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讓新生兒受傷的十個生理現象,月嫂是如何辨別和正確處理的
初為父母的,因為沒有養育經驗,不知道孩子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再加上有些地方還存在陋習,常常把新生兒一些正常現象當病症去「治療」,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比如下面這種。
為了減少讓這種悲劇更少一點,希望這篇文章,有更多的月嫂和新手爸媽知道哪些是容易被誤判的新生兒生理現象。
一、胎脂
初生時,足月的孩子身上皮膚覆蓋一層白色皮脂,這種胎脂有保護皮膚的作用,生後會逐漸自然脫落和消失,不需要特意去清洗,更不能用硬物去刮除,以免損傷皮膚。
二、皮脂腺增生
受母體性激素的影響,新生兒的前額、鼻子、上唇、面頰等處可見增生的皮脂腺,多於生後數周內逐漸縮小並消退,不能去擠壓,否則容易誘發感染。
三、粟粒疹
為皮膚表面白色的小囊腫,直徑1-2毫米,內含多層角化物質,多見於顏面部,各年齡段都可出現,但新生兒更常見,大多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處理,大孩子如果持續不消退可以讓醫生挑破排出內容物。
四、馬牙或板牙
性質和粟粒疹類似,只是位於牙齦或上齶中央,大多可以自行脫落,不需特殊處理。民間有「挑馬牙」的習俗,容易導致感染,也是需要鄙棄的陋習。
五、蒙古斑
新生寶寶在軀幹、臀部、四肢有些青色斑,好發於東方人,為特殊色素細胞沉著所致,大多數在一歲以內會逐漸漸退。在國外有被誤認為家庭暴力導致的淤青。
六、新生兒毳毛
新生兒出生時全身有許多體毛,背部較明顯,稱為毳毛,會逐漸自然脫落,有的地方習俗要刮毳毛稱為刮「豬毛風」,同樣容易孩子的皮膚毛囊受損,導致感染。嬰兒皮膚很嬌弱,揉搓寶寶皮膚很容易導致孩子皮膚毛囊受損,甚至引發感染,嚴重的話還有可能引發敗血症。
七、螳螂嘴
新生兒口腔兩側頰黏膜會隆起,形成兩個較厚的脂肪墊,人們常稱為「螳螂嘴」,因個體差異,有的新生兒更為明顯。因為在新生兒吮吸奶水時,口腔黏膜下脂肪組織的隆起會使口腔內的負壓增大,使乳汁易於流出,幫助他們有力地吮吸。如果沒有脂肪層的彈性,會使雙頰內陷。隨著吮吸期的結束,它將隨著嬰兒的飲食從乳汁、粥、軟飯等改變而逐漸消失。無須做特殊處理,也不可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八、乳腺腫大
受母體帶來的激素影響,有些新生兒乳腺會腫大,甚至會少量分泌乳汁,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是什麼疾病,會隨著激素的代謝而消失。擠壓乳腺可能增加感染風險,導致前文提到的那種現象,嚴重的甚至引起全身膿毒血症。
九、陰道出血
同樣是因為母體激素的影響,出生後孩子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子宮黏膜失去了雌激素的作用,因而脫落出血,也叫「假月經」,這種是出生後短期內現象,如果出血量比較多,或者持續時間長,那就需要找醫生檢查一下有沒有別的問題。


TAG:寶寶百科 |
※孩子夏季傷口受傷如何正確處理?怎麼處理傷口才不會留疤!
※再生氣也不要打孩子這3個部位,真的會打受傷,尤其是心理上
※為什麼現在的女生很容易在感情中受傷害?因為你忽略了它的重要性
※戰時受傷的三種處理方法,其中一種非常痛苦,還有後遺症
※受傷後給傷口消毒,選生理鹽水還是碘酒?醫生是這樣建議的
※再生氣也不要打孩子這3個部位,真的很容易受傷
※無情的男人,會有這六個表現,認不清會讓你很受傷
※那些受傷、淘汰的軍犬都是怎麼處理的?我國這一處理方式太人性
※醫生:孕婦和胎兒最害怕的幾件事,不要讓它受傷害了,謹記!
※孩子燙傷後,這樣處理及時有效!做錯了會加重受傷情況
※孕婦別粗心大意,這幾件常見的事情,可能會讓胎兒受傷
※子宮其實很容易受傷,尤其是做這4件事兒,上環的傷害是最大的
※在感情上很理性,絕對不會讓自己受傷的4個星座女
※醫生提醒:同房時男人要做好1件事,要不然真的會受傷
※女人很容易把情感看成是生命的全部,所以,情感上受傷的多是女人
※如何處理有問題的鞋子和穿鞋子受傷後該如何處理?
※懷孕以後,孕婦要拒絕做這3種家務,容易讓胎兒受傷
※感情里,有這3個表現的女人,太容易受傷害!
※做人感性,常常把感情看的太重要,讓自己受傷的星座!
※揭秘:十二生肖中,受傷後老是表現無所謂,實則最是需要他人關心的生肖女,是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