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科院13項「A類先導」都做了什麼?這就告訴你

中科院13項「A類先導」都做了什麼?這就告訴你

6月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2017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實施進展情況。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和部分A類先導專項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了有關情況,並回答了媒體提問。

重大任務局局長王越超介紹說,2010年3月31日,國務院第10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科院「創新2020」規劃,其任務之一是由中科院組織實施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先導專項是中科院發揮建制化優勢,組織院內外優勢力量,共同實施的跨學科、跨領域的重大科技任務,致力於突破帶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革命的前沿科學問題;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破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突破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問題;促進技術變革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形成發展,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取得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成果,佔據未來科學技術制高點並形成集群優勢。

王越超說,先導專項分為A、B兩類,A類先導專項側重於突破戰略高技術、重大公益性關鍵核心科技問題,促進技術變革和新興產業的形成發展,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B類先導專項側重於瞄準新科技革命可能發生的方向和發展迅速的新興、交叉、前沿方向,取得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成果,佔據未來科學技術制高點,並形成集群優勢。2011年1月至今,在科技部、財政部等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堅持「頂層設計、精心組織、成熟一項、啟動一項」的原則,經過精心策劃、組織千餘名科技與管理專家深入研討和評議論證,先後啟動實施了38項先導專項,其中A類先導專項13項。

王越超表示,中科院重大任務局負責A類先導專項管理工作,在創新管理模式、構建管理體系、建設規章制度和規範工作流程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同時注重銜接國家計劃,推進協同創新,帶動科技體制改革。通過協同開展戰略性、先導性科學研究,探索創新重大科研項目管理體制機制,凝聚了一支高水平創新隊伍,產出了一批有顯示度的階段性重大成果。

專項實施成效包括:

(一)面向重大原創成果產出,部署了幹細胞、空間科學、碳收支、分子育種和中微子專項,力爭作出重大科學發現、開闢新學科方向、提出重大創新理論,引領學科和技術發展方向,創造性地解決重大科技問題。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專項在全新人造細胞類型構建,單倍體幹細胞實現同性生殖,「體外」獲得功能性精子,子宮內膜再生臨床研究中14名嬰兒相繼誕生,脊髓損傷修復已開展61例臨床研究,啟動了我國首批經國家衛生計生委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備案的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臨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空間科學專項成功發射了暗物質衛星「悟空」號、實踐十號衛星、量子衛星「墨子」號,即將發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HXMT)衛星。已發射各衛星在軌獲得了大量高質量科學數據,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重大科學成果即將發布。系列科學衛星從概念提出到工程研製均由中科院主導,預期科學成果將使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專項測定了我國能源利用碳排放參數並測算了碳排放量,評估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現狀和潛力,獲得了碳收支認證科學資料庫,支撐了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製。在巴黎氣候大會上成功舉辦了邊會和中國角的專題展覽。

分子模塊設計育種創新體系專項水稻耐冷機制、雜種優勢遺傳機理和廣譜持久抗稻瘟病解析等育種重大理論研究成果相繼在《細胞》、《自然》和《科學》期刊發表。育成水稻初級模塊新品系40個,省級審定品種4個,推廣面積10萬畝。模塊新品種「中科902」有望解決當前黑龍江建三江地區3千萬畝水稻易倒伏、抗病性退化和米質下降的瓶頸問題。

江門中微子實驗專項國際首創全新型光電陰極、製作出國際首支20吋微通道板光電倍增管並建成生產線;突破了高性能液閃、Φ40米中微子探測器方案設計製造等核心關鍵技術,國際合作持續加強,為中微子精準測序奠定了基礎。

(二)面向重大戰略性技術與產品研發,部署了核能、信息、藥物和海洋專項,力爭取得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系統集成和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形成支撐我國創新發展的先發優勢,搶佔事關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未來先進核裂變能專項-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實現重大階段性突破,全面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完成實驗堆工程初步設計,建成TMSR非核研究設施,為我國率先建設釷基核能系統實驗堆奠定了重要基礎。未來先進核裂變能專項-ADS(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嬗變系統突破超導質子直線加速器、顆粒流散裂靶、次臨界反應堆、核能材料等系列ADS系統關鍵技術並部分引領國際研發,原創提出了「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系統」(ADANES)新概念,為探索更高效、更安全的核燃料循環體系奠定了基礎。

面向感知中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專項提出海網雲協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體系和數據驅動的海雲資源協同調度模式,突破了專用計算晶元、深度可編程網路等關鍵技術,在重點區域、重要領域開展海雲安防、工業物聯網等應用示範,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專項支持的寒武紀處理器、SAP工業4.0互聯網製造解決方案入選第三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

個性化藥物——基於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葯研發專項核心是個性化新葯研發和現有藥物個性化,提高療效,降低副作用,減少用藥的盲目性,實現個性化用藥。專項啟動實施以來,針對腫瘤、代謝性疾病、神經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開展了AL3810、971、奧生樂賽特、二甲雙胍、SM934等一批個性化新葯研發和現有藥物個性化,進展良好。

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專項構建了國際上最大規模的西太-印尼-東印潛標觀測網,實現深海潛標數據實時化傳輸;深海地形解析度達到國際領先的厘米級;自主研發的水下滑翔機、AUV等裝備實現海試應用。

(三)面向重大示範轉化工程,部署了低階煤、納米、南海環境變化、智能導鑽等專項,力爭實現重大技術推廣轉化應用,創造出新產品、新需求、新業態,引領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或直接產生顯著經濟社會效益。

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專項突破了熱解、燃燒、氣化、合成、CO2利用等全鏈條核心關鍵技術,全部進入工業示範且多個裝置運行成功。專項將有力帶動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千億規模社會投資。

變革性納米產業製造技術聚焦專項多項核心技術取得突破並應用。長續航動力鋰電池達世界先進水平;建成世界首條納米綠色印刷版材生產線;甲烷無氧制烯烴與沙特、中石油合作;光催化水處理、印刷電路、3D列印、藍光激光器、體外診斷等已規模應用。

南海環境變化專項以南海關鍵海域為研究對象,系統開展南海地質、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研究,在珊瑚礁生態系統修復養護、海島植被生態系統構建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南海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智能導鑽技術裝備體系與相關理論研究專項針對我國深層-超深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面臨的重大科學難題和技術瓶頸,從深層石油地質理論出發,攻克6000米以深智能導鑽技術,實現「圈得准」—油氣藏地質理論,「定得准」—油氣藏精準刻畫技術,「打得准」—智能旋轉導鑽技術,支撐我國未來20年深層油氣和地熱能勘探開發,為未來非常規油氣和海外油氣勘探開發提供核心技術和裝備。

會上,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嬗變系統、面向感知中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3個先導專項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各專項的背景、意義、重大亮點成果和後續發展規劃等相關情況。

新聞發布會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副局長趙彥主持。

來源: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舉辦2017年國際檔案日宣傳展
「觸」景生情的有機電子器件
國內領先的硅光子平台和MEMS工藝平台開始對外服務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楊鍾健先生?
研究發現南五味子屬植物與傳粉松脂癭蚊互利共生機制

TAG:中科院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什麼情況?全濰坊都在找這13個人!
都是拍美人魚,這部片為什麼能拿到13項奧斯卡提名?
兩點原因告訴你,為什麼CBA永遠出現不了35秒13分的奇蹟
塗了防晒還會黑?這13款隔離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剛給你發了1314紅包的人轉身就跟別人上了床?
開發了130多個AI的醫院:臨床真正要什麼……
想養貓的人必看,這13條你都準備好了嗎?
四類運行從91部中拿出來與136部一同管理?你怎麼看?
41+13+3+3!濃眉哥為什麼爆發?只因為表妹對他說了這句話
婦科專家一次說清:這13件事「大姨媽」期間最好不做
人類歷史上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出現一個長達13萬年的斷層?
員工為什麼跳槽,你心裡還沒點13數嗎?
如果遇上這13個姓氏,那你就和乾隆是一個祖先!
4月13號是什麼黃道吉日?有8部電影選擇上映,大家想看哪一部?
《龍珠超》動畫為什麼只有131集?主要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哪個混蛋告訴你男友不轉1314元就是「直男癌」?
你就職的公司幾個人?這家公司做到50億隻用了13個人!
13個小故事告訴你,不留遺憾的人生該怎麼過?
如果遇上這13個姓氏,那你就和乾隆是一個祖先
為什麼路飛一開始就要立誓成為海賊王呢?知道真相的我懵13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