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真正的勇敢是懦弱 最高的智慧是愚拙

真正的勇敢是懦弱 最高的智慧是愚拙

人生最難的事情是什麼?

有人回答說:「學會低頭最難。」尤其在年輕氣盛和血氣方剛之時,但凡有點能力的人,自我感覺特別良好,於是乎就不知天高地厚,一味地昂著頭和鋒芒畢露,這樣的人往往都沒有太大的成就。

懂得適時地低頭,不僅僅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智慧,一種胸懷,也是一種格局。

真正的勇敢是懦弱

生活中難免會碰到小人,歧視你、排擠你甚至是羞辱你。就連古代著名的勇者如韓信、荊軻,在他們事業有成之前,也如凡夫俗子,混跡於芸芸眾生之中。這時候如果遇到衝突麻煩,應該怎麼辦呢?

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韓信從小抱負遠大,研究兵法,練習武藝,所以習慣性佩帶寶劍。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你敢用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於是,韓信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對一個男人來說是奇恥大辱,韓信為什麼接受這樣一個奇恥大辱?歷史評論家柏楊先生有個說法很有意思,「不要認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有時候,人只有蹲下來以後才能跳得高——如果是為了將來跳得高些蹲下來一下,這是英雄。」

後來的故事,我們大家都知道。韓信離開家鄉後,投身軍伍,又經歷了許多坎坷,終於成就人生事業。當他衣錦還鄉,驚訝地發現,那當年逼迫他鑽褲襠的少年,仍然在家門口渾渾噩噩,一事無成。

懂得適時低頭,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相反,不肯讓步,往往是一種愚昧的堅持。為人既不能始終寧折不彎,也不能始終卑躬屈膝,這其間有一個「度」需要我們審時度勢,認真把握。否則,一個態度強硬的人,往往容易為自己的強勢付出無法估量的代價。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低頭不是認慫,而是用自己充滿善意的妥協去積極地維護彼此間的關係,這也是每一次幸福時刻的開端。

最高的智慧是愚拙

還是司馬遷,他在《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

荊軻嘗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召荊卿。蓋聶曰:曩者吾與論劍有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使者還報,蓋聶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攝之。

這個故事,說的是絕代劍客荊軻,遊歷天下,到達榆次,去拜訪知名劍客蓋聶,要與其比試劍術。

蓋聶出於禮節,把荊軻請到上房。荊軻一性急之人,茶未沾唇邊,便振四壁地講起劍道來。又把他的劍,捧到蓋聶面前誇耀:「此劍天下真寶劍也。」說完,便迫不急待地邀蓋聶院中一比。

荊軻說的唾沫四濺,蓋聶始終未還他一句,只是對荊軻怒目而視。荊軻抬眼細覷,蓋聶滿身傲氣,並從小瞧自已的眼神中看出,蓋聶決不是一般的劍客。荊軻未動一劍,便敗下陣來,很知趣地收起劍,雙手一揖,低頭而去。

荊軻走後,蓋聶對他的幾個徒弟說:「這個荊軻,不知天高地厚,他所論的劍術,只是一般的流識,不堪入耳。別說比武,我只用眼瞪他,他就走了,還算知趣。他真感羞愧的話,不敢再停留於榆次。」

後來蓋聶的徒工弟,果然去荊軻住過的地方打聽,得知荊軻當日就走了,而且離開了榆次。

單從這故事看,荊軻實乃無膽鼠類。

可是,就是這個膽小鬼荊軻,他懷刃入秦,圖窮匕現,以大無畏的勇氣刺殺秦王,雖因一擊不中,但成千古絕唱,傳頌至今。

而當時劍術一流的蓋聶,卻早已是身死名滅隨百草,誰也不知道他空懷一身絕藝,又是生於用武之地的亂世,究竟幹了什麼有意義的事兒。如果不是荊軻,恐怕我們都不會知道他的名字。

蘇東坡在《留侯論》中說: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就是說那些普通人、小人物,受到一點侮辱以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樣:拔刀子或者掏拳頭,這叫魯莽,這叫盲動,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真正的大勇敢是「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突然面臨一件什麼事情,神色不變,並不驚慌失措,別人無緣無故把一個罪名加在你身上也不生氣,這才是君子之勇、英雄之勇、大丈夫之勇,韓信就是如此。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這樣的人,他懷著遠大的志向和理想,有長遠的目標,他不會為眼前的這一點小是小非,或小恩小怨魯莽地盲動,所以有句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弱者易怒如虎,如欺凌韓信的混混,如怒視荊軻的蓋聶。他們看起來威風凜凜,睚眥小事兒,衝冠而怒,撥劍而起,血濺五步。但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惶恐而又迷亂。因為他們從不敢正視自己的人生,所以他們於迷惘之中,選擇了在無關緊要的小事上,輕擲自己的精力和生命。生如草芥,死埋荒野,圖留寂寞,隨風而散。

強者不動如山,溫靜如水,如韓信,如荊軻。他們知道自己的使命,珍視自我價值。他們知道自己的選擇,構成最後的自己。所以他們總是心懷恐懼,唯恐自己的價值,被那些不值得的人拉低。

大智者,愚拙

《宋史》卷二百七十五記載了這樣一則事情:

一日,侍宴北苑,上入玄武門,(孔)守正大醉,與王榮論邊功於駕前,忿爭失儀,侍臣請以屬吏,上弗許。翌日,俱詣殿廷請罪,上曰:「朕亦大醉,漫不復省。」遂釋不問。

有一天,宋王朝的君臣在北苑舉行宴會,宋太宗來到玄武門,卻趕上孔守正等一群武將喝高了,拍著胸脯,扯著嗓門,和另一名叫王榮的武將爭論各自守邊關的功勞,大概是說我手刃了多少敵軍,全殲了多少軍團,攻陷了多少城池,你算老幾,敢跟本將軍比功勞,氣忿忿地爭執,失去了起碼的禮儀——「忿爭失儀。」估計連口水都濺到皇帝的臉上了。

第二天上午孔守正與王榮都從酒醉中醒來,想起昨天的事,惶恐萬分,連忙進宮請罪。宋太宗看著他們戰戰兢兢的樣子,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昨天我也喝醉了,記不起這件事了。」

就這樣,宋太宗既不處罰。也不表態,裝裝糊塗,行行寬容。這樣做,既體現了領導的仁厚,更展現了領導的睿智,而又保全了下屬的面子。以後,上下相處也不會尷尬。臣屬更會為其傾犬馬之勞。

現在的人,唯恐自己不聰明。可是,很多人卻忽略了「愚拙」的智慧。

蘇東坡曾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吾兒愚且魯,無病無災到公卿。」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愚拙」,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麼都知道,卻一副痴呆愚頑的表情。這種人不張揚,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眾人的歡迎。

社會是很現實的,人心更是難測的。當你的聰明外觀、鋒芒畢露時,則遭人妒忌。那又何必呢?炫耀自己,無非想讓人高眼看你,無非為了虛榮、臉上有光,但當你在官場、職場被排擠,不能盡情揮灑時,不知是否有聰明致禍之嘆?

「愚拙」,不是故意裝瘋賣傻,不是故意裝腔作勢,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虛,而是待人處事的一種手腕,一種態度。

正如鄭板橋所說,「聰明難,糊塗更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其實,有時裝裝糊塗,行行寬容,這是一種與人相處的方式,也是一種生存策略,這樣的人,可稱為「大智若愚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明知不問是修養 知而不言是聰明
慾壑難填滋惡行:莫讓貪慾成為你的人生負擔
妙筆生花!讀讀古代「高考」狀元的絕妙詩詞
空前絕後:蘇東坡的高考作文因何傳誦千古?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