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里的高考
本
堂
拆
字
每年此時,高考都是社會的關注重點。今年恰是恢復高考40周年,這幾天來朋友圈裡全是紀念的文章。今天我就寫文章來拆拆「高、考」。
高
崇也。象台觀高之形。從冂、口。與倉、舍同意。梵谷之屬皆從高。(《說文解字》)這解釋告訴我們,「高」是崇高的意思,像台觀高聳的樣子,說句白話就是像高樓吧。這字下部有「冂(音jiōng郊野意)」和「口(音wéi圍牆意)。」「倉」「舍」下面也有「口」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來看甲骨文,就是畫了一棟樓在那兒,古人倒是很直白,怎麼形容高,那就是房屋建築唄。
金文的「高」屋頂更漂亮了,檐角上飛。
標準的小篆字型,「高」字上部中間加了兩橫,這樓開始安窗戶了。
隸書時,中段漸漸與屋頂分離,中間部分寫成「口」字。
參加高考,每個字寫的那麼標緻的話,試卷的顏值也是極高的。
今天高考,例字我就不選書法家的了,選詩人的字來沾點仙氣,這個「高」出自李白之手。
這個「高」的作者叫杜牧。
「高」字草寫下部用一短橫代替小口。
這種寫法也很常見下部用兩點代替小口。
考
「考」字的本義與我們所了解的出入比較大,「考」就是老的意思。這個字和「老」字同源,他們在甲骨文時期長得一樣,後來逐漸分化,兩字在古文中常常通用。
這個字,是一位披著長長鬚髮的傴僂老人拄著拐杖。著拐杖後來變換為「止」 或「匕」的就成為了「老」字,變為「丂」的就成為了「考」字。
金文的「考」字,這個能明顯的看出上部是「毛+人」 兩個字的合寫,後來寫作「耂」用鬚髮的變化來標誌老年。下部的「丂」 表示讀音。
隸書里下部寫作「丁」。
楷書下部寫作「丂」與「丁」的都有。
心裡有底不怕考,「考」才寫得瀟洒,這個字來自北海太守李邕。
書譜中的考。
下部寫成一個豎鉤就是「考」,寫成兩點是「老」。
「考」字本義是老,這個字也當過世的父親講,如:先考、如喪考妣。現在更多的是當做測驗、檢查講,研究也叫「考」,如:考古、考證。
凡是不當做老講時,如高考、參考、考勤等等,「考」可以寫作「攷」。 攷: 敂也。從攴丂聲。(《說文解字》)。比「敬」少個「艹」這個字「敂」讀「kòu」就是「叩」字。「攷」就是敲的意思,這字借來當做「考」用了,是不是也受了賈島「推敲」的影響?
本文作者
本堂
1987年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印社社員、現供職於天津市津南區文化館。
點擊展開全文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展(6月7日)
※一件「高考」舞弊案與一個書畫天才
※他是歷史上最有出息的狀元,一手草書柔中帶剛!
※這位少年學霸,當著悠閑的小官,寫著洒脫的小楷……
※看完王鐸的隸書,你的信心就來了……
TAG:書法日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