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一謀士郭嘉:死後多年依舊影響天下 誰才是三國亂世第一的謀士

第一謀士郭嘉:死後多年依舊影響天下 誰才是三國亂世第一的謀士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勛,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謚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三國,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無疑是最為波瀾壯闊的一段。「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說起智慧,我們很容易想起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想起先生那百拆百驗、屢試不爽的錦囊妙計。曹操的身邊也有一位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的謀士——郭嘉郭奉孝。郭嘉好比三國天空中的一顆流星,來也耀眼,去也匆匆。他光芒四射,算無遺策,成就了曹操的功業,也牽惹了曹操的感情。郭嘉38歲去世,曹操心疼得直呼「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直至赤壁兵敗,還哭著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如此讓曹操動情,郭嘉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郭嘉不但明於識人,而且也深諳他所處的時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這是一個老闆挑員工,員工也選老闆的年代。你擁有自由,但你也要學會選擇。郭嘉這樣的聰明人,他才不會為了公司的煊赫聲勢,辦公樓的高大敞亮和老闆的翩翩風度,就輕易出賣自己的一生。他懂得選擇,懂得獅子領導的羊終究會戰勝羊領導的獅子。於是,避虛就實,舍袁紹而投曹操。結果,他當年的同事郭圖、田豐等人,不是被活活冤死,就是充當了袁紹的炮灰,而郭奉孝卻功成名就。這一走一留,一成一敗間,不值得你我深思嗎?

郭嘉看透了袁紹,也深識劉備和孫策,他的識人之明幫了曹操的大忙。劉備在荊州蠢蠢欲動,曹操想乘其羽翼未豐,一舉拿下,又擔心袁紹乘機偷襲,搞得自己「進不得戰而退失所據」。戰爭就是賭博,沒有風險就沒有收益,郭嘉的意思是:劉備人傑,不可不除;人心未附,千載良機;袁紹性遲而多疑,即便偷襲也一定出兵不速。結果,讓曹操利用袁紹的性格弱點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

對孫策的判斷更讓郭嘉大出其名。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不下,膠著難分,江東的孫策卻落井下石,想渡過長江,偷襲許都。消息傳來,眾人無不變色,而郭嘉卻能揆情度理,神機妙算。在他看來,孫策新近才平定江東,為此殺了多少英雄豪傑啊!誰又沒有幾個親近跟隨,鐵杆手下呢?而偏巧孫策又自恃武功,輕率無備,這樣的人,雖有千軍萬馬,卻只需一個刺客就可以了結。結果,孫策尚未過江,就被許貢的門客刺死了。時機雖然過於湊巧,但孫策這樣的人死於小人之手卻是早晚的事情。

郭嘉的得意之作是對袁紹兩個寶貝兒子袁譚、袁尚的處理。官渡大敗,袁紹一蹶不振,憂憤而死。曹操則長驅直入,連戰告捷。於是,諸將都想趁熱打鐵,一舉蕩平河北。在郭嘉看來,袁紹雖死,而子嗣甚眾,其勢仍大,然「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曹操聽取了郭嘉的建議,緩攻河北,似乎證明他理解了郭嘉「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這一充滿心理學奧妙的決策。以後的事實證明,此時的曹操實際上還是似懂非懂。

赤壁慘敗之後,曹操忠實貫徹了郭嘉「緩之而後爭心生」的策略。對於三家必爭的荊州重地,儘管他處於近水樓台的有利地位,卻始終謹守襄樊,不主動爭取。相反,還故意把江陵這根骨頭扔出去,逗引孫、劉兩家爭奪。正是曹操的緩勢加深了孫、劉的罅隙,撕裂了兩家的聯盟,也終於打破了三角的平衡。誰曾想,狼煙鐵血的背後還有一場心理大戰!誰又曾想,已經死去多年的郭嘉仍舊影響著三國的戰局,決定著天命的歸屬!可惜,天妒英才!

郭嘉和諸葛亮不但作為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在各自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的說法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後的說法則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劉備臨終前,是託孤於諸葛亮的;而曹操對郭嘉,也曾「欲以後事屬之」。只不過因為郭嘉英年早逝,我們沒能看到那一天。也由於同樣的原因,郭嘉這顆將星不像諸葛亮那樣璀璨明亮。諸葛亮從二十六歲出山,到五十四歲病故,為劉備集團服務了二十八年,而且還有十一年時間是大權獨攬;郭嘉為曹操集團服務卻一共只有十一年,而且職務不過軍師祭酒(參謀)。兩人施展才華的條件,真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儘管只有短短十一年,郭嘉卻留下了輝煌的業績。郭嘉在曹操軍中時,曹操可謂凱歌高唱捷報頻傳,成功地統一了北方。郭嘉一去世,曹操的軍事成就便顯得乏善可陳。用周澤雄先生的話說,也就對付了馬騰、韓遂幾個「草寇型軍閥」。對付孫權、劉備這兩大「梟雄」,就有點力不從心,在赤壁還差一點就被燒得焦頭爛額。當然,劉備反敗為勝,並不僅僅因為有了諸葛亮;曹操事業受阻,也並非僅僅因為沒了郭嘉。我們不可以過分誇大個人的作用。但郭嘉的去世,對於曹操確實是重大損失。因此,曹操敗退赤壁時,曾仰天長嘆,突然冒出這麼一句話:「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這句話到了《三國演義》那裡,就變成了這樣一個場面:曹操華容道脫身回到南郡,曹仁設宴壓驚,眾謀士也都在座。曹操忽然仰天大慟。眾謀士說,丞相遇難時全無懼怯,現在安全回到城中,人已得食,馬已得料,可以重整軍隊報仇雪恨,怎麼反倒痛哭?曹操說:「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接著便捶胸大哭說:「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於是「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曹操的這一聲嘆息或者說捶胸大哭被毛宗崗父子批得狗血噴頭,而且把這一哭和宛城之戰哭典韋聯繫起來了。戰宛城的故事,我們在《鬼使神差》那一集(第八集)講過,就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由於曹操自己的失誤,剛剛投降十幾天的張綉,採用謀士賈詡的計謀突然反叛。猝不及防的曹操靠著典韋奮不顧身拼力死戰才逃得性命,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愛將典韋卻均在戰鬥中身亡。事後,曹操設祭,祭奠典韋,痛哭流涕。在《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曹操是這樣哭的:「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於是他身邊的那些將士都十分感動(眾皆感嘆)。

這真可謂「曹操版」的「劉備摔孩子」了。劉備摔孩子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趙雲在長坂坡救回阿斗後,劉備把那孩子往地上一扔,說「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驚得趙雲撲翻在地,哭著說非肝腦塗地不可。你看,曹操是不哭愛子哭愛將,劉備是不疼愛子疼愛將,結果都讓將士們感激涕零,真是異曲同工。

同樣,哭典韋和哭郭嘉也有得一比。毛批說,曹操以前哭典韋,後來哭郭嘉。哭典韋之哭,是為了感動眾將士;哭郭嘉之哭,是為了羞愧眾謀士。「前之哭勝似賞,後之哭勝似打」,真想不到奸雄的眼淚,居然「既可作錢帛用,又可作挺仗用」。於是毛宗崗父子冷笑一聲說:「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笑。」

這個批語當然很精彩,只可惜曹操哭典韋的話,哭郭嘉的場面,和「劉備摔孩子」一樣,都是小說家言。沒錯,為典韋治喪時,曹操確實親臨哭祭,但沒有說過「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的話。曹操也確實說過「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話,但並沒有捶胸大哭。我們也不知道他是在什麼場合說的,有沒有眾謀士在座就更不知道。那個場面是羅貫中的演義,靠不住的。也就是說,毛宗崗父子批的是小說中的曹操,不是歷史上的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並不可笑。他的嘆息,也未必是為了「愧眾謀士」。事實上,曹操赤壁失利,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責任並不在謀士。何況曹操的謀士也並不無能。比如孫劉的聯盟,就早已有人料定,這個人就是程昱。曹操在奪取荊州以後繼續順江東下,也有人反對,這個人就是賈詡。可惜「太祖不從,軍遂無利」。可見,曹操的謀士是盡責的,也是稱職的,他怎麼會借口懷念郭嘉來「愧眾謀士」?

那麼,曹操又為什麼要嘆息呢?實際上曹操是在嘆自己命苦,過早失去了郭嘉。《三國志·郭嘉傳》說:「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就是說,如果郭嘉還活著,事情就不會這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郝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關羽之死諸葛亮的謀殺還是劉備的野心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
公子扶蘇為何不奪位 擁有重兵的蒙恬為何最終被迫吃毒藥自殺?
古代殉葬最後的結局都是這樣嗎?活人守墓如同「活死人」一般
歷史真相 大貪官和珅曾是反腐先鋒 紀曉嵐是和珅的助手而非對手
意想不到!嘉慶帝懲辦和珅的真實動機 殺掉和珅並不是那麼簡單

TAG:小郝碎碎念 |

您可能感興趣

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英年早逝的郭嘉是否是三國第一謀士?
三國謀士到底誰才是第一人?
三國第一謀士——若他未死,曹操必一統天下!
東漢末年,頂級謀士和絕世猛將眾多,誰才是第一謀士和第一武將?
三國曹操底下誰是第一謀士
賈詡這麼厲害,為什麼不是三國前期第一謀士呢?第一謀士是誰?
他才是三國第一謀士,不遜諸葛郭嘉,晚死幾年則天下歸吳!
郭嘉死於赤壁之戰前,年僅三十八歲,為何被稱作三國第一謀士?
誰才稱得上三國第一謀士?
他是范仲淹的後代 十大謀士之一 竟然是天下第一漢奸
三國五大謀士,誰是你心中的第一謀士呢?
他是三國第一謀士,若是他再多活幾年,蜀國可能提前二十年滅亡
他是三國第一謀士, 若是他再多活幾年, 蜀國可能提前二十年滅亡
三國時期的3大謀士,荀彧上榜,司馬懿第二,第一無可爭議
三國謀士出潁川,潁川最厲害謀士是誰?郭嘉第三,第一沒有人不服
三國中最厲害的6位謀士:司馬懿僅排第四,第一被稱為「鬼才」
三國前三的謀士排名,諸葛亮僅第二,他為第一毫無爭論
郭嘉和諸葛亮,誰是三國亂世里第一謀士
三國最短命的六位謀士,郭嘉第四,第一位如果在世,劉備不敢西進