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太恐怖!盤點那些「植入體內」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太恐怖!盤點那些「植入體內」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編者按

近日,MIT媒體實驗室聯合哈佛醫學院,共同研發一項名為「Dermal Abyss」的項目。此項目的發起人是MIT的研究人員、計算機工程師Katia Vega。Dermal Abyss是一種可對人體狀況進行監測的刺青墨水,可直接反映出人體的化學變化。實際上,Dermal Abyss相當於一種新型的植入人體的可穿戴設備。

現在

可穿戴設備正進行對人體「由表及裡」的「入侵」過程,最終植入體內,成為人體的一部分。這些植入的可穿戴設備有哪些功能,是否安全呢?界小編就為您盤點當前植入人體的那些「由表及裡」的可穿戴設備。

一、Dermal Abyss

監測人體狀況的刺青墨水

Dermal Abyss是一種可對人體狀況進行監測的刺青墨水,可直接反映出人體的化學變化。例如綠色代表鈉,紫色代表PH值,從淺綠到棕色則是葡萄糖。顏色程度的深淺不一,對應著人體內不同化學元素的含量,從而實時反映出人體各項指標的狀況。

在Vega 的理念中,人體皮膚是一種新型交互界面,它能夠顯示出許多秘密,這一理念在Dermal Abyss上體現的極為充分。

例如,一位糖尿病患者只需通過Dermal Abyss在淺綠色和棕色之間的變化,就能夠洞悉自身的血糖水平,而不必非要去醫院做手指點刺試驗;Dermal Abyss中的鈉感測器在太陽的照射下會發光,用以告知人體中的水含量,從而避免脫水狀況的發生;PH值的變化有助於使用者實時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警惕「亞健康」現象。

此外可以設想一下,在去醫院就醫時,向醫生直接展示Dermal Abyss,可以幫助醫生進行快速診斷,並免去許多以往繁瑣的檢查項目。

對在人體表層加入技術這方面,Vega花費了7年時間進行研究。除了Dermal Abyss,她還研製出了具有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功能的指甲油、導電化妝筆以及能夠遵循眼部肌肉收縮的智能可穿戴式假睫毛等等,她認為這些都屬於「美麗科技」的範疇。

雖然Dermal Abyss還未投入實際應用中,但研究人員已經在豬皮膚上試驗成功。他們計劃將這項技術應用於醫療保健領域,從而幫助人們對身體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他們認為,皮膚是揭示人體奧秘的入口,Vega表示: 「我想更深入地研究,而不僅僅停留在表層皮膚」。

二、植入胸部的指南針

擁有神奇的第六感

為了讓人類擁有神奇的第六感,Cyborg Nest 實驗室開發了一款名為 North Sense 的微型藍牙裝置。用戶只需要將它植入體內,就會在面向北方的時候產生振動,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Cyborg Nest 實驗室的CEO兼創始人Liviu Babitz 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儘可能多的人獲得感官方面的延伸。在未來,North Sense 將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感覺。」

從技術層面來說,North Sense 只是一款簡單的可穿戴設備,它雖然沒有配置任何的按鈕或者 LED 燈,但是它的複雜性並非來自於設備本身,而是它能夠對用戶的大腦產生一些微妙的影響。

為什麼要將 North Sense 植入體內,而不是像智能手錶一樣戴在手腕上呢?Liviu Babitz 表示,North Sense 需要成為用戶身體的一部分才能正常工作,如果不是這樣,那它永遠只是一個工具,而無法激發人體的直觀感覺。

三、可遙控的植入式避孕設備

困擾人類數千年的問題,終於有望解決了。實際上,最初提出此想法的正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當時正與同事參觀Robert Langer的MIT實驗室,便詢問能否做一個可以遙控開關且能夠持續數年的女性避孕裝置。隨後Langer便想到或許多年前所發明的可控微晶元釋放技術,能夠做到這一點。

據了解,該裝置可植入於臀部、上臂區域或腹部等位置的皮膚下,每天能夠釋放30毫克的左炔諾孕酮(一種用於避孕的激素),可持續運作16年,通過遙控開關控制受孕或者避孕。

該設備由馬薩諸塞州MicroCHIPS公司發明,並將於明年在美國進行臨床前實驗。若一切順利,產品將於2018年登陸市場。

四、植入式智能手機

當然,現在我們幾乎已經無時無刻不在與手機緊密聯繫著,那麼如果我們的身體能夠真正地與手機連在一起,將會怎樣呢?這種情況已經開始發生。例如去年,藝術家Anthony Antonellis接受了一項將RFID晶元植入自己胳膊的手術,這個晶元可以將藝術儲存並傳遞到他的手持智能手機里。研究人員正在嘗試用嵌入式感測器將人體骨骼變為一個有逼真的揚聲器。還有一些科學家正在研究眼植入物,眨一下眼睛即可捕捉到一個圖像,並且可以傳輸到任意本地儲存中(例如那個嵌入手臂的RFID晶元)。

但如果把手機植入了你的身體,屏幕該用什麼代替呢?Autodesk的技術人員正在試驗一種可通過人造皮膚來顯示圖像的系統,圖像或許可以出現在你的眼睛植入物中。

五、植入式治癒晶元

當前,已經有患者將網路植入體直接連接到一個智能手機應用上,以實時監控並治療疾病。例如,一個新的仿生胰腺在美國波士頓大學進行了測試,這個仿生胰腺帶有一個微型感測器,可以直接與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對話,以監測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在倫敦,有科學家正在研製一種口服膠囊大小的電路,以監測肥胖患者的肥胖程度併產生使他們感到「飽」的基因物質。這種方法可能作為目前手術或其它侵入性方式的一種替代來處理嚴重性肥胖。其它的一些醫學問題,從心臟雜音到焦慮問題,都有著植入計劃的可能性存在。

六、可與醫生對話的網路藥片

植入體不只能與你的智能手機進行溝通,它還能與你的醫生「聊天」。在一個名叫「Proteus」的項目中,一個英國的研究團隊正在研製一種含有微型感測器的網路藥片,藥片可以直接從你的身體里給醫生「發簡訊」。它分享你身體里的信息,來幫助醫生了解你是否正確服藥,以及服藥療效。

七、可溶性生物電池

目前,對可植入設備而言,最大的難關在於怎樣能為這些體內植入設備提供能源,因為你既無法將能源放入人體內,也不能將設備頻繁取出以更換電池。為此,美國馬薩諸塞州Draper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正潛心開發一種能夠生物降解的電池。

然而,植入技術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為已經在身體裡面的設備獲取能源。你無法將這些能源塞入體內,也不可能將它們取出來換上一個新電池。馬薩諸塞州劍橋市Draper Laboratory的一個團隊正在研究可生物降解的電池。它們可在體內發電,將其無線傳輸到需要的地方,然後融化。還有的是研究利用人體自身的葡萄糖來為植入物發電。這有點像之前的馬鈴薯電池,不過更加小巧,更加先進。

八、智能塵埃

在目前的植入體發明中,或許最令人吃驚的當屬智能塵埃:這是一種帶天線的全電腦陣列,每一個都比沙粒更小,它們能在身體里自我組合成所需的網路,處理體內一系列複雜情況。如果一定要評出一個最驚奇的可植入產品,恐怕要把獎項頒給智能塵埃了。想像一下這些被稱為塵埃的納米器件,可攻擊早期癌細胞,或者緩解傷口疼痛,甚至以加密方式將重要的個人信息儲存下來,使其無法被修改。有了智能塵埃,醫生可以不用開刀就能直接在你體內手術,同時信息會被儲存在你身體中,並被高度加密,除非你自己將它從納米網路中解鎖。

九、自我驗證

用於個人的身份認證

該技術可用於個人的身份認證。但實際上,由於「自我驗證」技術存在隱私問題而有悖於社會規範,甚至嚴重的說或可能造成的反烏托邦社會。

例如,美國軍方正在進行一項重要的項目,即給每個士兵植入RFID晶元以實現全球範圍內自動追蹤部隊。許多社會評論家認為這種識別技術的擴張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人從積極方面來看它:比如提高打擊犯罪的能力,全民安全選舉,醫療信息及反饋的積極變革,並且再也不會有兒童丟失了。未來,該技術或許能在打擊犯罪、確保選舉安全、失蹤人口追蹤等方面有所建樹。但也有不少社會學者認為,「監視一切,將導致操控一切」。還有一些人認為,這是向奇點邁進的關鍵性一步,即新技術將強大到超出我們理解的極限。

十、植入式3D智能器官

組織工程學背後的理念是,你可以為塑料添加細胞,如果你使用了合適的塑料,合適的結構,並添加了合適的介質加以混合,這樣就可以去製造皮膚、骨骼還有身體的任何組織或器官。「這個領域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MIT的生物醫學工程教授羅伯特蘭格表示,「我們已經可以為燒傷或皮膚潰瘍的患者製造皮膚,而其他類似眼角膜和肝臟正在試驗中。很快,我們將能夠做出所有人體組織。

十一、腦機介面

人腦與計算機直連

人腦與計算機直連,曾是科幻電影中常見的場景。現在,來自布朗大學的BrainGate團隊,正潛心研究如何實現人的大腦與電腦對接。BrainGate團隊表示:初步研究顯示,在人腦中植入嬰兒版阿司匹林大小的電極,神經信號可被電腦實時解碼,並用於操控外部設備。英特爾預測,至2020年腦機界面將投入實際應用,對此Dean Pomerleau在近期撰寫的文章中表示「最終,人類將更願意向大腦中植入設備,你可以通過思想的力量進行網上衝浪。」

十二、智能紋身

解鎖或輸入密碼

紋身常被視為時髦的象徵,幾乎隨處可見。那為什麼我們不植入一種智能的數字化紋身,這樣不僅看起來很酷,而且還可以執行一些很有用的任務,比如解鎖汽車或者手機密碼,這真的已成現實。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一種可植入的比人類毛髮更細的計算機纖維皮膚網路,它可以從裡到外監測到你的身狀況。此外,一家公司Dangerous Things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用類似紋身的方法嵌入手指的NFC晶元,能夠解鎖或輸入密碼。還有德克薩斯州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可以注射入皮下的微粒,追蹤身體代謝過程。

十三、 「維他命認證」藥丸

認證無需密碼直接解鎖

這是Motorola於2013年生產的一款維他命小藥丸,進入人體後會受胃酸驅動發出一個18位的電子信號。這意味著,使用者的身體即身份認證,這種認證被稱為「維他命認證」。

對於這些奇奇怪怪的設備,有不少「科技狂人」都躍躍欲試。未來,可穿戴設備在感測器等技術的作用和不斷發展中會更趨向於無形,給人體極致的體驗。不過在此之前,人類仍需要解決其中所隱藏的安全問題。植入人體,成為人體本身的一部分。儘管將各個環節融合并非易事,並且會遭遇諸多阻礙,但可穿戴設備科幻式的發展方向仍然是值得期待的。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安視界 的精彩文章:

揭秘:ISIS的網路新平台Telegram的來龍去脈
盤點「別人家公司」那些奇葩牛掰的端午節福利!
《網安每日文摘》-5月23日

TAG:網安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幾經沉浮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應該怎麼玩?
距離柔性電視與高性能的可穿戴智能設備更進一步
把手機穿在身上——智能可穿戴設備
五一活動購入智能電視的必裝軟體,你都裝了嗎?
未來智能可穿戴設備依然還有三個機會?
如今的智能洗衣機都有哪些獨特的功能?
除了智能文胸,這些智能睡衣、襪子對女性也很實用
智能餐桌轉盤的智能化帶來的複雜可能不是很適合現實
智能硬體並沒有涼!盤點米家生態鏈產品
戴個手環就想監測睡眠?可惜智能設備的睡眠分析不靠譜
狂蹭區塊鏈熱度的智能硬體有哪些?
這個最新型的智能戒指,有了它就可以輕鬆控制任何智能設備!
可穿戴的智能手錶
怎樣把u盤裡的軟體安裝到非智能電視上?
夠硬才爽!購買智能電視原來配置也很至關重要!
這幾款前置指紋的智能手機,整體性能很強,值得入手!
電飯煲也開始智能化?智能硬體再掀風潮
手機都是各種補光燈,顯示器怎能沒有,明基屏幕智能掛燈體驗
米兔智能積木體驗:這個寒假就玩它了
想要讓你的家居生活更安全?不妨看看螢石的這些智能硬體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