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南方持續強降雨,地質災害不可不防,請收下這份「防災攻略」

南方持續強降雨,地質災害不可不防,請收下這份「防災攻略」

6月下旬以來,強降雨已致南方11個省份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

據民政部消息,截至7月4日9點,11個省份受災人數超1000萬。與之伴隨的,還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

「目前,湖南大部分地區降雨暫停,但長時間強降雨導致土壤含水率近飽和。疊加強降雨帶來的地質災害的滯後性特點,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發生重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仍很大。」7月5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防汛抗災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尹學朗發出「警示」。

「強降雨帶來的地質災害中,泥石流主要發生在降雨漲洪水期間。滑坡也與降水有關。此輪暴雨後,坡體強度降低,穩定性遭破壞。哪怕再接著遇上一場小雨,也可能引發滑坡。而停雨後,地下水位下降,容易引發岩溶地面塌陷。降雨下滲,會降低地下采空頂板岩土強度,停雨後也易發生采空地面塌陷。降雨破壞了山坡土體強度,雨後乾裂則可能引發崩塌。」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學會秘書長趙世華,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地質災害如何提防?不幸深陷其中,如何應急逃生?別慌,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學會給出了應對「攻略」。

四大地質災害有「預兆」

1

滑坡

滑坡,在農村還俗稱「地滑」、「走山」、「垮山」和「山剝皮」等。指斜坡上的土體或岩體,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沿一定軟弱面或軟弱帶,產生以水平方向運動為主的滑移破壞,整體順坡向下運動的地質現象。

發生滑坡,易於觀察到的,有地下水異常、聲響異常、滑坡後緣冒熱氣或冷風、動物驚恐、植物變形等預兆。「譬如,地滑坡隱患體滑動前,在滑坡前緣坡腳或中下部陡坎下,出現乾枯多年的泉水復活;泉水(水井、池塘)等突然乾枯、渾濁;滑體上水井、池塘水位突然升降等。如果聽到岩石撕裂或被剪斷、擠壓產生的聲響,表明坡體深部正變形與破裂,即將形成大滑動。」趙世華說。

2

崩塌

崩塌,指陡峻斜坡上的岩體或土體,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突然發生崩落、滾動等以垂直方向為主的運動,最終堆積於坡腳的地質現象。其中,包括被多組裂隙面切割分離,穩定性差,可能以傾倒、墜落或塌滑等形式發生崩塌的危岩體。

通常,江、河、湖(水庫)、溝的岸坡,及各種山坡、鐵路、公路邊坡、工程建築物邊坡及其各類人工邊坡,均是崩塌易產生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50°的高陡斜坡、孤立山嘴或凹形陡坡,易形成崩塌。

「大雨、暴雨和長時間的連續降雨,使地表水滲入坡體,軟化岩、土及其中的軟弱面,產生孔隙水壓力,易引發崩塌。」趙世華說。

發生崩塌的預兆有:崩塌處裂縫逐漸擴大,前緣時有掉塊、墜落現象、小崩小踏不斷;崩塌隱患所在坡體腳部出現新破裂行跡;偶有岩石撕裂摩擦錯碎的聲音;出現熱氣或嗅到異常氣味,地下水質、水量等異常;動植物異常等。

3

泥石流

指山區溝谷或坡面上的鬆散土體,受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形成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流體,沿溝谷或坡面流動的地質現象。可分坡面型和溝谷型泥石流。

趙世華介紹,泥石流形成,要有順溝坡降大的「V型」溝谷、大量物源、能攜帶物源的水源等三大因素。在我國,泥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暴雨、長時間連續降雨等。

發生泥石流的前兆有:泥石流溝谷下游洪水突然斷流或水量突然減少,並夾有較多柴草、樹枝,流水非常渾濁;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並伴有巨大轟鳴聲或震動感等;溝谷上游出現崩塌滑坡堵溝;溝谷中動物出現雞犬不寧、老鼠搬家等異常現象。

「泥石流具暴發突然、來勢兇猛、迅速等特點。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壞的多重作用。危害程度比單一的滑坡、崩塌或洪水高。」趙世華說。

4

地面塌陷

指地表岩體或土體,在自然作用或人為活動影響下向下陷落,在地面形成凹陷、坑洞或裂縫的一種地質現象。

發生前兆有:井、泉復活;井、泉或池塘等地表水突然快速滲漏、乾枯或斷流,水位驟升或驟降,突然渾濁或翻沙、冒氣泡、旋流;地面出現環狀裂縫並不斷擴展,局部產生地鼓或下沉,或出現建築物作響、傾斜、開裂;地下土層有跨落響聲;動植物異常,如蛇擋道,蚯蚓上路亂竄,螞蟻成群結隊攜幼搬遷上樹,豬、狗、牛、羊、雞等惶恐不安,不入窩圈不入睡;老鼠亂竄;樹林枯萎或歪斜等異常現象。

地質災害也可簡易檢測

地質災害不僅有預兆,也能簡易監測。趙世華介紹,可藉助尺、皮尺、鋼直尺和遊標卡尺等簡單測量工具,裂縫報警器、滑坡預警伸縮儀等儀器裝置,監測災害體、房屋或構築物變形、位移變化等。

1

崩塌、滑坡引裂縫簡易監測方法

埋樁法:在斜坡上橫跨裂縫兩側埋樁,用鋼捲尺測樁間距離,了解滑坡變形滑動過程。

埋釘法:在建築物裂縫兩側各釘一顆釘子,通過測量兩側釘子間距離變化,判斷滑坡變形滑動。這是應對臨災前兆,非常有效的判斷。

上漆法:在建築物裂縫的兩側用油漆各畫上一道標記,測量標記間距離,判斷裂縫是否在擴大。

貼片法:在橫跨建築物細小裂縫粘貼玻璃片或紙片。如果紙被拉斷,說明滑坡發生了明顯變形,須嚴加防範。採用水泥砂漿粘貼玻璃片,變形拉斷呈剛性,能測出上下前後的位移量、最大變形的方向和量,可直接地反映滑坡的變形異常。

2

泥石流簡易觀測

泥位監測

確定泥位線,通過岸邊植物、建築物、岩壁上泥石流過後留下的泥痕確定泥石流泥位線。選定2-3個觀察斷面建立泥位標尺,作醒目刻度標記,監測泥位漲落情況。根據泥位漲落情況,結合當地天氣預報信息和實際觀察溝谷中暴雨形成的水流情況,開展泥石流監測預警工作。

流速監測

泥石流流速監測須和泥位監測同時進行,數值記錄要與泥位相對應。通常採用水面浮標法。即,在測流斷面上方丟草把、樹枝或其它漂浮物,分別觀測漂浮物通過上、下游斷面的時間。

降水監測

根據流域大小,在流域內的控制點中設置1~3個自記式雨量觀測點,以掌握整個流域內的雨量分布情況和降雨的不均勻性。觀測點不要設置在風力影響較強和周圍有高大樹木的地方。要定時觀測巡視。暴雨期間,則要對村莊、居民點、廠礦上游的滑坡崩塌堆積物、尾礦礦渣排放場、工程棄土,甚至土層比較厚而且植被良好的陡坡進行巡查和看守,發現有較多物質被洪水攜帶時,要及時通知附近居民採取避災措施。

此外,還可將泥石流地聲感測器、超聲泥位計、泥位高度檢知線等安裝在溝谷等適當地點,確保泥石流流量處在較穩定範圍內,以減少泥石流規模報警誤差。

3

地面塌陷簡易監測

一般選擇有異常變化現象的點(如井、泉水位,地面和建築物的裂縫等)進行監測。

井水位監測

首設置固定基點,並以儀器統一測量其坐標和標高,用專門測量工具(如測繩、測鍾、測尺等,條件許可時可用水位感測器等)進行水位測量。監測頻率雨季逐日定時監測,乾季可定為3~5日。

泉水監測

在泉旁設標尺(最小刻度為1mm),用鋼捲尺進行測量。監測頻率同上。

裂縫監測

對地面裂縫不同部位(如裂縫兩頭、中部等)採用樁測法進行監測;對建築物上的裂縫採用貼片法進行監測。

遇到地質災害怎麼辦?

1

滑坡地質災害避險

下雨或雨後不要進入有滑坡警示標誌的地段;發現滑坡前兆或遇到滑坡時,身在滑坡區外,要繞行或不進入滑坡區;身在滑坡區,不要沿滑坡體滑動方向跑,應向崩塌、滑坡體兩側跑,但滑坡快速滑動,跑已來不及時,應原地不動或抱住大樹等物。

2

崩塌地質災害避險

崩塌發生時,如果身處崩塌影響範圍外,要繞行;處崩塌體下方,應迅速向兩邊逃生;如感覺地面震動,應立即向兩側穩定地區逃離,不要攀爬危岩;如遇陡崖往下掉土塊或石塊,或看到大石塊搖搖欲墜,繞道過。

3

泥石流地質災害避險

大雨後、連續陰雨不要在山谷中停留;遇泥石流時,不能沿溝向下或向上跑,而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應注意,不要在土質鬆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穩下滑,應選擇遠離泥石流經過地段停留避險;不應上樹躲避,因泥石流不同於一般洪水,其流動中可能剪斷樹木捲入泥石流;避開河(溝)道彎曲的凹岸或地方狹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強的掏刷能力及直進性,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體沖毀。

4

地面塌陷地質災害避險

行人與車輛不要進入或通過有警示標誌的塌陷危險區;當發現有塌陷前兆時,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同時通知其他受威脅的人群,儘快撤離;正處於塌陷區,感到地面有變動時,要立即用最快的速度向周邊穩定地區逃離;當接到預警信息或遇到警示標誌時,不要進入塌陷危險區。

應急處置措施

滑坡應急處置措施

:加強監測,提早組織人員疏散和財產轉移。

:排導地表水和地下水,將水引出滑坡區。對裂縫回填,用塑料布鋪蓋,將降水排出裂縫區,以防止降水沿裂縫下滲。

:採用小口徑鋼筋砼樁、鋼管樁、擋土牆等工程進行支擋。

:在滑坡上部削方,以減輕荷載,減少滑坡下滑力。

:在坡腳處堆載重物,以阻擋滑坡。

:對滑帶土注漿處理,提高土體的強度。

泥石流應急處置措施

加強監測,做好預報,提早組織人員撤離或繞開泥石流可能影響的溝道範圍和溝口;

用沙袋或石籠構築臨時導流槽或導流堤。

地面塌陷應急處置措施

:加強監測,做好預報,及時組織人員按預案撤離。

:對嚴重開裂的建築物應暫時封閉不許使用,待進行危房鑒定後才確定應採取的措施。

:圍繞塌陷地段修築排水溝,防止地表水、降水沿塌陷裂縫、塌陷坑進入地下而加劇地面塌陷。

:塌陷發生後對臨近建築物的塌陷坑應及時填堵以免影響建築物的穩定。其方法是投入片石,上鋪砂卵石,再上鋪砂,表面用粘土夯實,經一段時間的下沉壓密後用粘土夯實補平。對建築物附近的地面裂縫應及時填塞,地面的塌陷坑應攔截地表水防止其注入。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王小龍

審核:管晶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啃下「最難啃的骨頭」,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高深」費米子背後的「簡單」科學
封閉的空間里生活200天!這四個中國學生想要打破由俄羅斯保持的世界紀錄
遼寧艦抵達香港,首次對公眾開放,2000張參觀券一搶而空

TAG:科技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注意「防雨」了,全國大範圍降雨不可避免,暴雨和大暴雨地區不少
持續強降雨還未消停!受災水稻蔬菜如何應對減損?
大雨暴雨又來!南方人小心:降雨要加強,這些地方可能「倒春寒」
禍不單行!強敵上門又遇上罕見大旱 少將稱「降雨雲可能被偷走」
強降雨將至,省防總強調要做好防禦工作!
帝都遭遇今年來最強降雨,別慌,收好這份防禦指南!
災上加災?加州消防局:火災可能會被降雨取代並引發洪水
緊急擴散!強降雨來襲江門,江門局地將有大暴雨,謹防次生災害發生
寧強縣積極應對強降雨 有序開展搶險救災
川魯豫蘇皖等地有強降雨 需防暴雨洪澇地質災害
又更新了!厄爾尼諾持續可能性更高,全球已出現「極端降雨」事件
冷空氣影響,降溫還降雨,這一波是範圍大,暴雨或大暴雨挑地方?
較強降雨不休假!
最新災情:富寧縣連續降雨 經濟損失又又又上升了
人工降雨已不是什麼難題,若用導彈打擊颱風眼,颱風會消失嗎?
前方高能→收假上班的不止您,還有降溫+降雨!
確定了,南方強降雨回歸,一條「暴雨帶」貫穿多省份,太多了
緊急預警!較強降雨馬上到壽光!還可能有雷暴大風和冰雹!
強降雨剛結束,又有壞消息傳來!
強降雨取消踩場 施密特:盡全力爭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