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硯紙方寸小 揮毫鳥飛天

硯紙方寸小 揮毫鳥飛天

漢字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漢字的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注、假借是任何拼音文字所無法表現的。著名書法家沈尹默說:「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奇蹟,無色而具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暢神怡。」

從書法在中國古代教育中的地位看,足見古人對書法的重視:自周朝起,漢字的教育就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周禮·地官·保氏》中記載:「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漢代有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如西漢的太學、東漢的鴻都門學,都重視書法在蒙童教育中的作用。唐宋時期的書法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說文》和《爾雅》成為書法教育固定的教材,書法教育更加系統化。

在今天這個信息化時代,技術的發展模糊了藝術和非藝術的邊界。就當下中國的文化環境而言,書法教育的普及刻不容緩。普及書法最重要的是堅持書法進課堂,夯實中小學生的書法基礎,從書法中漢字的結構性、書寫性、審美性出發,通過對中國傳統書法技巧的解讀、實踐達到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目的。書法教育進課堂,進入的不僅僅是書法。在我看來,它顯示著更豐富的內涵,並將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培養專註力和毅力。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講究書寫的結構、筆畫和神韻。「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的筆法要求人在練習書法時要全神貫注,只有察之精微才能書寫到位。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智永登樓練字,退筆成冢……都是苦練有恆和學好書法之間關係的有力說明。貪玩好動、不能專註是孩子的天性,而書法學習中技能、技巧的嫻熟需要堅持不懈地練習,一個難點有可能要經過上千次的重複練習才能掌握。學習書法有利於培養孩子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恆的良好學習習慣。

人的大腦神經活動是美感的重要生理基礎。書法寫作的過程要求左腦和右腦同時工作,既要調動思維又要控制動作,對於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是大有好處的。

促進智力發育,豐富學識。學習書法有利於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平衡發展。字體的筆畫、用筆的力道、筆墨的濃淡、留墨與空白等,這些都屬於書法空間的概念。

唐代孫過庭說:「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學習書法,能提高人的形象思維能力,調動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和諧性,能有效開發青少年的智力。

中國古代的大書法家都是大學問家。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因才高八斗而被舉薦為刺史,之後又做過右將軍,最後在會稽做官。王羲之的才學不僅體現在書法造詣上,他的學問更多的是因為在寫字、練字過程中所積累的文化底蘊,所以王羲之不僅能寫好字,還能做好官。顏真卿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也是唐代名臣,又善詩文,有《韻海境源》《廬陵集》《臨川集》等佳作。北宋蘇軾不僅是作《黃州寒食貼》的偉大書法家,更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詩人、詞作家,留下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故仆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不同的字體風格能夠反映書法家不同的創作狀態和創作心境,通過臨摹他們的字體,能夠體會到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間接與古人對話。長時間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會在潛移默化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收穫古人的經驗和智慧。

培養審美情趣,樹立高尚道德情操。學習名家書作,既要從運筆、結構、筆劃等微觀角度分析字的特點,更要從宏觀的角度把握整體的藝術風格,這個過程就是提高審美情趣的過程。

傳世名家都是在認真學習古人之後,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從而創造出偉大藝術作品的。這些藝術作品既不同於古人又不同於時人,而是匠心獨運。因此,我們今天去觀摩歷代名作時就會發現佳作異彩紛呈,各有姿態。柳公權善於學習和吸收書法大家的藝術成果,他吸收了歐陽詢的嚴謹險絕和顏真卿的雄渾寬博而成自家骨力遒勁的「柳體」,並與「顏體」並稱為「顏筋柳骨」。王羲之從白鵝戲水中悟出書法之美,張旭從公孫大娘舞劍中受到啟發而草書大進,黃庭堅看艄公搖櫓體會到用筆之道等,都是以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觀察世界。所以,學習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還能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之美。

文化化人,藝術養心。人們在觀賞書法作品時,總是自然地與書法家的人格道德聯繫起來。如從顏真卿的作品中可看到「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召子,其端嚴尊重」。練字如練人,若要達到較高的書法造詣,第一位的是要有高尚的人品,心正則筆正。懷素貧而無紙,種蕉以葉書寫,又制木板一塊,「書之再三,盤板皆穿」,顏真卿及顏氏一門的忠義不屈,柳公權的「心正則筆正」的筆諫等,這些流傳千古、耳熟能詳的人物事例與光輝典範能很好地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學習古人,模仿古人,學生的知識、技能、人品修養就能得到熏陶與鍛煉。

書法進課堂是實現美育的有效途徑,而且書法藝術要從小培養,不僅高校要重視,中小學更要重視。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靈魂和根基,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寫好中國字,才能做好中國人。堅持書法進課堂,一定會讓中華傳統文化之樹再度結出豐碩的果實。

(作者:石曉菲,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教授)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09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京津冀高校提升思政課親和力論壇舉行
56歲上考場,為了文科情懷
北京丰台新發地小學舉辦足球嘉年華
23年,護航高考也是「考試」
雲南:多部門聯手保平安高考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