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手機wifi基站微波爐 世界衛生組織稱電磁輻射危害研究滯後

手機wifi基站微波爐 世界衛生組織稱電磁輻射危害研究滯後

「手機已經從2G技術升級至5G技術,但相關電磁輻射是否會造成危害的研究相對滯後,世界衛生組織希望健康領域的研究能夠儘快跟上技術發展。」 世界衛生組織電磁輻射項目組長艾米麗·范德瓦特7日在2017年國際生物電磁學會學術年會上表示。

隨著移動通訊的發展,手機使用頻率不斷發展,無線充電技術、電磁波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因此世衛組織呼籲推進電磁輻射的前瞻性研究。

近年來,隨著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普及,電磁輻射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影響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但是否帶來危害?帶來什麼危害?卻始終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打開百度搜索,輸入電磁輻射的關鍵詞,能找到相關結果約13,200,000個,找到相關新聞約32,200篇。

在各種各樣的文章中,一半認為電磁輻射會給人體帶來各種危害:

比如電磁輻射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變的主要誘因;

電磁輻射對人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直接傷害;

電磁輻射是造成流產、不育、畸胎等病變的誘發因素;

過量的電磁輻射直接影響大腦組織發育、骨髓發育、視力下降、肝病,造血功能下降……

but

也有一半的文章強調:

WiFi路由器輻射劑量非常低,幾乎可以忽略;

我國對基站電磁輻射管理有嚴格要求,國家標準遠遠低於國際標準限值;

手機、電吹風、微波爐已經不稱之為「輻射」,一般稱為「電磁環境影響」,對人體安全不構成威脅……

真相到底如何?環球智庫儘可能地搜集了近年來國際上通過實驗數據得出的研究結論,以便儘可能的還原電磁污染的真相。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電磁污染?

電磁輻射又稱電子煙霧,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電磁輻射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場。

在電磁波譜中,放射性物質產生的伽馬射線,宇宙射線和X光具有這種特性,被稱作「電離性輻射」。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壞分子化學鍵的電磁場稱作「非電離性輻射」。

組成我們現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電磁場的人造來源,像電力(輸變電、家用電器等)、微波(微波爐、微波信號發射塔等)、無線電波(手機移動通信、廣播電視發射塔等),此類電磁波為非電離性電磁場。

電離輻射可產生較大的能量,能夠破壞構成人體組織的分子,其危害已經被普遍認識。電離輻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機體的全身性反應,幾乎所有器官、系統均發生病理改變,但其中以神經系統、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統的改變最為明顯。

電磁輻射中,高壓輸電線等工頻磁場已被確認與兒童白血病相關,我國《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對工業、科學、醫療應用中的電磁輻射以及高壓送變電中產生的電磁輻射的設計、施工、投產和監督都進行了規定。

那麼,由家用電器、手機、微波引起的非電離輻射,對身體影響如何?

1 電磁輻射致癌嗎?

實際上,關於手機輻射與癌症之間的關係,幾乎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又一場口水仗,因為總會有各種形式的研究成果出現。

經過數十年爭論,在2013年終於有了一個暫時的「定論」,鑒於能夠證明手機輻射導致癌症的證據太少,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單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手機輻射歸到『可能』致癌的範疇,跟咖啡和泡菜同屬一列。

但是,這並沒有完全消除普通人,甚至是科學家內心的疑慮。畢竟現在電子產品無處不在,人們越發擔心電子設備對人體的影響。於是,美國FDA斥資2500萬美元支持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NTP)開展專項研究。

由NTP主導的這一研究堪稱目前最全面的研究。研究人員在芝加哥建了21個具備特殊功能的大房子,那些參與本研究的小鼠和大鼠,在這些屋子裡接受了不同制式手機信號為期兩年的輻射。

2016年,研究團隊發布報告稱,暴露在手機輻射下的雄性小鼠患罕見腦癌和心臟癌症的風險增加。這項研究成果以預印本文獻的形式發表在冷泉港實驗室(CSHL)主辦的BioRxiv上。

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手機輻射的雄性小鼠有2%-3%患上了一種叫做惡性膠質瘤的腦部癌症,有2%-6%的雄性小鼠心臟上也長出腫瘤,而沒有受到輻射的小鼠沒有發現這兩種病變。

NTP團隊認為,綜合看來,研究結果還是很有說服力的,但是由於目前的結果只是初步的分析數據,他們也不能下確切的結論。

這項研究成果一經公布就在美國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人們又開始重新審視無處不在的電子設備對人體的危害。即使NTP團隊成員中,也只有70%-80%成員認為手機輻射與癌症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因為本研究中還存在一些很難解釋的現象,為啥雌性小鼠不受手機輻射的影響?為啥受到手機輻射的小鼠平均壽命居然長於不受輻射的小鼠?更棘手的是,手機輻射引起癌症的機制是什麼?本研究也沒有做出回答。

NTP團隊表示,他們的研究涉及內容很多,目前只公布了部分數據。對於手機輻射引起癌症的機制,NTP團隊成員在接受《科學》雜誌採訪時表示,可能是輻射損害了DNA的結構,或者是抑制了DNA損傷的修復。由於涉及到另外一篇還沒有公開發表的文章,所以具體細節現在還不便透露。

2電磁輻射影響精子質量嗎?

2014年,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受到手機輻射後,精子質量會小幅度持續下降。

精子質量一般通過三項指標檢測:精子活力,是指精液中呈前進運動精子所佔的百分比;精子活率,是指樣本中存活精子的百分比;精子密度,是指精液的粘稠度。

研究人員菲奧納·馬修斯分析了1492個精液樣本,發現手機輻射和8.1%的精子活力下降以及9.1%的精子存活率下降有關聯。

但在2016年,因發現X射線能誘導不育和突變而獲得諾貝爾獎的遺傳學家赫爾曼·馬勒,在對無線電波的作用進行評估後,表示沒有找到能夠導致不育或遺傳突變的無線電波強度,他得出結論,無線電波並沒有X射線那樣的不育風險。

X射線以及其他高能射線能夠殺死產生精子的精原細胞,造成男性不育,但這要求X射線的強度要非常高。

而且,即使X射線強度足夠高,不育效應也通常是暫時的,因為存活下來的精原細胞很快就能生長增殖,取代死去的細胞,幾個月之內男性的精子數量就會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如果高強度的X射線都無法導致不育症,那麼低強度、低能量的無線電波更加無法做到。

3電磁輻射會引發呼吸類疾病嗎?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環境政策中心的科學家們對在工作中因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而產生頭痛等健康問題的員工進行了調查。

研究結果顯示,手機、印表機、電腦、電視機、電炊具、燈,甚至是電線產生的電場,能夠將微小的粒子散播到空氣中,比如病毒、細菌、過敏原和高有毒污染物質等,因為它們非常小,只相當於人類頭髮的八十分之一,因此它們可以通過空氣傳播,而且被人類不停地吸入。

在電場的作用下,這些粒子將被吸附在人們的肺部和呼吸道內壁上。而電場越強,危害就越大。那些由人造材料製成的衣物和床單釋放出來的靜電則加劇了這一問題。

這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將刊登在2007年英國《大氣環境》雜誌上,研究結論是:「電子煙霧」可能會引發哮喘、流行性感冒和其他的呼吸類疾病。

此外,研究還表明,「電子煙霧」還會降低空氣中氧分子的濃度。氧分子對人體有益且能被人體吸收,它能夠殺滅有害細菌。

不過,2007年至今,沒有關於這個方向新的研究和報道。

此外,還有一些關於電磁輻射研究的新進展。

2017年3月發表在《Occupational & Environment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顯示:長期暴露在有低頻電磁輻射存在的工作場所中容易造成患肌萎縮性側向多硬化症(ALS),即一種常見的神經性運動障礙疾病。這一相關性在從事相關工作的男性中尤為顯著。

ALS是一類神經性的疾病,主要癥狀是大腦與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退化,目前該疾病沒有有效的治療的方法,而且確診後的患者在幾年之內就會死亡。

此前研究表明ALS的發病與工作環境中極低頻的電磁場,電擊、溶劑、農藥等等具有相關性,但這項研究第一次發現了這一相關性的具體強度。

研究者們的數據樣本是來自於荷蘭的長期追蹤性研究。這項研究首先是為了調查飲食與癌症發病之間的關係,囊括了58000名男性以及超過62000名女性,這些志願者首次接受調查時的年紀在55-69歲。

由於這一研究僅僅是一項觀察性的試驗,因此不能確定其中的因果關係。儘管如此,研究者們認為他們的研究能夠提供強有力的證據,證明ALS與工作環境中的低頻電磁輻射有關。

不過,也有研究表明,一般家用電器和手機的輻射確實不大,比如WiFi 信號對人的頭部造成的「輻射值」僅有0.0057 W/kg,比限定的安全值低了280多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因為電磁輻射帶來的疾病?為什麼甚至有人患上「電磁過敏者」,不得不搬到鄉村居住?哪種家用電器輻射最大?在由各種電器和手機帶來的密密麻麻的輻射網中,如何儘可能的自我保護?

環球智庫,咱們明天接著聊。

作者:趙卓

監製 鄭啟航 責任編輯 趙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輻射 的精彩文章:

還在給孩子玩手機?關於輻射的事你也該知道了
上班族皮膚暗黃乾燥多半是因為輻射,10個竅門讓你遠離輻射
《上古捲軸5》將支持VR?還是先做好《輻射4》VR吧
中國反輻射導彈橫掃美日,威力兇悍震驚世界
末日風格太震撼 《輻射:新維加斯》原畫師新力作

TAG:輻射 |

您可能感興趣

Emtech China峰會召開,全球科技大腦揭示將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
Netflix《巫師》電視劇劇本完工 全力展現魔幻世界
西雅圖的攝影師Kindra Nikole 鏡頭裡的童話世界
動作生存VR遊戲《Seeking Dawn》開啟封測申請,未來世界急需拯救
雲保鏈CIChain為保障區塊鏈世界而生,六大投資機構加持
世界銀行發起「AI數樹」挑戰,研究AI如何指導救災;Google Flights可預測航空公司的延誤
MIT 啟動 Intelligence Quest 計劃:研究人類智能,讓全世界的機構共同合作
世界級人體工學設計:HyperX Pulsefire FPS逆火滑鼠評測
鞋底暗藏精彩世界!Vince Staples x Converse 上腳效果展示
PlayStation台灣公布《怪物獵人世界》超酷宣傳片
世界級電子產品製造商sony
世界癌症日:BMC Cancer帶你了解乳腺癌與癌症生存
凹凸世界雷獅Cosplay
vivo發布全球首款屏幕下指紋識別手機,網友:國產手機引領世界轉
lady Gaga因劇痛取消世界巡迴演唱會
我的世界Windows手機版將不再更新
Air 科技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新創意之一 | 專訪 Tinker Hatfield
Today主機:怪獵世界狩獵是虐待動物?《馬里奧派對11》或登Switch
周末看直播,Undisputed世界總決賽
世界盃怎麼穿得潮還應景?Gosha Rubchinskiy x adidas Football造型特輯最佳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