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品曼松黃片

品曼松黃片

所謂「黃片」,是普洱茶界的說法,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是茶樹上的老葉子,時間長了會泛黃,就稱其為「黃片」或「老黃片」,指採摘茶青的芽葉中,含三葉及以上的大葉、老葉,這些葉子由於葉質含水量相對較少,葉片相對疏鬆、粗大,殺青時較易失水變黃,且揉捻時又不易成條,按照生產標準篩揀出來的部分茶青,被作為「黃片」揀剔出來,以保證茶葉的看相。黃片的品質和所選原料茶青的品質是一致的,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揀出,但並不意味著品質不好。相反,老黃片由於葉片組織厚實,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見長。

品曼松黃片

茶葉原料越老,茶葉中多糖含量越高。等級低的茶葉中茶多糖的含量高於等級高的茶葉。「黃片」由於茶多糖含量高,所以,滋味比較甜醇,又由於咖啡鹼、茶多酚等含量相對嫩芽嫩葉較少,所以,少苦少澀,滋味溫和。

黃片口感香味獨特,不像嫩葉生茶那麼生澀刺激。黃片可以直接沖泡喝,它也具有越陳越香醇的品質特徵,前提必須是足夠樹齡的黃片。

黃片雖老一點,茶味淡一點,甜度卻較高。存放得好的老黃片不論茶氣、香氣、醇厚感以及滑潤感都很有特點。黃片,其實樹種都很好,很多是茶友說的老茶樹、野茶樹上的黃片。

茶葉基地的茶樹,定期管理採摘,大部分不會有老黃葉。老茶樹上茶葉,枝葉高大,量少,不容易採到,所以就珍貴,陳化後黃片滋味出眾。黃片轉化快,回甘迅速,香氣有悠悠馥郁蘭香。

黃片沖泡,可以稍增加一點投茶量,水要開,沖泡時間要夠,投茶量和沖泡時間,要根據自己口味探索一下。

今天品鑒曼松黃片,稱量5克,試試湯色、滋味。

品曼松黃片

品曼松黃片

品曼松黃片

品曼松黃片

品曼松黃片

純凈水燒開溫碗溫杯洗茶,加水沖泡10次,且就嘗試感覺分別描述於下:

外形:

茶干條索長大,長者足有10厘米長,自然彎曲,乾淨,乾燥度好,顏色灰褐,黃褐,有梗,少量不能捲成條的黃葉,也有少量芽葉顯毫。

香氣:

初聞茶干,有青澀味,開湯後,香氣趨向柔和,微微有花香味。每次沖泡,花香味一直有,慢慢變淡。

湯色:

湯色有點近綠茶,黃中帶綠,比較清亮,乾淨無沉澱,後幾泡顏色略淡。

滋味:

開始茶氣重,有點澀味,稍後即轉化,口感柔和,無刺激。飽滿度、醇厚度似不足,以生普的沖泡方式品鑒的,可能與投茶量不足與沖泡時間不夠有關。

葉底:

外形舒展,葉面光滑,葉脈清晰,顏色黃褐、灰褐相間,兼有淺綠,色調自然,仍有油潤感,精神。

根據品茶的一貫體驗,這次的品鑒,湯色、滋味的醇度濃度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可能是一貫5克的投茶量的制約,下次再試。

附記:

關於黃片,茶界也有不同說法。另一種反對觀點認為,普洱茶制茶中,邊揉捻邊將揉不成條索的葉片及結成團塊不能解開的「疙瘩茶」撿出來,常為老葉、較干茶青。

茶樹有吸收附近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特性,隨時間積累,葉片越粗老這些物質含量越高。過分粗老茶葉,活性物質如茶多酚等所剩無幾,反而灰分、重金屬等含量高出許多。舊時國營廠收購,原料等級劃分為五級十等,老黃片屬於「級外茶」,被排除在收購範圍外。茶農在將毛茶出售後,多自己飲用無法售出的老黃片。今日老黃片、老茶頭被商家包裝,堂而皇之銷售。究竟是專業缺失、道德缺失、亦或是德才均失?!

又提高到道德層面了。本人倒是認為,理論上探索無可厚非,是否吸收有重金屬且含量達到對人體有害程度,必須經化學分析認定。如果茶園污染有害化學品,則污染範圍的茶品都不能飲用,這應該是基本常識。飲茶是個非常個人的事情,黃片是否可飲用,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每個人的經歷、喜好、修養、體質不一樣,可能影響到飲茶習慣。但是茶葉也是對人體健康有極大影響的飲品,選擇茶品必須慎重,來源渠道必須正規。以現在的科技,對茶葉的一些信息,也可從側面驗證。凡是傳統流傳下來的茶品,只要是來源於正規渠道,在正常保質期內的,都可以試試,選擇出自己喜歡品飲的品種。

秋絢2017.6.7

(版權歸原創者秋絢所有,轉載請說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茶語 的精彩文章:

陳皮柑普茶怎麼保存?柑普茶需密封保存嗎
茶歸山林,人歸自然,清茶一杯好消夏
新會小青柑除了喝之外,到底有沒有收藏的價值
年少不喝普洱茶,喝懂已是不惑年
好的鐵觀音有什麼特徵 好喝的鐵觀音有哪些標準

TAG:江南茶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