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雲仙館:從古白雲多蒲澗 幾番滄海又桑田

白雲仙館:從古白雲多蒲澗 幾番滄海又桑田

秦帝始求仙,驪山何遽卜。

古人渴求長生不老,便造就了一批方生術士煉丹求葯,有的被奉為醫學名家,有的則稱化學家,例如東晉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葛洪,其著作《抱朴子》曾記載:「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成丹砂」。

說起葛洪,在登峰街轄區內,有一處建築和他有著不解之緣——白雲仙館

穿恆福路,

沿麓湖路往北...

一路甚好風景。

遠處是翠綠的白雲山,近秀麗麓湖,有山崗環抱,蒼木蔥蘢,若煙雨三月,定是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行至岔路,見一牌坊,上刻:白雲仙館。細看,左右鐫有對聯,館旁竹林茂盛,修篁綠葉,鬱鬱蔥蔥。

麓湖東北隅 葛洪煉丹處

白雲仙館建於清朝嘉慶十七年,主館坐落於麓湖路旁一高坡上,面向麓湖。高坡由大理石圍腳,其中的五塊花崗石分別刻著"白雲仙館",字體雄渾古樸。

相傳,晉代道學名家葛洪曾在此處煉丹,並築台講道,遍植草藥名木,為民治病。葛洪羽化後,其弟子及鄉人便建「葛仙道院」以祀。從此,道教在廣州得以紮根和衍播,廣州更是成為道教南傳重地。後道侶信眾募資重建,改名為「白雲仙館」,供奉葛仙、呂祖。

山門石柱上刻有一聯:「香火千年祖庭瞻仰 白雲四面仙客棲遲」。

經過天井,進入大殿。門柱有一木聯:「從古白雲多蒲澗 幾番滄海又桑田」。

殿柱也有一木聯:「白雲初晴幽鳥相逐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題字落款為趙朴初。

館旁的竹林小亭

白雲仙館與雲泉山館

在查閱資料時,小e發現白雲仙館和雲泉山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人說,白雲仙館以前叫雲泉山館,而去年的一則報道中稱白雲仙館按照雲泉山館的風格修復。那,雲泉山館是否為白雲仙館前身?

隨後,小e 搜索到《職大學報》上的一篇文章,上面寫著:雲泉山館在羊城東北郊六、七里,白雲山蒲澗之左,即今天白雲濂泉一帶。可惜在咸豐、光緒年間兩度毀於戰火之中,如今遺址難覓。

麓湖路

清代,書法名家伊秉綬也曾遊歷雲泉山館,寫下《雲泉山館記》。

此文為伊秉綬於嘉慶十八年(1813)所書,碑文以隸書寫成,文云:

白雲濂泉之間,有宋蘇文忠公之游跡焉。大清嘉慶十七年,香山黃培芳,番禺張維屏,黃喬松,林伯桐,陽春譚敬昭,番禺段佩蘭,南海孔繼光修復故跡,道士江本源,黃明薰,董其役,拓勝境二十,靡金錢若干,次年,閩人伊秉綬適來觀成,乃為之記。

《職大學報》上一文及伊秉綬的《雲泉山館記》都提到雲泉山館在白雲濂泉一帶,很顯然,白雲仙館如今的地址並不在此範圍內。

據登峰街坊鍾叔回憶,白雲仙館很久以前就有,那,是不是現在和以前的所指地理範圍有所差異呢?

鍾叔還提到,他兒時的小學就在白雲仙館附近,他每天沿著曲折狹窄的田間小路上學。當年的麓湖還是一片肥沃農田,中間有涓流穿過,雨過天晴後,還能看到彩虹。館周依舊種著竹子,但並非如今的毛竹,而是用來做籬笆的刺竹。再到後來,麓湖修建完畢,各類設施逐漸完善,白雲仙館成為一品茗勝處。

走廊上曬太陽的貓

幾經周轉,2016年,白雲仙館重新開放,還真是應了那幅對聯:從古白雲多蒲澗,幾番滄海又桑田。

或許,沒有什麼能敵得過時間吧。

【圖文記者 促織】

【編輯 方米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社區e家通和諧登峰 的精彩文章:

登峰小學窩溝封閉日: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

TAG:微社區e家通和諧登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