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五千年文明沉澱出的十大智慧。

五千年文明沉澱出的十大智慧。

《書畫文化》

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







在中國國學文化中,經典的名句比比皆是。


這些經典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中國人品質和內涵的一種代表,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這十句最具智慧的國學精語。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大智若愚,勿恃聰明


大智若愚,中國古代成語。出自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釋: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致都是一個意思,只是更能表現被形容者偉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當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淡泊恬適,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滴水穿石,貴在堅持

 


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宋朝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一天,他看見小吏從府庫慌張出來,頭巾下藏著一文錢。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錢算什麼!你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大怒:"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斬首。






▌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厚積薄發源於「君子厚積而薄發」一句。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蘇軾嘗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以柔克剛的態度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順其自然。萬物相生相剋,剛勁的東西不一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學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戒驕祛躁,平等待人

 


毛澤東在《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中說:「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的態度,同時也是老子「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條六尺巷,是指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爭宅基時,張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對待。






▌涵養心性,靜定歸真


這種返璞歸真的態度,是一種道教教義。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鍊,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他們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樸純真的狀態。





▌心誠則靈,唯德感天


心誠則靈,關鍵是要做到「心」、「誠」兩點。其如《禮記》中所講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一樣,只要虔心誠意,就能產生靈驗;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正確的心態,願望就會實現,這就是心誠則靈。到目前為止,佛教中的禮佛者更是以「心誠則靈」來形容拜佛求籤者的心意。







▌大道至簡,淳樸自然


大道至簡,是中華道家哲學。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簡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名利場


Cityfocus




長按二維碼關註:浮華世界,名利場。


溫馨提示:《書畫文化》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

您告知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

理或撤

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書畫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文化 的精彩文章:

這麼漂亮的小楷試卷,我也會打滿分!
寫意山水畫的技法全解!
如果不懂畫,畫八輩子也沒用

TAG:書畫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用五千年文明沉澱出的智慧精華!
五千年文明史,十大古語智慧閃爍
五千年文明沉澱的10大智慧,句句經典!
五千年文明沉澱出的六大智慧,句句經典,受用不盡!
五千年文明沉澱的10大智慧,句句經典
驚!古朝鮮文明始於五千年前,先於三千七百年古中國文明
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國十大古城
中華五千年文化中精鍊出十大智慧
10句儒家經典語句,五千年文明沉澱的大智慧!
中華五千年文明聖地,七十年考古發掘,良渚開啟申遺之路
五千年之後,人類文明能發展到宇宙二級文明嗎?
中華五千年古語中精鍊出十大智慧
玉琮,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見證!
五十個中國符號,五千年文明烙印
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留下的十大智慧!
古代中國十大帝王陵:它五千年歷史,它幾十萬大軍挖不動
國內十大最老的樹,最後一株歷經五千年見證了華夏文明
從五千年前彩陶到魏晉畫像磚,五百多文物再現甘肅古文明
郵票文化,展示中華五千年文明瑰寶
中華五千年,三十四聖賢,您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