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叫日本侵略者為「鬼子」

為什麼叫日本侵略者為「鬼子」

兩漢時,日本100多個小國中,有30多個和漢朝有往來。

據南朝范曄的《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傳》記錄,公元57年,是東漢光武帝在位的最後一年,光武帝賜"漢倭奴國王" 蛇鈕金印給日本。這是中國史書對日本有明確紀年的最早記載,也是見於史載的中日兩國政府間首次友好往來,這段歷史也真實地雕刻在"漢倭奴國王"金印之上,震古爍今。

中國漢代稱日本為「倭」,印文中的「委」字為「倭」字的簡略。倭分百餘國,其中之一為「奴」國,在今九州北部福岡縣境內。

"漢倭奴國王"金印到了日本1700年時間裡,再沒有歷史記載,彷彿就此消失,光輝不再。據說當時日本發生戰亂,國王害怕金印丟失,將其埋入地下。

江戶時代的1784年,在九州地區福岡縣的志賀島上,一個名叫甚兵衛的農民搬動一塊大石頭時,發現了「漢倭奴國王」金印,於是重見天日。

由於光武帝冊封日本一個小國奴國的國王為漢倭奴國王,為「倭王」,自此稱呼日本人為「倭人」。到了明朝,我國沿海一帶受到了日本海盜的侵襲,便稱呼這些日本海盜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我們又改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

那麼,「倭寇」是如何變為「鬼子」的呢?

據說,這是出於一副對聯。

甲午戰爭前夕,清朝派遣一位大臣出使日本。

雙方談判之後,舉行了聯合記者會。

此時的日本野心勃勃,不但要趁機向中國和世界炫耀武力,還想要在文化上壓中國一頭。

在記者會快要結束時,日方忽然態度輕蔑地對清朝使臣說:「我們日本有一上聯,一直對不出下聯,只好請教於你們漢字發源地的人了。」

說完,日本人亮出早就準備好的白絹,上面寫著:

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並肩居頭上,單戈獨戰!

上聯挑釁的意味很明顯:我們日本兵力強盛,有奇馬長弓,還有 「八大王,並肩居頭上」,高高在上,傲視一切, 「單戈獨戰」即可打敗你們。

清朝使臣看後也不示弱,隨即在白絹上大筆一揮,寫出了下聯:

倭人委,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下聯針鋒相對:倭就是倭寇,你們狼子野心,想要來襲取我大清的龍衣。所謂的「八大王」不過是「四小鬼」, 「魑魅魍魎,屈膝跪身旁」,從字形結構上非常生動形象。你們要是敢來「單戈獨戰」,必定「合手擒拿」。

此聯一出,在場的記者連連叫好。

從此,大家漸漸不再稱呼日本侵略者為「倭寇」, 而是改稱為「鬼子」了。

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一個自詡「中國通」的日本人在城牆上掛出一支上聯,挑戰似地征對:

「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成戰。」

面對侵略者的挑釁,當時有位中國百姓不顧生命危險,挺身應對:

「倭委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合手共拿。」

據查證,明人張誼在《宦遊紀聞》記載: 明朝中期,安南國(即越南)遣使前來朝貢。朝廷命篁墩先生敏政父程某作館伴。當時程敏政只有數歲,隨做官的父親接待安南使臣。安南使臣出一上聯:琴瑟瑟琶八大王,一般頭面。眾人聽後,一時之間都對不出來。這個時候,年幼的程敏政卻對出了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樣肚腸。這讓安南使臣大為驚異,認為明朝人才輩出,不容小覷,「自是朝貢不絕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人為什麼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
為什麼稱日本人「小鬼子」?
中國人為什麼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其實原因在這裡
為什麼二戰日本鬼子,也就是日本軍人喜歡在鼻子下留一小撮鬍子
日本鬼子這個詞語的由來,為什麼國人稱日本人為小鬼子?
追根溯源:人們為何稱日本侵略者為"鬼子"?
我們為什麼稱日本兵為小鬼子?二戰的日本兵真的很矮嗎?
你沒見過的日本「雜牌」鬼子兵
為什麼小日本鬼子天皇不怕失去權利?
侵華戰爭,日本鬼子為什麼見了這種漢奸得敬禮?專家:給面子而已
日本鬼子為啥留一撮小鬍子?終於明白了!
中國人為什麼稱日本人「小鬼子」?
為什麼稱日本人為「鬼子」?大有來頭
二戰侵華日本鬼子,其實長這樣,影視又誤人子弟了!
日本鬼子為何在鼻子下留一撮鬍子?原因叫人啼笑皆非
中國軍人娶日本老婆,日本鬼子會怎麼對他?
日本鬼子拿被俘女八路練刺殺,女人一句話,鬼子氣得直哆嗦
抗戰中那些投降日本鬼子、圍著日本鬼子轉圈、搖旗吶喊的女漢奸?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日本鬼子」這個稱號的?日本網友直喊太帥了!
日本鬼子鼻子下面那一撮小鬍子到底是幹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