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漢奸寫的一首詩,何以感動中國兩千年?

一個漢奸寫的一首詩,何以感動中國兩千年?

自古艱難唯一死——制騎兵戰術大師李陵(19)

當年,最狂漢將李陵為救好友蘇武,帶著五千步兵深入大漠,最後被匈奴八萬主力騎兵圍攻,李陵殺敵數萬,力戰而降。漢武帝大怒,將李陵的寡母兄弟妻子兒女全部殺光!李陵身敗名裂,家國難歸,匈奴單于遂封他為右校王,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而李陵的好友蘇武,卻扔持節不屈在北海冰原上苦苦支撐著誓死不降,等待著回歸漢朝與兒女團圓的日子。

李陵掙扎了許久,終於跑去與蘇武見了一面,兩位老友感慨萬千,執手相看淚眼,悵然而別。

一個漢奸,一個義士,各自在匈奴忍受著煎熬,只不過一個是積極的,一個是消沉的;一個是肉體的,一個是心靈的。特別是對於李陵來說,他既思念蘇武敬佩蘇武,又自覺慚愧害怕再見到蘇武,這兩種心理常常在交戰,但最後他也只能選擇退縮,多讓自己的匈奴妻子趕著牛羊帶著酒食去問候蘇武,以解其窮厄。李陵甚至還讓妻子幫蘇武介紹了個匈奴女子做他的老婆,使他有人照顧且不致寂寞。李陵非常明白,比起寒冷與飢餓,蘇武其實更難忍受的是孤獨,孑居在西伯利亞漫漫的冰原上,這可是一種讓人發瘋的孤獨,虧他這麼多年忍了過來。

蘇武欣然接受了李陵的好意,後來還和他的匈奴妻子生了個孩子。看來蘇武雖然從不虧大義,但對這種細枝末節卻並不在意。而丁零族人得知蘇武原為李陵好友,從此也不敢再來侵盜。

寒天飲冰水,滴滴在心頭,這才是真正雪中送炭、彌足珍貴的友情。

所以說李陵蘇武雖然身份迥異、境遇殊途,但兩心相知、互敬互助,見與不見似乎也並不那麼重要了。

直到有一天,李陵發現自己不得不去見蘇武了,事實上他自己的心裡,也是亂成一鍋粥,急需一個老友為之分擔。

原來,那位影響了他們一生的偉大天子,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漢武帝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正月十二日,病重的劉徹立小兒劉弗陵為太子。在此之前,他殺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以絕後宮擅權之憂。

十四日,劉徹走完了他光輝而又矛盾的一生,駕崩於五柞宮(漢朝離宮)。享年七十一歲。他的生命如此之長,以至熬死了自己的首任太子和六任匈奴單于。真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漢武帝在位時間也超長,執政共五十四年,是中國漢人王朝中武功第一且享國至久的雄主,他一生十五次遠征匈奴,命將帥以抗憤,用干戈於四荒,南排朱崖,北建朔方,東越朝鮮,西極河湟,拓地萬里,而使漢朝疆域在巔峰之時,可東接大海,西至蔥嶺,南達交趾,北到大漠,可以說大漢帝國之三百年亞洲霸權,自漢武始也。雖然在他華麗的武功背後,花了太多無謂的錢,流了太多無謂的血。

圖:漢武帝封禪廣場

有時候汽車發動機的馬力太大,往往方向盤與剎車系統就不打靈光,這時候如何制動、倒車、重來,就是一門大學問。

次日十五日,年僅八歲的太子劉弗陵即皇帝位,是為漢昭帝。李陵蘇武昔日的好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車騎將軍金日磾(故匈奴休屠王子),以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作為輔政大臣,共同主持朝政。

看到這裡,我似乎有點明白了。各大外戚家族為何一一覆滅,各大功臣宿將又為何一一被處死,這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荒誕不經的巫蠱嗎?劉徹在生前將所有政治集團全部剿除,然後把皇位留給沒有任何外戚的劉弗陵,接著又殺死劉弗陵的母親,其中是否另有深意?

無可否認,在安排後事這一方面,漢武相對於秦皇、漢高,實在深謀遠慮、心狠手辣,真可謂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搏其一人之產業,其種種行徑,令人髮指,權力當真使人瘋狂。不過他生前在《輪台罪己詔》中所發表的「思富養民」國策,卻又因此而得以順利的繼續實行下去,這也是大漢百姓之福,只不過代價未免太大了些。

這世上的英雄之死,有的死的很可惜,有的死的很悲壯,有的死的很震撼,有的死的很鬱悶。然而漢武帝之死,死的讓人悲喜交集,如釋重負。

所以,李陵在得知此消息後,便飛馬來到北海給蘇武報喪,言:「邊境捕得雲中漢民,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素服,曰上崩。」

果然,蘇武聽到這個噩耗後立刻瘋了一般衝出小屋,奔至荒原,遙望南方,號啕痛哭。

蘇武從來沒有這麼傷心過,就算聽到老母去世、妻離子散,他也只是一笑而過。但是這一次,蘇武數日悲號不止,撕心裂肺,泣盡而繼之以嘔血,這簡直是傷心到了人類極限。

李陵毫不懷疑蘇武的悲傷,因為在當時人的觀念里,皇帝並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生命,而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徵,它代表著國家與人民。所以蘇武的悲傷,與其說是對漢武帝本人,不如說是對他心內那個摯愛的故國,這種情感熱烈而執著,只有多年離散海外的遊子才能體會。

但奇怪的是,李陵竟一滴眼淚也擠不出來,他只感到一種無比的落寞與頹喪,卻沒有絲毫的悲傷之感,他甚至還有些許的快意,這種情感愛恨糾纏,這世上除了李陵無人能體會。

於是,白茫茫的雪原,黑沉沉的天空,靜悄悄的湖面,冷冰冰的荒野,孤伶伶的兩人,佇立於千里冰封之中,望斷故國歸鴻,訣別紅塵紫陌,天地一片蒼茫。

接下來的日子,李陵便經常來北海陪伴蘇武,兩個天涯淪落人,從此以美酒漢樂互相取暖。

他們果然還是最好的朋友,誰說漢奸和義士就不能成為好朋友了。只要面向純真,堅守性情,義士固然很可敬,漢奸也可以很可愛,說到底他們還是同類人,只是境遇不同,當不了同路人罷了。

這樣的日子一共持續了七年,直到漢上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事情終於有了轉機,原來此時漢匈之間已達成共識,決定就此暫停連年累月的互耗,重謀和親。兩國使節因此往來頻繁,終於發現蘇武竟然還活著!

年輕的漢昭帝立刻給蘇武定了性:這是大漢的民族英雄,我們一定要把他接回來!

闊別十九年,蘇武終於要回到自己祖國了,李陵十分高興,也十分傷感,乃命從人擺上酒宴,為之餞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李陵心內有千言萬語想對蘇武說,但最後他只說了一句話,可就這一句話,竟讓一向不愛哭的蘇武立刻淚腺絕堤了。

李陵說:「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鈍,但使漢稍寬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沫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乃遽收族陵家,為世所戮笑,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一別長絕!!」

這麼多年來,這是李陵第一次道出自己原有荊軻曹沫之志,他自己之前沒說,是因為志向未達,徒遭天下人恥笑罷了。但此情此景,李陵再也忍不住心中塊壘一泄而出,不然蘇武一走,自己的辛酸便再無人可與之傾訴,那他非得被這種無人理解的痛苦給折磨瘋了不可!

其實蘇武何嘗不知李陵之志,否則這些年來他也不可能繼續跟李陵交往。多少年的朋友了,他能不了解他嗎?

於是蘇武拭淚道:「少卿之心,武豈能不知?然你我或許還有再見之日,少卿不必傷懷。」

李陵明白蘇武的意思,如今漢匈之間關係已大為好轉,蘇武可回去,李陵當然也有可能回去,這事兒並不難辦。如今在漢朝執政的霍光、上官桀都是他倆的好朋友。

然而李陵卻悲哀的搖搖頭,狠狠灌了自己幾碗酒,遂酩酊大醉,持劍起舞,歌道:

徑萬里兮度沙漠,

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窮絕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這是一首楚辭風味的經典漢代悲歌,其情真,其意切,堪稱千古絕唱,看來李陵不僅軍事能力卓越,其文采亦不可小覷;小生不才,試將其翻成為現代詩,方便大家賞讀:

我遠行萬里

踏過居延

踏過茫茫大漠

為天子率兵奮擊匈奴

箭射完最後一支

路走到最後一步

終無奈

金戈鐵馬盡摧折

將士百戰成枯骨

我也身敗名裂

再回首

白髮老母

臨年被戮

嬌妻幼子

可憐物故

舊園夢魂

難收水覆

家破人亡

窮途末路

罪徒縱有萬般報國之心

哪裡還有歸宿?

歌畢,李陵椎心泣血,老淚闌干。蘇武亦陪之垂淚。此時的離別,沒有長亭古道,也沒有楊柳依依,只有塞外揚沙和無邊的蒼莽。這才是壯士的離別,情深義重,而又無半點矯揉造作。

按照古人的習慣,李陵唱,蘇武應和,但《漢書》記載至此,卻戛然而止,讓人不免悵惘。故後人所輯之《李陵集》中,便增加了二十餘首李陵蘇武送別詩,但有後世學者考證這些詩皆是偽作,應作於東漢末年,理由是西漢時中國不可能出現如此成熟的五言詩。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西漢成帝時已有少量明確記載的成熟五言詩出現,所以李陵蘇武率先自創五言體詩,那也是極有可能的。這裡我們且選其中兩首作為蘇李之臨行贈別吧!詩雖可能作偽,其情則絕不能偽,即便是假冒,那假冒者也必是李蘇二人百年後的知音。大家且看:

李陵詩曰:「陟彼南山隅,送子淇水陽;爾行西南遊,我獨東北翔。轅馬顧悲鳴,五步一彷徨;雙鳧相背飛,相遠日已長。遠望雲中路,相見來圭璋;萬里遙相思,何益心獨傷;隨時愛景耀,願言莫相忘。」

蘇武詩曰:「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請為遊子吟,泠泠一何悲。絲竹厲清聲,慷慨有餘哀。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歸。俯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願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俱遠飛呀俱遠飛,詩雖好,卻不過是蘇武一個美好的期許罷了,李陵怎麼可能做到?他已是斷翅之雁,再也無力南飛了!

想當年李陵勸蘇武,今日又是蘇武勸李陵,這兩個固執的人互相勸來勸去,又有何用?

所以,永別了子卿,此去萬里,人絕路殊。李陵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長與足下,生死辭矣!

圖:五代南唐 周文矩《蘇李別意》

蘇武無奈,只得愴然南去,他回到漢朝後,受到民族英雄般的熱烈歡迎,官拜典屬國,賜錢二百萬,田宅若干,同時在全國掀起了一陣學習蘇武義士偉大愛國精神的熱潮,後又化作一首著名的愛國歌曲,相信你我小時候音樂課一定唱過:

「蘇武流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旌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坐塞上時聽笳聲入耳心痛酸。

轉眼北風吹,群雁漢關飛。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幃。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總不虧。寧教匈奴驚心破膽共服漢德威。」

兩千年過去了,多少英雄的偉業已經被風吹散,惟有一個牧羊人的歌聲永留人間,只不過在這歌聲的背後,同時還伴隨著一個漢奸無聲的哭泣。這個漢奸,才是古今天下最孤獨的旅人,包括他的子孫,包括他的靈魂,都將永遠在那片不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流浪,不知何時才能落葉歸根?

關於李陵子孫,另有一偉大浪漫傳奇史詩,請點擊如下鏈接:

本與唐皇是一家,北亞建國思中華,關山萬里擋不住,認親南遷歸家

漢家李將軍,三代將門子。

結髮有奇策,少年成壯士。

長驅塞上兒,深入單于壘。

旌旗列相向,簫鼓悲何已。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里。

將令驕虜滅,豈獨名王侍。

既失大軍援,遂嬰穹廬恥。

少小蒙漢恩,何堪坐思此。

深衷欲有報,投軀未能死。

引領望子卿,非君誰相理。

——《唐 王維 李陵詠》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千古名將英雄夢jhxlesheng,未經本人同意,嚴禁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最感人的友情,竟來自於一位忠臣義士和一個投敵漢奸
李陵和李廣利投降匈奴後,又封王又做駙馬,卻為何仍是命運悲慘
本與唐皇是一家,北亞建國思中華,關山萬里擋不住,認親南遷歸家
中國古代規模最大政治動亂:官員大部分被滅族,全國戶口減少一半
中國古代最大政治清洗運動,首都百姓死光逃光,全國戶口減少一半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人的去世何以感動一個國?
駱賓王一生最閃耀的兩句詩文,一句感動天下,另一句給了無恥詩人
一千年,一千種韻味,一千種感動
她是三百年前一漢奸的母親,結果卻感動了全中國
她一生只寫了這一首詩,卻感動世界
一個被中國俘虜的日本士兵,幹了一件狠事,感動日本一千年
三國中因為劉備的一句話,感動了關羽張飛,卻讓後世詬病了千年
最熟悉的六句古詩詞,哪一句感動了你?
一篇感動幾億人的美文《有一天》
感動無數人的一首經典,第一看MV就淚奔了!
一個中國女孩,用一支鉛筆畫上了《紐約時報》幾乎感動了整個美國!
這兩天,都被這個大山裡的女人感動了,因為一個心愿,她……
日本近代兩個姓金子的名人,一個因偷渡美國而死,一個感動美國
這八個人,在三國中寥寥幾筆,卻讓人感動落淚!
古裝劇中讓人惋惜的女二,熱巴上榜,最後一個看一次被感動一次
遊戲里的那些恩怨情仇:第四個經典,第二個感動了一代人
10首純音樂首,每一首都有一個故事與一份感動
唯愛薛之謙:第一次喜歡一個明星,第一次聽到一首歌會感動到哭
一首催人淚下的小詩,劉醒龍念一次感動一次
29年前的今天,這首歌曲的問世感動了無數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