身,可能仿生自鱖魚。魚身扁而寬,呈靜態匍匐狀,動感較差。大圓眼,魚嘴以減地法雕琢,大口微張,厚唇。背鰭發達而聳立,魚尾較寬,表面皆琢粗陰線表示鰭骨。此類流行於南宋時期,整體造型已接近元代玉魚。

有元一代,是古代玉魚發展史上一個較為重要的時期,此期之風格多以質樸粗放的形式表達生命的躍動,但在細部刻划上則追求精緻而一絲不苟。

玉魚在元代形成傾向性之品類,即造型主要仿生於鱖魚。這種魚體側扁,大口,下頜突出,背部隆起,硬棘發達,魚鱗細密;性兇猛,肉質鮮嫩,生長快,適應性強,在我國各大河流湖泊均有產出,是名貴淡水食用魚類之一。唐朝詩人張志和在其《漁歌子》寫下的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讚美的就是這種魚。因鱖魚的「鱖」字與富貴的「貴」字諧音,寓意「富貴有餘」,故元代玉魚常仿鱖魚之形。

綜觀考古出土資料,以及典型傳世品,可將元代玉魚的特徵歸納如下:

身形寬闊平扁,頗矯健,整體具有遊動感。

大口微張,厚唇,下唇突出,嘴角向下方拉長;魚眼通常在圓圈後側加琢一個半月形的眼眶,俗稱雙眼皮,亦有以圓環紋作目者。

魚鱗用直陰線縱橫交錯而成的細密菱格紋表示,線條粗獷有力,規則不亂。

魚鰭較為完備,腹鰭緊貼腹下,臀鰭舒張,背鰭發達而聳立,表面皆琢粗陰線表示鰭骨,線條剛直有力。

魚尾較寬,狀摺扇、芭蕉葉,寬度約佔魚身之一半,表面一半裝飾有放射狀的鋸齒紋,皆上翹。

背部和腹部之間,常對鑽貫通天地孔,可穿系綬帶作佩飾之用。

參考文獻:

丁哲:《中國古代魚形玉器的造型特徵》,《收藏界》2010年第5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玉鑒定秘籍 的精彩文章:

TAG:古玉鑒定秘籍 |

您可能感興趣

魚躍龍門銅鏡
玄幻 魚躍龍門
黃仙故事:黃仙巡河,攔截鯉魚躍龍門
天降瑞氣魚躍龍門,奇秀山水錦鯉作畫!
漫畫:鯉魚躍龍門!國漫巔峰,畫風超棒!
十二星座周運勢:金牛喜憂參半,雙子鹹魚翻身,雙魚座魚躍龍門
魚躍龍門 寓意非凡
魚躍龍門(民間故事)
巨型燈飾「魚躍龍門」中秋將現新加坡
趙麗穎:寒門出貴子,鯉魚躍龍門的路並不好走
鯉魚躍龍門,曲鱔成龍,民國梟雄:杜月笙
趙迎原創歌曲《魚躍龍門》
財運興起,鯉魚躍龍門,12日三大生肖鹹魚翻身!
喜報送家門,國慶節四大生肖鯉魚躍龍門,金錢地位雙豐收!
三月鯉魚躍龍門,財運能一飛衝天的生肖
最容易魚躍龍門妻憑夫貴,迅速晉陞為豪門闊太的三大星座女
恭喜這些生肖3月走好運,鯉魚躍龍門,一飛衝天
四月份能魚躍龍門擁有錦繡前程的四大生肖
狗年有利於拓寬財源,鯉魚躍龍門的生肖
今年鯉魚躍龍門步步高升的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