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這是男人避諱莫深的東西,卻又渴望得到的「大補之物」
前言:皇權至上的古代社會裡,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是女人就難免會遭遇「大姨媽」的困擾。對「大姨媽」,從古至今男性都是避之不及的,尤其在古代,更是忌諱多多。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在古時候,女性初潮可是能夠入葯且對男性是大補之物。「大姨媽」是現在人對例假月事的稱呼,那過去又是怎麼稱呼的呢?
古代婦女
關於「大姨媽」的記載,是在《黃帝內經》里,當時的醫生已經發現女性會周期性下體出血,像月亮一樣盈虧,所以被稱作「月經」或者「月信」。而女性第一次的月經被稱為「紅鉛」。
古人相信,女性初潮的月經是男性大補的藥物。因此,以初潮之月經,乾燥後取其粉末而入葯者被稱為紅鉛。明朝時,大興煉丹,紅鉛被作為原材料之一。
於是大量民間少女為此被選入皇宮,相傳為了快速得到紅鉛,這些少女被迫喝下催經葯,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最終成為犧牲品。
古代婦女們
明人張時徹的《攝生眾妙方》所載「紅鉛接命神方」中說:「用無病室女,月潮首行者為最;次二、次三者為中,次四、五為下,然亦可用。」這是說月經初潮時排出之物最可貴,第二、三次的次之,第四、五次的更次之。
以後,在龔廷賢的《萬病回春》中,說得更為詳細了;不僅提出哪五種女孩不能選,而且一定要選那些「眉清目秀、齒白唇空、發黑面光、肌膚細膩、不肥不瘦、顏面三停、長短相當」的年輕女子,並且還有非常詳細的取制方法。
當然恰好在這一天首次來潮的少女極少,所以《萬病回春》中又說:「若得年月日應期者,乃是真正至寶,為接命上品之葯。」
李時珍
但這只是民間道士所傳播的錯誤信息,李時珍曾狠狠的批判過;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婦人入月,惡液腥穢,故君子遠之,為其不潔,能損陽生病也。……今有方士,邪術鼓弄愚人,以法取童女初行經水服食,謂之先天紅鉛。巧立名色,多方配合,謂《參同契》之金華,《悟真篇》之首經,皆此物也。愚人信之,吞咽穢滓,以為秘方,往往發出丹疹,殊可嘆惡!」
儘管古代女人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甚至有時候充其量只是玩物,但是男性們也會避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避開「撞紅」。
古代婦女們
這恰好的使得女性在「大姨媽」期間不進行同房,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是保護了女性健康的。漢朝時期,後宮皇妃若是來了例假或者是懷孕了,就會在自己的手指上戴一枚金戒指來提醒皇帝。用「金戒指」來代表「經戒之」。
唐朝時期是書寫密奏交給皇上,表明身體狀況。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國家較多,皇妃們的表達方式也各有不同,系紅繩、掛紅燈籠,都是用來提醒皇帝房事不便的。
皇帝翻牌
到明清時,設立敬事房。皇妃們都有一張代表自己的牌子,皇帝用餐的時候太監會將牌子和晚餐一起端到桌子上。通常皇帝在飯後會翻起其中一張牌,翻到誰就是誰來侍寢。
在準備好牌子之前,皇妃們會告知管理太監自己的身體狀況,撤掉自己的牌子,這樣就不擔心侍寢撞上立即月經時期。


※皇帝延續子嗣,食「大補之物」,或暴斃而亡,或壽終正寢
※聽起來好聽就行,想愛就去愛
※在古代,無數少女被摧殘致死,只為得到她們身上的「大補之物」
TAG:鹿九淵 |
※中國古代的避諱有哪些,為什麼一直傳承今日,一切都是皇帝自尊心作祟
※夫妻之間,要避諱這四句話,說的越多,分開的可能性就越大!
※「避諱」的講究,實在是古人的自我折騰,為此都鬧出哪些笑話?
※明朝的朱姓是要避諱的,百姓用一個字替代豬,很多人都不認識
※他是一代人童年陰影,是馮小剛最避諱之人,更是許晴放不下的人!
※你知道古代的這些避諱嗎?放到今天,簡直是不能活了
※古人都避諱說死,曹操發明了一個成語,如今被很多老年人掛在嘴邊
※古代那些喪心病狂的避諱
※古代百姓要避諱國姓,明朝的國姓是「朱」,人們是不是不能吃豬肉
※歷史上那些讓人不可思議,哭笑不得的避諱,多如牛毛啊
※古代這些避諱放到今天,簡直是不能活了
※產婦實在可憐!古代女人生孩子,丈夫不能看,有幾個避諱
※沒有想到古代的避諱有這麼多,甚至門上貼「五福臨門」都會被砍頭
※唯一一味與皇帝同名而不用避諱的中藥,沒想到原來竟是這個原因!
※億萬富豪也不敢取的名字,身邊卻很多,但是男孩應該避諱呀!
※古人都避諱說死, 曹操發明了一個成語, 如今被很多老年人掛在嘴邊
※看望產婦有避諱,這三句話千萬別說,會讓人不高興的
※清明節掃墓是有許多禁忌和諸多避諱的,需要多加留意,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被尊稱「大哥大」的洪金寶,一直避諱這個稱呼的由來
※古人忌諱提「死」字,曹操發明一詞,人們不再避諱,從此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