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磅!2017高考真題官方標答&專家評捲來了!

重磅!2017高考真題官方標答&專家評捲來了!

以愛與青春為名,陪你一路成長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天星教育金考卷

高考真題發源地

微信號 : TX-JKJ

堅守

為你

你所不知道的……

金考卷一直在台前與幕後陪伴著大家,哪怕大家已經高考完,小編們還在點滴付出,搜集試卷,確認,核查……更好地服務大家。他們留下的可能是背影、側影,可是他們美麗的身影卻像花兒一樣綻放在金粉們的心裡……以下是小編們辛苦加班的側影。

一直相伴,留言小編們、金考卷說出你的心裡話吧,一起譜寫青春的紀念冊!

官方標答

為方便不同考生查看,請大家查看同期其他文章查看。

1

名師點評全國卷Ⅲ語文

特邀名師:成都樹德中學 唐旭洲

備受關注的2017年全國新課標卷III以平和而不平庸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總觀試題,試題命制體現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嚴格遵循了2017《考試說明》的規定。試題選文既緊跟時代熱點,如恢復高考40年,留住鄉愁,博物館經濟,又選擇雅正平和的古詩文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如《宋史·許將傳》中許將為官有方、護國有節、勤政愛民的美德,白居易《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詩中透露出的詩人的高度自信。

考點新變化

相較2016年的全國新課標卷III,這套試題的新變化體現在:

(1)以「我的高考」或「我看高考」為副標題的作文試題選擇了不與時評類任務驅動型作文為伍的命題思路,既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這道作文題無論是在考查副標題,選擇說理、敘事的表達方式等作文基本功方面,還是在考查學生化大為小、化抽象為具體的思維能力方面都是可圈可點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每屆考生備考都喜歡以上一屆的作文題為訓練標杆,而這道作文題嚴肅地對此說了「不」。

(2)在語言文字運用試題中,第19題和第21題發生了較大變化,在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的考點上,選擇了考查得體放棄了2016年的選擇關聯詞語填空的試題。第21題選擇了考查語言表達的準確放棄了已經考查多年的圖文轉換試題。

(3)現代文閱讀由於不再選做,所選的小說和實用類文本都較2016年的短,其中實用類文本是多文本閱讀且兼有圖文閱讀的特點,閱讀難度不小。小說閱讀題中對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特點的分析難度較大。

(4)詩歌鑒賞與2016年的曹翰的《內宴奉詔作》相比,閱讀難度小了很多。但由於多了雙項選擇題,可能得分的差距將更加大。主觀題仍然考查思想情感的分析,繼續迴避考查表達技巧的分析。

2

名師點評北京卷語文

特邀名師:北京丰台二中 陳金華

名師簡介

陳金華,北京市特級教師,首都師範大學碩士生特聘導師,北京市教育學院丰台分院語文學科兼職教研員,常年致力於高考研究,是高考作文教學、命題專家,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各類教育教學研究文章眾多,多家刊物特約編輯。

2017年高考語文北京卷根據語文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遵循「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的思想,以考查考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能力為歸旨,貼近時代,穩中有變,守正出新,呈現出三大特點,現予以簡述。

一、試題素材貼近生活,時代感強,聚焦國家與民族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程要充分發揮其促進學生髮展的獨特功能。……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應有的作用。」(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頁)高考語文卷在引導考生樹立民族自信、培育民族精神、培養家國情懷,傳承和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考生在語文試題及素材中接受文思兼具的文本影響,提升思想認識,讓高考語文成為考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是高考語文卷的應有之義。

首先,非連續文本閱讀取材組貼近生活,富時代氣息。

2017年北京卷一改前兩年非連續文本閱讀偏重科技類說明性文本的選材思路,以「讓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來」為組材中心,選用了三則偏重於社科類的議論性文本,體現出2017年非連續文本素材選用思路變化的背後,是對考生更全面的理解能力與思維品質的考查。

三則材料文字量為2400多字,與2016年的非連續文本材料文字量基本持平。「材料一」由博物館的兩場精品展引入文物的價值闡述和工匠智慧,「材料二」以時新事例證明新時代下數字技術讓文物「活」了起來,「材料三」則就文物保護現狀提出憂思和應對措施。三則材料在組材中心的統一之下,將文物的價值闡述,新科技讓文物「活」起來的作用論述和對文物保護的前瞻思考融為一體,體現出「讓文物走近大眾,走近普通生活,合理利用文物,發揮文物價值」的時代觀。選材上,既呼應「5?18國際博物館日」,又反映了文物從深藏「閨中」的館藏品走向普通大眾的發展趨向,引導學生關注「文物熱」,時代感強;同時也體現了對《北京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21條改進意見》第18條中「加強教學和社會實踐的聯繫」的相關要求。

其次,文學類文本閱讀取材洋溢時代精神。

《根河之戀》一文取材於居住在東北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草原上鄂溫克人的生活。文章民族性和時代精神相融,通過寫鄂溫克人今昔生活的變化情況及其思考,引導考生關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新時代發展之下對新生活的建設,關注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通過文本的閱讀,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有所思考、關心現實生活,擁有家國情懷,很好地體現了語文教育中「立德樹人」的要求。

再次,寫作的大作文暗合時代脈搏。

比如作文第題,要求以「說紐帶」為題寫議論文。這個作文題在形式上與2006年北京卷作文題「說『安』」類似,但在內涵上指向更具發散性。寫作時如果往宏觀的大方向去構思,則暗合了事關國家與民族的「一帶一路」,暗合了「一帶一路」峰會於5月曾在北京召開的盛事,暗合了北京作為首都在「一帶一路」和全國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紐帶」作用,緊貼時代脈搏,讓考生有話可說,有思可表;如果往相對微觀的小方向構思,可以寫新時代下個人生活、人與人的交往、家庭間的聯繫,社會群體間的交流等方面,導向的是考生的時代生活與個性思考。

而第題,提示「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要求考生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記敘文。命題意在呼應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引導考生展望祖國的輝煌前景,關注個人在祖國建設與發展中的作用,並思考個人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目標的關係,引領個人人生觀與價值觀發展,將高考語文最重要一課中「立德樹人」育人功能加以強化。

二、名著閱讀考查正式登場,力度空前,命題靈活。

2017年北京卷最大的動向、變化及亮點,就是名著閱讀考查的隆重登場,要求對《紅樓夢》《吶喊》《邊城》《紅岩》《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等六部作品進行全面考查,考查內容細化為:對作品基本內容、主旨的整體把握;結合作品相關內容,對人物形象、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分析;基於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對作品價值、意義的感悟和評價。

從試題來看,2017年北京卷對名著閱讀的考查力度空前,且有較大的難度。主要表現在:

讀寫結合。微寫作雖然仍是採用三選一的形式,給了考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空間,但每一道微寫作題都與要求考查的名著結合,將名著閱讀與微寫作緊密結合,如果考生沒有真正深入地閱讀這些經典名著,可以基本上斷定在微寫作上不僅沒法拿到理想的分數,甚至無法有效完成答題。微寫作將名著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的命題思路與形式,理念較先進,很有創新性,是對新課程理念下「整本書閱讀」的一個積極響應,值得肯定。

考查靈活。北京卷微寫作除了讀寫結合,在更具體的命題方式上顯得靈活,頗具匠心。比如,微寫作第題,從文學類文本的閱讀中延伸出來,要求考生依據「鄂溫克人從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這限制,就《平凡的世界》里類似的故事,「從中選取一個例子,敘述情節,並作簡要點評」,將試題文本的閱讀與課外名著的閱讀勾連起來,命題點巧妙,自然貼切。而第題,則要求考生「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香菱之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並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並能「依據原著,自圓其說」,將表達技巧的實際運用、名著主要人物經典情節的精讀考查和人物性格的精準理解都巧妙的納入了這一微寫作中,題「微」而意「深」,點「小」而題「活」。

再如,第文學類文本的第24題,亦與名著閱讀有機結合,涉及到了《紅樓夢》《邊城》《紅岩》《吶喊》四部名著。意在要求考生通過對散文中的人與環境關係的理解,延伸到閱讀經典小說中主要人物與典型環境之間關係的理解著重考查了考生知識運用的遷移能力和整本書閱讀的綜合能力。

2017年北京卷對名著閱讀的考查,當是當前新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信號,對語文一線教學的導向作用,尤其是對名著閱讀(約略可視為「整本書閱讀」)的導向性影響,不容忽視。

三、注重「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及「學科素養」的考查。

「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與「核心價值」,同屬於高考頂層設計即高考改革的整體設計與科學構建——「一體四層四翼」科學評價體系中的「四層」,指向的是「考什麼」的問題。

2017年北京卷,通過對「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的切實考查,有效地落實了語文學科素養的全面檢測。

例如,繼續靈活考查承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成語積累與運用——雖一改前兩年放在文言文中結合文意理解進行填空的形式,但改放在了非連續文本閱讀中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既考慮了文言文語段較前兩年難度上升因而設題難度略降的因素,又將非連續文本閱讀的文意理解與成語積累結合(試題第4題),在考查必備知識的同時,更考查了考生將文意理解與成語理解對接的關鍵能力,指向的則是考生的學科素養。

又如,古代詩歌閱讀的第17題,在延續了課內外勾連的命題思路時,設題點落在「運用意象、抒發情感方面有何不同」上,這是對考生有關意象的必備知識,及意象與情感關係的理解等關鍵能力的考查,指向的是考生在中小學十二年的古代詩歌閱讀積澱。

再如,文言文閱讀,2017年北京卷素材改變了多年來選取敘事性或史傳類文的傳統,選用了源於蘇軾《東坡志林》的一篇議論性文章《秦廢封建》。比起北京卷以前連續多年的敘事性強的文言文,《秦廢封建》一文字數要多一些(740多字),閱讀難度要大不少。雖如此,試題卻是「低著陸」,難度較適中,考查重點仍是由課內而遷移出來的重點文言文實詞、虛詞,以及語句理解、翻譯和文意理解等常考點,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並測。而第14題,則側重考查考生對上下文內容、邏輯關係的梳理和理解能力,有一定難度,但這種關涉考生思維敏銳性、靈活性和全面性的試題,指向的是考生在學習中形成的邏輯思維力,考查的思維品質。

2017年北京卷如有什麼遺憾,或許就是文言文探究題仍舊闕如吧。

綜觀2017年北京卷,試題命制堅持了考試改革的核心立場,體現了「文化立意+能力立意」的命題方向,試卷結構、題目數量、總體難度上,穩中有變,守正出新,體現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很好地回答了「一體四層四翼」科學評價體系中「為什麼考」「考什麼」和「怎麼考」的問題,在「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的「四層」和「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四翼」上,都有優秀呈現。

3

名師點評山東高考語文卷

特邀名師:

高考新動向

2017年山東高考語文卷已經展露出神密的面目,試卷結構、試題類型和天星預測卷基本相同,讓山東考生和我們命題者感到欣慰。

仔細研讀高考原題,我發現2017年山東語文卷體現出的主要趨勢就是向全國卷一靠攏。主要表現有:

一、第一卷第一大題前三個小題仍然是語段閱讀題,雖然仍然考了錯字,但是已經去掉了語音的考查,因為全國卷是不考語音的。

二、第二大題是小閱讀,仍然是文化類型的,但是三個小題全部考查的是不正確的一項,這和山東卷原來三個小題考查兩個不正確、一個正確是有明顯不同的,山東卷轉向了全國卷考查三個不正確選項的方式。

三、第三大題考查的是傳記,考查的是《陳書·列傳第二十六》,屬於正史類人物傳記,這是向全國卷靠攏的一個標誌。

四、文學類文本閱讀仍然考查了小說,按照山東高考的規律,基本不會和上一年重複,上一年考查了小說,下一年一般要換一種問題,但是今年沒有換,去年考的小說,今年仍然考查小說。因為全國卷文學類都是考查小說。

考點新變化

通觀2017年山東高考語文卷,我發現還是出現了不少的變化,比較如下:

1.基礎題沿用了去年的語段考查,不過第1小題去掉了對字音的考查。

2.第4小題成語題則採用了2011年廣東卷的考查形式,就是在語段里考查成語的運用,筆者在濰坊舉行的高考題型預測講座中充分強調了山東2017年的《考試說明》這個變化,把已經過去八年的2011年的廣東高考題拿回來當做樣題,那幾乎就是告訴考生,我就喜歡這題,今年考定了。

3.文言文語料變化較大。近幾年山東卷一般考查文人寫的文集中的人物,或者是古代散文,2017年考查的是正史中的人物傳記,考查的是《陳書·列傳第二十六》,傳主是謝貞。2017年山東語文卷是山東自主命題的最後一年,文言文選段體現出了向全國卷過渡的特點。正史人物傳記,同山東卷原來考查的文人集子中的人物傳記相比,難度降低了,這也是天星模擬卷和押題卷重點考查的方向。

4.16題則回歸了2013年山東卷的填寫關聯詞語的考查。同時也是向全國卷靠攏,因為全國卷在選擇題類型的詞語考查中,考的就是關聯詞。

5.語言應用題的18題,在原來補寫式連貫的基礎上,增加了「比喻和排比」兩種修辭的要求。

6.現代文閱讀繼續考查的是熱圖瓦爾的小說《七岔犄角的馬鹿》,,而沒有考查很多老師預測的山東一向青睞的散文,這體現了天星預測團隊的強大,因為天星預測題側重了小說的考查。

試題新亮點

總的來說,山東高考語文卷,因為是山東自主命題的最後一年,命題者比較保守,體現了穩定的特點,沒有太多亮點,如果非要找找亮點的話,那我認為就是山東的高考作文命製得還不錯。理由如下:

山東高考作文考查的仍然是材料作文,仍然是山東特色的材料類,不過不同於往年的是,今年的材料不再是歷年的那種從文學類文本中選取的,材料來源於2016年12月23日《光明日報》對於安徽合肥一家新華書店24小時營業模式的評論短文,山東命題專家非常聰明,他們保持了自己文學類的命題特點,經過修改,把時評型材料處理為沒有明顯主觀評判的客觀事實材料,把情感價值隱含在對事實現象的客觀描述中。要求考生在材料給定的內容及含意的範圍內,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自主選好角度,選擇立意,選擇文體。這種命題既可以讓考生像原來一樣抓住一點,自由發揮,也可以像全國卷時評類作文一樣發表自己的觀點,這種方法非常高明,杜絕了全國卷時評類作文的呆板膚淺,沒有深度的弊端。

筆者認為全國卷的時評類作文,尤其是任務驅動類作文,雖然避免了套作,但是卻也屏蔽了了考生的自由想像的空間。全國卷的命題者也應該借鑒山東卷的這種做法,靈活處理,讓考生既可以抓住一點,自由聯想,也可以發表評論。各展所長,各盡其才,這樣才更方便選拔人才。

4

名師點評江蘇卷語文

特邀名師:江蘇鹽城中學 凌榮毅

高考新動向

2017年高考語文試卷總體而言,比2016屆更貼近生活,無論是現代文閱讀還是古詩文鑒賞,還是作文,都體現了與生活的無縫對接。

知識點分布更加合理,前五題中語病題已經連續兩年剔除,說明這種容易讓考生產生草木皆兵的感覺的題目徹底被拋棄了。修辭題跳出了借代還是借喻的糾結,在生活化、時代性很強的語句中考查比喻,更加生活化,實用化,更接地氣。

從選材角度看,今年在繼承文化大省的底蘊基礎上,更注重生活化。如語病題選材包括一帶一路、氣象預報、網路病毒、環保意識,尤其是兩篇現代文閱讀和作文題,完全考查學生對生活的細緻體悟和闡發能力。

作文命題在全國卷任務型命題的大形勢和江蘇卷過去兩年寬泛型的命題風格之間達成一種平衡。車的語境更加具體,更加城市化,要求更加實在,學生更容易發揮。

考點新變化

總體來說,江蘇卷在堅持本身文化底蘊和古典情味的基礎上,越來越融入現代意味和社會視點。

具體來說,前五題立足傳統詩詞的較多,如第1題關於刺繡,第3題對聯,第5題將漫畫和古詩融合。另外在考查要求上更加生活化,如修辭題不再糾結於借代和借喻的區別,而是在語句中辨別有無使用比喻。對聯題直接考查適合杜甫的對聯。這樣省去了許多瑣碎的技術型的辨析,不需要學生做掉書袋。重在考查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

另外有選擇地吸收了全國卷的一些特點,如文言文閱讀第7題考查文化常識。

現代文閱讀兩篇選材值得點贊,在中西之間、古典和現代之間、文化與生活之間找到了平衡點。外國小說在平凡的生活場景中讓人感動,論述文則將臉譜和廚房菜系巧妙結合起來,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提問更加明確,如15題沒有籠統問小狗奎尼的作用,而是明確它對人物刻畫的映襯作用。避免了對考生的誤導。

作文題材料有別於前幾年較為抽象的哲言式表達,更加具象化,但又不同於任務驅動型的明確性,讓考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且防止套作出現。

試卷新亮點

第5題:漫畫題將豐子愷漫畫與古詩句結合在一起,既考查了學生對畫面整體性與傾向性的解讀能力,又考查了學生對詩句的內容理解能力。引導學生關注古詩閱讀中詩畫一體的特點。平時多看一些題畫詩,影印本的詩集也許是很不錯的選擇。

第7題:延續多年的文章內容分析概括換成了對文中出現的重要文化常識的解讀。有向全國卷致敬的意思。但不同的是江蘇卷這次的考查語句更傾向於該知識在文中的解讀,而不是孤立性考查它,考查形式更加合理。

第13題:要求簡要分析人物的生活狀態,要求很精細,生活狀態既包括人物的生活軌跡,也包括他的生活感受,有實有虛,缺一不可,考生容易回答不完整。

第15題:要求分析小狗在人物映襯上的作用,更加明確,考生需要從文本中找出有關人與狗的關係的內容,而不僅是狗的描寫,然後進行分類概括。這是亮點,當然也是難點。

溫馨提示:

1.高考期間我們將及時發布2017高考作文題目及解析;

2.及時發布2017高考試卷及參考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考卷 的精彩文章:

TAG:金考卷 |

您可能感興趣

2019康復職考真題及參考答案!曬題有獎
2018年7月份日語能力考真題題干+答案解析來啦!
2018年12月份日語能力考答案+真題解析來啦!
2018年7月N1真題點評之閱讀
托福爸爸喜歡考什麼?2017-2018真題回憶集錦
48h刪!41篇雅思閱讀真題回憶,原文+題目+答案!
2018年12月能力考真題解析
05年英語真題37題
能力考單詞死磕團:30天助你拿下5000個高頻真題單詞!
康復真題每日刷—相關專業知識30_2013年真題_107初級士
2018年12月N1真題解析之單詞語法
康復真題每日刷—專業實踐能力65_2013年真題_209初級師
2018年7月N3真題解析之閱讀
康復真題每日刷—專業實踐能力94_2011年真題_107初級士
康復真題每日刷—專業實踐能力66_2013年真題_209初級師
康復真題每日刷—專業實踐能力92_2011年真題 107初級士
康復真題每日刷—專業實踐能力95_2011年真題 107初級士
康復真題每日刷—專業實踐能力94_2011年真題 107初級士
2018初級護師考試-歷年真題講解
2018年12月N3真題解析之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